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作者:漆小丽;沈峰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每2 d穴位注射1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共治疗5次;对照组前3 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3 d改为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共治疗6 d.比较2组平均听力阈值变化及伴随症状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听力阈值[(49.64±20.10)dB比(70.44±21.60)dB,t=4.231]、 对照组平均听力阈值[(49.25±20.80)dB比(65.64±22.30)dB,t=3.225]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耳鸣有效率为85.3%(29/34)、对照组为73.5%(2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观察组耳闷胀感有效率为92.6%(25/27)、对照组为82.7%(2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观察组眩晕有效率为92.9%(13/14)、对照组为69.2%(9/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6,P=0.033).治疗后,观察组病程≤7 d与>7 d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0.5%(19/21)、66.7%(10/15),对照组分别为73.9%(17/23)、46.2%(6/13),2组组内不同病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2.162,P=0.031;Z对照组=1.991,P=0.046).结论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结合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伴随症状.

  • 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作者:冀美琦;田珊珊;刘岱;张伟;解秸萍;张亚力;李春华;高艳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压敏穴在体表的分布规律,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辨证选穴、局部远端配穴治疗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诊法,在63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项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脉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压敏穴位,对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穴位采用Excel 2010进行排序.结果:63例耳鸣患者体表经脉出现压敏穴共131穴,其中频次在10次以上41穴的分布规律如下:(1)出现压敏穴较多的经脉排名前三依次为: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太阴脾经;(2)出现压敏穴较多的区域依次为:膝关节以下、侧头及耳周部、肘关节以下、背腰部;(3)压敏穴数排名前十的穴位依次为:完骨、翳风、外关、曲池、三阴交、阳陵泉、风池、太冲、手三里、足临泣.结论: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多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分布多的区域在膝关节以下,敏感的穴位是完骨、翳风,客观反应了古典经络理论中与耳相关经脉、穴位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 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彤;戴国华

    将青少年面瘫患者64例分为重灸翳风穴治疗组33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灸治1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CD3)及T辅助细胞(CD4)明显上升,CD4/CD8比值明显改善.表明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疗效可能与CD3、CD4、CD4/CD8比值升高有关.

  •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冯声旺;曹淑华;杜淑佳;尹婷;麦方永;陈璇君;粟漩

    目的:观察深刺廉泉、翳风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深刺廉泉、翳风穴,每日1次,每次30 mm,并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 min;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吞咽训练,两组均配合脑卒中常规治疗.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FSS(电视荧光吞咽检查)吞咽困难评价量表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洼田饮水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0%(21/30)和43.3%(13/30),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66.7%(20/30),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临床治愈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刺廉泉、翳风穴为主配合康复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

  • 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例

    作者:赵紫瑞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1例口服卡马西平、布洛芬等止痛类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穴取翳风、合谷等,间隔7日治疗1次,治疗3次,随访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 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作者:高汉义;张学玲;王燕;闫乐法

    目的:观察重灸翳风穴合电针与单纯电针两种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重灸翳风穴加电针阳白、迎香、地仓等穴;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 金伯华重用翳风穴诊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作者:赵新雨;李靖;王俊霞;张鹏翔

    介绍名老中医金伯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及经验.金老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将翳风作为诊断预后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穴,通过翳风穴压痛及阳性反应物明显程度判断疾病的轻重.治疗时针刺翳风穴多与皮肤呈60°~80°角向咽喉方向进针,以得气迅速并保证安全,且其刺法在不同分期随治则而变化.

  • 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8例

    作者:柴建良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面瘫"、"口僻"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突然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确切病因不明.多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不能蹙额、皱眉、鼓腮、吹口哨等.笔者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刺络放血及热敏灸,三法综合治疗面神经炎3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翳风穴透刺结合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36例临床报道

    作者:何晓宏;刘慧敏;李梦雪;赵艳芳;高一可;莫启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的疗效.方法:双侧翳风穴透刺为主,结合中频治疗仪电刺激颈项部.结果:总有效率达97.2%.结论:针刺结合物理电刺激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吴中朝“三风一针”平扫法治疗头颈部疾病经验

    作者:王兵;张宁

    介绍吴中朝运用“三风一针”平扫法治疗头颈部疾病的经验.“三风”是指风府、风池、翳风三个穴位,分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条经脉网罗头颈及面部,三穴均有疏风、通络、开窍醒神、聪头明目之功效.因长针透刺可同时刺激到三个“风”穴,故名“三风一针”平扫法.此方法可有效改善头颈、颌面部血液循环.并附应用此法治疗眩晕、头痛、失眠、复视验案4则.

