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分布以及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赖建强;荫士安;马冠生;朴建华;许洁;孟晶;杨晓光

    目的利用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建立我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喂养情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喂养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是否用奶瓶喂养、膳食多样性、食物频率等变量,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关系.结果城乡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喂养指数评分显著增加(P<0.05),喂养指数得分与WAZ、HAZ和WHZ显著相关(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判断婴幼儿喂养的方法.

  • 6~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闫玲;曾果;孙要武;李增宁;董文兰;潘丽莉;王玉英;赖建强

    目的 建立6 ~ 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为综合评价婴幼儿喂养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 以2002年Ruel和Menon提出的喂养指数概念为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喂养建议和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建立喂养指数确定各变量分类及分值,利用四川、河北、黑龙江三地区城乡6 ~ 24月龄共1738名婴幼儿年龄别体重( 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分析喂养指数与婴幼儿Z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喂养指数由持续母乳喂养、奶瓶使用、过去24小时膳食摄入种类和膳食摄入频率、过去一周辅食添加天数、配方奶首添时间、除配方奶外其他辅食首添时间7部分组成;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城市6~8月龄组婴幼儿喂养指数得分低于9~ 24月龄组婴幼儿(P<0.05);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与WAZ、WHZ显著负相关(P<0.05),农村喂养指数与HAZ显著正相关(P<0.05),与WHZ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喂养指数可有效评价我国6 ~ 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情况.

  • 应用喂养指数法评价成都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

    作者:彭敏;曾果;赖建强;李薇;张琚

    目的 应用喂养指数评价成都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608名6~24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6~、9~、12~24月3个月龄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基本情况、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等信息;根据WHO喂养建议建立喂养指数体系,满分为19分,以此综合评价成都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结果 608名被调查婴幼儿喂养指数总分为(11.0±2.4)分.6~(192名)、9~(174名)、12~24月龄婴幼儿(242名)喂养指数评分分别为(9.6±2.8)、(11.1±2.1)、(11.9±1.6)分,喂养指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F=61.311,P<0.05);喂养指数达满分60%(11.4分)和80%(15.2分)者分别占46.4%(282/608)、0.7%(4/608);6~、9~、12~24月龄婴幼儿达满分60%者分别占26.5%(51/192)、45.4%(79/174)、66.9%(162/242);奶瓶喂养率为94.2%(573/608),母乳喂养率为25.2%(153/608);喂养频率满分率为45.1%(274/608);膳食多样化满分率为73.0%(444/608),随月龄增加而增加;蔬菜(水果)、谷薯类、奶类及制品摄入频率高,蛋类次之,肉类在9~24月龄组摄入频率较高,鱼虾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频率较低.结论 成都市6~24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不容乐观,月龄越小喂养状况越差.

  • 婴幼儿喂养指数应用于儿童营养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苗;顾莺

    通过阐述婴幼儿喂养指数的相关概念、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归纳婴幼儿喂养的影响因素,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婴幼儿喂养指数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后期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提供信息.

  • 中国西部两县6~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多重对应分析

    作者:陈宏达;郝波;康晓平;赵更力;周敏

    目的: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讨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指标在不同类别上的对应关系.方法:从中国西部陕西省和重庆市符合研究条件的农业县中随机抽取到两个样本县,于2010年9 ~11月对两县6 ~36月龄47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remature/low birth weight infant,PLBW)和461例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NT)的喂养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方法的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结果:在中国西部两县,婴幼儿喂养指数在中等水平的比例高,为50%~ 60%.在PLBW组和NT组中,6~9月龄的婴幼儿喂养指数不合格率较其他月龄要高,其中PLBW组为33.3%,NT组为29.4%,在PLBW组和NT组中,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喂养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喂养指数得分差的婴幼儿,PLBW组的生长发育指标较NT组落后,对于喂养指数得分中或优的婴幼儿,PLBW有追赶生长的趋势,但生长发育指标仍较同等喂养条件下的NT差.多重对应分析发现PLBW与喂养指数低、生长发育水平低、母亲文化程度低以及其家庭收入低对应并有较强关联;NT与喂养指数中等及以上、生长发育水平中等、母亲教育程度中等及以上、家庭收入中等及以上对应并有较强关联.结论:中国西部两县的婴幼儿类别、喂养指数、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与婴幼儿家庭因素这些变量的不同层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有较强的关联性;多重对应分析能够较好地揭示各变量间直观的联系,是探索多个分类变量间关联性的重要工具,其结果可用二维图形来表达,本研究为西部农村婴幼儿喂养分类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 较大婴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研究

