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黄多糖干预对多次低剂量X线照射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仵春云;张杜平;赵昌涛;唐开发;邢俊平

    目的 探讨地黄多糖(RPS)干预对多次X线照射后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雄性昆明小鼠70只[5~6周龄,体重(22±2)g)],随机分为A组(单纯照射组,21只)、B组(照射+200 mg/kg RPS灌胃组,21只)、C组(照射+800 mg/kg RPS灌胃组,21只)、D组(对照组7只);再将A、B、C组分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所有小鼠在照射前5d开始每天灌胃1次,其中A组及D组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B组及C组分别给予200 mg/kg、800 mg/kgRPS溶于0.2mL生理盐水灌胃,共灌胃20次;A、B、C组采用低剂量X线每天1次全身照射,共15次;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0.025 Gy、0.075 Gy、0.100 Gy,剂量率为0.025 Gy/min.所有小鼠在末次照射结束后48 h内在麻醉通过下腔静脉采血,脱颈法处死小鼠、摘取睾丸并称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 结果 随着X线照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重量及睾体比值逐渐降低(P<0.05);给予不同剂量RPS灌胃可以增加0.1Gy照射后小鼠的睾体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在0.1Gy单纯照射组(A组)较对照组(D组)明显增高[(22.54±7.19) U/Lvs.(31.61±6.07) U/L](P<0.05),而LH、T的变化在A组和D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剂量(200 mg/kg及800 mg/kg)RPS灌胃干预后,不同低剂量X线照对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未产生明显影响. 结论 多次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在大剂量时可引起小鼠血清FSH水平和睾体比值改变,RPS干预对多次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小鼠引起的生殖内分泌功能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 低剂量辐射引起细胞旁效应的早期过程和时空效应

    作者:吴李君;韩伟;胡步荣;张蕾蕾;陈少鹏;余增亮

    目的尽管辐射旁效应研究目前已成为辐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但旁效应产生的早期过程,特别是旁效应传导的与时间、空间和损伤强度的关系并不清楚.

  •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体液免疫刺激作用的探讨

    作者:侯殿俊;乔健维;刘伟;李洁清;商希梅;张宪党

    据报道,预先受小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可以减少在受到高剂量照射时损伤效应的严重程度[1].根据UNSCEAR 1986年报告,低水平辐射系指低剂量、低剂量率的照射,就人群照射而言,低剂量辐射指0.2Gy以内的低LET辐射或0.05Gy以内的高LET辐射[2].

  • 急性低剂量辐射对小鼠肝脏及骨髓DNA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陈凤鸣;吴宏;张梦;关雪晶;何晓莉;蒋林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肝脏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DNA甲基化及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方法 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X射线1.0Gy均匀照射C57 BL/6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并于照射后1、3、7和14 d取眼球血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处死小鼠提取肝脏及BMN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DNMT3A及DNMT3B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在1d时降至低,而血小板在3d时降至低,14 d仍未恢复正常.辐射组肝及BMNC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P<0.05),其后均逐渐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肝脏及BMNC DNMT1及DNMT3A表达显著升高(P<0.05),14 d时仍未恢复至正常,DNMT3B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但在7d时已恢复至正常.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导致小鼠肝脏及骨髓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及DNMTs表达的升高.

  •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一琼;李薇;王冠军;杨岩;王杰;张学敏

    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低剂量照射组与假照组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组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利用MALDI-TOF-MS生物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低剂量照射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12个,表达下调的蛋白有12个,消失的蛋白有3个.质谱鉴定出12个差异蛋白.结论:鉴定出的12种蛋白,其中某些蛋白如脯氨酰羟化酶、二氢嘧啶酶、ARP3放射相关蛋白、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等可能与低剂量辐射作用机制相关,本研究为低剂量辐射对造血系统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 低剂量辐射后小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李薇;张一琼;王冠军;王杰;张学敏

    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低剂量辐射对造血系统的作用机制,筛选与低剂量辐射作用机制相关的蛋白质,为低剂量辐射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低剂量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外周血血清与假照射组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利用MALDI-TOF-MS生物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照射后,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新出现的蛋白点有4个,表达上调的蛋白点有13个,表达下调的蛋白点有6个,消失的蛋白点有3个.某些蛋白的表达在照射组不同时间点呈现动态的变化规律,经质谱鉴定发现雌激素受体在照射组表达下调,维生素D结合蛋白及载脂蛋白等在照射组表达上调.结论:低剂量辐射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表达上调或下调,并发现了一些与低剂量辐射作用机制相关的蛋白质.

