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日喀则市萨迦、拉孜两个县饮茶型地氟病监测报告

    作者:尼玛仓决;格桑宗吉;土旦

    目的:了解日喀则市萨迦、拉孜两个县饮茶型氟中毒流行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饮茶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抽取萨迦、拉孜两个县作为监测点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尿氟含量测定,成人临床氟骨症症状和体征等检出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①儿童氟斑牙:共检查70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8.4 %、氟斑牙指数为0.44 ②成人氟斑牙:在能够正常诊断的533名成人中,氟斑牙检车率为51.4%,氟斑牙指数为0.89 ③ 成人氟骨症:对663名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检出II 度以上患者130人,检出率19.6%.④儿童尿氟:共检测儿童尿样641份,几何均数0.38 mg/L,范围0.02-1.64 mg/L.⑤成人尿氟:共检测成人尿样613份,几何均数为0.63mg/L,范围0.05—9.5mg/L ⑥ 茶氟:共检测338份茶水样(包括学校),中位数为0.87mg/L,范围:0.06—15.4 mg/L.结论:调查点儿童、成人氟斑牙病情较轻,尿氟均值未超过国家标准,成人氟骨症病情较重,主要集中在半农半牧区,氟骨症与调查点饮用茶水氟含量有直接关系.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饮茶型氟中毒干预效果比较

    作者:李艳红;张慧敏;李振林;夏雅娟;刘俊

    目的 比较面对面健康教育方法与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方法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分别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和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干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饮茶型氟中毒健康相关行为实施情况调查,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及对不同饮茶相关行为实施率的影响结果.结果 面对面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的总体改变率为53.5%,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为68.6%,两种干预后饮茶型氟中毒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害健康的行为中干预前后是否饮浓茶的行为改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饮隔夜茶,是否饮长时间煮沸的茶,是否经常饮砖茶等其他危害健康的行为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茶中加奶,是否饮低氟砖茶,是否主动购买低氟砖茶等促进健康的行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健康教育均能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两种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有差异,小手牵大手较好.

  • 新疆塔城哈萨克族饮茶型氟中毒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古丽江·阿拜;王生玲;于建华;张媛;薛伟新;阿德列提;哈丽努尔·热西提;阿那尔

    目的:通过检测新疆塔城北四县定点地人群氟中毒调查、监测饮水、饮茶水氟含量,了解饮茶与氟中毒的关系。方法选择地点对8~12岁儿童和成人的氟中毒调查,氟斑牙、氟中毒、尿氟的监测,确定饮茶型氟中毒各民族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塔城地区北四县成人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平均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分别19.44%,6.33%。哈萨克族的患病率为24.44%(370/1514),汉族的患病率为1.47%(4/273),哈萨克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并且经过统计学检验,χ2=73.77,P﹤0.05,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氟骨症方面,哈萨克族的患病率为8.16%(123/1506),而汉族的患病率为0.36%(1/276),哈萨克族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汉族,并且经过统计学检验,χ2=22.01,P﹤0.05,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饮砖茶摄取氟含量增加,引起饮茶人群氟含量增高,氟斑牙和氟骨症发病率高,存在饮砖茶量与氟中毒有正相关性关系。

  • 托里县200例哈萨克族儿童患氟斑牙的调查分析

    作者:古丽江·阿拜;木合亚提·夏亚合买提

    目的 对托里县200例哈萨克族8~12岁患氟斑牙的儿童进行调查,以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了解笔者所在县饮茶型氟中毒和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方法 以2006年、2007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氟斑牙儿童为重点人群,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采样(饮水、饮茶水和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氟含量.结果 2006年采样402份,检测结果:水氟含量>1.0 mg/L的145份,<1.0 mg/L的257份;2007年采样200份,检测结果:水氟含量>1.0 mg/L的121份,<1.0 mg/L的79份,氟化物超标,高达1.4 mg/L.患氟斑牙的儿童的尿氟含量超过正常值,通过饮水和饮茶摄取氟含量往往超过正常儿童.结论 为保证牙齿健康,避免发生氟骨症,要加强饮水和茶叶的管理,保护易感人群,通过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氟中毒的流行和发展.

  • 2011年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监测报告

    作者:陶鸿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在我国分布而较窄,发现较晚,但茶氟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饮茶型氟中毒与饮水型氟中毒相比较,既有氟斑牙、氟骨症、血尿氟较高的共同特点,又有发、血、尿铅水平显著升高,氟骨症X线改变以骨密度低、骨皮质萍、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变为主的不同.其中,氟斑牙尤显突出,氟斑牙(enamel fluorosis)又称斑釉症(病)( mottled enamel)和黄斑牙,是一种地方病,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fluorosis)的一种突出症状,故又称为氟牙症.氟牙症在世界各国均有报告.我国氟牙症流行区很多,内蒙古、东北各省、宁夏、陕西、山西、甘肃、河北、山东、贵州、福建等地都有慢性氟中毒区.饮茶型氟中毒是比较典型的生活习惯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征.由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地区的农牧民也有饮用砖茶的习惯,因此监烈该病也势在必行.