    作者:贾金华

    目的:探讨该地区较大婴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6~12个月婴儿28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6~8月龄组150例,9~12月龄组135例。以喂养指数评分超出总分13分的60%为临界,将入选婴儿分为喂养指数合格、不合格,以我国疾病预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新提出的喂养指数评分体系为依据,探讨喂养指数对铁代谢、贫血、维生素A的影响。结果6~8月龄组和9~12月龄组喂养指数合格婴儿的WAZ、WHZ水平均明显高于喂养指数不合格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月龄组和9~12月龄组喂养指数合格婴儿的铁蛋白水平高于指数不合格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生素A和血红蛋白浓度在两组婴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作为综合评估本地区较大婴儿体格发育情况的理想工具,但尚不能全面评估具体营养元素是否缺乏。

  • 婴幼儿喂养指数及与生长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丁心悦;于冬梅;赵丽云

    婴幼儿期的喂养行为对其生长发育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综合评价喂养行为,国外学者率先提出了喂养指数的概念及评分标准.近年来国内外对喂养指数评分标准和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关系不断深入研究.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共收集24篇文献,对婴幼儿喂养指数的评价标准及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科学评价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 6~24个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分布与铁、钙营养状况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张海林;张菲;黄静;李珍鸿

    目的 探讨喂养指数评价婴幼儿铁、钙营养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儿保科就诊的6~24个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出的喂养指数评分体系为依据,评价并分析6~24个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数与铁、钙营养状况相关性.结果 6~24个月龄婴幼儿平均喂养指数为(12.20±3.84)分,其中6~8个月龄组为(11.96±3.40)分,9~11个月龄组为(12.38±3.51)分,12~24个月龄组为(12.25±3.72)分,不同月龄间喂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4个月龄各喂养指数合格组的铁蛋白显著高于相应的喂养指数不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缺乏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钙营养不良率均明显低于相应的喂养指数不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体系可以用于评估婴幼儿喂养实践的问题,较为准确的反映婴幼儿铁、钙的营养状况,适合广大基层推广应用.

  • 基于喂养指数的8个月龄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周转宁

    目的 了解调查地区户籍与流动8个月龄婴儿的喂养及营养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户籍儿童喂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在北京某社区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服务,排除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先天缺陷及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的所有8个月龄婴儿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问卷收集婴儿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地区本市和流动人口婴儿4~5个月龄辅食添加率分别为52.00%和65.10%(x2=6.346,P<0.05),本市和流动人口8个月龄婴儿喂养指数得分均值分别为(13.02±2.43)分和(11.73±2.3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9,P<0.001).喂养指数合格率本市大于流动人口(x2=22.925,P<0.001).喂养指数各分项中,过去24 h奶瓶喂养指数得分本市小于流动(t=-3.95,P<0.001),过去1周食物添加频率中,奶类、鱼虾类、禽畜肉类、蔬菜水果类喂养指数得分本市大于流动(P<0.01).贫血患病率本市低于流动(x2=17.082,P<0.01).喂养指数合格组婴儿贫血患病率均明显低于不合格组(P<0.001).Hb和喂养指数间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调查地区流动人口8个月龄婴儿营养和喂养状况不容乐观.

  •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6~35个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分布与营养状况的关联

    作者:雷方良;屈鹏飞;李姗姗;颜虹

    目的 通过2005年我国西部10省(省、区)45个县妇幼保健状况的横断面调查资料,分析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的喂养行为,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婴幼儿喂养指数体系,并探讨其与婴幼儿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情况.方法 以我国西部10省45个县6~35个月龄的婴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以身长和体重作为基准计算Z评分值,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建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婴幼儿的喂养行为,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婴幼儿喂养指数体系,并探讨其与婴幼儿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情况.结果 12~35个月龄组婴幼儿ICFI得分与HAZ、WAZ、WHZ均呈正相关(r=0.098、0.087和0.032,P值均<0.05),其他月龄组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FI得分不合格婴幼儿与ICFI得分合格婴幼儿相比,易患生长迟缓和营养不良.结论 12~35个月龄组婴幼儿ICFI得分与各Z值均呈正相关,ICFI得分情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关联.

