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树峰

    目的:探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口腔畸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2例。实验组行微螺钉种植体正畸支抗治疗,参照组行常规的正畸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矫正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与常规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相比效果较佳,能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任华烨

    目的 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2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强支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第一磨牙位移.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第一磨牙位移(5.87±0.66)mm,实验组总有效率91.67%,第一磨牙位移(3.62±0.40)mm,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口腔正畸中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赵江银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4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正畸支抗)、试验组(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49例(94.2%),高于对照组的42例(80.8%);两组患者牙龈炎、牙齿松动、软组织水肿等并发症分别发生5例(9.6%)、13例(2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疗效优于一般支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詹美芳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试验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正畸支抗技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显效例数为72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32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软组织水肿4例,牙龈炎2例,牙齿松动1例,总共发生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软组织水肿18例,牙龈炎11例,牙齿松动5例,总共发生3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种植体支抗承载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颌骨矫形治疗的动物模型建立

    作者:仇玲玲;厉松;白玉兴;徐辉

    目的 建立种植体支抗承载Ⅱ类颌间牵引进行上下颌骨矫形治疗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替牙期雄性恒河猴为实验动物,在自行研制的导板引导下,在上下颌骨的牙槽间隔区植入微螺钉,并以微螺钉作为支抗,通过连接在上下微螺钉之间的钛镍拉簧施加对上颌骨向后、下颌骨向前的牵引力,持续作用6个月;通过动物口内观察、模型分析及X线头影重叠描记的方法观察施力结果.结果 微螺钉安全植入并在实验期间保持稳定;实验动物的双侧磨牙关系由Ⅰ类变为Ⅲ类,切牙由深覆盖变为反殆;上颌骨前界有轻度向下向后移位,下颌骨及下牙弓有明显向下向前变化.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种植体支抗承载Ⅱ类颌间牵引上下颌骨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种植体支抗承载Ⅱ类颌间牵引可为矫治Ⅱ类颌骨不调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法.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宋勇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取宿迁市人民医院50例错颌畸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即口外弓强支抗治疗,两组在治疗始末均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研究组并发症如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30%高于对照组的21%(P<0.05),研究组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如U1/SN(上中切牙- SN角)、L1/MP(下中切牙- MP平面角)、U1 - L1(上-下中切牙角)、NLA(鼻唇角)、UIE - OTV(上切牙切缘至PTV垂直距离)、LIA - PTV(下切牙根尖至PTV垂直距离)、U6 - PT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PTV垂直距离)等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显著,但仍有一定的牙根吸收率发生,其正畸效果显著优于非种植体支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邹海兰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口腔牙颌畸形患者84例,根据患者自己的意愿,有42例选取了一般正畸支抗技术,为对照组.另外42例患者选取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 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一般正畸支抗技术,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上颌微螺钉植入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红燕

    目的:通过对自攻型微螺钉在上颌植入后的稳定性研究,为I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56例上颌植入自攻型微螺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11例患者的微螺钉伸出并移位(0.4~1.4 mm).微螺钉头部平均向前移位0.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定的支抗装置,在正畸力作用下能达到良好的稳固程度,可以作为正畸支抗移动牙齿.

  • 微螺钉种植辅助定位装置的临床应用

    作者:纪燕君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辅助定位装置的临床应用.方法 临床筛选20例上颌需要强支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定位辅助装置植入上颌种植钉,随机收集15例(30枚)未使用定位辅助装置植入上颌种植钉患者的术后根尖片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20例,40枚种植钉在口内植入时间平均10.3个月,成功率为95%.植入位置准确无损伤牙根,效果满意.对照组15例,30枚种植钉在口内植入时间平均9个月,成功率为70%.有5例患者植入方向错误,重新调整植入方向.结论 由于通常种植支抗植入于后牙区域,受视线角度的限制不便于立体定位.通过微螺钉种植支抗导航植入装置可以帮助止畸医生在口外立体观察拟植入部位及邻牙牙冠长轴角度,与根尖片邻牙影像相结合可以准确地定位种植钉理想的植入方向.

  • 种植微螺钉压低前牙改善露龈笑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友君

    目的 探讨种植微螺钉压低前牙技术在露龈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月来本院接受露龈笑治疗的患者39例,其中20例患者采用种植微螺钉压低前牙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9例患者采用头帽J钩高位牵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头颅定位片测量的指标值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颅定位片测量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 种植微螺钉压低前牙技术可有效的对露龈笑进行临床治疗,且疗效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牙前突效果观察

    作者:刘小敏;金俊强;叶莉莉;瞿小芸

    目的: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牙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的上颌牙前突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口外弓支抗技术,观察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牙前突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 应用微螺钉支抗矫治成人双颌前突减数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志伟;张月兰;贾素侠

    目的 分析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6名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在两侧上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靠近牙根部植入微螺钉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每4周更换一次橡皮链.对照组用横腭杆加Nance弓作支抗,内收前牙.矫治前后通过头影测量,比较上下切牙及颌骨内收程度.结果 两组均实现上下前牙的有效内收,实验组内收量更大,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性能稳定,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是矫治双颌前突的理想支抗选择.

