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丽华;郭华

    为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我们对1999-01~2000-05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6例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分析

    作者:娄君;孙晓曼

    我们观察了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并与4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危险度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根堂;张晓宏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其临床危险度分层一般可分为低危险组、中危险组和高危险组[1].本文分析了UA患者的一般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总结如下.

  • 胸长神经卡压症性左胸痛误诊为心梗后心绞痛1例分析

    作者:李树明

    对胸长神经卡压症性左胸痛误诊为心梗后心绞痛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因左侧前胸,胸侧壁及腋下时有疼痛1 a余就诊.患者近1 a余患者左侧前胸,胸侧壁及腋下时有疼痛,轻重不一,有时呈针刺样、隐痛不适、时间长短不一、无明显诱因发作,痛时无出汗、心慌等其他不适,但常有颈部不适.1996-08曾因左侧胸痛1 h,伴大汗,以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在某三甲医院做做溶栓治疗,后转另一家三甲医院做冠脉造影同时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此后一直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近1 a左胸痛不适,怀疑冠心病加重,但加服或减少冠心病用药效果不明显,多次检查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查:BP 120/80 mm Hg,心律齐,HR 72次/min,精神及一般情况好.

  • 胆绞痛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分析

    作者:汤勇

    对我院心内科近6 a来收治的胆绞痛被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48~74(平均62.5)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35例,伴有高脂血症22例,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2例,患有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5例.

  • 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分析

    作者:宁雕

    现将我院2002-2009年12例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62~83岁,平均72岁.有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史6例,糖尿病史5例,2例健康.入院前病程1~5 d.疼痛呈发作性,为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每次持续数秒钟至0.5 h,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无效,与劳累、情绪变化无明显关系.

  • 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8例分析

    作者:徐亚君

    现将我院2003/2006年8例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女5例,男3例,年龄60~74(平均65)岁.有冠心病史2例,高m压史2例,糖尿病史2例,2例健康.人院前病程1~5 d.疼痛呈发作性,剧烈,为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每次持续数分钟至0.5 h,与劳累及情绪变化无明显关系.4例表现为心前区疼痛,1例表现为右肩疼痛,2例为后背部疼痛,1例为上腹部疼痛,伴胸闷2例.入院前心电图正常3例,左室肥大2例,ST段下移2例,T波低平倒置2例.

  • 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分析

    作者:王冬梅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在早期末出现皮肤损害前,由于病毒侵犯肋问神经,其胸痛部位、性质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类似,尤其在老年人主诉不清楚,或既往有冠心病史时,更易误诊.

  • 带状疱疹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分析

    作者:孙先桃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本病常侵犯肋间神经,有时极易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我院2002-01/2007-06共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506例,其中5例后被确诊为带状疱疹,误诊率为0.98%.现分析如下.

  • 首诊时心电图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治及预后分析

    作者:肖军;唐发宽

    目的:提高对首诊心电图正常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水平.方法:对1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时检测的心电图结果分为心电图(ECG)正常组(n=40)和ECG缺血组(n=92),将两组诊断、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CG正常组首诊误诊15例(占38%),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治疗失当13例(占52%),其中4例发生心肌梗死.ECG缺血组首诊即得到正确诊断及治疗,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电图正常时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延误诊治,首诊诊治不当易导致不良预后.

  • 健康教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胡金萍;张婷婷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可逆转为SA,也可能迅速发展为AMI甚至猝死.其基础的病变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早期除了对患者施行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具有重要意义.

  • 肺栓塞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分析

    作者:李绍彩;史富华

    现将肺栓塞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0岁,因间断胸痛,胸闷9d入院.入院前9d体力劳动后出现胸骨后刺痛,伴胸闷,持续1h后缓解,发作无规律,平卧时胸闷明显,无咯血晕厥,无咳嗽咯痰,于当地按"心绞痛"治疗无好转,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风湿病史.无烟酒嗜好,既往月经规律.查体BP 150/100mm Hg,神清,无贫血貌,无发绀,R 20次/min,双肺无哕音,HR 78次/min,心尖部可闻及心包摩擦音,A2=P2,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无静脉曲张.

