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纯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30例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作者:赵耀顺;杨白梅;王芳;赵鹏飞;汤桂梅;王娜

    目的:观察单纯根治幽门螺杆菌(H.pylon)治疗30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门诊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H.pylori阳性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30例进行单纯根治H.pylori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克拉零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日共一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8d检测白细胞计数.结果:30例门诊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根治H.pylori治疗后,有26例有效4例无效,有效率为86.67%.(H.p)治愈患者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无效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根治H.p治疗可使H.p阳性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升高,H.p感染可能与部分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有关.对于部分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单纯根治H.p治疗即可获得一定疗效.

  • 铋剂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翟娜;胡筱

    目的 观察铋剂控制幽门杆菌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将6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三联和传统三联加铋剂两组,治疗结束4周复查HP,结果阴性为根除.结果 铋剂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9% (30/33)和73.5% (25/34);铋剂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服药依从性好.结论 传统三联加铋剂可显著提高HP清除率,可作为HP感染治疗的一线方案.

  • 三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作者:陈宇;刘长胜

    目的:观察两种三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B组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结果:A组总效率为92.8%,B组总有效率为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83.3%,高于对照组Hp根除率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较B组少.结论:两种三联疗法:臭美拉唑+甲硝唑+果胶铋和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构橼酸铋钾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清疡疗效相当,均值得推广.

  • 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及其与胃肠疾病相关性探讨

    作者:王安喜;赵中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其与胃肠疾病间的相关性,以期控制感染率.降低胃肠疾病发生率.加强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筛查,分析其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是预防幽门螺杆菌发生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感染率、防止胃肠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价值.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属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然人群检出率为40% ~90%,平均为59%,差别很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获益.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与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然而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现状

    作者:王芳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在幽门螺杆菌的根治过程中,耐药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热门的话题.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目前的根治现状做综述.

  • 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的关系分析

    作者:于吉峰

    目的 研究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舌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观察舌苔.结果 幽门螺杆菌阳性发生率为81.6%,阴性患者黄苔率为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糜烂越严重,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和黄苔发生率也越高.糜烂超过三处以上阳性率为100%.结论 黄苔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内活动性炎症的重要标志.

  • 西吡氯铵含漱液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锦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标准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120例进行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HPS),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实验组78例与对照组42例,实验组中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1周组44例,使用含漱液4周组34例,对照组只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牙周状况及4周、12周HPS复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重度牙周炎有一定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度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的关系

    作者:雷世学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度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的关系,分析其在Hp感染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选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内科门诊收治的15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依次行胃黏膜组织活检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根据修订版悉尼系统分析Hp感染密度,分析其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例患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作为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μ=0,标准差σ<1,且两两比较发现无Hp感染、Hp轻度、Hp中度与Hp重度患者的检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值可以反映Hp感染密度,从而用于评估患者感染程度.

  • 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殷朝丽;陈亚利;蒋雪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接受抗Hp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抗Hp感染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肠胃激素水平及Hp根除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胃泌素、 生长抑素水平均下降,试验组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p根除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Hp患者感染行根除治疗可在调节患者血糖水平的基础上,提升Hp根除效果,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 幽门螺杆菌所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苗;惠建萍

    目的 研究分析复发性口腔清疡及消化系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和10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分成A组合B组,比较两组唾液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检出情况,程度不同龋病以及不同类型消化道溃疡口腔和胃黏膜Hp检出情况,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胃黏膜中Hp检出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程度龋病患者Hp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浅表或者糜烂胃炎、复合溃疡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口腔Hp检测率明显低于胃内Hp检出率(P<0.01).结论 消化道与口腔之间Hp具有相互转移的特点,但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Hp感染能否导致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和再感染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 四联药物联合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

    作者:杨艳玲;曾莲;王敏;余晓宏;古晓梅;王洲

    目的 探讨四联药物联合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慢性牙周炎且胃镜活检、13C阳性及病理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6人,随机分为4组:A组:36人牙周探诊深度小于4 mm,仅接受四联药物治疗;B组:24人牙周探诊深度小于4 mm,接受四联药物治疗及牙周非手术治疗;C组:30人牙周探诊深度大于等于4 mm,仅接受四联药物治疗;D组:26人牙周探诊深度大于等于4 mm,接受四联药物治疗及牙周非手术治疗.四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2周和1年复查13C观察胃Hp根除率以及B组D组治疗后胃Hp根除率与患者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结果 牙周探诊深度小于4 mm时,A、B组治疗后12周HP根除率为86.11%vs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HP根除率为66.67%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大于等于4mm时,C、D组治疗后12周HP根除率为80.00%vs8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HP根除率为60.00%v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药物结合牙周非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胃内Hp的远期根除率,提示口腔内龈下菌斑中的Hp可能是胃内Hp再次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复发性口腔溃疡对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绍英

