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白血病发热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李改素

    急性白血病约有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再加上治疗方法化疗的实施,使得其更易合并感染而发热.一旦感染发热不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疗效,而且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针对急性白血病发热病人做好了临床观察及护理,保护性隔离,易感部位的感染预防及护理,心理与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护,以达到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白血病 发热/护理
  • 婴儿捂热综合征32例的护理

    作者:华敏

    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muggy syndrome)在寒冷的季节较常发生,多见于农村中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1].

  • 捂热综合征1例的抢救和护理

    作者:杨彩萍

    我科成功抢救捂热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2月龄5d,入院日期:2010-12-09病情:因气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伴发热2h,抽搐一次入院.查生命体征:T 39.5℃,P 215次/min,R 85次/min, Wt Sk g,神志模糊,呼吸深大、急促,面色苍白,前囱尚平,张力略高,眼眶稍凹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光反射尚灵敏.

  • 发热病区的临床护理管理

    作者:李香玉;崔霞;李莉;薛文荣

    发热病区是应SARS后的需要而建立的,我科自2003年7月份成立了发热病区,收治发热及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以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73.88%).其中国家法定传染性疾病占43.76%.我们通过制定完善的病区管理制度,对患者、家属、陪护、探视人员及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同时对发热病区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 保护血液病患者免受SARS侵袭

    作者:乔爱珍;董淑华;柳丽华;马威

    3月中旬,北京的医护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与"非典"打了一场遭遇战,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残酷性,初起的伤亡惨重,令我们心痛,"非典"强大的传染性和隐蔽性令我们震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每天我们会救治各种各样的病人,在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感染?如何使自己治疗护理的病人不发生院内感染?免予SARS的侵害?是摆在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对血液病人,由于长期的化疗,免疫力极度低下,属于高度易感人群,如何保护这些易感人群同时由于血液病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肿瘤本身可以发热,化疗放疗后白细胞低,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可以发热,骨髓移植后排异也可以发热,在非典肆虐时期如何鉴别?在是与否弄不清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护理对策和消毒隔离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两个月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发热留观病区的护理管理体会

    作者:董淑华;程军;崔霞;杨爱军;潘庆联;高相晶

    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第一时间内建立了发热留观病区,先后有四批72名护士、21名保洁员工,共计93名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出色地完成了发热留观病区的护理工作.

  • 发热病房病员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香玉;薛文荣;李莉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SARS这种新型的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发热也是其首要症状,占SARS病人的98%~100%[1].我科从2003年7月~2003年10月对187例发热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对于排除SARS及疑似病人,防止SARS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在护理发热病人过程中均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在心理上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护士在对病人的身心,实施全方位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和自我心理调整.

    关键词: 发热/护理
  • 一例静滴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及高热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郑春茜

    氧氟沙星为DNA旋转酶的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现将1例静滴氧氟沙星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及高热反应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小儿发热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张芬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人体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痊愈,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耗极大,如果体温过高或发热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失调,甚至会引起小儿惊厥,导致大脑缺氧,留下后遗症.因此做好发热患儿的护理极为重要.近年来,本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发热患儿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儿童 发热/护理
  • 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发热规律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徐为群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体温升高的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64例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的2周体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63例(98.44%)有不同程度发热.50例术后12h体温开始升高,占79.37%;术后3天体温≥38.5℃29例,占46.03%;发热超过1周32例,占50.79%.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分析引起发热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发热的程度与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发热给机体带来的损害.减轻病人及家属心理负担,取得配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唐方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皮肤科的重症病例,以反复发作的高热,全身脓疱及关节疼痛肿胀为特征,是银屑病的重型.

  • 协和医院特需医疗部发热病人接诊防护

    作者:李元畅;王秋明

    协和医院特需医疗部主要是为外宾、高于、VIP提供综合医疗和保健的部门,并承担出国人员查体任务.就诊病人来自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国内及国际影响非常大.面对SARS的肆虐,如何应对此疫情,是对特需门急诊一个挑战.

  • 干扰素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闫章玲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人首剂应用a-干扰素时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的效果.方法将50例应用干扰素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干扰素前10min预防性给予扑热息痛0.5g口服;B组使用干扰素后出现发热再用药,观察两组病人发热反应的差异.结果 A组发热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干扰素前预防性应用扑热息痛明显减轻了发热反应,使其配合治疗.

  • 发热辨证施护体会

    作者:江南燕;黄丽萍;陈可静

    目的:探讨发热病人如何使用合适的降温方法.方法:将69例发热病分别应用柴胡、复方氨基比林、紫雪丹、冰敷和酒精擦浴进行降温护理,比较降温效果.结果:柴胡适应范围较广,效果较好;紫雪丹较适应于小儿及儿童:冰敷或酒精擦浴有其极限性,尤其不适于外感发热有表证的病人.结论:不同证型的发热病人必须采用不同的降温方法.

  • 健康教育在高热患儿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作者:黄莉莎

    为使高热患儿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减少高热惊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2015年1~12月因高热就诊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在预检分诊时进行健康教育,使高热患儿健康教育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得到良好应用,患儿家属和护士均能给予患儿及时的护理。表明在预检分诊中向高热患儿及家属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和防止脑损伤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静脉滴注发热反应34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吴瑕

    发热反应是静脉滴注中一种常见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怕冷、寒战和发热[1]。临床常有发生,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将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发生的34例静脉滴注发热反应的原因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

    作者:朱海燕;田丹秋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发热是儿科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体温在39~40.9℃之间,称为高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