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控温毯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皮肤压疮的影响及护理

    作者:钟洁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用控温毯进行物理降温或亚低温治疗.由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是压疮的高危群体 [1],应用控温毯后是否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是临床关注的护理问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小儿食复142例分析

    作者:谈学平;杨丽华;翟艳新;张小娟

    目的:探讨小儿食复与食品和季节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本门诊1999-01/2009-01小儿发热性疾病初愈后因饮食不当而复发热的病例记录.结果:小儿食复与奶油蛋糕、肉类食品、低温食品、鱼虾类等食品密切相关,且在夏季发病率较高.结论:合理饮食是预防小儿食复的关键.

  • 三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患儿中的退热疗效研究

    作者:王健康;董晓莉;郑春茜;纪蕾

    目的 评价三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对于患儿的药效学特点,为临床护理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44名确诊为感染性发热的患儿进行分析,入组的数据按年龄因素和药物因素分组,析因分析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组间数据两两比较采用SNK分析法,评价患儿退热效果和影响退热效果的因素.结果资料显示,影响药效学的因素不是年龄因素而是药物因素.三种药物在药效上存在差异,其吲哚美辛栓降温效果和药效持续时间强.结论 应根据药物的药效特点合理使用退热药物.

  • YLJY-Ⅰ型医用物理降温仪临床评价

    作者:王健康;董晓莉;乔爱珍;何萍萍;李香玉

    目的 评价YUY-Ⅰ型医用物理降温仪局部降温和全身降温效果. 方法 采用开放、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名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局部温度和整体温度并评价降温效果. 结果 资料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局部降温效果显著,而整体降温效果不显著. 结论 YUY-I型医用物理降温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有效,可以适用于临床需要局部降温的患者.

  • 比阿培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晏丽;娄世锋

    目的 评价比阿培南对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该院住院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效率为73.4%,细菌学清除率为55.6%,不良反应率为4.7%.结论比阿培南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安全有效.

  • 采用冰袋卷管静脉滴注行物理降温的效果观察

    作者:甘瑞容;周维云

    目的 探讨高热患儿采用冰袋卷管静脉滴注行物理降温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小儿外科60例正在静脉滴注的发热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运用冰水浸管行物理降温和传统冰敷降温的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对降温方式的依从性及降温效果.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使用30 min内推开冰袋的比率分别为64.3%、10.3%,使用1h内推开冰袋的比率分别为93.7%、17.2%,两组30 min内与1h内推开冰袋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30 rmin内下降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413±0.165)、(0.793±0.185)℃,1h内下降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690±0.170)、(1.023±0.156)℃,两组30 min内与1 h内下降的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冰水卷管静脉滴注行物理降温的作用显著,操作方法 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 头孢吡肟或亚胺培南单药治疗实体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文峰;徐云升

    目的 分析头孢吡肟或亚胺培南治疗实体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实体肿瘤肿瘤患者,分别用头孢吡肟或亚胺培南为单一的经验性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34%和76.92%,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39±0.71)和(3.08±0.87)d.抗生素应用的时间分别为7~18d,中位时间为14和7~16d,中位时间为12d,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两组均为5~14d,中位时间为10d,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66.67%和66.66%.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8%和7.69%.结论 头孢吡肟或亚胺培南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实体肿瘤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 长期发热患者32例诊治体会

    作者:冯传杰

    目的:探讨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2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小11岁,大71岁;热程短1月、长19月、平均5.6个月.(2)32例患者除发热外主要伴寒战4例;淋巴结、肝脾肿大8例;关节肿痛的6例;乏力、盗汗、体重减轻有16例;出血倾向4例;皮疹6例;贫血12例;水肿8例.(3)32例患者后作出病因诊断24例,占总数的75.0%;从发病到明确诊断快的1个月,长的24个月,平均6.5 个月;在明确病因的24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12例,占50.0%,肿瘤性疾病8例,占33.3%,风湿性疾病4例,占16.7%,8例经多家医院检查未能明确病因.结论: (1)长期发热是临床诊断的难点,也是误诊的重灾区.(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长期发热的常见病因,尤其以肺外结核多见.(3)肿瘤和风湿性疾病也是长期发热的两个常见原因.

  • 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

    作者:朱海燕;田丹秋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发热是儿科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体温在39~40.9℃之间,称为高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