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普通病房高频接触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睿;许斯;张艳;万琳

    目的 研究医院普通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强病房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电脑键盘、电话听筒、病床尾栏、监护仪及微量泵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在实施清洁措施前,生物荧光法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超标率分别为69.17%和77.50%,护士站电脑键盘和床尾栏杆污染较严重.采取干预措施后,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卫生质量合格率仅由干预前的30.00%提高到32.78%;经细菌培养法检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28.33%提高到62.78%.结论 采取清洁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状况,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管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 重症监护科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监测及干预效果

    作者:张平;丁丽丽;喻玲丽;王鹏

    目的 了解重点部门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探索有效干预手段.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建立重点部位物体表面清洗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方法和明确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种类等多种干预措施,该医院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荧光法监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16.33%提高到61.54%,细菌培养法监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77.78%提高到92.37%.结论 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院重点部位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

  •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在多药耐药菌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申桂娟;吴利和;陆军;吴霞云;沈红艳;孙平平;汪锡耀;祝进

    目的:探讨IC 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在多药耐药菌控制中的作用,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ICU 1297例住院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5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594例设为干预前组,2014年3-12月住院患者703例设为干预后组,由责任护士负责组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并规范消毒方法和消毒质量的督查,比较两组的消毒质量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结果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在干预前后合格率分别为80.3%和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后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77.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C U 患者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45.2%和26.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并规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能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 不同材质洁布对医院高频接触表面清洁效果的比较

    作者:熊惠萍;李慧琴;周莲英;于忠霞

    目的 提高医院高频接触表面清洁效果,减少医院相关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6年11~12月取选我院妇产科、骨科、普外科高频接触的键盘、门把手、电话机、微泵、床头铃和床栏等60个物体表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三种不同材质洁布对这些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并在清洁前后采样.结果 消毒湿巾、超纤维毛巾、棉质毛巾细菌清除率依次为93.9%、92.4%和65.2%,清洁后的物体表面符合环境卫生标准合格率依次是100%、95%和30%,消毒湿巾和超纤维毛巾的清洁效果优于棉质毛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湿巾与超纤维毛巾对物体表面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湿巾和超纤维毛巾对物体表面均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但消毒湿巾的性价比远低于超纤维毛巾,因此在洁布的选择方面超纤维毛巾是佳的.

  • 荧光标记法在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清洁效果评价的应用

    作者:赵洪武;高喆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法在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清洁效果监测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透析室、导管室、口腔科6个感染高风险部门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标记,监测荧光清除率,并针对监测结果采取改进措施.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后,科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手术室、口腔科、导管室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均为100%,产房、母婴同室及透析室分别为90.0%、92.5%0、88.3%.结论 荧光标记法能快速、客观地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临床及时加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改进工作.

  •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频次的研究

    作者:张晶;周晶;田洋洋;宋岩;于鸿源;纪微

    目的 通过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佳消毒频次.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内的床栏、微量泵、监护仪按钮、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的物体表面共6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消毒后2、4、6、8 h进行采样,培养48 h后读取菌落数.比较不同消毒后时间点的菌落数.结果 床栏和监护仪按钮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菌落数均<5 CFU/cm2.微量泵、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四类物体表面消毒后8 h的菌落数均高于消毒后6 h(均P<0.05).结论 ICU内不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污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佳的消毒频次.

  • 多学科协作在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度中的应用

    作者:胡慧芳;郭金凤;孔立;李玉森;王娟;刘宏

    目的 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方法 某院2015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开展基线调查(基线调查阶段),2016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联合医务处、护理部开展多部门协作,共同干预(干预阶段),2016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为干预措施执行的效果评价阶段,比较不同阶段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度.结果 基线调查时医疗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为44.25%,护理组为61.61%,多部门联合干预后,医疗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提升至89.83%,护理组荧光标记的合格率提升至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调查阶段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2%,实施干预后效果评价3阶段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能有效整合医院管理资源,使医务处、护理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有效提升医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度.

  • 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作者:陈琳;杨静;王津雨;李武殷;张艳华;李睿

    目的 评估某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现状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运用荧光标识法调查干预前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的依从性,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共调查病房400间,6 800个调查项目,干预前医院物体表面清洁依从率为14.71%,干预后依从率为5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通病房和特殊病房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依从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病房内及卫生间物体表面清洁依从率较干预前均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41.57%、3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各物体表面清洁依从率也较干预前提高,提高幅度在21.50%~5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提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效果,是提升医院环境质量的有力保障.

  • 医院ICU环境消毒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林云万;张旭;李燕;罗雷;刘远;李晓宁;赵正阳;贺征

    目的 比较消毒干预前后ICU环境清洁效果,为建立标准化的环境清洁程序与技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院ICU,通过采取综合的消毒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干预2个月和干预4个月后环境中细菌总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分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干预2个月和4个月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50.0%、70.6%和73.1%,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8,P=0.016);空气细菌浓度分别为0.70(0.65,0.80)、0.38 (0.31,0.41)和0.35 (0.32,0.39) CFU/L,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空气细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58,P<0.01);MDRAB分离率分别为11.1%、1.2%和2.2%,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0,P<0.05).结论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措施可有效降低ICU环境中细菌总数和耐药菌检出率.应建立ICU环境清洁标准化程序.

  • 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作用和成本效果

    作者:钟晓;肖丽华;吴庆飞;汪东篱

    目的 比较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菌落计数法和荧光标记法在检测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中的作用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120个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随机分为三个检测组,每组共40个采样点,在同一时段分别检测其清洁消毒前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值、细菌总数和清洁消毒后的荧光标记清除情况,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并计算检测成本,比较成本效果比值.结果 清洁消毒后,高频接触物表的菌落总数中位数由9.07 cfu/cm2降至2.47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4,P<0.0167);RLU值中位数由378降至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167);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高(80%),其次是ATP生物荧光检测法(72.5%),荧光标记法低(42.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6,P<0.0167);三种方法检测合格率两两比较,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0167),荧光标记法检测合格率低于菌落计数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7.366,P<0.0167);三种方法成本效果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41.45元,菌落计数法35.50元,荧光标记法2.35元.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医院高频接触物表清洁消毒效果,但荧光标记法更具有成本效果,值得普遍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