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黏液瘤31例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李令珂;刘迎龙;张红超;陈元恒;侯迈;徐金星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1例心脏黏液瘤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黏液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死亡l例,其余患者术后恢复好,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随访6个月~10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黏液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是心脏黏液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 家系心脏黏液瘤4例

    作者:徐序洁

    例1,女,16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4 d.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内有团块状回声,诊断左心房黏液瘤,于1992年6月26日人院.查体:心尖部闻及Ⅰ级收缩期杂音,不随体位而改变.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切口,切除左心房黏液瘤.术中见瘤体大小为5.2 cm×3.7 cm×3.1 cm,呈葡萄状,基底部约3 cm×3 cm,位于卵圆窝左侧,瘤体远端坠向二尖瓣口,部分阻塞二尖瓣口.距瘤体约3 mm将房间隔和黏液瘤做同心圆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恢复良好,术后第10天出院.病理诊断:左心房黏液瘤.随访14年,患者无症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肿瘤无复发.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 家族性
  •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探析

    作者:高玉玲

    目的:分析研究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可见38例心脏黏液瘤情况,可见左房黏液瘤32例,右房黏液瘤6例,观察可见患者的超声表现均具有特征性。结论:采用经胸心脏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诊断价值显著,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价值,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 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左房黏液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吴晓艳;傅巧美

    目的 探讨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左房黏液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40例原发性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脑梗死1例(2.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2.5%),频发室性早搏3例(7.5%),其中1例同时伴发房室传导阻滞、低心排综合征2例(5% ),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评估、护患沟通是重要环节,全面了解术中情况、术后维持血液动力学平衡,重点观察围术期栓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是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左房黏液瘤的重要保证.

  • 右胸微创小切口切除心脏黏液瘤疗效评价

    作者:谢小均;李新;杨帆

    目的:对比标准胸骨正中切口,探讨经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7例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右胸微创切口切除15例(右胸微创组),经标准胸骨正中切口手术22例(标准正中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情况、住院死亡率和肿瘤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胸微创组住院时间[(11.2±1.3)d对(14.5±1.4)d,P<0.05]、术后输血量[(0.7±0.8)U对(1.8±1.4)U,P<0.05]及疼痛评分(4.6±0.9对6.0±1.3,P<0.05)明显低于标准正中组.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与标准胸骨正中切口相比,经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脏黏液瘤切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心脏黏液瘤和黏液肉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沙;王哲;陈安清;周光华;蒋振斌

    原发性心脏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心脏肿瘤的手术广泛开展,良性肿瘤术后可取得满意疗效;恶性肿瘤少见,手术难以根治性切除,术后疗效差且易复发、转移,患者多在术后短期内死亡[1-4].本研究所心脏外科在20余年中共完成心脏肿瘤手术137例,现总结其中120例黏液瘤与黏液肉瘤病例的资料,报道如下.

  • 卡尼复合征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

    作者:魏柯;郭宏伟;周洲;杨航;范舒雅;孙晓刚;胡盛寿

    目的 比较卡尼复合征(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为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提供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72例接受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确诊为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7~50岁,平均(28.57±13.26)岁;均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54~94个月,平均(76.86±15.49)个月.比较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和散发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性别、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性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结果 手术切除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在总体心脏黏液瘤中的发病率为1.88%,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左房.所有7例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术后没有早期死亡,随访期间无死亡.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性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率及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可取得良好的外科疗效.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相比,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发病年龄更早,术前动脉栓塞率更高,常见多发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对于Carney complex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应更积极,术后应更密切随访.

  • 126例心脏黏液瘤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云喜;胡建国;周新民;刘立明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 年 1月至 2009年12月12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死亡4 例,死因分别为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应激性溃疡及大面积脑栓塞各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17%.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8例、心包积液4例、下肢栓塞1 例.术后随访108 例,随访率85.71%.2 例分别在术后 4年及8年复发,1 例为多发性黏液瘤、1 例为左房壁黏液瘤;2例分别死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充血性心衰.结论 心脏黏液瘤只要能够手术切除,预后是良好的,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黏液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心脏黏液瘤手术后复发率低,远期复发可能与其起源部位有关.