  • 影响微螺钉支抗稳定性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王建军;隋淑丽;张锋;赵美玉

    充分而完善的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中重要的要素,临床矫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支抗失控有关.传统支抗控制方法舒适性差,且高度依赖患者合作,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螺钉支抗将矫治力的反作用于颌骨,容易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1-3].微螺钉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抗控制手段,可以实现整体内收前牙,压低磨牙,远中移动磨牙,打开咬,咬平面偏斜及牙列中线的矫正.又因其具有植入操作简单、创伤小、植入部位灵活、便于加力、患者易耐受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正畸医师的欢迎.国内外学者对微种植钉支抗做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了其作为一种骨性支抗,在很多传统支抗无法应用的情况下显示出较大的优势.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三军

    目的: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180例,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正畸支抗技术,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对患者的损伤小,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应用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后牙锁HE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利;及东林;刘志良

    后牙锁HE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错HE畸形,以第2磨牙正锁HE为多见,也可见到第1磨牙及前磨牙锁HE.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降低咬合效率,而且会导致颞颌关节病变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重视锁HE关系的及早解除,恢复下颌的自由运动.

  • 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岩;文雯;刘晓惠;王璐

    目的::探索应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临床支抗矫正复杂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6例需要使用微螺钉种植体强支抗的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共使用微螺钉34枚,实施即刻负载。观察其支抗能力及对临床矫正效果的影响。结果:微螺钉作为支抗使用时间3~16mo,支抗性能良好,达到矫治目的,临床成功率为91.2%。结论:微螺钉能够辅助正畸支抗,具有操作简单、灵活,不依赖病人合作的优点。

    关键词: 正畸 支抗 微螺钉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辅助微螺钉种植支抗植入中的选择应用

    作者:陈京奕;吴晓伟;张洪刚;焦建军;张学强;姚传臣

    背景:提高正畸支抗系统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种植前对局部骨质、骨量进行精确评估,但常规二维影像学检查,如根尖片、曲面断层摄影片、侧位头影测量片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多种图像重建技术在辅助微螺钉种植支抗植入中的不同特点及优势,以便精确指导微螺钉的种植,提高其稳定性.方法:种植前以多层螺旋CT对猪颅骨进行定位扫描及多种图像重建,通过多种图像联合应用初步观测种植区骨质骨量及解剖情况,然后利用计算机在影像上精确设计三维种植角度,根据影像信息制作隧道式手术模板指导种植32枚微螺钉支抗,种植后多层螺旋CT再次扫描重建,将种植前后多层螺旋CT设计及测量角度与术后解剖组织块实物测量角度作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32枚微螺钉种植情况满意,无伤及邻近牙根及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情况.种植前设计与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角度比较,以及种植后多层螺旋CT测量与实物测量角度比较,在轴位面及侧断面上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且一致性极好.说明多层螺旋CT能够提供精确而丰富的影像信息,恰当选择合理应用能充分实现微螺钉种植影像学检查目的,从而为提高种植的成功率提供可靠保障.

  • 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评价

    作者:严拥庆;高益鸣

    目的:评价正畸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13例患者32颗微螺钉不同的应用设计、植入部位、植入高度、植入次数、牙龈和黏膜反应、加力时机、初期稳定性等因素,应用SAS 10.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影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32颗微螺钉中,成功29颗,成功率为90.6%.患者年龄与微螺钉的稳定性相关(P=0.04),18岁以下成功率为75%,大于18岁成功率可达100%.植入早期的异常外力影响骨结合,一旦获得骨结合后,长期施加正畸力不会影响微螺钉的稳定.微螺钉周龈炎,甚至化脓性感染(2例)不会破坏已获得的钉-骨间骨结合.植入牙龈的位置,上、下颌间,左、右侧位置间,早期加载与后期加载间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同一个微螺钉多次植入不影响成功率.结论:初期稳定性是影响微螺钉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软组织的轻微炎症不会影响骨结合.

  • 微螺钉种植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作者:刘晶;刘月华;李强

    目的 研究以微螺钉为支抗,用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2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患者,使用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关闭拔牙间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上颌切牙切缘平均腭向移动7.15 mm,压低1.63 mm.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平均远移0.80 mm.压低1.80 mm.下颌切牙切缘平均后移4.65 mm,伸长0.48 mm.下颌磨牙近中接触点平均近中移动0.18 mm,伸长1.18 mm.A点、B点后移.上唇突点、下唇突点后移.结论 微螺钉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能发挥强大的支抗作用,明显改善侧貌,对上颌骨也有一定的骨改建作用.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龈下伴放线放线杆菌影响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

    作者:孙福财;吕汉孝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龈下伴放线放线杆菌(Aa)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5例微螺钉支抗治疗后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共20种植体,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微螺钉支抗治疗的患者14例,共20种植体,经证实无种植体周围炎,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a。结果观察组PLI、PD和S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3周后观察组PLI、PD和SBI显著降低,治疗6周后有上升趋势,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Aa 16s rDNA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3周后观察组Aa 16s rDNA数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有上升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可明显改善种植体周围炎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对Aa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实时定量PCR是检测龈下菌斑中Aa的可靠方法。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