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脐带华通胶增厚一例

    作者:梁秋峰;奚杰;杨立新;洪喜萍;陈婕;王霞红

    脐带是连于胎儿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脐带外覆羊膜,内含卵黄囊、尿囊、二条脐动脉(管腔较小、管壁较厚)和一条脐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较薄).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组织,称为华通胶(Wharton jelly),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妊娠足月时脐带长30~100 cm,平均55 cm,直径0.8~2.0 cm[1].脐带华通胶增厚使脐血管的管腔受压,影响胎盘与胎儿之间血液流通,轻者使胎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重者导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2].因此,对于脐带华通胶增厚的早发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早产动因中的研究

    作者:王芬

    近年,无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是边远落后地区,早产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早产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45.9%-75%,存活的早产儿中8%-25%留有神经及智力方面的后遗症.早产的原因尚未阐明,但内在炎症反应是其主要病因.多种病原体可导致宫内感染,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成纤维细胞内快速表达,分解细胞外基质和调节氨基酸葡聚糖,刺激羊膜、蜕膜和绒毛膜产生前列腺素,从而促使胎膜早破、宫颈成熟和扩张、子宫收缩乃至胎盘剥离,导致早产的发生.

  • 绒毛膜羊膜炎的滋养细胞凋亡与感染性早产

    作者:周欣;孙丽洲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病因较多,其中由各种微生物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与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绒毛膜羊膜炎时胎盘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其中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及其他因子,如一氧化氮(NO)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改变与滋养细胞凋亡有关,而后者又通过多种途径与感染性早产的发生有关.通过对绒毛膜羊膜炎时滋养细胞凋亡的研究有望为感染性早产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IL-1β、MMP-8和胎儿胸腺等预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丽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胎膜破裂后,阴道内的致病微生物可沿胎膜破口进入羊膜腔,可诱发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导致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患者在胎膜早破后短期内没有临床症状,但早期预警并给予相应处理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如孕晚期B型溶血性链球菌筛查及相应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实验室预测指标如白细胞介素6(IL-6)外,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胎儿胸腺的超声测量等对C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综述近年来PROM并发CA早期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作者:徐茜;岳天孚

    沙眼衣原体是目前感染率高的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为引起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因其感染常呈亚临床状态,实验室检测对设备及技术要求高,临床医师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缺乏充足条件筛选高危人群并进行追踪治疗性伴侣,其潜在危害十分重大。妊娠期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有诸多不良影响:病原体本身造成的损伤机制及其引发的免疫反应是造成流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死胎、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产褥期感染和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有针对性地及时检查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降低母婴病率,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的重要举措。

  • 胎膜中Toll样受体2及受体4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作者:薛会灵;梁义娟;梁玲;刘金;蔡智慧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在自发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中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足月胎膜早破确诊病例40例(PROM1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足月产40例(对照1组);<37周胎膜早破确诊病例40例(PROM2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相应月份的计划外妊娠的正常引产病例20例(对照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胎膜中TLR2及TLR4的表达。结果:PROM组TLR2及TLR4的表达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胎膜早破患者中,TLR2水平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132.64±10.53)高于非绒毛羊膜膜炎组(118.3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4,P=0.000)。结论: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 TLR2与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密切相关。

  • 宫颈环扎术并发症

    作者:夏恩兰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关报道少,严重并发症罕见。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围手术期出血、宫颈裂伤、环扎线或环扎带移位等,少见的并发症有膀胱宫颈瘘、输尿管宫颈瘘等,经阴道环扎的并发症较经腹环扎多。并发症的发生率因宫颈环扎的时机及适应证的不同而异。并发症常随孕周的增加及宫颈的扩张而增多,当胎膜破裂或宫颈扩张时行环扎术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已证明宫颈环扎的穿刺点和环扎带的位置直接影响妊娠结局,环扎带越接近宫颈内口效果越好。宫颈环扎后一般要限制体力活动,适当卧床休息,若子宫的敏感性增高给予孕酮和保胎药物,有感染病史及感染迹象者给予抗生素,重视阴道感染的筛查与治疗,密切监测母胎情况,关注宫颈环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开腹或腹腔镜环扎需剖宫产分娩,如有产兆,应即刻施术,避免发生宫颈裂伤或子宫破裂。

