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医源性高位复杂性肛瘘一例分析

    作者:丁超;裴景慧;梁宏涛;董青军;张强;陆金根;王琛

    复杂性肛瘘绝大多数由于隐窝源性发病,异物残留所致亦有少数.但因肛周脓肿、肛瘘挂线术后橡皮筋残留包埋延误病情案例临床报道甚少,常引起肛门周围大范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高位复杂性肛瘘形成,且异物难以被医生发现.本例患者因肛周脓肿挂线术后橡皮筋脱落,长期包埋于瘘管腔既继感染,致范围波及肛周及会阴部、腹股沟、骶尾部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瘘管内口位置很高,瘘管走形极其复杂,溃口多达18个并有多个潜在腔隙瘘管.笔者综合运用传统中医顾氏外科特色疗法,终成功治愈疾患,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 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肛周蹄铁型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琛;闫涛;郭修田;陆金根

    目的:回顾近十年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病例,总结所采用的具体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至2012年间所有采用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蹄铁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前治疗,脓肿位置和范围,所采用的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包括手术方法和后续外治法),术后肛门功能,一期愈合,瘘管形成及随访时间。结果10年来共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222例,平均随访时间48.2个月,其中男19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2.4岁。脓肿范围涉及二个象限者148例,三个象限者48例,全马蹄型有26例;脓肿位于提肛肌上方有67例,提肛肌下方有155例。采用顾氏外科特色术式包括单切口引流、多点小切口引流、拖线疗法、挂线法和置管引流。术后采用的顾氏外科疗法包括灌注冲洗、药线引流、垫棉压迫、负压吸引。经这些特色疗法治疗后有98例患者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 d;124例患者形成肛瘘,瘘管形成平均时间4.6个月,包括低位肛瘘91例(单纯肛瘘56例,复杂肛瘘35例),高位肛瘘33例(单纯肛瘘9例,复杂肛瘘24例)。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均无固体和液体便失禁。结论根据蹄铁型脓肿范围和深度,综合运用单切口引流、多点小切口引流、拖线疗法、置管引流、灌注冲洗、药线引流、垫棉压迫、负压吸引等顾氏外科特色疗法,对肛门功能保护较好,一期愈合率达44%,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生率约为11%。

  • 顾氏外科“早期置管引流后期负压吸引”治疗深部肛周脓肿临床研究

    作者:裴景慧;王琛;黄河;曹永清;陆金根

    目的:评价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早期置管引后期负压吸引”治疗深部肛周脓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别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治疗的深部肛周脓肿住院患者.观察组采用“早期置管引流后期负压吸引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脓肿性质、内口情况、愈合率、愈合时间、脓肿复发及瘘管形成情况等.结果:共59例深部肛周脓肿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完成6月随访,其中观察组29例,平均年龄38.86岁,男/女为26/3,有明显内口者14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43.3岁,男/女为26/4,有明显内口者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总体愈合率51.7% vs 46.7%,平均愈合时间32.8 d vs43.1 d(P<0.05),脓肿复发率13.8% vs 23.3%,瘘管形成率48.3%vs 53.3%,复杂性肛瘘的发生率24.1%vs.36.7%.2组患者术后Wexner肛门失禁功能评分0.48 vs 1.67(P<0.05).结论:顾氏外科特色疗法“早期置管引流后期负压吸引”是治疗深部肛周脓肿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经典切开挂线术愈合率和复发率相当,但愈合时间短,对肛门功能保护好.

  • 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探微

    作者:阙华发

    文章介绍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治首重阴阳,以消为贵;外病内治,顾护脾胃;病证体症合参,分期论治,内外并举,善用外治;审证求机,善用活血化瘀、顾护阴津;治疗疮疡,截断扭转,重视温病及护场理论等.这些学术思想对中医外科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顾氏外科诊治疮疡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作者:阙华发;徐杰男;张臻;邢捷;王云飞;单玮;肖文;唐汉钧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疮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疮疡治疗,多外治与内治结合,在外治直达病所的情况下,必须立足整体,通过内治法整体调节以改善局部而取得佳效;引温病学说,根据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早用凉血散血药物,截断扭转病势,擅用通腑、养阴之法;治疗疮疡总以顾护脾胃为本,主张甘寒清热为宜,慎用大寒大苦之品,用药处方时时健脾和胃,倡导药疗与食疗结合,并重视饮食宜忌,主张辨证忌口;提出热毒血瘀为疮疡基本病机,清热活血为治疗大法,擅用藤类、络类、虫类等和营通络消肿止痛之品,临证常伍用通里攻下法,使毒从下泄,并认为因虚感邪,既病伤正,主张适时应用生黄芪、皂角刺等扶正托毒,顾护正气,透表达邪外出,并贯穿治疗始终.

  • 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治疗乳腺癌术后经验浅析

    作者:张玉柱;陈红风

    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现代治疗手段尚不能完全祛除病邪,中医药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顾氏外科名医辈出,至第四代顾氏传人对乳腺癌的治疗尤为擅长.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者临证表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逐步形成对乳腺癌术后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施治药物药量和药对配伍应用独具一格,并提出"扶正、祛邪"是治疗大法,同时在诊治过程中重视情志引导.文章从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对乳腺癌术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治则治法、药物灵活应用以及注重调畅情志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 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作者:阙华发;徐杰男;张臻;邢捷;王云飞;单玮;肖文;唐汉钧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 顾氏外科三代传承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

    作者:张帅;刘胜

    [目的]总结顾氏外科三代人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老师讲述,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病案,总结顾氏外科三代人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传承与发展。根据现状,分析目前该病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内由顾伯华先生首先发现并报道浆细胞性乳腺炎。顾氏外科历经三代人,逐渐摸索探讨出一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案方法,从初的以外治为主,到后来的内外合治,直至现在以内治为主。临床研究发现,内外合治法的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但疤痕较大,而内治为主即清消法在较长的治疗周期中与内外合治的治愈率相同,但疤痕较小,花费较少。目前对该病病因的探索及对该病的诊断、规范化治疗仍然问题重重。[结论]经过三代人的发展与完善,顾氏外科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

  • 顾氏外科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传承与突破

    作者:常征

    顾氏外科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传承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新的突破。陆德铭教授从顾伯华老先生处传承了调摄冲任的观点,发展了小叶增生方;王小平教授从陆德铭教授处传承了小叶增生方,创新的开展了一种新的外治疗法。顾氏外科是海派中医的一个缩影,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成全了顾氏外科的发展和每一次突破。

  • 顾氏外科诊治下肢静脉性溃疡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陈奎铭;王小平

    顾氏外科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传承于顾筱岩、顾伯华先生,发展于唐汉钧教授等,拓展于阙华发、王小平等弟子,形成了其完整的诊治理论、特色外治方法及方药.

  • 海派中医外科论治乳腺增生症的经验特色与创新

    作者:程雪桦;王小平

    海派中医承载着上海中医积淀的深厚历史底蕴,中西论争,主张汇通,医家荟萃,吸纳新知.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药疗法可有效防治乳腺增生症及阻断乳腺增生症的癌前病变发展,各家流派证治方药和而不同,其中顾氏外科从调摄冲任论治本病.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从海派中医外科的传承、经验特色、证治方药、透皮技术革新等进行阐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