  • 应用喂养指数评价十堰市城区6~24个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

    作者:刘芳;王昊;李桂玉

    目的:应用喂养指数评价十堰市城区6~24个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十堰城区720名6~24个月龄婴幼见作为研究对象,分为6~12、12~18、18~ 24个月3个月龄组,通过赖建强[1]提出的喂养指数评分标准对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综合评价十堰城区6~24个月婴幼儿喂养行为.结果:720名被调查婴幼儿喂养指数平均分为9.11±1.57.6 ~ 12(276名)、12~18(231名)、18~24个月龄婴幼儿(213名)喂养指数评分分别为9.43±1.24、8.9±1.85、9.28±1.58,喂养指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总喂养指数与婴幼儿HAZ、WAZ、HCZ成正相关.结论:十堰城区6~24个月龄婴幼儿喂养行为有待改善,年龄越小喂养状况越差.

  • 先心病患儿辅食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黄苗;张慧文;顾莺;王慧美;浦凯;朱卉敏;潘晓兰;易敏

    目的 评价6~12月龄先心病患儿的辅食喂养现状.方法 采用自制的先心病婴儿营养管理调查表和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标准(ICFI)收集在5所综合性儿童医院就诊的274名6~12月龄先心病患儿的基本信息和辅食喂养状况,综合评价先心性患儿的营养状况和喂养行为.结果 ICFI得分为8.11±4.01,其中6~8月龄(<9月龄)患儿得分为6.70±3.72,9~12月龄患儿得分为10.56±3.25;ICFI合格率为9.9%;患儿月龄、母亲学历与ICFI得分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先心病患儿的辅食喂养现状堪忧,在较小月龄组患儿中更明显.

  • 婴幼儿喂养指数与婴幼儿进食技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昊;刘芳;但艳苹

    目的:应用喂养指数评价6~24个月龄婴幼儿进食技能,从而探讨喂养指数与婴儿进食技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十堰城区720名正常足月6~24个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赖建强提出的喂养指数评分标准对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自制的婴幼儿进食技能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喂养指数与婴幼儿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关系,成正相关.十堰地区婴幼儿进食技能有不同程度的落后.结论:喂养指数与进食技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估儿童喂养实践并指导科学喂养.

  • 临床路径在儿童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马卫平;彭妃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童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2011年1-6月在本社区建档的400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经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在调查对象6、8、12月龄时比较两组儿童喂养知识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家长对儿童喂养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儿童喂养知识宣教工作中应用经临床路径宣教的教育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方法.

  • 深圳市南山区0~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健;王月;黄海雄;李维克;朱凤;肖云军;吴小敏;张锦周;黄薇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婴幼儿喂养指数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探讨喂养指数评分体系应用于评价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0~36月龄婴幼儿,通过24h回顾性调查获取婴幼儿基本信息和食物消费量,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喂养指数评分标准为依据制定深圳市0~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标准,参照WHO推荐的标准计算婴幼儿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分析喂养指数与各类Z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0~36月龄婴幼儿474人,总喂养指数为(6.51±3.09)分,0~6、7~9、10~ 12、13~36月龄组喂养指数得分分别为(1.48±0.54)、(6.85±1.94)、(7.88±2.11)和(8.08±1.61)分,喂养指数合格率分别为50.0%、39.0%、65.9%、68.4%,不同月龄组婴幼儿的喂养指数及其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父母不同文化程度婴幼儿的喂养指数及其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 ~ 12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HAZ相关(r=0.355,P<0.05),男孩喂养指数与WHZ相关(r=0.109,P<0.05),女孩喂养指数与HAZ(r=0.136,P< 0.01)、WHZ(r =0.125,P<0.05)相关.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可以通过喂养指数初步反映出来,可通过规范婴幼儿看护人的喂养行为达到提高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目的.

