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

    作者:李宁;方会龙;何重香;李玲;叶啟发

    肝缺血再灌注(I/R)时不仅对肝细胞产生损伤作用,同时对肝内胆道的胆管细胞也有损伤,使胆道发生病变.肝移植后,由胆道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的胆道并发症也是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I/R损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过量表达有关.本文主要就MMP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重要呼吸酶的影响

    作者:许浪;张明华;朱俊勇

    为探讨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线粒体重要呼吸酶SDH和CCO活力的影响及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复制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不同实验组肝细胞线粒体中SDH、CCO和细胞色素含量.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IR)组SDH和CCO活力均显著性低于IR+L组(P<0.01),缺血再灌注(IR)组Cytaa3、Cytc均不同程度低于IR+L组(P<0.05),提示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门静脉淤血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

    作者:华赟鹏;梁力建;黄洁夫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Hepatic Ischeia Reperfusi on,HIR)损伤的机制。方法:用60%四氯化碳(CCl4)溶液皮下注射的方法制作肝硬化大鼠模 型。随机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6只),B组: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断(16只),C组:肝门 阻断+门腔转流(16只),D组:肝门完全阻断40min(16只)。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TNF)、7d存活率及肝、肺病理的 变化。结果:B、C、D组的7d存活率分别为5/10只、8/10只、4/10只;再灌注后4h血清TNF 含量,B、C、D组分别为(0.631±0.198)u/ml、(0.596±0.223)u/ml、(0.789±0.371)u/ml ,明显 高于术前的(0.177±0.139)u/ml和A组的(0.315±0.182)u/ml(P<0.01);D组再灌 注4h的AS T明显高于C组(P<0.01);C组的AST、ALT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的HA水平 , D组明显高于B组,C组显著高于A组(P<0.01);肝、肺组织学检查可见肝、肺的病理损 害,程度以D组重、B组次之。结论:门脉淤血是导致肝硬化大鼠HIR损伤乃至死亡的主要 原因。

  • 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叶敏;陈达柔;陈宇中;杜少冰;杜展鑫;李玉凤;唐珮瑜;杨昌山;朱晓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构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在不同方法处理后的ALT、AST含量和SOD活性,制作肝脏冰冻切片观察.结果 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可提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血清ALT、AST含量.病理学观察:与S组相较,IR组肝组织损伤明显;与IR组相较,P组及Dex组损伤减轻,N组损伤加重.结论 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肝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俊平;刘仁贵;崔学斌;苏娟;秦燕

    目的 建立肝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1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HF组),每组8只.HF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大鼠肝左叶和中叶的肝动脉、门静脉,造成70%的肝脏缺血,夹闭90min后,开夹,继续饲养4周.Sham组仅行肝蒂部骚扰.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与Sham组比较,HF组血清ALT、AST、HA及LN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Hyp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F组α-SM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光镜下HF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Sham组明显加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部分有纤维隔的形成.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操作可以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 双黄连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作者:李霁伟;王磊;孙千红;梁璇;李王星;周文琪

    目的 从抗氧 化的 作用途径探讨双黄连对缺血再灌注肝 脏损伤大鼠的治疗 作用及其机制.方 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以25%乌拉坦6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1)正常对照组(n=10);(2)肝缺血再灌注组(n=10),复制肝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6h);(3)双黄连低、中、高剂量组(n=30),术前30 min鼠股静脉分别缓慢推注双黄连注射液低剂量(1 mL/kg)、中剂量(3 mL/kg)、高剂量(10 mL/kg),复制肝I/R模型.6h后取各组大鼠新鲜血液,并处死取肝左叶;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以及肝脏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肝I/R组肝脏淤血明显,以门静脉为中心向周边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和气球样变性,偶尔有点状出血,晚期则主要以肝细胞局灶性坏死和片状坏死为主;双黄连各剂量组均表现为肝损伤程度明显降低呈正相关;(2)血清ALT含量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I/R组ALT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肝I/R组比较,双黄连各剂量组ALT含量均降低(P<0.05);(3)生化指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I/R组肝脏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均增高(P<0.01),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肝I/R组比较,双黄连各剂量组肝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静脉给药能提高肝脏内相关抗炎、抗氧化机制,从而减轻肝I/R损伤程度.

  • 丙泊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保护作用

    作者:盖毅文;来炳祺;成少利;王升儒;吴夏慧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药丙泊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注射组(实验组),每组10只,各组均用氯胺酮(1mg/kg)基础麻醉.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实验组加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同时进行手术.两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取肺脏灌洗液以及肺组织标本.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NF-κB的含量.结果:丙泊酚用于实验动物维持麻醉,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组织以及肺泡灌洗液中NF-κB的含量.结论:丙泊酚对肝缺血再灌后的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的影响

    作者:黎一鸣;刘继东;吉鸿;李顺乐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微丝的影响.方法 采用肝缺血35 min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含量;电镜观察胆小管的变化;异硫氢胍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显示胆小管F-actin微丝的分布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并定量分析.结果 F-actin微丝荧光变化和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相符合,F-actin的荧光染色再灌注前正常,而再灌注后明显减弱;胆小管微绒毛再灌注前没有消失,而再灌注后却大量脱落.这与血清GGT和TBIL的异常改变一致.结论 再灌注而非缺血可造成胆小管F-actin微丝破坏、微绒毛丧失,导致胆小管收缩减弱,胆汁排泄功能受损.这可能是大鼠肝I/R后胆汁淤积发生的主要机制.

  • PCNA在牛磺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表达

    作者:袁新初;周乾毅;张伟;程桂荣;杨逢春;袁世锦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细胞增殖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进行牛磺酸预处理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肝细胞中PCNA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CNA在牛磺酸药物处理组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缺血再灌注组,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细胞增殖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牛磺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糖原变化影响

    作者:周乾毅;袁新初;张伟;程桂荣;杨逢春;袁世锦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糖原变化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进行牛磺酸预处理后,采用PAS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肝细胞中糖原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原在牛磺酸药物处理组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缺血再灌注组,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毛惠斌;曹定睿;王敬宇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分别在再灌注1、3、5 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内叶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各组Bd-2和Bax的表达,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增高(P<0.05),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组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二者没有区别;IR组Bcl-2表达减少(P<0.05),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再灌注组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二者没有区别.病理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都有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均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瑞芬太尼可模拟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51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