  • 阿坝县和陈巴尔虎旗儿童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作者:卫生部饮茶型氟中毒专家调查组

    目的调查藏族、蒙古族儿童饮茶型氟中毒的病情严重程度、流行特征,为研制砖茶氟含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四川阿坝县、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各选当地典型氟病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8~12岁儿童,氟斑牙按Dean氏法诊断.饮水氟、尿氟、茶水氟、奶茶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阿坝县和陈旗的水氟含量均低于1.0 mg/L.阿坝的藏族牧区病情重,氟斑牙检出率为62.32%,其余是阿坝的格登寺,检出率为57.83%.陈旗调查点,病情较轻.陈旗牧区的奶茶氟平均含量(2.91 mg/L),高于阿坝牧区茶水氟平均含量(1.98 mg/L),两地城镇茶水氟含量相近,均为2.90 mg/L左右.结论阿坝县藏族儿童饮茶型氟中毒病情比陈旗蒙古族儿童严重,然而尿氟含量却相对较低.

  •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主要食物氟含量调查分析

    作者:徐春蓓;于光前;孙殿军

    目的查明饮茶型氟中毒重点病区主要食物中的氟含量,旨在了解我国南、北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从食物中摄入氟的水平.方法加热-酸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扩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主要食物氟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内蒙古、四川两病区的主食和蔬菜氟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这些食物氟含量均值都低于国家制订的食物氟允许量1~1.5mg/kg.结论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主要食物中的氟含量不是构成氟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

  • 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各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作者:王丽华;孙殿军;石玉霞;沈雁峰;赵新华

    目的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饲料饲养Wistar大鼠,并给予氟含量为100 mg/L的砖茶水,为期3个月,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同时,给实验组大鼠分别补充酪蛋白40 g/kg和VC 1 g/kg,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质和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结果不论是组织学改变还是超微结构,加蛋白质和加VC组大鼠细胞损伤均较轻,尤其是加VC组更为明显.结论蛋白质和VC对氟中毒大鼠细胞,尤其是亚细胞膜性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证明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氟的毒性作用,减轻氟中毒病情.

  • 青海省饮茶型氟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丁萍;何承熙;唐喜群;李有福;文海;吴海坤;魏生英

    目的调查青海省土旗、汉族、蒙族、藏族人群中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分布特征及病情程度,为研制砖茶氟含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青海省互助县、海晏县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区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为8~12岁儿童与成人氟斑牙,检查按Dean氏法诊断,饮水氟、尿氟、茶氟均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互助和海晏县水氟含量均<10.mg/L,互助县土族,汉族氟斑牙检出率为48 6%和41.46%,海晏县蒙族、藏族氟斑牙检出率为35.02%和32.26%,互助病情较重,海晏病情轻;互助县茶水氟含量3.25mg/L高于海晏县茶水氟平均含量(2.98 mg/L),两地茶水氟含量比较相近,均值为3.12 mg/L.结论互助县儿童与成人饮茶型氟中毒比海晏县儿童、成人较重,尿氟含量相对也高.

  • 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DNA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石玉霞;姜树林;于光前;庞永珣;孙殿军

    目的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细胞DNA损伤影响.方法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mg/L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血、肝、肾细胞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动量.结果血、肝、肾3种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含氟5.0、50mg/L砖茶水组血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含氟50 mg/L砖茶水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肾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活化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含氟量1.5 mg/L)引起大鼠DNA损伤.

  • 2007年海地区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现况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宝霞;陈文红;敖海英

    目的: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方法:氟电极标准曲线法.结果:海地区周边乡村8~12岁儿童尿氟值1.5 mg/L所占的比率分别为:哈克乡小学8.6%、扎罗木德小学10.7%、友联小学19.1%、幸福小学29.8%;尿氟均值分别为0.89、0.82、0.94、1.38 mg/L.其中幸福小学尿氟均值和尿氟值1.5 mg/L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学校(P<0.005).本次调查的水氟值均<1.0 mg/L;检测茶叶含氟量以砖茶高,红茶、花茶次之,绿茶低.结论:该人群尚未构成饮茶型氟中毒危害.

  • 氟斑牙的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

    作者:吴廉;黄永红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人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中毒[1].地方性氟中毒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为广泛、危害为严重的一种地方病.在全球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都有流行,我国为地氟病大国,除上海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流行[2].它不仅损害牙齿,而且损害骨骼以及全身各组织器官.它是以侵犯牙齿和骨骼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轻者出现氟斑牙和全身各个骨骼及关节疼痛等症状,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脊往、四肢变形和瘫痪,以致造成终生残废.地方性氟中毒根据氟源和人体摄氟的不同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为饮水型、煤烟污染型、混合型.其中以饮水型为多见[3].近年来又将由于饮砖茶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定为饮茶型氟中毒.