  • 脐血淋巴细胞低剂量辐射后抗K562细胞效应

    作者:张建华;苏燎原;盛锦云;张学兰;刘芬菊;杜泽吉

    目的观察脐血淋巴细胞低剂量辐射后体外抗K562细胞效应。方法脐血淋巴细胞经不同低剂量辐射,辐射后不同时间,不同的细胞浓度与3H-TdR标记的K562细胞混合培养,收获,测定每分钟放射性计数。用杀伤率和NK相对活性表示脐血淋巴细胞NK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低剂量辐射后细胞表面免疫学标志变化。结果脐血淋巴细胞经2、5、10、20cGy辐射后NK活性明显增强,5cGy辐射后24*!h,NK活性增强为明显。杀伤率和NK相对活性分别为38.3%和172.0%。当效靶比10∶1不变,效应细胞数达5×106后,增加效应细胞浓度并不能增加NK活性。经5cGy低剂量辐射后,CD3、CD4、CD8、CD19、CD56表达增强。结论脐血淋巴细胞在低剂量辐射下,可增强其CD3、CD4、CD8、CD19、CD56的表达。

  • 血液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在消化系统癌症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士怀;彭京凤;龚立鹏;葛来增

    目的:探讨血液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BLIT)在消化系统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5例确诊的消化系统癌症,随机分研究组-BLIT+综合治疗(117例)、对照组-单纯综合治疗(118例),观察两组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变化、急性放射性炎症防治、癌痛及肝癌治疗情况.结果:WBC降低Ⅰ-Ⅱ级者,研究、对照两组发生率分别为65.8%(77/117)、49.2%(58/118)(P<0.01);Ⅲ-Ⅳ级者,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7.1%(20/117)、42.4%(51/118)(P<0.05).研究组82.5%(80/97)的血象(WBC.PLT)降低者在1-3 d内恢复正常,对照组73.4%(80/109)的血象降低者在3-10 d内恢复.BLIT前后,T细胞亚群及IL-2显著改善(P均<0.01).研究、对照两组急性放射性消化系统炎症发生率分别为6.84%(8/117)、21.2%(25/118)(P<0.01);发生炎症时两组放疗耐受量为4928±809(CGY)、2516±298(CGY)(P<0.01);两组呕吐率分别为10.3%(12/117),58.5%(70/118)(P<0.005);严重腹泻者,两组分别为0.85%(1/117)、8.5%(10/118)(P<0.005).研究、对照两组癌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28/40)、11.1%(5/45)(P<0.005);4例肝癌行BLIT治疗,存活9-12 mo.结论:在消化系统癌症综合治疗中,BLIT可显著防治骨髓抑制引起的血象降低并可保护胃肠黏膜功能,防治急性放射性炎症,减少严重胃肠反应;BLIT的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BLIT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缓解癌痛、治疗肝癌方面,BLIT作用也很显著.

  • 低剂量辐射对脐血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长安;杨光;贾廷珍;管增伟;张玲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人脐血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62mGy 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照前及照后4h、12h、24h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CD3、CD4、CD8分子的表达.结果低剂量辐射后,脐血淋巴细胞CD3、TCR/CD3复合物、CD4、CD8分子表达显著上调,且均在4h~24h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幅;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脐血T淋巴细胞的成熟、活化和信号的转导,从而可能在脐血移植中加速免疫功能重建,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GVL),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 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K562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海兵;辛勇;黄倩;郭雯雯;章龙珍

