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杨文杰;安伟锋;马彦民;李宁;朱谦;孙定勇;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并探讨抗病毒治疗佳时机.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2007-2012年河南省加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基本和随访信息,并按照基线免疫学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500 cell/μl)和常规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cell/μl),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全死因回顾分析.结果 共纳入16 282例艾滋病患者,常规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早期治疗组(5.78/100人年vs.1.64/100人年),中位生存期低于早期治疗组中位生存期(2.07年vs.3.15年).常规治疗组6年累积生存率低于早期治疗组(77.39%vs.92.10%,x2=156.0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初始治疗方案和基线症状数为常规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开始治疗时的性别、初始治疗方案和基线症状数为早期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河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 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状况调查

    作者:蒋慧惠;吕繁;何慧婧;张丹丹;曾刚;徐鹏;马福昌;辛倩倩;程洁

    目的 调查男男性接触(MSM) HIV感染者早期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杭州市和宁波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库中选取能够配合调查的MSM感染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280例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感染者接受了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信息、安全套使用情况、目前身体状况、对于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认知情况及接受意愿等相关信息.剔除其中60例CD4+T细胞水平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者后,共有220例纳入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的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接受率为62.7% (138/220).认为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发病、可以预防性伴感染、不担心周围人怀疑自己有病和性伴不知晓感染状况者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意愿,可接受率分别为68.8%(130/189)、68.7% (103/150)、78.4%(69/88)、72.5%(74/102),与之相对应者的可接受率分别为24.1%(7/29)、50.0%(30/60)、52.7%(68/129)、45.8%(58/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46、6.43、14.84、7.5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发病(OR=11.50,95%CI:3.29~40.22)和认为可以预防性伴感染(OR =3.72,95% CI:1.53~9.03)的感染者更倾向于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而担心周围人怀疑自己有病(OR =0.19,95%CI:0.08 ~ 0.48)和性伴知晓其感染状况(OR =0.31,95% CI:0.13~0.70)的感染者更倾向于不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结论 MSM 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较高,对于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认识、隐私泄露的顾虑是促进其接受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

  • 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的调查

    作者:何慧婧;陈曦;杨介者;曾刚;徐鹏;辛倩倩;马福昌;蒋慧惠;吕繁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对早期治疗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浙江、湖南部分地区的HIV单阳家庭感染者进行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对于早期治疗的认知和态度等.结果 共调查HIV单阳家庭感染者207人,平均年龄为(39.8±9.9)岁,早期治疗的可接受率为71.5%(148人),影响其接受早期治疗的因素为:认为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认为早期治疗可以预防配偶感染和配偶支持治疗,优势比(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4(1.30~3.19)、5.69 (2.22~14.63)、3.40(2.12~5.48).结论 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对早期治疗的可接受性较高.对于早期治疗的认识、配偶态度和医生的宣教,是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上海市静安区218例男男性行为者感染HIV后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可接受性调查

    作者:鲍燕;沈冰;顾凯侃;郭亚文;杨芸;王海涛;葛梅华;宁镇

    目的 探索男男性行为者(MSM)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ART)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现有“治疗即预防”服务的质量,为提高ART覆盖率、加强HIV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对上海市静安区新发现的MSM HIV感染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特征、目前身体状况、ART知识、对于早期ART的认知情况及接受意愿等相关信息.结果 218例MSM HIV感染者中,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接受率为81,7%(17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艾滋病可以治愈[比值比(OR) =6.68,95%可信区间(CI):2.09~21.44]、认为早期ART可以延缓发病(OR=5.51,95% CI:1.52~20.00)、认为治疗越晚越可能产生耐药(OR=5.08,95%CI:2.13~12.16)的感染者,更倾向于接受早期ART;而担心早期ART会让周围人怀疑自己有病(OR=0.14,95%CI:0.04~0.49)的感染者,更倾向于不接受早期ART.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MSM HIV感染者对早期ART可接受性较高,对早期ART的认知是促进其接受早期ART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进一步加强MSM早期ART正确导向和宣传.

