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栓弹力图在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作者:李雨纯;陆晓媛;孟琳;赵爱

    目的 评估血栓弹力图(TEG)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血栓组12例和非血栓组38例;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TEG、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通过ROC曲线,比较TEG各参数、常规凝血功能各指标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2组患者术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栓组术后各指标相比,血栓组K值、CI值和D-二聚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K值、MA值、CI值和D-二聚体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5,其中CI值ROC曲线下面积大(A>0.7).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TEG中的K值、MA值和CI值对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固肾安胎丸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抑制素A、β-HCG及PRL水平的影响

    作者:沈佳琦;张岩

    目的 探究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抑制素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清抑制素A、β-HCG、PRL及孕酮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 (P <0.05).治疗后1、2、3周,2组患者的血清抑制素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周,2组患者的孕酮、β-HCG和PR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能够有效治疗先兆流产,通过上调血清抑制素A、β-HCG及PRL水平,进而发挥固胎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乌司他丁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纪尧霞;常绘文;张亚军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71例心脏手术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监测,并采用MMS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评价,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NSE和MMSE的差异,评价乌司他丁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NSE的表达水平,可有效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小鼠骨髓源嗜酸性粒细胞的体外诱导与鉴定

    作者:马锐;于倩;张雨钊;张钰;武婧;董昕;李向阳;颜超;郑葵阳

    目的 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并将其诱导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后续嗜酸性粒细胞功能探讨奠定基础.方法 剖杀小鼠,分离其股骨骨髓细胞,用rmIL-5等对其进行定向诱导分化,用瑞氏染液及Chromotrope 2R染液对所诱导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CCR3(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3)/Siglec-F(sialic acid binding Ig like lectin 5)等分子的表达予以检测,从细胞形态学及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对所诱导的细胞予以鉴定.结果 瑞氏染色及Chromotrope 2R染色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典型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Siglec-F及CCR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利用rmIL-5在体外成功获得较高纯度的小鼠骨髓来源的嗜酸性粒细胞.

  • PEDF、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马鑫;梁丽;刘福民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法对16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相应腺肌病病灶组织及14例因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EDF、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计数3组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腺肌病子宫内膜组(包括在位子宫内膜组、腺肌病病灶组)VEGF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ED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MVD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腺肌病子宫内膜组中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与相应病灶组织中的VEGF、PEDF蛋白表达及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711,P<0.05),PEDF蛋白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755,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在位子宫内膜血管异常增生相关,VEGF和PEDF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

  • FOXA1对17β-雌二醇诱导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王晴;张晶波;胡观丽;张蓓

    目的 探讨FOXA1对雌激素诱导的Ishikaw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子宫内膜癌lshikawa及HEC-1A细胞系.不同浓度(0、10-10、10-8、10-6 mol/L)17β-雌二醇(17β-E2)分别作用Ishikawa及HEC-1A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及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建立雌激素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siRNA沉默叉头盒A1(FOXA1)基因或质粒转染过表达FOXA1后,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对照组、EMT模型组、E2+质粒空载组、E2+ FOXA1沉默组或E2+ FOXA1过表达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E2作用Ishikawa细胞48 h后,10-8及10-6 mol/L组Ishikawa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0-8 mol/L为诱导EMT发生的佳浓度.经不同浓度E2作用后,HEC-1A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shikawa细胞中,siRNA沉默FOXA1后,促进了10-8 mol/L的E2诱导的Ishikawa细胞EMT的发生,且增强了细胞侵袭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OXA1过表达后,10-8 mol/L的E2的处理则无法诱导Ishikawa细胞EMT的发生,FOXA1的过表达抑制了细胞的侵袭力.结论 FOXA1可以抑制17β-E2诱导的子宫内膜癌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XA1介导的ERα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 环状RNA circ_00198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郑凤萍;罗巨利;王爱华

