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气作用机理与PRR-HSP-APC网络关系探讨

    作者:许朝进;连莉阳;贺新怀

    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清除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归之于"正气",将破坏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的各种有害因素归之于"邪气".正气存在于体内,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的运行,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抗御外邪,维持人体生命活动[1].而邪气有外邪和内邪之分,病原微生物和外来的抗原属于外邪,而自身抗原属于内邪.中医学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人体通过正气驱除外邪和内邪,以维持身体的稳态.由于中医理论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合一(悟性)思维方式,即类比取像(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意味着观察和抽象是一体的,无需遵循假说--实验--理论程序,而遵循体验--顿悟程序,因此形象思维方式是排斥工具的,不会产生实验法.所以古人也就没给出正气如何驱"邪"的机理.

  •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mRNA的表达

    作者:张雪岩;贾琳琳;刘宏伟

    背景:晶状体独特的解剖的位置使其长期暴露于一种应激的环境中.所以,晶状体需要持续的保护作用来抵抗微环境诱导的应激,而热休克蛋白则在机体处于应激情况下发挥着自身防御作用.目的:观察外源性应激条件下晶状体中热休克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设计:重复测量,对比观察性实验.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材料: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C-B3细胞系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眼科学系提供.RT-PCR试剂盒购于日本宝生物有限公司.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完成.取指数生长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别在高温(45 ℃)和氧化(50 mmol/L H2O2)条件下培养30 min后将细胞于37 ℃普通培养介质中使其复原,分别暴露0,2,4,6,16和24 h.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生理状态下和应激状态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后2 h热休克蛋白mRNA的水平增加.但是每种状态下热休克蛋白27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到达峰值的时间间隔为2~6 h,以后逐渐降低,但是它们全部在16 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应激环境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 mRNA和热休克蛋白70 mRNA的过度表达,这可能对晶状体起着重要保护作用.

  • 069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作者:郭建巍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并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 高热性惊厥患儿淋巴细胞HSP72表达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文萍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在儿童高热性惊厥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2名男孩和8名女孩,均为高热性惊厥患儿,同时征集30名年龄相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在发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分离两组儿童的淋巴细胞并检测热休克蛋白72(HSP72)的表达.结果 两组HSP72的表达均有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对产生热休克的易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热性惊厥组患儿HSP7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热休克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磷酸化)可能参与高热性惊厥的发生.

  • 高温氧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HSP70mRNA的表达

    作者:刘宏伟;刘远光;张雪岩;关宝生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氧化作用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质(HSP)的效应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细胞分别在高温(45℃)、氧化(50mmol/LH2O2)条件下,培养30min后恢复至正常条件下,在生物介质中恢复于不同时间段(0h,2h,4h,6h,16h,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的水平.结果:生理状态下和应激状态下均有热休克蛋白质的表达.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后2h导致HSPmRNA的水平增加.但是每组HSP70的表达到达峰值的时间间隔2~6h.以后逐渐降低,但是他们在16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HSPs在晶状体上皮细胞里存在,并且在应激之后可被诱导产生. 数据表明它可能在应激状态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重要保护作用.

  • 一种简单快速的γδT细胞扩增方法

    作者:陈雪华;马安伦;张冬青;王树军;张笑人;张惠珍;葛海良

    建立一种特异快速地诱导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用5~10ml外周血通过CD3细胞的富集、γδ单抗的诱导以及肿瘤细胞刺激的培养体系进行γδT细胞的体外扩增.结果显示,γδT细胞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扩增到109~1010的数量级;诱导4周的CD8、γδ阳性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2.69%和58.67%,明显高于诱导前的23.97%和6.62%;γδT细胞对NK敏感的K562细胞和NK抵抗的Daudi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γδT细胞对经抗HSP单抗封闭后的Daudi细胞的杀伤率明显下降.该培养体系是一种用血量少、特异、经济、快速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

  • Hsp70-NP融合蛋白增强诱导HTNV NP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

    作者:

    本文采用纯化蛋白Hsp70-NP,NP,Hsp70分别免疫C57/BL6小鼠,取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试验.此外,为了获得细胞毒实验的靶细胞,本文还采用脂质体介导质粒pcDNA3.1/S转染黑色素瘤细胞B16,通过G418筛选稳定克隆,并用RT-PCR,Western blots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证实N蛋白在胞浆中表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Hsp70-NP,NP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均能够对体外抗原刺激产生增殖反应,而Hsp70-NP组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NP免疫组.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LDH的释放具有效应细胞依赖性,Hsp70-NP,NP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均可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16-N,而Hsp70-NP免疫组的杀伤率显著高于NP免疫组.实验结果显示,Hsp70可以增强NP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设计基于NP的合成肽疫苗或基因疫苗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 热休克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吉伟;张孝斌;张杰

    0 引言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又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 SP)是应激反应过程中在细胞转录水平合成的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其中HSP70是HSP家族中保守和主要的一员.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技术的进步,热休克蛋白及热休克基因被逐渐发现和探明.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

    作者:王晓栋;乔军选;许卫民;魏秀波;张燕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HSP)、叶酸(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传统开胸根治术治疗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的41例以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FA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手术后3、5d及7d血清HSP、Cu均低于对照组,Zn、C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均较为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性应激相对更小.

  •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HSP的变化

    作者:张秀兴;梁剑华;龙燕芬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热休克蛋白(HS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同期的60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手术前1 d和手术后3、5、7d及14 d时和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HSP水平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3、5、7d及14 d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而术前1 d和术后3、5、7d的血清MMP及HS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术后14 d两组的血清MMP及H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HSP均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但是肿瘤标志物降低速度相对更慢.

  • 血清Th1/Th2及HS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作者:贺明轶;秦俭;李俊芬;王征;王涛;翟文亮

    目的:探讨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2及热休克蛋白(HS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为AMI组;选取同时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20例为UA组和造影正常的心痛患者20例(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比较3组外周血及冠脉血中Th1/Th2含量及相应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浓度;比较不同组间血清中HSP及其抗体含量差异.结果:AMI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IL-4含量则明显低于UA组和对照组;AMI患者冠脉阻塞段血清中Th1、Th2及IFN-γ、IL 4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组外周血和冠脉血中Th1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上升,Th2及IL-4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外周血及冠脉阻塞段血清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UA组患者外周血和冠脉血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发生T细胞亚群偏移现象,主要表现为Th1亢进,HSP60及其抗体表达上升.

  • 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宪华;陈伟峰;王滨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白介素(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组)2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7d及10 d的血清HMGB1、HSP、IL及血小板参数、活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d及10 d的血清HMGB1、HSP70、HSP27、IL-6及IL-8水平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较大,因此对疾病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