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48纳米颗粒物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永;廖岩;马昱;陶茂萱

    纳米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生物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的重要器官,从而引起肺损伤、脑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健康效应.本文对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纳米颗粒物对大鼠妊娠结局及其子代近期记忆的影响

    作者:张华山;杨丹凤;杨辉;刘焕亮;张伟;林治卿;杨红莲;闫峻;袭著革

    目的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成分的纳米颗粒物对大鼠妊娠结局及其子代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纳米碳锌复合颗粒及牛血清对照组),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剂量为7.5mg/kg bw,每天一次,连续5天.待孕鼠自然分娩,记录妊娠率、生产仔鼠数、仔鼠4天存活率及仔鼠行为神经等发育状况.结果 纳米氧化锌、碳锌复合颗粒染毒组孕鼠妊娠率分别为57.2%和66.7%,均低于对照组及纳米碳组的100.0%;各组所生产仔鼠均数无显著差异;在哺乳期纳米氧化锌组仔鼠第4、7和21天体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水迷宫结果显示,纳米碳锌复合颗粒组在第二、第三潜伏期潜伏时间较其他各组明显增加,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组的潜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平面翻正反射、空中翻正反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该实验条件下,纳米氧化锌对大鼠的生殖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对仔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纳米碳锌复合颗粒对子代近期记忆有负面影响.

  • 不同粒径纳米和微米二氧化硅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艳荣;岳林;贾玉巧;余艳琴;赵永东;郑杉杉

    目的 探讨不同粒径纳米二氧化硅与微米二氧化硅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效应.方法 将104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3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低(1.5 mg/kg)、中(4.5 mg/kg)、高剂量(13.5 mg/kg)20、60、100 nm纳米二氧化硅及微米二氧化硅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非暴露气管插管直接滴注法进行染毒,隔日染毒1次,共染毒6周.检测大鼠睾丸内睾酮(T)含量及附睾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20、6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及4.5、13.5 mg/kg的10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大鼠T分泌量均降低(P<0.05),13.5 mg/kg的2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大鼠T分泌量低于相同浓度的10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P<0.05),各剂量微米二氧化硅染毒大鼠睾丸T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0.05);4.5、13.5 mg/kg的2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和13.5 mg/kg的60、100 nm纳米二氧化硅及13.5 mg/kg的微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大鼠的精子数、精子存活率均降低(P<0.05),4.5、13.5 mg/kg的20、60、100 nm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大鼠的精子畸形率升高(P<0.05),各剂量微米二氧化硅染毒大鼠精子畸形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硅及微米二氧化硅均对雄性大鼠具有生殖毒性,且纳米二氧化硅的生殖毒性效应明显强于微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越小,生殖毒性效应愈强.

  • 纳米颗粒物分散液筛选效果评价

    作者:张华山;杨丹凤;袭著革;杨辉;林本成;张伟;刘焕亮;林治卿;孙欣

    目的 筛选对纳米颗粒物分散效果好、对机体损伤小的纳米颗粒物分散液.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透射电镜表征及肺损伤指标的测定,观察0.9%生理盐水、新生小牛血清、自制微乳液、1%新生小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颗粒物的分散效果及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结果 肉眼观察载带纳米氧化锌的纳米碳颗粒在新生小牛血清中分散均一、稳定时间长,在生理盐水中沉降较快.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在生理盐水中有团聚现象,大粒径为60 nm;在新生小牛血清中分散均匀,粒径为20~40 nm;在微乳液中,纳米碳颗粒外周形成一层包覆,粒径可达100 nm;而在白蛋白分散液中未能观察到颗粒物的粒径大小.纳米颗粒物分散悬液肺毒性比较结果显示,以微乳液、生理盐水制备纳米颗粒物染毒悬液染毒大鼠后,肺泡灌洗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146.41±7.02),(162.34±15.87)μmol/L.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分散液制备纳米颗粒物染毒悬液染毒后,NO、总蛋白(TP)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NO(79.05±13.01)(11.45±4.91)μmol/L;TP(0.30±0.03),(0.20±0.01)g/L.纳米颗粒物对大鼠肺组织损伤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组TP(0.50±0.19)gL,NO(144.34±50.88)μmol/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128.02±68.11)U/(mg prot),明显升高;纳米碳载带氧化锌组TP(0.52±0.14)g/L,NO(154.08±15.41)μmol/L,明显升高.结论 新生小牛血清对纳米颗粒物的分散效果较好,对机体产生的损伤相对较小,可准确反映纳米颗粒物的毒性效应.

  • 环境颗粒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付艳云;梁戈玉

    环境颗粒物与多种环境相关疾病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在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颗粒物可引起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miRNAs表达等表观遗传学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发生在疾病产生的早期,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且还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筛选可能的标志物.本文对大气颗粒物、富含金属颗粒物和纳米颗粒物等环境颗粒物的表观遗传学效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纳米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付素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物的独特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探讨了心血管系统成为纳米颗粒物主要毒作用靶器官的原因,总结了纳米颗粒物对心脏、血管和血液成分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颗粒物对心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

  • 欧洲工程纳米材料安全使用导则

    作者:姚红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大量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半导体器件、微机电系统和军事等领域,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纳米技术具有重要的益处,包括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开发高效能源,制造更轻、更强、更便宜的材料,生产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电子产品和获取更清洁、更便宜的水等[1-3].但是,和生物技术一样,纳米科技也存在潜在的环境卫生和职业卫生安全问题[4-7],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2012年8月欧洲发布的2份针对工程纳米材料的安全使用导则,旨在为工程纳米材料职业安全的监督管理和评估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