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和意义

    作者:包卿兵;刘军;林建中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结果 EGFR和HER2在膀胱癌组织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4%(30/47)和45%(21/47).,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表达.癌组织中EGFR过度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过度表达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过度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复发肿瘤中EGFR和HER2过度表达明显高于不复发(P<0.05),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EGFR和HER2在膀胱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关,它们同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和意义

    作者:包卿兵;刘军;林建中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结果 EGFR和HER2在膀胱癌组织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4%(30/47)和45%(21/47).,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表达.癌组织中EGFR过度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过度表达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过度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复发肿瘤中EGFR和HER2过度表达明显高于不复发(P<0.05),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EGFR和HER2在膀胱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关,它们同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临;李德林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是膀胱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手术根治性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及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综述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缪伟贤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膀胱组织的体检人群100例(参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检测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的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照组无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HER2的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存在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指标均呈现过度表达状态表明患者预后较差.

  • 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李雷;张葵;戴晓波

    目的: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NF1)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NF1 mRNAⅠ型和Ⅱ型的表达, 癌旁正常组织中Ⅰ型表达水平为0.85 ±0. 17,癌组织为0. 16 ±0.05,两者有显著差异(P< 0. 01).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NF1 mRNA 表达水平未见降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而Ⅱ型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NF1 基因表达降低表明神经纤维瘤蛋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相关性,提示NF1基因的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32例诊疗分析

    作者:徐卫东;张建平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对肿瘤复发、种植性转移及排尿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32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时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术后复发2例(6.25%)再次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6.5±5.3)分下降至(6.8±3.5)分,大尿流率由(7.4±5.2)mL/s上升至(18.8±5.6) mL/s,残余尿量由(161±77)mL下降至(18.6±12.3)mL;3个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可显著改善患者排尿症状。

  • 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诱导膀胱移行细胞癌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帆;周丽萍;王伟华;闫涛;方周溪

    目的 试图探讨抗生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免疫缺陷患者协同穿通支原体感染诱导膀胱肿瘤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红霉素、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在上行注射0.1mLMpe(6×108-9 /mL)的同时肌肉注射红霉素(30mg/kg·d)或克林霉素(25mg/kg·d),连续保护4d.Mpe非干预对照组(n=20)上行感染相同菌量Mpe,NS对照组(n=10)上行注射相同剂量的NS,实验组在第4,8,18w分批宰杀,取小鼠膀胱组织进行微生物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计算各组血清培养菌落数,比较显著性差异,并观察小鼠膀胱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组小鼠菌落检出率较非干预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 <0.01);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小鼠的膀胱组织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 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Mpe诱导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干预作用.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穿通支原体的检出及意义

    作者:朱燕英;余志贤;周丽萍

    目的 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分离检出及意义.方法 将5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分别接种于改良SP-4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可疑阳性菌株用PCR予以证实.结果 55例患者的Mpe累计分离率为41.8%(23/55),对照组的分离率为11.1%(3/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UICC-TNM标准进行分期,浸润癌(T2~T4)组Mpe分离率为69.0%(9/13),非浸润癌(Ta~T1)组为33.0%(14/42),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血液中Mpe分离阳性率高,且浸润性膀胱癌组较非浸润癌组高,提示Mpe感染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与肿瘤是否浸润也存在一定关系.

  • 尿纤维连接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杰;吕俊霞

    目的 探讨尿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患者、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尿Fn含量,比较各组人群之间尿Fn含量的差异.对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尿Fn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术后与术前尿Fn含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对其中10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测定术后不同时期尿Fn含量.结果 4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患者尿Fn含量明显高于30例健康人(P=0.018)及36例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P=0.027);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尿Fn含量明显低于术前(P=0.035);3例随访患者在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复发的同时出现尿Fn含量明显升高. 结论尿F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 HIF-1α、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江波;黄军科;申鹏飞;齐琳;张向阳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BTC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2.63%(30/57),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BTC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63.16%,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HIF-1α与PTEN的表达具有明显负相关性(γ =-0.360,P= 0.006).结论 HIF-1α及PTEN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PTEN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 晨尿脱落细胞角蛋白CK-20基因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何晓文;李峻;靳小青;卢建;马小兵;孙民;刘宇健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角蛋白(CK-20)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患者(研究组)、20例泌尿系统非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对照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组)晨尿脱落细胞CK-20基因表达,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研究组尿脱落细胞CK-20基因表达的检出率为86.3%(63/73),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TCC的检出率[20.5%(15/73)];对照组检出率为20.0%(4/20);正常组检出率为0(0/21).G3级TCC患者尿脱落细胞CK-20基因表达的检出率为100.0%(20/20)明显高于G1、G2级患者的76.5%(26/34)和89.5%(17/19);T2~T4期尿脱落细胞CK-20基因表达的检出率为93.1%(27/29),明显高于Tis-T1期的81.8%(36/44).结论尿脱落细胞CK-20基因表达的检测有望成为1种灵敏、特异的TCC标志物.