  • 阿托品试验使T波倒置转为直立1例分析

    作者:陶淑娥

    现将阿托品试验使T波倒置转为直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反复心悸10 a余,3 d前因左侧胸痛而入院.查体:BP 140/80 mm Hg,HR 48次/min,律齐,心界左侧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 冠状动脉肌桥五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君;张悦

    冠状动脉肌桥为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在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约0.5%~7.5%有心肌桥的存在[1].由于非创伤性检查尚无法明确诊断,故临床易误漏诊.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冠状动脉肌桥5例,均误诊,后通过造影检查得以确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疗体会

    作者:徐丽华;马佑民

    自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笔者共诊治不稳定心绞痛(UAP)32例,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2.5(38~86)岁;门诊4例,住院28例;初发型11例,恶化型16例,静息型2例,变异型1例,冠脉旁路术后心绞痛1例,PCI术后心绞痛1例;合并高血压30例,血脂异常28例,糖尿病14例,脑梗死9例,胆结石6例,慢性肾衰竭3例,下肢静脉曲张3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2例,胃息肉1例,胃扭转1例.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吕春美;彭子敬;田国平

    目的 探讨高水平目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目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测定196例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30例非冠心病者(N)外周血MCP-1水平,比较三组MCP-1水平变化,根据MCP-1中位值水平将UA患者分成两组,随访两组UA患者近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①UA组MCP-1水平[(172.63±18.27) pg/mL]高于SAP组[(135.25±13.61) pg/mL](P<0.001),SAP组[(135.25±13.61) ph/mL]高于正常对照组[(116.67±6.21) pg/mL](P<0.001);②随访半年,196例UA患者共有23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高MCP-1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较低MCP-1组(22.6﹪ vs 9.8﹪), 高MCP-1目的相对危险度为2.15,95﹪ CI (1.67~3.28)(P<0.05).结论 MCP-1是UA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目的预测因子,高水平目的MCP-1可预警UA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目的发生.

  • ECG、UCG、MIBI与CAG对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徐一尘;郑昭芬

    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核素心肌扫描(MIBI)是临床常用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判定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准确方法,但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作者等收集1994年1月至1998年7月经CAG诊断的不稳定心绞痛(UAP)65例,分析了上述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并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心功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65例中男54例,女11例,年龄45~78岁,平均(63±2.5)岁。据WHO标准[1]诊断为UAP。1.2 方法 应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以管腔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将狭窄50%~74%,75%~99%及100%分别判定为中、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2]。病变受累部位分为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4支。计数管腔狭窄50%以上的血管支数。用Contina等[3]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0级,无侧支循环;1级,侧支循环差,阻塞远端侧支隐约显影;2级,介于1级与3级之间;3级,侧支循环良好,阻塞远端血管充盈好,且管腔内径大于1 mm。常规方法行静息12导联ECG、平板运动试验、UCG、MIBI。采用UCG测定节段室壁异常活动积分及左室射血分数,MIBI评定心肌缺血范围积分。

  • 12导动态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作者:骆正东;宗金波

    目的 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估12导动态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入院1周内分别做冠状动脉造影(CAG)和12导动态心电图(DCG)检查.通过CAG和DCG结果对比,评价12导DCG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下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CAG比较,12导DCG诊断UAPST段下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和84.2%.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ST段下移幅度及TIB增加(P均<0.01).结论 12导DCG能对心肌缺血部位提供较准确评估,是诊断UAP无创经济的一种检查手段.

  •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韩建伦;刘彩成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 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分为丹参酮Ⅱ A磺酸钠治疗组与对照组,并行两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入院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入院后24、48 h及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 A磺酸钠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维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粥样斑块的稳定。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吴帆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除用常规传统药物治疗外,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38例用传统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情况,心电图的变化,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有所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并且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