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计算机辅助检测对健康成人肺内血管容积的CT定量分析

    作者:焦磊;沈聪;李萌;周晟;王君;银楠;于楠;刘敏;郭佑民

    目的 基于计算机辅助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健康成人肺内血管容积(IPVV)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体检时行胸部CT平扫的健康成人615例,依据年龄差异,将男、女各分为4组(≤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使用“数字肺”肺血管测量工具自动提取肺内血管,终一键获取每个人全肺及各肺叶的IPVV及上下肺IPVV比值(IPVV upper/lower).结果 不论男女,全肺及各肺叶IPVV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IPVV upper/lower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除男性的右肺上叶IPVV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76~20.714,P<0.01).全肺及各肺叶的IPVV在各年龄段均表现为男大于女,除≤49岁组的右肺中叶IPVV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4~6.272,P<0.05).结论 基于计算机辅助可以便捷、无创、定量测量IPVV.随年龄增长,有IPVV逐渐减小、IPVV upper/lower逐渐增大的趋势.同年龄段男性的IPVV大于女性.

  • 计算机辅助的CT定量分析在早期单纯性肺挫伤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代永亮;张元刚;方小东;程永涛;林力;李艳

    目的 分析测量早期单纯性肺挫伤灶的支气管、周围肺小血管参数,探索肺挫伤后支气管、肺小血管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早期单纯性肺挫伤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采用 FACT-Digital lung TM软件自动分割图像.分别测量33处肺挫伤灶同侧及对侧支气管参数(内腔横截面积、壁厚、内外直径、内外周长及管腔密度)、周围肺小血管参数(视区血管数、血管总面积),并分析肺挫伤面积与支气管、小血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单纯性肺挫伤灶同侧支气管参数(内腔横截面积、壁厚、内外直径、内外周长、管腔密度)和肺小血管参数(视区血管数、血管总面积)大于对侧(P<0.05).肺挫伤灶面积与支气管、肺小血管参数不相关.结论 CT定量分析能直观显示早期单纯性肺挫伤支气管、肺小血管变化情况.

  • 基于CT定量指标对间质性肺疾病肺损害程度的评估

    作者:董馥闻;沈聪;银楠;周晟;王瑞峰;王君;金晨望;刘敏;郭佑民

    目的 探讨计算机定量指标评估间质性肺疾病(ILDs)肺损害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5例临床证实并行胸部CT平扫的ILDs,得到每位患者的视觉评分和CT定量指标,以视觉评分为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CT定量指标的差异,采用逐步判别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判定ILDs严重程度的佳CT定量指标.结果 除右肺上叶的轻/中度、双肺下叶的中/重度外,平均肺密度在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肺平均肺密度和左肺上叶平均肺密度分别是判别轻中度(曲线下面积为0.704,临界值为-799.492 HU)、中重度(曲线下面积为0.718,临界值为-761.851 HU)的佳指标.结论 计算机定量指标可以用来判别ILDs的肺损害程度;当左肺密度>-799.492 HU、左肺上叶密度>-761.851 HU时,病变范围相当于视觉评分的中度和重度.

  • 3T-MRI 定量测量在 Graves 眼病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胡昊;许晓泉;吴飞云;张廉良;施海彬;陈欢欢

    目的:探讨3T-MRI 眶内结构定量测量在 Graves 眼病(GO)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 GO 患者与18例健康受试者行3.0T MR 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度、眼球内侧脂肪厚度、冠状位各眼外肌大截面积以及眼外肌高信号强度与同侧颞肌的信号强度比,比较各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对病例组各定量参数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计算出相关性高的定量参数及其在判断 GO 活动性上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各定量参数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眼外肌/颞肌信号强度比与 CAS 评分间相关性高(r =0.730,P <0.001)。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眼外肌/颞肌信号强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以眼外肌/颞肌信号强度比≥3.25判断 GO 处于活动期的诊断效能优(敏感度81.8%;特异度83.3%)。结论3T-MRI 眶内结构定量测量可辅助指导 GO 的临床诊断及分期。

  • CT定量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晓旗;王剑;李建龙

    影像学的定量研究是目前乃至今后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肺气肿、小气道病变,可以反映COPD的病理生理变化,CT定量分析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非侵袭性方法.随着CT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OPD的CT定量测量研究也备受关注.CT扫描具有无创、客观性及耐受性好等优势,CT定量测量有助于了解COPD病人两方面的改变:肺气肿和小气道病变,能够反映COPD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往研究也表明,CT定量测量还能提示COPD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肺功能情况及预后,因此,我们推测CT定量测量对COPD的诊断有帮助,本综述的目的CT定量研究方法及进展对COPD的诊断价值.

  • 三维重建与三维模型技术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李昊;雷韦华;木合塔尔·霍加;刘剑峰

    颅颌面解剖关系复杂,普通X线平片和常规CT扫描对其三维结构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相当困难.自Herman[1]率先将CT扫描运用表面提取法获取三维图像以来,随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CT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因其显著的优点已广泛的运用于颅颌面外科.依据CT数据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仿真头颅实体模型,能真实再现病体解剖原型,为诊断、手术治疗计划、模拟及术后效果预测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二者结合优势更为明显,为颅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开辟了崭新的领域.1998年10月~2005年6月,运用三维重建技术356例,三维模型技术126例,取得满意效果.

  • 人体脂肪分布测量与肥胖并发症

    作者:孙东辉;任超世

    肥胖的多种并发症与腹内或内脏的脂肪组织分布量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对肥胖的研究重点已从单纯的脂肪量和肥胖程度转移到脂肪组织分布上.采用CT方法可直接对全身脂肪组织或皮下、腹内等区域性脂肪组织分布进行准确定量测量.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多层螺旋CT,可以通过其容积扫描直接实现人体某区段脂肪组织容积的定量测量,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直径与面积的定量测量

    作者:何秀超;郭顺林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对我院健康志愿者行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直径及面积的定量测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平扫健康体检者,分别对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的直径和面积进行定量测量.结果:肺动脉动脉主干直径及横断面面积、右肺动脉直径及横断面面积和左肺动脉横断面面积之间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各螺旋CT对肺动脉定量测量指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对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直径及其面积测量进行定量研究.

88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