    目的 探究复发性口腔溃疡对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并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以不患有此病的群体100例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验,并且检验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探究其中的疾病关系.结果 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检验的HP阳性率为44.5%,正常群体的HP阳性率为10.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比例为24.9%,无此病的患者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比例为4.2%.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有无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要多加注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口腔卫生的护理,从而改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 探究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

    作者:郭小华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对胃病患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80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成胃溃疡组和胃癌组,各140例。胃镜下采集胃组织黏膜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行HE和Giemsa染色,计算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真菌及双菌的检测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真菌混合的检出率分别为65.71%、39.29%,明显高于胃溃疡组的57.86%、27.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真菌检出率(45.71%)明显低于胃溃疡组(5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 染色下真菌呈大波浪形,幽门螺杆菌呈现为蓝色;Giemsa染色下真菌分布清晰,幽门螺杆菌呈现紫色。结论经病理学探查发现,胃癌、胃溃疡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真菌、双菌感染率高,临床应该依据检查结果采取对应治疗。

  •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于津生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针对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诸多研究证实,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60%.因此,常考虑其发生发展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幽门螺杆菌能够促进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进而出现癌变;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易造成患者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加之环境等致病因素使得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加快,造成黏膜细胞上皮过度增殖,从而引发畸变导致癌症.诸多学者认为对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根除是治疗胃癌的关键.然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并不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探讨

    作者:陈丽芳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300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依据不同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嗜银染色法检测)、试验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联合组(选择快速尿素酶法联合嗜银染色法检测),各100例,对比3组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5.0%、75.0%和9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漏诊率为8.0%,误诊率为7.0%;对照组漏诊率为9.0%,误诊率为1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实施快速尿素酶法联合嗜银染色法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苏家安;朱星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系,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冠心病组)、64例脑梗死(脑梗死组)、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40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HP感染患者36例,检出率54.55%;脑梗死组HP感染患者38例,检出率59.38%;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P感染患者68例,HP检出率56.7%;400例健康体检者,HP检出率27.0%.冠心病组、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梗死组TC、TG、LD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DL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TC、TG、LDL高于HP阴性患者,而HDL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空腹血糖和血脂变化研究

    作者:张排旗;彭细娟;王景杰;姚立农;郭学刚

    目的 研究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空腹血糖(FBG)和血脂的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采用胃镜粘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284例老年人,其中Hp阳性87例、Hp阴性19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等指标,并对Hp阳性和阴性者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p阳性和Hp阴性者的年龄、血压和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FBG平均水平为(5.68±1.22)mmol/L,高于Hp阴性组的(4.56±0.86)mmol/L(P<0.05);Hp阳性组的TG、TC和TG/HDL-C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P<0.05),两组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中TG、TC、LDL-C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人数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同时伴有血脂改变.

  • 幽门螺杆菌与真菌及双菌种感染在胃病病理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丽莎;郭恒;刘四清;池澄澄;栾积良;张晖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与真菌及双菌种感染在胃病病理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100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胃癌组40例、胃溃疡组60例。采用HE及Giemsa染色法,对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与真菌及双菌种感染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真菌及双菌种检出率分别为67.5%、37.5%、52.5%,而胃溃疡组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61.7%、58.3%、3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与胃溃疡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真菌及双菌种有着较高的感染率,且以胃癌患者居多,对其进行HE以及Giemsa检测,能够为胃溃疡、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胃溃疡患者64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袁权才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碑林袁权才诊所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B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及胃溃疡治疗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A组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显示,阳性7例,阴性25例,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78.13%;B组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显示,阳性2例,阴性30例,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3.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钠在改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临床症状上无明显差异,但泮托拉唑钠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 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文惠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共计64例,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胶囊+呋喃唑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4周,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75.00%,Hp根除率分别为93.75%、90.63%,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9.38%,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1687 条记录 6/585 页 « 12345678...5845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