    目的 探讨患者环状RNA circ_001988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_001988的表达量.分析circ_001988的表达差异与临床资料及病例特征的关系及circ_001988的表达差异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circ_ 00198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circ_001988低表达与与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生存曲线(Kaplan-Meier)分析显示,circ_001988高表达患者与circ_001988低表达患者相比,总体存活率显著较好(P<0.01).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rc_001988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与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多变量分析确定circ_001988为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irc_001988低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相关.因此,circ_001988可以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利用SPR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干细胞促血管新生旁分泌因素的变化

    作者:王晖;高斌;潘杰;程志俭

    目的 探讨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生物传感器实时定量和定性监测干细胞分化中旁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时相性变化及灵敏度.方法 通过样品与SPR传感器芯片表面修饰的VEGF单抗特异性识别引起金膜表面折射率变化,进而导致SPR角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测体外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内皮细胞体系中VEGF的变化.结果 SPR传感器可以监测MSC旁分泌的微量VEGF,在分化培养第5天明显增高,第6天达到峰值,检测下限可达2 nmoL/L.结合速率常数为4.68×105/ms,解离速率常数为1.73×10-4/s,解离速率平衡常数为3.71×10-10 mol/L.结论 SPR传感器能定性、定量检测干细胞在定向分化过程的旁分泌细胞因子,与传统方法相比,SPR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且操作简便.

  • 金黄色葡萄球菌fnbA和fnbB基因及fnbAB双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的构建

    作者:冯洒然;徐力;梁斌;邵杨;林殿杰;姜淑娟;李德志

    目的 构建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fibrinogenbinding proteins,FnbP)基因fnbA 、fnbB及fnbAB基因敲除质粒并构建相应基因缺失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方法 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菌株的基因组,以合成的含有GGGG-attB1的基因特异性序列为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Gateway基因克隆技术,通过BP反应与含有attP1和attP2的pKOR1质粒载体混合,在attB和attP之间发生位点特异性重组,构建成含有fnbA fnbB和fnbAB基因敲除质粒,再电转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结果 构建质粒pKOR1dfnbA、pKOR1dfnbB和pKOR1dfnbAB经PCR验证并测序结果正确,经PCR验证,基因缺失质粒pKOR1dfnbA、pKOR1dfnbB和pKOR1dfnbAB均成功电转入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菌株.结论 成功构建fnbA、fnbB和fnbAB基因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为研究FnBPA和FnBP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CYP1B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生亚;李文广;赵峰;罗小虎;张居洋

    目的 探讨徐州地区汉族人群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GSTP1基因rs16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徐州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正常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对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GSTP1基因rs16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按吸烟状态分层分析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结果 携带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和GSTPI基因rs1695位点突变杂合型和纯合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均升高(OR=4.16,3.77和OR=2.90,3.04),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和GSTPI基因rs16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增加肺癌风险上有协同作用(OR=11.67,95% CI2.41 ~56.48,P<0.01);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和GSTP1基因rs1695位点携带突变基因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度显著增加(OR=21.46,95% CI4.64~99.20,P<0.01和OR=7.60,95% CI=2.77 ~20.84,P<0.01).结论 徐州地区汉族人群CYP1B1基因rs1056836位点、GSTP1基因rs16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两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均是肺癌的风险基因,并且两个基因位点具有协同作用,风险基因越多患病风险越大;吸烟与两基因多态性之间有相互协同效应.

