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治疗114例

    作者:郝培荣;李开金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114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曲美他嗪、缬沙坦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 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盛富强;徐蓉;王玮;王崇全;党书毅;何朝荣;王俊峰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2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80mg/d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组P波大时限(Pmax)和Pd,并计算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每例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Pmax和P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Pmax和Pd无明显变化,其分别为115.4±10.2ms和44.7±12.8ms(P>0.05);但观察组Pmax和Pd明显缩短,其分别为99.8±8.2ms和31.0±10.7m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每例患者阵发性房颤平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能够减小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与Pd,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Pmax与Pd的变化.

  • 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缬沙坦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李忠银;许晓云;王矩伟;白广海;王恒亮;司定然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缬沙坦联合应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1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服用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术后6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计算机定量测定冠脉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结果:联合治疗组(n=39)参照血管直径与对照组(n=42)比较无明显差异,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明显(2.22±0.21mm vs 1.83±0.25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0±0.16mm、0.91±0.11mm,P<0.01.联合治疗组再狭窄率(15.4%)及再介入率(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21.4%,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干预可降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 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磊森;孙志明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80mg/d和培哚普利组加用培哚普利4mg/d.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心功能(NYHA分级),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测试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心功能(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左室收缩末容积明显下降,左室舒张末容积下降.结论: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

  • 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97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美兰;景蕊;赵丽娟;于艳;李洋平;王鹏波;何丽洁;许国双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9例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组9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和血常规等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常规和血常规等指标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24 h尿蛋白低于治疗前,而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安全有效.

  • 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巨噬细胞CD68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毅;卢辉和;刘亚军;张莉;盛臻强;管耘园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亚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CD68表达的影响,探讨AT1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d)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CD68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膜损伤后巨噬细胞渗出、聚集,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