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髌股关节不稳定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杨公涛;齐肖琼;刘斌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不稳定(PI)诊疗过程中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PI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48膝)中股骨滑车Dejour分型:A型31膝,B型9膝,C型5膝,D型3膝;Caton-Deschamps指数平均1.18±0.15;CT测量TT-TT值,平均(20.3±5.8)mm;2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水肿信号,11例存在游离骨片,17例出现韧带损伤,13例明显积血积液.结论:发育的骨性解剖异常及软组织结构损伤是造成PI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

  • 外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在髌股关节不稳定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雷波;张辉;冯国英;徐聪

    目的 探讨外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在髌股关节不稳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5-06手术治疗的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Laurin位,C型臂X线机透视摄髌骨切线位像,检查者用大力量将髌骨向外侧推移,分别摄患侧与健侧膝关节髌骨在大外推力下切线位X线透视片.结果 14例在外推应力下髌骨能够越过股骨外侧髁的高点.患侧髌骨倾斜角为(24.3±7.5)°,健侧为(21.3±7.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11).患侧髌骨外移距离明显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患侧髌骨相对于股骨滑车宽度的外移比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髌骨相对于髌骨宽度的外移比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外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评估髌股关节不稳定,可进行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诊断,结果稳定可靠.

  • 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距离定位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胫骨结节位置的研究

    作者:郭瑞;刘烁;郭华;吴广巍;郭栋;李坤

    背景:在髌股关节不稳患者中,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T-TG)是指导临床行胫骨结节内移术的标准.然而,TT-TG距离没有准确的描述胫骨结节外移的程度.目的:研究定位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胫骨结节位置的新方法—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距离(TT-PCL)的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和TT-TG距离的优缺点.方法:应用CT及MRI分析20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和20例无脱位患者的TT-TG值及TT-PCL值.将TT-PCL距离定义为胫骨结节中点与后十字韧带内侧边界之间的距离.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T-PCL距离的统计学差异.结果: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对照组TT-TG距离(13.025±4.084) mm和观察组TT-TG距离(18.405±2.786)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6,P<0.001).对照组TT-PCL距离(17.965±3.727) mm和观察组TT-PCL距离(21.995±4.568)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7,P< 0.001).结论: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MRI测量TT-PCL距离的方法,可用来评价胫骨结节相对外移程度,为临床上胫骨结节内移提供参考依据.

  • 髌骨运动轨迹测量方法及结果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薛喆;宋关阳;刘心;张辉;钱驿;冯华

    目的:总结对比测量不同人群的髌骨轨迹时所使用的参考系、对象、方法及结果,探索对髌骨轨迹的测量可否作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参数之一.方法:以patellar tracking,measurement of patellartracking,patellar mal-tracking,髌骨运动轨迹、髌骨运动轨迹的测量、膝关节紊乱、膝关节不稳定及髌骨轨迹、髌骨脱位作为关键词,在PubMed、EMBASE databases、Medline、PsychINFO、AMED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英文或中文文献,研究中至少包含一种髌骨轨迹测量方法.分析髌骨轨迹测量的坐标系、研究对象、精确度、方法、结果.结果:髌骨轨迹的测量对象及方式呈多样化.使用连续的、六自由度测量方法可更加全面地记录髌骨运动轨迹,但多数研究着重于对内外侧位移、内外侧倾斜这两个自由度的静态描述.通过对髌骨轨迹在体、无创、六自由度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其运动轨迹,而临床工作中仍缺乏对髌骨轨迹动态、定量的评估方式.精准、定量的髌骨轨迹测量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关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全面评价.髌骨轨迹的测量或可成为一种诊断髌股关节疾病的新方法.

  • 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

    作者:朱威宏;陈游;唐琪;廖乐乐;李丁

    目的:探讨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5例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患者行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同时行髌骨侧止点加强缝合,关节镜下调节张力后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于股骨隧道.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再脱位率、CT评价骨道位置及髌骨倾斜角,采用Lysholm,Tegner和Kujala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2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20~40(平均24)个月.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无1例感染、再脱位及髌骨骨折.CT显示重建骨隧道位置良好,髌骨倾斜角术前为21.6°±2.3°,术后为10.5°±1.6°;Lysholm评分术前为51.7±5.3,术后为93.8±6.5;Tegner评分术前为4.1±1.1,术后为5.5±0.6;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3.5±6.4,术后为9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法.

  • 全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韦溦;杨星华;官正华;叶峰;刘洋

    目的 探讨全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并发髌股关节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为提高TKA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以TKA后发生髌骨关节不稳定者98例为研究组,未出现髌股关节不稳的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TKA直接病因、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KA的直接病因在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所占比例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中,髌骨置换、假体植入位置不良、假体型号不符、肢体力线不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包括关节面置换、植入位置不良、假体型号不符、肢体力线不佳及术后并发感染.结论 髌骨置换、假体植入位置不良、假体型号不符、肢体力线不佳及术后并发感染这5个因素是TKA术后并发髌股关节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