  • 云南省HIV/AIDS病人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侠;楼金城;劳云飞;杨欣平;刘恒丽;李惠琴

    目的 评价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早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云南省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开始ART的病人,按照基线CD+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水平分A、B两组,A组为基线CD4细胞计数>350/μL的病人(早期治疗组),B组为基线CD4细胞计数≤350/μL的病人(延迟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满1年后的队列保持情况、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病人的不良反应和机会性感染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9810例病人治疗满1年后,在队列保持方面,A组病人坚持治疗的比例(在治率)为88.0%(1712/1946),高于B组的84.9%(6674/7864);死亡率A组(1.2%)低于B组(5.7%);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的HIV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中.HIV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90.4%和91.2%;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与基线CD4细胞计数相比,A组的增幅(4.32%)(治疗前后CD4细胞差值的比较)低于B组(10.27%),P<0.01,但A组病人仍然获得比B组较高的CD4细胞平均值;在机会性感染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的发生比例(4.3%和20.9%)均低于B组(10.3%和24.3%),P<0.01.结论 云南省HIV/AIDS病人早期治疗12个月能够获得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实现了减少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抗病毒治疗总体目标.

  • 含克力芝的ART方案在早期初治成人HIV/AIDS病人中的疗效及终止治疗情况

    作者:楼金成;周曾全;劳云飞;李惠琴;李田舒;安靓

    目的 评价含克力芝的抗病毒治疗(ART)方案,与中国常规一线治疗方案在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350个/μL的初治、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及终止治疗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云南省2012年入组、既往未服用过抗病毒治疗药物、且基线CD4细胞≥350个/μL的成人病人作为观察对象.以初始治疗含克力芝的方案为基准,按照感染途径、性别和治疗医院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与使用非克力芝方案的病人(对照组)进行1∶1匹配后,克立芝组和非克立芝组各256例病人,观察两组在治疗效果及终止治疗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观察周期内,两组的治疗效果在每一个观察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克力芝组和非克力芝组治疗第1年的病毒载量抑制率分别为92.0%、92.9%,第2年为94.3%、91.2%,第3年为96.8%、97.2%,第4年为94.2%、95.1%;治疗第1年末,克力芝组CD4细胞增加数量为161.5(47~328)个/μL,高于非克力芝组的增加数量115(4~230)个/μL,(z=3.2,P=0.001).随访至第4年,两组CD4细胞增加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2,P=0.61).治疗的终止主要发生在第一年内,之后逐渐趋于平稳.观察的0.5年内,非克力芝组在治比例低于克力芝组(x2 =4.00,P=0.04),其他各观察时点上两组的在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云南省常规的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下,在早期初治的成人病人中均能获得较理想的病毒控制效果,但使用含克力芝的治疗方案能在治疗第一年内更好地帮助病人增加CD4细胞,终止治疗的比例低于非克力芝组.

  • 基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的抗病毒治疗三十年的探索

    作者:宋爱心;粟斌;姜太一;吴昊

    “何时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一直是一个国际指南不断探索的问题.在ART问世后的三十年里,这一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并先后制定了不同的开始标准.2012-2015年,国际指南建议对所有HIV感染的成年入即时诊断即时治疗,不管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是多少.这一倡议面临着许多挑战,从“CD4细胞为500个/mm3开始治疗”转变到“每个人都治疗”,这不仅需要更多的检测和药物,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去支持病人并帮助他们维持治疗,尤其是在低资源且发病严重的地区.因此,如何响应这一指南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普遍自愿测试和即时治疗,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非常关键的问题.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云鸿;魏洪霞

    目的:探讨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第二医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780例,根据患者抗病毒治疗时初始CD4+T淋巴细胞数值分为早期治疗组152例(≥350个/mm3)、常规治疗组215例(201个~ 349个/mm3)和延迟治疗组413例(≤200个/mm3),收集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值及耐药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耐药率为22.3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利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同时耐药率发生低.