  •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L-6、CRP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王海燕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血清、羊水中的含量,探讨其与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剖宫产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PROM)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CRP的水平,同时2组均取胎盘做病理检查。结果(1)PROM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CR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 PROM组中,绒毛膜羊膜炎者21例,其血清、羊水中IL-6、CRP水平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P<0.05);(3)经治疗后血中IL-6、CRP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孕妇血中IL-6、CRP水平均与PROM及宫内感染有关,在临床指导用药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 先兆早产中绒毛膜羊膜炎的致病菌和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陈燕

    目的:研究先兆早产中绒毛膜羊膜炎的致病菌和影响因素.方法 :取材于近三年(2013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单胎妊娠且存在有绒毛膜羊膜炎的先兆早产孕妇,数量为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无绒毛膜羊膜炎的先兆早产孕妇20例为对照组,研究先兆早产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以及致病菌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孕妇早产出现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以及孕期小于34周.观察组中9例孕妇的白细胞大于15×109/L,8例孕妇C-反应蛋白大于3000ml/L,对照组中白细胞大于15×109/L的只有1例孕妇,C-反应蛋白大于3000mg/L的有1例孕妇,观察组检测指标超过健康指标的孕妇数量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20例先兆早产孕妇中,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6例(30.00%),由B族链球菌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5例(25.00%),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4例(20.00%),有粪肠球菌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4例(20.00%),由其他病菌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1例(5.00%).结论 :导致先兆早产孕妇出现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以及孕周较短,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主要病菌为大肠埃希菌以及B族链球菌等,及时发现孕妇的相关症状表现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绒毛膜羊膜炎的出现,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 孕妇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

    作者:侯灵彤;卢贺翔;刘春凤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监测绒毛膜羊膜炎(CMA)的意义.方法 于PPROM孕妇(PPROM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终止妊娠时采集静脉血测定CRP及IL-6含量,并收集胎盘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PPROM组组织CMA发病率为100%(37/37),对照组为6%(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PROM组CMAⅠ级者与对照组比较,母血CRP及IL-6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与组内CMAⅡ、Ⅲ级者比较,二指标含量明显下降(P均<0.05).③PPROM组母血CRP及IL-6水平与组织CMA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和0.79(P均<0.05).结论 PPROM组组织CMA可导致母血CRP及IL-6升高,且二指标水平与CMA程度呈正相关.

  • 康妇特栓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胜兰;李怀芳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 15%~45%,主要由阴道加德纳菌(gandnerella)与某些厌氧菌混和感染引起,BV与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有关,可导致异位妊娠或不孕.妊娠期阴道内过氧化氢阳性乳酸杆菌相对不足,有利于加德菌及一些厌氧菌生长,因此,尽管妊娠期阴道低pH环境,同样会发生BV[1].妊娠并发BV可能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有效的治疗是首选口服甲硝唑,近期疗效可达98.8%, 但孕妇忌用.我院应用康妇特栓(Comfort Pessaries)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30例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脑超声随访观察

    作者:刘海涛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其诊断关键,颅脑超声技术具有价廉、无射线损害、可床边检查等优点,可作为常规筛查早产儿脑损伤的首选手段.我院对30例于本院出生的,经首次颅脑超声诊断为PVL的早产儿进行了颅脑超声的追踪随访,结果如下.

  •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海涛

    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tricular leukomalacia,PVL)、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出血后脑积水等.近年来,IVH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VL上升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类型.据报道国内10家大型医院PVL总发生率和囊性PVL发生率分别为23%和0.3%[1].早产儿PVL的高危因素很多,除早产儿自身因素如血管发育不成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及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易损性外,近年母胎感染或炎症导致PVL的学说也正在得到普遍认可[2].深入研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因素,并给予积极的防治对降低其伤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进行了临床分析.

  • 蛋白酶、IL -8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妙英;焦朋增;赵媛媛

    目的:探讨蛋白酶、白细胞介素-8( IL -8)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53例,根据有无发生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 HCA 组22例和无 HCA 组31例。比较2组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 - AT)及 IL -8、C 反应蛋白(CRP )、WBC 水平,比较 HCA 组不同严重程度 HCA 时新生儿脐带血中 NE、Ox - AT、IL -8、CRP 、WBC 水平。记录2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2组孕妇血清、新生儿脐带血中 WBC、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A 组 NE、Ox - AT、IL -8水平均明显高于无 HCA 组(P 均<0.05)。重度 HCA 孕妇的新生儿脐带血中 NE、Ox - AT、IL -8、WBC、CRP 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者(P 均<0.05)。孕妇血清 NE、Ox - AT、IL -8水平与新生儿脐带血 NE、Ox - AT、IL -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 均<0.01)。新生儿脐带血中 NE、Ox - AT、IL -8水平与 WBC、CRP 水平呈弱相关性( P 均<0.05)。新生儿脐带血中 NE 水平与 Ox - AT、IL -8水平呈正相关性( P 均<0.05),Ox - AT 水平与 IL -8水平呈正相关性( P 均<0.05)。HCA 组剖宫产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肺炎率明显高于无 HCA 组( P <0.05或 P <0.05),HCA 组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 HCA 组(P 均<0.05)。结论动态监测孕妇血清 NE、Ox - AT、IL -8水平变化,有利于尽早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 HCA 的发生及妊娠结局,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PAF、G-CSF水平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沈晓亚

