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铸造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病117例分析

    作者:毛永灵;何翔;王戟文

    目的:探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对牙周病进行修复性治牙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门诊117例,采用铸造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进行治疗,治疗修复后随访观察1~3 a.根据患者症状、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分为良好、进步、无效三个等级.结果:117例牙周病中,共有131件,良好119件(90.84%),进步8件(6.11%),无效4件(3.05%),总有效率为96.95%.结论:铸造可摘式恒久夹板治疗牙周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是一种较佳的可逆修复方法.

  • 髁状突纵形骨折及(牙合)夹板治疗时对翼外肌影响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作者:王燕一;刘洪臣;胡敏;周继林;姚军;王东胜

    目的:观察翼外肌下头和嚼肌在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牙合)夹板治疗时的改变.方法:幼年小型猪1 8头,平均分3组,纵形骨折未治疗组,纵形骨折(牙合)夹板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髁状突纵形骨折和(牙合)夹板治疗模型.分别在实验后3周、6周和12周取材,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骨折后3周,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水肿较重,个别部位出现肌核增多和内移.(牙合)夹板治疗组翼外肌肌纤维间的水肿较轻.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未见异常.电镜下纵形骨折后3周,可见骨折侧翼外肌下头肌纤维间隙增大,线粒体变圆、增大,数量增多,对侧翼外肌下头以及骨折后6周,12周双侧翼外肌下头以及双侧嚼肌肌纤维未见异常.纵形骨折(牙合)夹板治疗组3周可见翼外肌下头肌纤维线粒体轻度变圆、数量稍有增多.结论:幼年小型猪髁状突纵形骨折后,骨折侧的翼外肌下头肌纤维在形态有变化,但翼外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牙合)夹板治疗能减轻咀嚼肌的改变.

  • 微型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顾卫平;殷新民;章非敏;魏小龙;钱志余;王琛

    目的 研究微型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应用疗效,以期为夜磨牙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用微型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10例夜磨牙症患者(女性7例,男性3例,平均26.1岁),治疗仪包括磨牙信息监测、磨牙信息分析及反馈模块,磨牙信息监测模块即在上颌咬合板内放置电阻式应变片采集患者睡眠时的磨牙信息,并无线发射;磨牙信息分析及反馈模块接收和处理磨牙信息,收到持续的磨牙动作信号后通过手表式振动装置,提醒患者有意识进行神经肌肉放松,停止磨牙.分析治疗前、治疗6周和3个月后磨牙次数和磨牙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6周10例患者的磨牙次数由治疗前的(9.8±2.2)次显著下降至(3.0±1.2)次(P<0.05),磨牙持续时间由(20.7±12.2)s显著减少到(10.0±3.4)s(P<0.05);治疗3个月后,磨牙次数为(2.9±1.2)次,磨牙持续时间为(9.2±2.9)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压力感应式的微型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对夜磨牙症进行监测和治疗,此治疗仪可为夜磨牙症提供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

  • 老年人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体会

    作者:何明宜;聂丽萍;何明弟;唐新娅;古贵刚;陈林

    目的:总结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设计体会,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针对老年人口腔生理、解剖特点,对89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分别采用3种形式的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1-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患者主观感觉、牙周情况、咀嚼功能.结果:患者主观感觉满意度为:93.26%;牙周情况正常率为:92.13%;咀嚼功能良好率为:98.88%;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又对余留牙起到分散(牙合)力、减轻牙周组织负荷的作用,有利于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 不同类型咬合板对髁突表面应力影响的比较

    作者:陈新;熊亚茸;刘洪臣;胡凯

    目的比较5种咬合板对髁突表面应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5种咬合板的作用,观察髁状突表面22个区域应力变化情况.结果①前牙接触的咬合板中,髁突表面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仅力值的大小不同.②前牙接触的咬合板可增加TMJ负荷;后牙接触的咬合板可降低TMJ负荷.③后牙接触的咬合板中,单侧枢轴咬合板在非工作侧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大于工作侧.结论引导下颌后移位的前牙斜面咬合板在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大,临床应用时应特别谨慎,防止造成TMJ损伤.临床应用单侧枢轴咬合板治疗一侧TMD时,应把枢轴部分置于患侧;在诊断单侧TMD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对侧偏侧咀嚼的习惯.

  • 稳定(牙合)垫治疗对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的影响

    作者:张豪;赵燕平;韩科;马绪臣

    目的:通过测量戴稳定(牙合)垫前、后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的变化,检验稳定(牙合)垫治疗对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的影响.方法:用自行开发的多导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测试仪,对22例患者进行戴稳定(牙合)垫前、后的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穿刺测量,直接获取关节腔内的压力数值,并对戴稳定(牙合)垫前、后正中咬合和大张口状态下的压力数值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戴稳定(牙合)垫前正中咬合和大张口状态的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分别是(61.3±48.5)mm Hg(1 mm Hg=0.133 kPa)和负压(33.2±34.2)mm Hg;戴稳定(牙合)垫后正中咬合和大张口状态的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为(39.5±24.5)mm Hg柱和负压(36.3±25.3)mm Hg.正中咬合状态下的戴稳定(牙合)垫后关节腔内压力值小于戴稳定(牙合)垫前压力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张口状态下的压力数值在戴稳定(牙合)垫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稳定(牙合)垫能降低正中咬合状态下颞下颌关节腔内压力.

  • (牙合)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的影像学比较实验研究

    作者:王燕一;周继林;刘洪臣;胡敏;尹大一;宋学坤

    目的:观察(牙合)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对骨折愈合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小型猪 14 头随机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未治疗组;(牙合)夹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 2周、 3 周、 4 和12 周行同位素三相骨扫描; 3 周、 6 周、 12 周做CT扫描.结果:髁状突纵纵形骨折后,骨折侧血流相的时间-放射性强度曲线改变大,峰值升高,峰时后延,以 2 周时为明显,(牙合)夹板治疗组较未治疗组的α/β比值高.骨折侧血池相及延迟相计数值升高,以骨折后 2 周为高,然后逐渐下降.CT显示:髁状突纵形骨折后 3 周均显示骨折处密度低,(牙合)夹板治疗组:骨折处骨质密度逐渐增高,12 周时骨折愈合,呈基本正常髁状突外形.未治疗组的髁状突骨折处骨质密度始终低,呈双髁突畸形.结论:(牙合)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有利于骨折后的血流、骨折愈合及髁突的改建.可能的作用机制是(牙合)夹板减轻关节内及骨内压力,减轻静脉瘀血;防止关节内继发性损伤.关节内的盘突粘连、局部骨质缺损,可能是影响关节血供与核素聚集的因素.

  • 方丝弓片段固定外伤松动年轻恒牙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晖;周铨

    目的 探讨方丝弓片段固定外伤松动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外伤松动年轻恒牙患者4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成品牙弓夹板进行固定,观察组采用方丝弓片段固定,分析其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牙松动率为0.0%,对照组为3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牙弓形态的满意率高达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 (P <0.05).结论 方丝弓片段固定治疗简便可靠,是外伤松动年轻恒牙患者的佳选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