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隐结构模型对2型糖尿病病机规律的探讨

    作者:龚燕冰;张连文;高思华;罗增刚;倪青;谢雁鸣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的病机规律.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加以研究.结果:得出隐结构模型关于2型糖尿病"症-证-病机"相互关系及病机规律.结论:隐结构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的方法,这对于研究非线性、复杂性的中医证候无疑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手段.

  • 基于隐结构模型对名老中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病机的探讨

    作者:陈丽平;蔡永敏;李建生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病机的认识.方法:以现代临床著作中名老中医治疗慢支的医案为数据源,构建结构型数据库;先用Lantern3.1.2(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构建症状的隐结构模型,再进行隐类诠释;用SPSS 19.0软件对高频症状进行单维聚类分析.结果:慢支病案易发年龄50-69岁,春冬季高发.1 274例病案含53种证型,常见有痰热蕴肺证、痰浊阻肺证、风寒犯肺证,含615种不同症状,常见咳嗽、气喘、咯痰;对84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39个隐类,7个综合聚类模型,对前100位一般症状进行R型聚类后得到19个聚类组;1 274例有舌质1 157条、舌苔2 540条、脉象3 007条,包括不同的舌质27种、舌苔23种、脉象24种,常见的舌质为红舌、淡红舌、淡舌,舌苔为白苔、薄苔、腻苔,脉象为滑脉、细脉、弦脉;对一诊的症状、舌、脉共188个显变量建模,得到35个隐变量,71个隐类,10个综合聚类模型.慢支病案经综合聚类后提示的病位有脾、肾、肺、肝、胃、心6个;病性有虚寒、寒、热、虚热、实5个;病因有痰饮、风寒、风热、燥邪、气滞、痰热、阴虚、痰湿(浊)、痰饮、瘀血、气虚、阳虚12个;证型有痰浊阻肺证、燥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痰热蕴肺证、脾肾阳虚证、痰浊中阻证、痰瘀互阻证、肾不纳气证、肺胃热盛证、风热犯肺证10个,新发现了肺胃热盛证、痰瘀互阻证、脾气虚证.结论:本研究基于名老中医医案阐释慢支的病机,对教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数据来源、挖掘方法、统计结果相对客观,可为肺系其他疾病病机的挖掘及临床辨治慢支提供参考.

  • 基于隐结构模型和频繁项集的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取穴规律

    作者:刘余;龚后武;刘家庆;张泓

    目的:探讨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中建库至2016年9月5日针刺辨证取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取穴处方信息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取穴规律.结果:初检索出文献42篇,经筛选,共计纳入文献32篇,涉及604例病历资料.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医案中共涉及215项症状,高频症状16项,包括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嗳气呃逆等,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隐结构模型.统计出高频取穴处方,共涉及52个腧穴,其中高频取穴包括足三里、中脘、内关、胃俞等;挖掘出症状-腧穴频繁项集5项,包括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足三里+中脘等;症状-证型-腧穴频繁项集6项,其中包括胃脘胀痛+口干+大便干+胃阴不足证+三阴交.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足三里、中脘、内关为主穴,配穴依据临床情况辨证取穴,此可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

  • 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的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研究

    作者:许朝霞;刘腾飞;王忆勤;张连文;刘国萍;燕海霞;郭睿;徐琎;郝一鸣;洪毓键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结构分析,找出规律,建立隐结构模型;人机结合,对部分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基于模型结果,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结果 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以心气虚、心阳虚、气阴两虚、痰湿、血瘀、气滞、心火亢盛、津液亏虚为主,并兼见胃气上逆、肾气不固、脾胃虚寒等证,其出现率依次为46%、23%、34%、18%、19%、39%、14%、1.7%、19%、27%、25%,并提示了这些证候与关系密切的各问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包括出现的概率和互信息).结论 隐结构分析方法能为中医证候的分类提供定性定量依据,并提示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方法的应用能进一步明确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临床中医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 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证候要素特征的隐结构模型评价

    作者:何伟;郭树仁;谢雁鸣;刘平兰;田峰;张燕;赵君贤;刘和平

    目的 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隐树结构图,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证候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以中、重度症状/证候表现为主(隐类概率分别为35%和60%),其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瘀血、阴虚、阳虚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证候要素、中医症状)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

