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其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作者:谭启蓉;移梅;李卫;吴雪芹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特异性抗体(VCA-Ig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GCV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IFN-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CA-IgM抗体转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以及咽峡炎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57±1.24)d vs (4.76±1.35)d]、[(4.73±1.36)d vs (6.22±1.75)d](P<0.05),治疗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50.0% vs 26.7%,P<0.05),治疗后3个月的VCA-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13.3% vs 53.3%,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CV在小儿IM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促使EBv特异性抗体转阴.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许培坤

    目的 分析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更昔洛韦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收治的4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区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并按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阿昔洛韦治疗方法,试验组实施更昔洛韦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三联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三联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能够显著改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象,缩短各症状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成效理想.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4例效果分析

    作者:黄诚英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丽科伟)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结果:治疗组发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头痛,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安全性好,效果明显.

  • 中医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研究

    作者:安效先;冀晓华;彭征屏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139例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风温闭肺型87例,治以清热解毒、宣肺散邪法;热毒炽盛型19例,治以清气泄热、解毒利咽法:痰热阻络型25例,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法;瘟毒发黄型1例,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法;水热郁结型7例,治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法.结果 139例中痊愈120例(86.95%).好转14例(10.14%),无效4例(2.89%),总有效率为97.1%.退热时间平均为(7.13±10.05)天.结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北方地区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以风温闭肺型为多见.其余依次为痰热阻络型、热毒炽盛型,而水热郁结型、瘟毒发黄型较少见.本病病机以热、毒、痰、瘀为其4个主要环节.清热解毒、化痰消瘀是治疗本病之重要方法.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雪琴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葡醛内酯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体征的变化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缩短热程和肝功能恢复时间,改善咽峡炎症状,使肝脾肿大、变异淋巴细胞恢复时间缩短。

  • 更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机制影响研究

    作者:霍忙文;张会丰;谢二辰;管金令;马海霞

    目的:探究更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治疗前后CD4+、CD8+、TNF-a、IL-6和IL-8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CD4+含量、CD4+/CD8+水平均升高、CD8+含量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CD4+及CD4+/CD8+水平较高,CD8+含量较低,P<0.05。TNF-a、IL-6和IL-8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NF-a、IL-6与IL-8水平较低,P<0.05。结论更昔洛韦可有效改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免疫机制,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药物。

  • 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在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东辉;郭瑜;蔡伟霞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在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儿,按照其临床症状和性别进行分层抽样,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患儿喜炎平注射液和阿昔洛韦,观察组患儿仅给予阿昔洛韦,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体征(皮疹、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消退时间的差异.同时,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其血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与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热退时间(t=-4.24,P<0.05),咽峡炎消退时间(t=-2.69,P=0.02),淋巴结肿消退时间(t=-2.35,P=0.02),肝脾肿大消退时间(t=-2.71,P=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治疗组白细胞计数(t=-1.40,P=0.20)、淋巴细胞比例(t=-1.10,P=0.30)、异型淋巴细胞比例(t=-1.80,P=0.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在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谷红梅;陈丽平

    目的:探讨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西区医院收治的8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单用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单用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联合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发热改善的时间、咽喉炎改善的时间、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消失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单用组患儿相比,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发热改善的时间、咽喉炎改善的时间及异性淋巴细胞消失的时间均较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 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蕾蕾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方法 现选择我院2014年01月至2015年01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76 例有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76 例有小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 其中38名儿童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昔洛韦的治疗方法 ;另外38名儿童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的治疗方法 . 同时,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映情况. 结果 经过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也快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的治疗方法 有效率高,且患者的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辅助治疗体会

    作者:孟辉

    目的 :了解针对性护理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干预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为(2.2±0.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54%,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后出院.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开展.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作者:孔祥珍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 对收治的6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及护理,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痊愈62例,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涉及全身各系统,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多脏器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冯粉玲;黄惠梅

    目的:观察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 2011年8月7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WBC)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白细胞数目,缩短热程,改善咽峡炎的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冬素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对6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密切观察与护理,及时评价。结果62例治愈,1例多脏器衰竭和死亡。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条件是复杂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和危及生命的关键,有效的护理措施。

  • 超声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疗效评估1例

    作者:王海筠;赵夏夏;宁方艳;池成伟

    患儿,女,9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于2010 -09-12就诊.查体:体温37.3°C,双侧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约2.0 cm×1.0 cm,右侧约2.0 cm×1.5 cm,局部皮温略高,伴有压痛,无液波感.双侧颈部锁骨上、腹股沟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浅表淋巴结,局部皮温不高.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燕;王艳芳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诊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有50例,记录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所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为7天至15天不等,所有患儿通常经过我院治疗后在3天至6天,他们的体温都处在正常状态,患儿的肝脾淋巴结呈逐步回缩的趋势,患儿的血象也呈恢复良好的趋势,同时患儿的肝功也呈慢慢好转的趋势,患儿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2后,被治愈的患者有47例,治愈率率达94%.所有患儿没有一例死亡.一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脾脏肿大只持续3个月左右.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具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它能够伴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很多患儿的预后都比较好,不仅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检查具有特异性,而且EBV-Ig M检查也具有特异性,可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阿昔洛韦这种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明红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4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α1b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对照组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总有效率可通过α1b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翟斌

    目的 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在早期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51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51例疑似早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进行诊断,将终的诊断结果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诊断早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实施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0.00%,准确性为85.42%;诊断结果与终的临床诊断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与EBV-DNA定量分析在早期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梅

    目的 观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3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n=16)和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n=16),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87.5%和6.25%,对照组56.25%和37.5%,P<0.05;组间血象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更昔洛韦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护理干预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李冬颖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以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症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探析

    作者:何明

    目的 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至2018年8月收治的91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将利巴韦林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其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