  •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干预后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作者:李振林;赵成祥;李艳红;张慧敏;陈波

    目的 探讨在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评价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情况人群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总体改变率为53.5%,随着年龄的增大改变率减小(x2=11.5,趋势卡方值为10.451,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率不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改变率也在增加(x2=12.944,趋势卡方值为12.445,P<0.01),蒙古族的行为改变率低于汉族,女性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男性(P<0.05).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经济条件中等及偏下的人(x2=11.8,P<0.01).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能够积极的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

  • 2009年度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陶鸿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茶叶而引起氟中毒,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在我国分布面较窄,发现较晚,但茶氟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饮茶型氟中毒与饮水型氟中毒相比较,既有氟斑牙、氟骨症、血尿氟较高的共同特点,又有发、血、尿铅水平显著升高、氟骨症X线改变以骨密度低、骨皮质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变为主的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的饮茶型氟中毒危害程度,完善我市饮茶型氟中毒病病情监测体系和监测网络,掌握我市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状况,开展饮茶型氟中毒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病区群众防治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改善病区居民的饮用习惯,控制病情发展,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疾控中心在纳林陶亥镇、霍洛镇、札萨克镇、阿镇、红庆河镇五个镇开展了饮茶型氟中毒病防治项目调查工作.

  • 青海省黄南州饮茶型氟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杨萍;魏生英;安永清;李有福;丁生荣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黄南州人群氟中毒的调查,分析掌握该地区氟中毒特征.[方法]在该地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用氟离子电极检测氟化物,用Dean氏法检查氟斑牙,临床氟骨症诊断按国标(GB 16396-1996)进行.[结果]氟含量年龄段均值:水源的水氟含量在0.22~0.29 mg/L之间(国家标准<1.0 mg/L),茶水氟含量在1.34~1.54 mg/L之间,尿氟含量在1.03~1.77 mg/L之间,50岁以上人群的尿氟含量超标(WS/T256-2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的尿氟含量递增,成人的尿氟含量高于儿童(t=1.9610,P<0.05).小于40岁的人群,茶水氟摄入量与尿氰排出量之差减少.各年龄段氰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氟骨症检出率则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黄南州氟中毒特征与国内对饮茶型氟中毒的研究结果类似.

  • 四川省小金县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杨冬菊

    目的 了解小金县饮茶型氟中毒病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采用Dean法诊断标准及水、尿、茶水用氟离子电极选择法.结果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2%,400名儿童尿氟浓度范围0.14~7.90 mg/L;16岁及以上成人氟斑牙患病率为18.25%,16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为28.5%,尿氟浓度范0.16~1.18 mg/L;砖茶水氟浓度范围为0.13~11.3 mg/L.结论 小金县为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 2014年四川省阿坝州饮茶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霞;余朝彦;格尔玛

    目的 了解四川省阿坝州饮茶型氟中毒病情,为制定相关防控对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在2个监测县按照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个乡,在每个乡随机抽取1个村,人户抽查砖茶氟含量,对红原县抽取的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调查若儿盖县和红原抽取的村全部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等患病情况.结果 共入户抽查100户砖茶无合格样品;红原县查出200名氟斑牙患儿,检出率为29.55% (91/308);2县氟骨症检出率为71.30% (82/115),若尔盖县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70.00% (42/60),红原县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72.73% (40/55).结论 阿坝州红原、若尔盖2县饮茶型氟中毒病情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砖茶管理、同时疾控部门应做好农牧民健康教育工作、改变其饮茶习惯.

  • 四川藏区居民饮用砖茶中氟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邓佳云;杨小静;周定友;陈敬;梁代华;王再跃;胡志林;陈开华;齐艳凤

    目的 了解四川省藏区市售各种品牌砖茶氟含量.方法 2006年在10个藏族集聚县的100个乡镇中,采集居民饮用的砖茶品种,并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 24个品牌632份砖茶氟含量为367.00~1 671.20mg/kg,平均为875.9 mg/kg,云南大理下关砖茶氟含量低,雅安市荥经县产砖茶氟含量高,在四川境内以平武县和都江堰市产砖茶氟含量相对较低.结论 藏族居民饮用砖茶氟含量严重超标,是当地居民氟中毒危害的主要原因.

  • 青海省海西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分析

    作者:杜文琪;王玉梅;王兆芬;毛辉青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分布、病情程度、氟骨症X线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海西州3个县调查成人氟斑牙、氟骨症、尿氟以及检测砖茶氟、水氟水平.结果:氟斑牙患病率为28%;尿氟为(0.2~10.8)mg/L;砖茶氟均数为1.74mg/kg.结论:青海省海西州三县均为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属轻病区.

  • 青海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概况

    作者:赵志军;李强

    饮茶型氟中毒(Brick Tea-Type Fluorosi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具有独特的流行特征.饮茶型氟中毒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有大量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成为当地人群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青海省是饮茶型氟中毒的省份之一.本文就青海省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做一简要综述.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