  • 宋元时期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的隐结构模型评价

    作者:何伟;程淼

    目的 评价宋元时期消渴用药规律及证治特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宋元时期综合类方书的消渴证治方剂,采用隐结构结合综合聚类模型,构建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的隐树结构图,结合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信息覆盖率等用药量化数据,人工判读诠释各隐类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特征.结果 宋元时期消渴证治用药分为11个隐类,分别以天花粉与黄连、熟地与黄芪、肉苁蓉与山茱萸、人参与当归、桑白皮与赤茯苓、知母与麦门冬、泽泻与石脂、鸡内金与生地、五味子与磁石、牡蛎与苦参、龙骨与桑螵蛸为核心代表药物.通过以药测证,宋元时期消渴主要表现为阴虚阳浮证、阴虚毒炽证、阴虚火旺证、阴虚不固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血瘀证、水饮内停证、湿浊内阻证等.结论 隐结构模型与综合聚类模型结合方法,较适宜于疾病证治用药规律研究,亦可用于辅助验证疾病证候要素研究结果.

  •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陈丽平;蔡永敏;李建生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辨治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证候及用药规律. 方法 采集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构建的肺系疾病数据库中江、浙、沪地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所用药物及涉及症状,对药物和症状名称进行筛选与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建立症状和药物隐结构模型,并对隐结构中的不同隐类结合专业知识逐一诠释,后归纳和提取证候要素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同时对药物-症状进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医案354则,涉及症状651个,药物304味.采用症状、舌、脉共102个显变量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得到13个隐变量,26个隐类,3个综合聚类模型;采用药物129种构建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30个隐变量,60个隐类,9个综合聚类模型.对药-症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得到二联47组、三联149组、四联132组. 结论 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多为痰湿(浊)、痰饮、痰热,主要证候有痰浊阻肺证、痰浊中阻证、痰热蕴肺证;名老中医治疗该病常用药物有细辛、桂枝、桑白皮,常用药组有平地木和功劳叶,泽漆、枳实和射干.

  • 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特征的隐结构模型评价

    作者:何伟;郭树仁;刘平兰;谢雁鸣;田峰;张燕;赵君贤;刘和平

    目的 以多维分层聚类的隐结构模型方法评价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专家实践经验筛选血脂异常症状条目,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隐树结构图,分析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等症状/证候量化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共以4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构建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隐结构模型图.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包含2个隐类,其中Y0=S0的概率值P=0.41,Y0=S1的概率值P=0.59,综合判定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人群表现为中、重度症状/证候.与Y0相关的互信息由大到小前3位症状依次为心烦(0.19)、急躁(0.12)、腰酸(0.12).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阴虚为主,其中以阴虚为重要,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 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阴虚为主;说明隐结构模型方法评价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特征,其结果与中医学对血脂异常的传统认识基本一致.

  • 隐结构模型在慢性胃炎辨证中的应用探索——基于EM算法的因子分析方法

    作者:张煜斌;陆建峰;李文林;陈涤平

    名老中医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而这些经验都隐含在众多的临床病历中,机器学习是挖掘出这些隐含经验非常有效的工具,因此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出隐含在大量病历资料中的临床经验,对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隐结构模型是张连文教授提出的一种模型,它能够较好地符合中医辨证理论.本文在其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和改进,并应用于慢性胃炎辨证.主要是采用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um,大期望)算法的因子分析方法处理病案数据,从而得到慢性胃炎辨证的隐结构,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模型的准确性.

  • 基于500例中医气血辨证病例的隐结构模型分析

    作者:余国君

    目的 应用隐结构模型对500例中医心内科的气血辨证病例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其证候特点、为证候研究及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拟的中医气血辨证四诊信息采集表、在临床上采集500例心内科临床病例.按照四诊信息"有、无"分别给予"0、1"、从而建立气血辨证数据库、并使用隐结构模型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后结合中医理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诠释以期获得其证候特点.

