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uzumab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王静;段秀文;徐浩博

    目的:对比观察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uzumab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眼科经检查确认为ROP且接受治疗的患儿76例152只眼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光凝组与注射组,分别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及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屈光变化情况.结果:光凝组治疗有效率93.75%,注射组治疗有效率97.73%,两组相比较,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组患儿近视及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注射治疗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散光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治疗ROP,其疗效确切、开展的治疗成本较低,安全风险小,相比于激光管凝治疗近视的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对比观察

    作者:胡兰香;项道满;宋生芳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的屈光状态的差别.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80例高危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并成功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早产儿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记录验光结果.80例160只眼中,经激光光凝成功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者41例82只眼(光凝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成功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39例78只眼(注射组).结果 光凝组和注射组比较,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2.32 D和-0.07 D,近视发生率(SE≥-0.50 D)分别是60.98% (25/41)和43.59% (17/39),高度近视发生率(SE≥-5.00 D)分别是28.05% (23/82)和11.54% (3/26),两组间近视和高度近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5,x2=6.811,P<0.05);平均散光度数分别是-0.92 D和-0.69 D,散光(≥0.50 D)发生率分别为64.63% (53/82)和62.82% (49/78),高度散光(≥3.00D)发生率分别是13.41% (11/82)和11.54% (3/26),两组间散光和高度散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7,x2=0.129,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的ROP患者较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ROP患者更易发生近视及高度近视,散光及高度散光发生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对比研究

    作者:范雅文;项道满;陈锋;王建勋

    目的 研究阈值前期1型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的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91例确诊患儿在48 h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或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复诊,随访.结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组和玻璃体腔注药组病变控制率分别为94.74%,100%.激光光凝组中,行1次手术病变能控制的有18例36只眼.在玻璃体腔注药组中,行玻璃体腔注药术1次病变能控制的46例92只眼(63.89%);其余26例52只眼(36.11%)经2次或以上病变得到控制.经激光光凝术治疗眼,视网膜损失均累及2区5个钟点或以上;经玻璃体腔注药眼,视网膜损失累及3区1~5个钟点;经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后的62例124只眼视网膜无损失(x2=3.586,P>0.05).结论 (1)对于阈值前期1型与阈值期ROP,两种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玻璃体腔注药术对于部分病人,需要多次手术才能获得彻底治疗.(3)相对于激光光凝手术,玻璃体腔注药术对周边部视网膜破坏轻微.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对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马宏杰;王家良

    目的 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术后的疗效及对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1例(21眼),均单眼患病.42眼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后1~2周内进行视网膜光凝和/或黄斑格栅状光凝治疗,同时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术后中药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5 g/次,3次/d)治疗3个月,联合组未予任何药物治疗.对治疗1周、1月、3月2组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并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2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1月、3月后佳矫正视力高于联合组(P<0.05);2组患者治疗1周、1月、3月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高于联合组,且2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联合组(P<0.05).随访期间仅见4例球结膜下出血,其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光凝,辅助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比单纯联合治疗更有助于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延缓黄斑水肿复发,改善视网膜功能.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性视网膜前出血

    作者:刘存宁;李玉涛;谢九冰;董明霞;赵春梅;刘彰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注射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前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就诊的AMD视网膜前出血的确诊病例24例实施低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表现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在所有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中18例术后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5%),与术前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前出血发生重新分布,逐渐溶解并终完全吸收.术后除5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低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惰性气体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这一微创治疗方法在AMD视网膜前出血治疗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 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在玻璃体腔注药中的应用

    作者:程文惠;田敏;黄朝霞;刘长菊;李友谊

    目的 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在玻璃体腔注药中效果,探讨玻璃体腔注药结膜囊消毒的佳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将5%聚维酮碘1~2滴滴入结膜囊,放置90 s,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聚维酮碘.观察组:先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覆盖角膜,再用5%聚维酮碘1~2滴滴入结膜囊,放置90 s,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聚维酮碘和医用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结膜囊内有无分泌物、结膜充血发生率、角膜损伤发生率、眼内炎发生率及患者有无疼痛异物感等主观感觉不适,患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结膜囊内均未见分泌物、也无眼内炎发生;结膜充血发生率:观察组4%,对照组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6,P<0.005);角膜损伤发生率:观察组2%,对照组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P<0.005);两组主观感觉不适发生率:观察组6%,对照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6,P<0.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先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覆盖角膜,再用5%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能有效保护角膜,减轻聚维酮碘对角膜的刺激,并能达到消毒效果.因此,在玻璃体腔注药时,医用透明质酸钠辅助结膜囊消毒的方法值得推广.

  •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眼内炎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作者:徐玉香;康艳梅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眼内炎的手术配合的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患者,共有1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眼内炎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给予B组的眼内炎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所有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10例眼内炎患者获得了有效的控制,保存了眼球,7例眼视力均有所提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眼视力无变化,有2例眼视力出现降低情况.结论:对于患有眼内炎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