  • 新疆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及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媛媛;胡晓远;陈学玲;胡晓敏;金涛;倪明健

    目的 了解新疆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探讨其服药依从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监测、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11个区/县/市研究现场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350×106个/L)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知情同意后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早期抗病毒治疗时间、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服药情况、治疗后副作用情况、参加治疗原因、今后治疗打算等.结果 751名HIV感染者中,开始早期抗病毒治疗时间≤12个月者704人(占93.74%),治疗前无自觉症状者588人(占78.30%),治疗后出现副作用者516人(占68.71%),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原因为促进身体健康者502人(占66.84%),治疗后服药情况为遵照医嘱每天服药者446人(占59.39%),对于现有治疗的打算为坚持终身服药者433人(占57.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地区、性别、民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副作用对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较好,调查地区、性别、民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副作用是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索和建立适合新疆HIV感染者自身需求、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策略,对保证HIV感染者获得免费而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HIV 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 CD4+ 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曾长玉;张静;陈学玲;胡晓远;马媛媛;倪明健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HIV感染者早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伊犁州2008年1月—2012年12月首次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情况及治疗后各随访时点(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11例HIV感染者信息,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M ( P25, P75)为440(391,525)个/μl;治疗6个月与基线、12个月与6个月、18个月与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 P<0.01; Z=-3.6, P<0.01; Z=-2.5, P=0.01),6、8、12、24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相比分别上升了84、123、143、140个/μl; 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F =31.56, P<0.01),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分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4, P<0.01),>500个/μl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量低于351~500个/μl组。结论早期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前6个月升高幅度较大,随后升高的幅度逐渐缓慢趋于稳定;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免疫功能恢复越好。

  • 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早期抗病毒治疗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张静;曾长玉;陈学玲;胡晓远;马媛媛;倪明健

    目的 探讨早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的治疗效果以及配偶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1 ~2014年新疆伊犁州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HIV单阳家庭245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其随访资料,包括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配偶阳转等情况.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早期抗病毒治疗后,阳性配偶的免疫重建率为76.3% (187/245),病毒抑制率为78.8%(193/245).不同依从性、不同参与治疗意愿及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的阳性配偶之间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5户单阳家庭累计随访395人年,6例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阳转率(发病密度)为1.5/100人年.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性别、族别、依从性、病毒抑制及免疫重建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早期抗病毒治疗后,阳性配偶治疗效果显著,阴性配偶阳转率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加强早期抗病毒治疗工作.同时关注HIV单阳家庭的依从性和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 新疆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受性别、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胡晓远;马媛媛;金涛;陈学玲;胡晓敏;倪明健

    目的:了解新疆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性别、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以新疆11个区/县/市研究现场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已婚/有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CD4+>350/mm3)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知情同意后开展问卷调查.结果:731名已婚/有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中,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原因为促进身体健康者占65.75%,治疗后遵照医嘱每天服药者占59.20%,坚持终身服药者占56.81%;不同性别的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原因、服药情况、治疗打算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的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原因、服药情况、治疗打算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已婚/有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受性别、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等因素影响.探索和建立适合不同性别、不同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的HIV感染者需求、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策略,对保证感染者获得免费而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认知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

    作者:鲍燕;沈冰;顾凯凯;宁镇;杨芸;王海涛;葛梅华

    目的 了解上海市男男性接触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认知情况及行为特征,为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以静安区新发现的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的HIV抗体阳性、并且未经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93例患者接受了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和对早期抗病毒认知情况等相关信息开展流行性学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调查HIV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193例,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00%.(2)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共173例,占89.60%,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13.30%.(3)早期抗病毒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14.50%,82.90%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可以提高生存率,92.7%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可以延缓发病,86.00%的患者知道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传染病、进而预防性伴/配偶被感染HIV.结论 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政策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更好地推动治疗作为预防的策略.