  • Smad7蛋白分子及IFN-γ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定军;彭世波;张士龙;曾甫清

    目的:探讨Smad7和IFN-γ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2例人膀胱TCC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Smad7和IFN-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光镜对表达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分析表明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Smad7和IFN-γ两指标之间有联系(P<0.01).定量分析表明Smad7和IFN-γ在膀胱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P<0.01);Smad7和IFN-γ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TCC中Smad7和IFN-γ随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高阳性表达程度增强,提示Smad7在人膀胱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IFN-γ作为一种广泛的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因子与Smad7存在潜在的联系机制.

  • Skp2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士龙;曾甫清;彭世波;汪良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l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4例BTCC和13例正常膀胱黏膜石蜡标本中Skp2和P27kipl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它们的免疫活性在正常膀胱黏膜和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上表达的差异,以及和肿瘤分级、分期、等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Skp2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和45.95%.Skp2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7.69%),在BTCC中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复发组高于初发组,在初法或复发组及瘤体大小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27kipl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76.92%),并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在初发组高于多复发组,其他两组病理参数组则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Skp2与P27kipl二者在BT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35,P=0.004)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kp2和P27kipl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能为以后治疗肿瘤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 膀胱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傅斌;徐华;郎斌;许凯;张军;马鑫;艾星;周辉霞;张国玺;王超;居正华;王保军;史涛坪;张旭

    目的:研究Wnt抑制因子1(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WIF-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膀胱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WIF-1蛋白表达情况.以正常膀胱黏膜及腺性膀胱炎组织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腺性膀胱炎和正常膀胱组织WIF-1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7.9%,15.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IF-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逐渐升高(G1、G2、G3级分别为20.0%、56.3%和86.7%;浅表性和浸润性肿瘤分别为43.8%和76%,P<0.01).膀胱癌组织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时WIF-1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未甲基化组(P<0.001,Kappa值为0.783).WIF-1甲基化与未甲基化组膀胱癌患者之间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6%和91.7%(P<0.05).结论:膀胱癌WIF-1蛋白表达缺失或减少与WIF-1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WIF-1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膀胱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而且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分子标志物.

  •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凋亡、增殖、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汪洋;鲁功成

    检测47例膀胱癌组织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并就它们与p53,bcl-2和bax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膀胱癌组织增殖水平和凋亡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和P<0.01)。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细胞增殖水平的增幅远远大于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幅(P<0.001)。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分别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明显相关。提示:细胞增殖和凋亡均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p53和 bcl-2基因分别与细胞增殖、凋亡水平的调控有关。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邹飞燕;罗志刚;高天舒;黄江波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MMP-2阳性表达,5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28例MMP-2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49.1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2的表达均明显上调, MMP-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MP-2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膀胱肿瘤的进展.

  • HIF-1α、MMP-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陈兰林;邹飞燕;彭慧;康颖;黄义以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见HIF-1α和MMP-2蛋白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0/57)和49.12%(29/57);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HIF-1α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HIF-1α及MMP-2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MMP-2也许可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 抑癌基因PLCδ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吕栋;滕志刚;黄随富;张延明;毛东方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磷脂酶C-δ1(PLCδ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中基因PLCδ1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LCδ1的表达缺失率是58.9%(33/56),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全部表达PLCδ1(P<0.05);其表达异常与BTCC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数目无关.结论 PLCδ1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PLCδ1可作为反映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1 α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30例HIF-1 α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占52.63%.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IF-1α的表达均明显上调,HIF-1α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膀胱肿瘤的进展.

  • 抑癌基因MTS1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方德信;熊旭林;鲁功成;王宗敏

    为探讨抑癌基因MTS1的表达产物p16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表达的意义,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对35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检测.结果:35例标本12例显色阴性(34.3%).Ⅰ级、Ⅱ级、Ⅲ级膀胱肿瘤的阴性显色率分别为45.5%(5/11)、31.3%(5/16)和25%(2/8);浅表性肿瘤(Tis-T1)和浸润性肿瘤(T2-T4)的阴性显色率为36.8%(7/19)和31.5%(5/16).不同分级、不同分期肿瘤的阴性显色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认为p16蛋白缺乏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但与肿瘤的进展无关.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