  •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名老中医辨治京津冀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陈丽平;李建生;蔡永敏;卞华

    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名老中医辨治京津冀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提取已构建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中京津冀地区慢性支气管炎医案346例,先用Lantern 3.1.2软件分别构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和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再进行隐类诠释;后用SAS 9.1软件对药-药、药-症不同字段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 对病案的110个显变量(症、舌、脉)建模,得到17个隐变量,35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对137味药物建模得到27个隐变量,55个隐类,7个综合聚类模型;对药-症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并设定小的支持度5%、置信度60%,得到二联项74组,三联项273组,四联项411组.京津冀地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体质特点为"上燥中湿下虚",常见痰热蕴肺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核心症状为咳嗽、气喘、咯痰、痰白,核心药物为半夏、苦杏仁、麻黄,核心方剂为三子养亲汤、二陈汤和小青龙汤.结论 隐结构模型综合应用多维聚类和贝叶斯网络的模式,能解决中医辨证所面临的缺乏客观、定量的问题,且符合中医的非线性思维,可用于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 隐结构模型及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天芳;张连文;赵燕;王燚;吴秀艳;袁世宏;王智瑜;杜彩凤;徐雯洁;于春光;陈弢;潘建文;王庆国

    用隐结构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隐结构模型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未经过医生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多维聚类分析,为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在系统阐述隐结构分析及隐结构模型诠释的原理和工具的基础上,提出了隐结构法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意义及步骤,并以抑郁症的隐结构模型为例,示范了隐变量和隐类诠释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今后从病证结合角度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

  • 隐结构模型与中医辨证研究(I)--隐结构法的基本思想及隐结构分析工具

    作者:张连文;袁世宏

    我们提出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即隐结构法. 本文介绍隐结构法的基本思想以及隐结构分析工具.中医诊断首先是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然后对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疾病的病因、病位、病势、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判断的结果称为证或证候,而判断的过程称为辨证.

  • 隐结构模型与中医辨证研究(Ⅲ)——模型辨证与专家辨证

    作者:袁世宏;张连文;陈弢;王燚

    我们提出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即隐结构法.其基本步骤是:首先对症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做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利用隐结构模型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后用得到的类指导辨证、建立辨证标准[1].为了探讨隐结构法的可行性,我们收集了关于肾虚辨证的数据,并用多层隐类(HLC)模型对它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模型M*,其中的隐变量和隐类有明显的中医学意义.本文介绍如何利用诸如M*的模型来进行辨证,讨论这种基于模型的辨证与专家辨证各自的特点,并且探讨模型辨证的质量.

  • 隐结构模型与中医辨证研究(Ⅱ)——肾虚数据分析

    作者:张连文;袁世宏;陈弢;王燚

    我们提出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即隐结构法.在文献[1] 中已经介绍了隐结构法的基本步骤:首先对症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做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利用隐结构模型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后用得到的类指导辨证、建立起辨证标准.

  •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高胆固醇血症证候要素评价

    作者:何伟;郭树仁;谢雁鸣;刘平兰;田峰;张燕;赵君贤;刘和平

    目的 评价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采用多维分层聚类的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419例高胆固醇血症的隐树结构图,分析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等量化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419例高胆固醇血症人群表现为中、重度症状/证候(后验隐类概率分别为33%和67%),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痰湿、瘀血、阴虚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脾、肾为主.结论 隐结构模型不仅直观显示各显变量(中医症状)与隐变量(证候要素)的隐树结构,且可以定量变量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是较为理想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

  • 隐结构模型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概况

    作者:谢艳虹;许朝霞;王忆勤

    隐结构模型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张连文教授提出的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介绍隐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全面地概述了隐结构模型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并认为隐结构模型因其在推理过程、模型内容、分析结果3个方面具有客观性,故其能为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 基于现代文献的绝经期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黄彦新;刘荣

    目的:探讨绝经期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辨证论治绝经期关节炎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处方信息构建绝经期关节炎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绝经期关节炎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医案604则,得出医案中高频症状16项,建立绝经期关节炎证候隐结构模型;统计出高频处方、治法与药物,挖掘症状-药味、药味组合频繁项集各8项.结论:中医治疗绝经期关节炎多以补益气血肝肾、散寒除湿为法,常用处方以补中桂枝汤、二仙汤、红花桃仁煎为主,其相关规律可为临床治疗绝经期关节炎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