    目的 低剂量照射(low-dose radiation,LDR)可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过各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改变其分子生物学效应,由此产生了多样复杂且不同于大剂量照射的生物效应.用LDR及LDR联合大剂量照射(high-dose radiation,HDR)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CML),探讨LDR对K562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照K562细胞照射剂量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0 Gy)、LDR组(0.08、0.50 Gy)、HDR组(6 Gy)及LDR联合HDR组(0.08/6 Gy、0.50/6 Gy,LDR/HDR组).采用6 MVX射线照射,LDR与HDR间隔8 h;照射后按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并分析细胞DNA倍体变化.结果 LDR后6h各组S期比例增加,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55.38±2.22 vs 71.91±7.30、73.13±4.09(Z=-2.428,P=0.022;Z=-3.987,P<0.001);12 h 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出现G2/M阻滞,24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17.81±1.27 vs 26.61±7.82、29.02±2.76(Z=-3.684,P<0.001;Z=-2.928,P<0.001);48 h各组G0/G1细胞增多,72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27.07±1.19 vs 52.32±2.42、44.06±1.90(Z=-2.351,P=0.020;Z=-2.172,P=0.032).LDR/HDR后6hS期细胞比例增多,且G2/M期比例增加,即G2/M期阻滞,12 h达峰值并持续至24 h,12 h HDR组与LDR/HDR各组G2/M期分别为26.98±2.15 vs 56.27±1.57、69.31±2.51(Z=-2.564,P=0.021;Z=-7.759,P<0.001).LDR后48 h凋亡率增加,96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1.82±0.12 vs3.21±0.20、6.28±0.30(Z=-3.959,P=0.003;Z=-9.705,P<0.001);LDR/HDR照射后24 h凋亡率增加,120 h达峰值,HDR组与LDR/HDR各组分别为14.21±0.61 vs 17.38±0.92、27.91±1.07(Z=-2.986,P=0.027;Z=-6.973,P<0.001).LDR后6h各组四倍体及八倍体细胞增加,且随照射剂量增大而增多,对照组与LDR各组八倍体细胞分别为2.41±0.15 vs 4.84±0.46、7.83±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956和7.200,P值分别为0.025和0.001;LDR/HDR后6h各组四倍体及八倍体细胞增加,亦随LDR剂量增大而增多,HDR组与LDR/HDR各组八倍体细胞分别为6.49±1.05 vs 10.80±1.23、13.77±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600和7.200,P值分别为0.05和0.001.结论 LDR能诱导K562凋亡,并能增强随后HDR对K562凋亡作用;LDR能诱导S/M期解偶联及G2/M期阻滞等细胞周期进程改变;LDR诱导K562凋亡可能与S/M期解偶联及G2/M期阻滞等改变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EL-4细胞PARP-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作者:程光惠;姜德福;韩东梅;龚守良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适应性反应中PARP-1基因表达,为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EL-4细胞分设空白对照组、较大剂量照射组(D2),其照射剂量分别为1、2和3 Gy以及诱导适应性反应照射组(D1+D2),其照射剂量分别为75 mGy+1 Gy、75 mGy+2 Gy和75 mGy+3 Gy,应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PARP-1基因蛋白及其转录水平表达.结果:单纯照射组PARP-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预先给予75 mGy照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组其PARP-1蛋白水平较大剂量照射组显著升高,P<0.01.PARP-1 mRNA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结论:PARP-1蛋白在诱导适应性反应照射组处于高表达,说明其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小鼠红细胞系统代谢的影响

    作者:卢彦达;殷亮;于洪升;赵环宇;张昌义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对荷瘤小鼠红细胞系统代谢的影响,探讨低剂量辐射在红细胞内是否存在兴奋效应.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白鼠100只,种植S180肉瘤细胞制做荷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05.0、7.5、10.0 cGy组,全身X线照射,每周1次,共4次.检测红细胞2,3-DPG、ATP、SOD水平.结果:与O cGy组相比,5.0、7.5、10.0 cGy各组红细胞2,3-DPG、ATP、SOD水平均增高(P<0.05).低剂量照射各组间,7.5 cGy组增高为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辐射可提高荷瘤小鼠红细胞2,3-DPG、ATP、SOD水平,在红细胞系统代谢中仍存在兴奋效应,可能具有肿瘤治疗潜在临床意义.

  • 低剂量全身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姜锋;傅真富;马胜林

    低剂量全身放射治疗(low-dose total body irradiation,LTBI)早于上世纪70年代由Johnson和del Regato首次应用在淋巴细胞源性恶性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从而开启了LTBI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由于当时对其内在机制知之甚少,故临床研究缺乏理论支持和指导.直至8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Olivier和Wolff等发现细胞对低剂量辐射的适应性反应才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对低剂量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为临床更好地利用这一传统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 质子治疗的临床应用(二)——儿童实体肿瘤

    作者:穆向魁;于金明

    约40%~50%的儿童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放疗不但可治疗原发肿瘤,而且可治疗局部和区域潜在的亚临床病灶.近年来,放疗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方向是提高治疗增益比,即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发生几率.三维适形治疗(3DCRT)技术提高了肿瘤靶区剂量适形度,同时降低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高剂量照射体积,但治疗增益比的提高仍然是有限的.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治疗增益比,但是IMRT治疗技术增加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积分剂量;大量正常组织受到中、低剂量辐射可能会引起晚期副反应,尤其是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质子治疗技术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虽然其优点已被放疗医生广泛接受,但由于设备昂贵和复杂,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放疗中心使用质子治疗技术.质子射束与X线和电子线相比,有优越的物理剂量分布,使肿瘤后方剂量很低;质子射束旁散射少,半影区窄,可降低肿瘤周围受照正常组织体积,从而可降低正常组织早、晚期放射损伤.因此,儿童肿瘤患者可能是从质子治疗中受益很大的患者群体.