  • 贵阳市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现状及与辅食添加关系研究

    作者:孙晓红;甘春芳;蔡珊;熊敏;郭浩冉;曾果

    目的 分析评估贵阳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辅食喂养现状,探讨辅食添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科学评价婴幼儿喂养和实施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贵阳城区和农村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站,对参加儿保的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婴幼儿喂养情况;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计算并评价年龄别身长LAZ、年龄别体重WAZ.结果 (1)城区和农村婴幼儿的LAZ和WAZ评分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且农村低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农村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在12月龄后增加为13.0%,且高于城区同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率; (3)农村婴幼儿添加辅食在6月龄~以上比例高于城区组,且添加辅食时间适中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均值大多高于添加过早或过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食添加的种类城区(4.09±1.96)高于农村(2.8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动物性食品每周零摄取的比例较高(如鱼类城市为63.12%,农村为76.98%).结论 在贵阳地区农村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较城市婴幼儿差,与部分农村婴幼儿辅食添加过晚、添加辅食种类少及动物性食物摄入频率低有关.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均有较大的益处.

  • 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姗;孙晓红;周婕

    目的:更好地评价贵阳市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建立一套更合适的喂养指数(ICFI)评分体系.方法:比较从国内外各选取的两套喂养指数评分体系,重新建立新评分体系,对6~24月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相关性分析.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城市婴幼儿的WAZ与方法1、新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07、0.135,P为0.004、0.001;与方法2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P值分别为0.003;而LAZ与新评分的喂养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13,P值为0.005.农村中,新评分喂养指数与LAZ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123,P值为0.03,但与WAZ则无相关性.结论:3种方法的喂养指数皆不同,新建立的评分体系可为本地婴幼儿喂养提供建议与指导,宣传正确的喂养知识.

  • 北京市4~12月龄婴儿辅食喂养指数分析

    作者:李春雨;黄磊;马晓晨;赵耀;沙怡梅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4~12月龄婴幼儿喂养现状,为婴幼儿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分别抽取4~12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基本情况、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并计算4~12月龄婴儿的辅食喂养指数.结果 本次共调查900人,城区431人,郊区469人.辅食喂养指数包括膳食多样化分数(dietary diversity score,DDS)、膳食种类(food variety score,FVS)、辅食首添时间、配方奶首添时间四个部分.北京市4~6月龄和7~9月龄婴儿DDS、FVS和辅食喂养指数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2月龄婴儿DDS、辅食喂养指数,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月龄组和10~12月龄组与婴儿辅食喂养指数相关的因素是食物费用.7~9月龄组与婴儿辅食喂养指数相关的因素是食物费用和母亲文化.结论 辅食喂养指数可以综合评价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但应用效度如何有待评价.

  • 6~12个月婴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爱琴;刘兴莲;徐海青

    [目的]建立我国婴儿喂养指数,作为一种评估儿童喂养实践与其营养结局关系的工具.[方法]采用统一自制的婴儿喂养指数调查表对320名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喂养决策人,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喂养方式、是否用奶瓶喂养,喂养行为、食物多样性、食物质地、频率及量等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采用t检验法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的关系.[结果]分别建立了6~8月龄、9~12月龄喂养指数评价指标,各月龄喂养指数得分正常组HAZ、WAZ高于喂养指数得分偏低组(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估儿童喂养实践与其营养结局关系的工具.

  • 武汉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罗莉;赵德峰;曹琳;胡荣;曾晶

    目的 评价武汉地区婴幼儿喂养指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城区和郊县随机抽取972名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喂养状况、出生状况、父母信息及家庭情况等内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9~11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数和及其合格率明显高于12~24月龄组,母亲每日照顾时间≥10 h、家庭居住人口数≥5人,其他看护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对喂养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的OR值分别为1.04(95%CI:1.01~1.07),0.76(95%CI:0.62~0.94)和1.31(95%CI:1.05~1.63).结论 12~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数及其合格率较低,母亲照顾时间、家庭居住人口,其他看护人文化程度对喂养指数合格率有显著影响.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