  •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ICAM-1的表达

    作者:韩婷婷;史家欣;周婷;卓荦;陈晓兵;李小民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机制.方法 ①LPS(10 mg/L)刺激HUVEC0、6、12、24h或者0、4、8、12 h或者0、30、60、120 min后,Western blot检测ICAM-1、PI3K、p-PI3K、AKT、p-AKT、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②将PI3K、AKT和GSK-3β的siRNA分别转染HUVEC,转染浓度梯度为40、80和100nmol/L,对照组转染control siRNA,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和GSK-3β总蛋白的表达.③将PI3K、AKT和GSK-3β的siRNA分别转染HUVEC,对照组转染control siRNA,LPS刺激细胞30 min、1h、8h和12 h,Western blot检测p-AKT、p-GSK-3β和ICAM-1的表达,q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④转染方法同上,LPS刺激HUVEC 8 h后加入放线菌素D(ActD)5 mg/L抑制转录,于0、1、2、3和4h收集细胞,qPCR检测ICAM-1mRNA的表达并计算mRNA的半衰期.结果 ①LPS刺激HUVEC后ICAM-1的表达12 h达高峰,与其他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LPS刺激HUVEC后ICAM-1 mRNA的表达8h达高峰,与其他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 <0.05或P<0.01);LPS刺激HUVEC后PI3K、AKT和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分别在刺激30min、1h和1h后达高峰.②PI3K、AKT和GSK-3β转染组的适转染浓度为100 nmol/L.③PI3K转染组的p-AKT和p-GSK-3β表达显著下降(P<0.01),AKT转染组p-GSK-3β表达显著下降(P <0.01);PI3K和AKT转染组的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相反GSK-3β转染组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④PI3K、AKT的沉默表达显著延长ICAM-1的mRNA半衰期(P<0.01),相反GSK-3β的沉默表达显著缩短ICAM-1的mRNA半衰期(P<0.01).结论 LPS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负向调控HUVEC表达ICAM-1.PI3K、AKT和GSK-3β在转录后水平调控ICAM-1mRNA的稳定性.

  • 颅脑外伤患者尿流量变化与膀胱温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仲悦萍;陆凤英;陈晓艳;张晓梅;曹玲;陈颖曦;王冬;孙琴;吴小波

    目的 探究尿流量与膀胱温检测变量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为颅脑外伤患者体温的科学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复方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补液,比较2组患者颅内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按照实验设计分别检测2组尿流量、膀胱温、直肠温,并分析不同尿流量与膀胱温、直肠温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研究组颅内压降低幅度[(17.24±3.15)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5.14±1.6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动脉压降低程度[(31.43±5.36)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2.45±0.8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每小时尿流量[(52.26士10.14)rnl]显著高于对照组[(23.15±6.2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直肠温均与膀胱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温与腋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不同尿流量时,膀胱温均与直肠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3.125,P< 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膀胱温与直肠温的一致性较好,且不受尿流量的影响.结论 采用测温导尿管检测膀胱温度,不受尿流量影响,能较好反映颅脑外伤患者体温和病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皮素-1轴参与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阳;高超

    内皮素-1轴包括内皮素-1和其两种受体,即内皮素A受体(ETAR)和内皮素B受体(ETBR).内源性内皮素-1(endothelin,ET-1)是一种强的收缩血管多肽物质,在哺乳动物体内主要是通过和其受体的结合,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其中包括对多种类型疼痛的调控.本文将对ET-1系统在急性痛、慢性炎性疼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痛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和进展

    作者:徐龙明;朱云柯;左云霞

    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实施及镇痛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镇痛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临床上术后镇痛模式、镇痛药物的种类很多.有研究表明多模式镇痛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1].胸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包括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胸部硬膜外镇痛、肌内注射镇痛、口服镇痛药、肋间神经冷冻.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和竖脊肌筋膜下阻滞技术在镇痛领域得到广泛开展.镇痛药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及镇痛效果不同.镇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术后的镇痛效果更加确切.术前对患者身体素质进行整体评估,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病史,制定个性化术后镇痛方案,将更加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实施.目前关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文献较多,但是国内外均缺乏这方面的综述文献.本文着重阐述了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必要性、药物机制、镇痛效果、研究现状.旨在让临床医师更清楚地认识术后镇痛的方法与机制,为更好地处理胸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提供理论支持与临床参考.

    关键词: 胸科手术 术后镇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