    目的 探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胎膜早破孕妇9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者49例作为未足月组,足月胎膜早破者50例作为足月组,另外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羊水、血清及脐血中PAF和G-CSF水平,统计足月组与未足月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与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羊水及脐血中PAF和G-CSF水平差异,对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与血清PAF和G-CS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CSF及PAF对胎膜早破孕妇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未足月孕妇并发绒毛膜羊膜炎、足月孕妇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血清、羊水及脐血中PAF和G-CS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未足月组高于足月组(P均<0.05),足月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未足月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组(P<0.05).在胎膜早破孕妇人群中,发生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羊水及脐血中PAF和G-CSF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者(P均<0.05).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与血清PAF及G-CSF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均<0.05).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血清G-CSF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灵敏度较高,而血清PAF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 孕妇外周血清G-CSF、PAF水平可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因子,能够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实施期待治疗提供依据.

  • 胎膜早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与CRP、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武长芬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并分娩的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55例(观察组)及同期无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经病理检查又分为绒毛膜羊膜炎亚组38例及非绒毛膜羊膜炎亚组17例,两组CRP、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d后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白细胞计数仅轻度下降(P>0.05).结论 检测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胎膜早破孕妇血中NF-κB P65、IL-8、MMP-9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丹;迟心左;周昌菊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细胞介素-8(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检测5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上述孕妇外周血清中IL-8及MMP-9浓度,胎盘胎膜病理检查有无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并与同期正常50例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1)研究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4.0% vs 10.0%,P<0.05).(2)研究组内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NF-κB P65、IL-8及MMP-9均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IL-8、MMP-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F-κB P65、IL-8、MMP-9对预测绒毛膜羊膜炎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 (1)孕妇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有关.(2) 孕妇外周血NF-κB P65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患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辅助指标.(3)联合检测孕妇外周血NF-κB P65、IL-8及MMP-9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

  • 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在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在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2014年10月诊断胎膜早破患者135例,入院后分别给予双抗体夹心ELIL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产后均给予胎膜病理检查,确定绒毛膜羊膜炎诊断及病变严重程度.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及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产后组织学诊断无羊膜炎者67例,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109例,其中,Ⅰ级75例,Ⅱ级26例,Ⅲ级8例.羊膜炎组患者血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羊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AUG)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683),以CRP水平≥34.81 m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53.16%.以IL-6水平≥45.82n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1.37%,特异度为56.83%.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关系,血清CRP、IL-6水平升高对于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关系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对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10月发生胎膜早破患者132例,依据胎膜早破时间分为长程组(胎膜早破时间≥12h)68例和短时组(胎膜早破时间<12h)64例,入院后给予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采用Pearsman相关系数分析胎膜早破时间( h)与血清CRP水平之间相关性. 入组患者产后均行胎膜病理检查,确定并比较2 组患者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 结果 长程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4.82 ±3.27)mg/L高于短时组的(6.39 ±1.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胎膜早破时间(t)与血清CRP水平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74,P<0.05). 长程组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8%(28/68)高于短时组26.56%(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胎膜早破时间越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越增加.

  • C 反应蛋白在指导绒毛膜羊膜炎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目的:分析 C 反应蛋白在指导绒毛膜羊膜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绒毛膜羊膜炎患者47例依据患者抗生素联用种类不同分为单联组24例,双联组23例。治疗前及入院后第1、2、3天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 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率。统计分析2组患者分娩后高热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结果治疗前2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天2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双联组低于单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联组第1、2、3天 C 反应蛋白变化率高于单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联组患者分娩后高热发生率为12.5%(3/24),产后出血率为8.3%(2/24),均分别高于双联组的4.4%(1/23)和4.4%(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有助于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判断;联合用药可能有助于降低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并发症发生。

334 条记录 5/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