  • 男男性传播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 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鲍燕;沈冰;宁镇;郭亚文;杨芸;王海涛;葛梅华;顾凯侃

    [目的]探索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上海市MSM人群治疗作为预防(TasP)策略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新发现的、 未开始治疗的且愿意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男男性传播HIV感染者共19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行为学特征、 目前身体状况、 抗病毒治疗知识、 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认知情况及接受意愿等.[结果]男男性传播HIV感染者对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14.5%,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接受率为82.4%.是否知晓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知识均与是否愿意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显著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艾滋病目前可以治愈(OR=4.60,95%CI:1.45~14.61)、 认为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发病(OR=4.58,95%CI:1.11~18.94)和认为可以预防性伴/配偶被感染(OR=3.56,95%CI:1.29~9.78)的HIV感染者更倾向于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结论]上海市男男性传播HIV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较高,但对早期抗病毒治疗政策的了解较少,应进一步加强MSM人群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动员和宣传,提高感染者对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全面认知,更好地促进TasP策略的实施,进而预防HIV在MSM人群的传播.

  • 不同时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分析

    作者:袁源;司珩;刘宏伟;刘春华;王哲;阮玉华;邢辉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基线免疫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 淋巴细胞≥350个/mm3)132例、常规治疗组(CD4+T 淋巴细胞201个/mm3~349个/mm3)200例和延迟治疗组(CD4+T 淋巴细胞≤200个/mm3)329例。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抗病毒治疗患者661例,总耐药率为34.3%(227/661),其中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35.5%(71/200)和38.9%(128/32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治疗(OR =0.31,95%CI 0.19~0.51,P <0.001)、依从性高(OR =0.48,95%CI 0.30~0.78, P =0.003)和含3TC 初始治疗方案(OR =0.20,95%CI 0.20~0.40,P <0.00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间长(OR =1.90,95%CI 1.22~2.95,P =0.004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毒株的产生,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 配偶对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的调查

    作者:何慧婧;陈曦;杨介者;曾刚;徐鹏;蒋慧惠;辛倩倩;马福昌;吕繁

    目的 了解艾滋病单阳家庭中HIV阴性配偶对于感染者早期治疗的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浙江、湖南部分地区的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对于早期治疗的认知和态度等. 结果 共调查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180人,平均年龄为(40.0±10.0)岁.配偶对感染者早期治疗的接受率为85.0%,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有:认为治疗可以延缓感染者发病、认为治疔可以预防自己感染,以及医生建议治疗. 结论 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配偶早期治疗可接受性较高,对于早期治疗作用的认识是可接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凉山州布拖县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成彬;杨文;曾亚莉;古贤德;边仕超;伍敏;朱正德;罗雪文

    目的 评价凉山州布拖县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凉山州布拖县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 037例,按照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2组,早期治疗组为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患者(A组,n=459),延迟治疗组为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患者(B组,n=57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18个月后,在队列保持情况、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18个月后,在队列保持方面,A组和B组坚持治疗的比例分别为64.7% (297/459)和55.4% (320/578),病死率分别为6.1% (28/459)、14.4%(83/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了病毒载量检测的患者中,A组和B组病毒抑制(病毒载量<400 copies/mL)率分别为64.0% (190/297)、63.8%(204/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比,A组和B组CD4+T淋巴细胞增长率分别为5.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凉山州布拖县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在病毒学方面是有效的,但CD4+T淋巴细胞的增长低于延迟抗病毒治疗人群;早期抗病毒治疗未增加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风险,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蔡蕊

    目的:观察和比较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变化,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诊治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病房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和同期来体检并自愿参加睡眠质量监测的健康人群288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患病分为观察组(艾滋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群),每组114例.对2组研究对象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均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状态均不佳,临床上要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积极预防.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