  • 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涛;郎锦义;王捷;卢铀;向明芳;王静波

    目的:探讨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抗辐射能力及对机体正常组织的合理防护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放疗配合低剂量辐射照射脾脏,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结果: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及CD4+、CD4+/CD8+比值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联合组为40.0%、36.7%和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6.7%和27.6%(P<0.05).出现并发症时的平均放疗剂量联合组分别为49.23 Gy、42.25 Gy和64.00 Gy明显晚于对照组的28.17 Gy、22.56 Gy和42.53 Gy(P<0.05).结论: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配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可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辐射能力.

  • 低剂量辐射诱导蛋白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刺激效应

    作者:吕兑财;苏燎原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诱导蛋白对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LDR诱导蛋白对单克隆抗体铺皿法-直接法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19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经LDR诱导蛋白作用后, 亚群细胞14C-TdR掺入值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18.23%、115.18%和121.62%.结论 LDR诱导蛋白能不同程度地刺激CD4、CD8、CD19细胞DNA合成.

  •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自由基机制探讨

    作者:张力元;霍红梅;张玉松;赵培峰;李伟;江家贵

    目的 研究低剂量照射(6 cGy)的骨髓细胞悬液,离心后得到的上层相(刺激液)对正常或辐射损伤细胞能否产生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刺激液与受0、2或5 Gy照射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混合培养,使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细胞中O2-的浓度.后,通过加入二亚苯基碘和肉豆蔻醋酸酯实验性、特异地降低或提高细胞中O2-的浓度,观察此种变化对刺激液产生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正常和受大剂量照射的骨髓细胞与刺激液共培养后,其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减少细胞中O2-的浓度可降低辐射损伤细胞的增殖活力,而增加细胞中O2-的浓度可提高辐射损伤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上述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发生的机制可能与细胞中O2-浓度的变化有关.

  • 低剂量辐射对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林林;尉军;孙宝胜;鞠桂芝

    低剂量电离辐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已被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所证实[1,2],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交感神经主要通过改变免疫器官内部的血液、淋巴液而影响免疫器官中和血流中各种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比例,从而影响其细胞间相互作用[3,4].

  • 低剂量照射对小鼠骨髓移植造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力元;杨顺;张明芝;江家贵;姜建平;张烨

    目的 探讨低剂量照射促进小鼠骨髓移植后受体造血功能的重建.方法 通过对小鼠体外骨髓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照射,用3H-TdR掺入法确定产生佳刺激增殖效应的照射剂量.在骨髓移植前,对供体小鼠骨髓细胞给予佳刺激剂量的照射,然后将被照射的骨髓细胞输入受体小鼠内,后动态监测受体小鼠的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结果 在离体情况下,经6和8 cGy低剂量照射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用低剂量照射的骨髓细胞进行骨髓移植后,受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细胞计数普遍高于相应的对照组.结论 低剂量照射可能促进小鼠骨髓移植后受体造血功能的重建.

  • 多次低剂量照射对雄性糖尿病大鼠脾细胞凋亡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艳博;郭彩霞;董丽华;王剑锋;刘淑春;吕喆;龚守良

    目的 观察多次低剂量辐射(LDR)对糖尿病(DM)大鼠脾细胞凋亡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和DM+LDR组;剂量分别为25、50和75 mGy,共照射15次;照射后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凋亡和TCRαβ百分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和DM+LDR两组大鼠体重均下降,尤以DM组明显.DM+LDR组大鼠血糖水平虽明显高于对照组(t25=23.321、t50=18.329、t75=9.23,P<0.01),但显著低于DM组(t25=3.574、t50=4.593、t75=5.577,P<0.01).同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M+LDR各组脾细胞凋亡增加,其中DM+50 mGy组增加明显(t50=4.102,P<0.01).血清IL-2含量也增加,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明显下降(t25=7.778、t50=7.411、t75=8.325,P<0.01).与DM组相比,DM+LDR各组脾细胞凋亡和代TCRαβ百分数均明显降低(凋亡:t25=4.772、t50=3.346、t75=6.778;TCRαβ:t25=3.381、t50=5.807、t75=2.356,P<0.05~P<0.01).血清IL-2含量呈下降趋势;脾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多次LDR能够削弱糖尿病造成的大鼠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降低糖尿病所致的脾细胞凋亡,并能调节脾脏免疫因子,改善其失衡状态.

16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