  • 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选穴规律文献研究

    作者:陈诗玲;倪光夏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 gateway中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所有中英文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信息建立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文献数据库,分别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经穴、经外穴及特定穴使用情况,经脉取穴及腧穴配伍情况.结果 纳入文献51篇,涉及患者4606例、针刺处方51首.使用经穴36个,使用频次215;经外穴20个,使用频次93;特定穴13个,使用频次50 .经穴中使用频次高的前2位为廉泉(41)、风池(39),经外穴中分别为金津(20)、玉液(19),特定穴中分别为合谷(5)、足三里(5).经脉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是任脉(62)、足少阳胆经(47)、足阳明胃经(27),合计使用率达63.3%.统计分析使用频次5次及以上的腧穴配穴情况显示,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以廉泉加风池作基础治疗为主,其使用频次为34 (77.3%). 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基本方为廉泉、风池、翳风,多从任脉、胆经及胃经等与咽喉项部联系密切的经脉论治.

  • 翳风穴位贴敷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苏国龙;葛伟锋;钟灿坤;李万瑶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位贴敷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60例周围性面瘫以简单随机方式分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在针灸治疗后治疗组以由马钱子,白芥子等药物以医用胶布贴翳风穴,空白组则贴空白胶布,共治疗两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痊愈时间亦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显著提高面瘫疗效,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 翳风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69例

    作者:雷秀虹

    目的 观察翳风穴为主在治疗面瘫中的作用.方法 取翳风穴呈45°方向进针,与牵正穴针刺方向相对呈90°,以局部有酸胀感,且扩散至面部为佳.结果 69例患者中痊愈61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 以翳风穴为主治疗面瘫疗效满意.

  •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55例

    作者:赵历斌

    治疗周围性面瘫55例痊愈52例(94.5%),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祛风通络,止痉牵正的功效。

  • 穴位注射法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观察

    作者:陆双艳

    目的:探讨神经性耳聋病人采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翳风穴位注射的有效性.方法:对临床23例神经性耳聋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在接受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明显改善后,采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取翳风穴,十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改善,且耳鸣症状减轻,有效率达80%以上.结论:穴位注射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将药物作用与穴位刺激完美结合,能有效改善耳聋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穴位注射法治疗神经性耳聋疗效观察

    作者:陆双艳

    目的:探讨神经性耳聋病人采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翳风穴位注射的有效性.方法:对临床23例神经性耳聋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在接受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明显改善后,采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取翳风穴,十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改善,且耳鸣症状减轻,有效率达80%以上.结论:穴位注射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将药物作用与穴位刺激完美结合,能有效改善耳聋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牵正复颜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利国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贝尔)麻痹或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更为多见.2008-2011年,笔者采用牵正复颜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02例,结果如下.

  • 翳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作者:杨改琴;康岁岁

    目的:观察翳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大样本、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确定受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用临床症状体征、House-Braekmarn(H-B)分级量表、FDI评分量表作为主要监测指标,观察数据使用SPSS17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0例除去脱落病例,治疗组57例中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4例,全部有效.对照组54例中治愈34例,显效20例,有效4例,全部有效.两组FDI躯体评分、社会功能评分、H-B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是(P<0.05).结论:翳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 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65例

    作者:张晓霞;黄丽萍;曹荣禄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翳风穴剌络放血加针刺疗法.翳风穴刺络放血每日治疗一次,治疗5天后停用;针刺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天,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5%,痊愈率为66.2%.提示: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 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斑秃的体会

    作者:王江潮;马莹莹;高子平

    斑秃与祖国医学记载的"油风"、"鬼剃头"类似,是一种头部毛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无性别差异.临床可分为全秃、普秃等类型.头发突然成片迅速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边缘的头发松动,容易拔出,拔出时可见发根近端萎缩,呈上粗下细的感叹号样.脱发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数目不等,大小不一,可相互连接成片,或头发全部脱光而称全秃.严重者,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身毛发脱落,称普秃.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