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藻酸钙膜促进胫骨损伤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顾耕华;何虹;黄剑奇;胡济安;盛列平

    目的研究海藻酸钙膜引导骨缺损再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一步探讨其成骨机制.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未覆盖任何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胫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光镜观察、电镜观察以及TGF-β、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海藻酸钙膜4~6周吸收;实验侧术后4周X线观察可见骨密度达到正常皮质骨,对照侧6周才达到;前者大体观察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不连续;实验侧术后2周光镜下可见骨小梁构成编织骨,对照侧4周可见;电镜下术后6周实验侧骨痂致密,对照侧骨痂疏松.TGF-β、VEGF免疫组化表达则有其成骨作用的时空性.结论海斟酸钙膜通过对骨诱导因子的早期调控引导骨再生,效果良好,能更快地促进骨损伤修复,且6周降解不影响骨愈合再生.

  • 家兔胫骨与颌骨急性骨损伤中哈弗氏系统的改建

    作者:何虹;黄剑奇;平飞云;HITIWAN Teparat

    目的 通过哈弗氏系统改建的实验研究,探索一种新的能更好地促进骨损伤尽快修复的引导组织再生性生物膜材料.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及下颌角前切迹处形成急性骨创,实验侧骨创处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或不覆盖膜材料,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颌骨与胫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TGF-β与V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计量观察.结果 术后6周内实验组哈弗氏管比对照侧出现早而多,骨再生快;前者异物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4周内实验侧TGF-β与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具有时空性.结论 哈弗氏系统的改建和骨诱导因子的含量与生物膜材料引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和效果直接相关.

  • 神经生长因子结合骨基质明胶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薛英;刘强

    目的 运用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将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的骨基质明胶与海藻酸钙膜联合使用,促进兔颅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NGF)与骨基质明胶(BMG)制成神经生长因子-骨基质明胶复合体(NGF-BMG).48只新西兰兔的颅骨上制成双侧顶骨缺损,直径10 mm,骨缺损区内外均覆盖海藻酸钙膜.随机分成A(NGF-BMG)组、B(BMG)组、C(NGF)组和D(空白)组4组.术后第4、8、12周作形态学观察、X线片图像分析、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生物力学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8、12周,A组在新骨生成、X线片新生骨的灰度值、组织切片新生骨所占比例和三点抗弯强度方面,均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1)NGF-BMG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既能持续释放NGF,又具有良好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2)NGF具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但单独使用无法在骨折部位达到有效浓度.

  • 海藻酸钙膜引导兔颌骨缺损骨再生的对照实验

    作者:顾耕华;何虹;黄剑奇

    目的比较观察两种国产可吸收性生物膜对引导性骨再生的影响,探讨海藻酸钙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处造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后对3种骨诱导因子含量进行测量.结果海藻酸钙膜4~6周吸收,胶元膜6~8周吸收;前者组织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6周内实验侧BMP、骨钙素、VEGF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电镜下实验侧胶原纤维和骨小梁比对照侧出现早、多、有序.结论海藻酸钙膜比已较广泛研究和采用的胶元膜效果更好.

  • 引导洞形骨缺损再生模型中的哈弗氏管

    作者:何虹;黄剑奇;顾耕华;胡济安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海藻酸钙膜引导骨再生过程中哈弗氏管的再建及意义.方法在家兔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处形成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TGF-β与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海藻酸钙膜4周~6周吸收,胶元膜6周~8周吸收;前者异物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6周内实验组哈弗氏管比对照侧出现早而多;前者大体观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突起;术后4周内实验侧TGF-β与VEGF阳性明显强于对照侧.结论海藻酸钙膜比胶元膜效果更好,哈弗氏系统再建和成骨作用均更快,且不影响骨再生修复.

  • 海藻酸钙膜引导成骨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剑奇;何虹;范晓雁;盛列平

    目的评价海藻酸钙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处形成直径5mm的骨缺损,以覆盖海藻酸钙膜作为实验组,以覆盖胶原膜以及不作处理作为两个对照组.术后1、2、4、6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组织计量学分析,计算成骨面积.结果在各组内,覆盖海藻酸钙膜的缺损区新生骨面积均明显高于覆盖胶原膜以及空白对照组(P<0.01).术后4周,覆盖海藻酸钙膜的缺损区已达骨性愈合,而覆盖胶原膜组组织反应明显,空白组纤维结缔组织较多.结论海藻酸钙膜比胶原膜效果更好,能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组织反应过程短、程度轻.

  • 海藻酸钙膜引导下颌骨缺损再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虹;黄剑奇;盛列平

    目的:实验已经研究了海藻酸钙膜应用于骨缺损再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作者进一步探讨其引导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未覆盖任何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光镜观察、电镜观察以及TGF-β、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海藻酸钙膜4~6周吸收;实验侧术后18天X线观察可见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对照侧4周才达到;前者大体观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不连续;实验侧术后2周光镜下可见骨小梁构成编织骨,对照侧4周方可见;电镜下术后6周实验侧骨痂致密,对照侧骨痂疏松.TGF-β、VEGF免疫组化表达则有其成骨作用的时空性.结论:海藻酸钙膜通过对骨诱导因子的早期调控引导骨再生,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且4~6周降解不影响骨再生修复.

  • 海藻酸钙膜对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何虹;黄剑奇;平飞云;陈关福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钙膜 (calcium alginate film, CAF) 在骨创伤或骨缺损应用中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CAF,对照侧覆盖胶原膜或不覆盖任何膜,分层缝合,随诊饲养.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胫骨, 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观察以及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钙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此3种骨诱导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CAF 4 ~ 6周吸收,胶原膜 6 ~ 8周吸收;前者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前者大体观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不连续或有突起,系由过量肉芽组织过渡而来;术后4周内实验侧BMP、骨钙素、VEGF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 (P<0.01).结论 CAF在骨创伤中应用效果好,能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异物反应过程短、程度轻,早期骨诱导因子的富集作用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