  • 心脏黏液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特点(附3例报告)

    作者:张建明;陈道文;林兴建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心脏黏液瘤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例为年轻患者.1例为老年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颅影像学显示脑缺血性或出血性改变,或颅内多发性动脉瘤.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心房黏液瘤.结论 心脏黏液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特点是由脱落的瘤栓阻塞脑血管导致多发性脑卒中样改变.

  • 左房黏液瘤合并多发脑梗死及颅内多发动脉瘤1例报告

    作者:孙奉辉;于逢春;杜志华;陈新平

    现报告1例心脏黏液瘤合并多发性脑梗死及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如下.1 病例 女,24岁.因"头晕、走路不稳4d"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双眼视物不清、走路不稳及左侧肢体麻木,伴有心慌、心悸.家族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8℃,脉搏80/min,呼吸18/min,血压98/60mmHg(1mm =0.133kPa);思睡,言语流利;双眼右视有重影;左侧面部及偏身痛觉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Babinski征(+);左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心率80/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扑落"样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生化及电解质均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5.27mg/L;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增大,中下部见中强回声光团与房间隔相连,并随心动周期飘动,舒张期随血流进入二尖瓣口;考虑左心房黏液瘤.

  • 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

    作者:徐勇;李明秋;荣晓松

    目的:评价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脏黏液瘤的诊断、治疗经过.13例患者通过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左房黏液瘤12例(其中合并三尖辩关闭不全2例),右房黏液瘤1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黏液瘤,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3个月~5年,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均恢复到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级.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是检出心腔内心脏肿瘤有效的方法:心脏黏液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心脏黏液瘤20例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虞桂平;沈振亚;叶文学;刘照晶;郭世强

    分析20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4~60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脏黏液瘤以左心房多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 左心房黏液瘤手术治疗10例报告

    作者:陈一欢;沈振亚

    心肝黏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肝肿瘤,大部分位于左心房.自2003年8月至1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左心房黏瘤10例,现报告如下.

  • 左房黏液瘤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陈磊;沈振亚;叶文学;华菲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原发肿瘤,大多为良性,但有低度恶性倾向,存在栓塞、猝死的危险,87.7%发生在左心房,10%-73%发生在右心房,约6%-8%发生在左心室[1-3].我院2007年5月2011年8月收治16例左房黏液瘤,现探讨左房黏液瘤的围术期处理.

  • 左心房罕见巨大横纹肌肉瘤一例

    作者:马静;陈明;王军臣;冯晓东;韩扬;刘盛林

    原发性心脏肿瘤比较少见,多为良性肿瘤,主要以心脏黏液瘤为主,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临床主要为血管肉瘤[1].我院2011年8月收治了一例罕见的原发性左心房巨大恶性肿瘤,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报道如下.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作者:王洪斌;刘志勇;杨丹宁;李旭东;朱亚彬;王玉华;李鸿雁;堵俊杰;周建民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心脏肿瘤的一半以上.黏液瘤成人多见,多数有瘤蒂且大约有75%与房间隔左房面相连.1997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共收治心脏黏液瘤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 合并非出血性脑梗死的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吕浩;沈振亚

    目的:探讨合并非出血性脑梗死的心脏黏液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12例并发非出血性脑梗死的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接受心脏肿瘤切除术,近一次脑梗死距手术间隔3~35d,平均(18.7±9.6)d。本组病例肿块均位于左心房,瘤体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黏液瘤,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未加重。随访3~89个月,目前尚未出现复发及远处种植病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和积极改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是该类患者能否耐受手术的关键。对于非出血性脑梗死,3周后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是较安全的。

  •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丽萍;胡瑛;陈蕾;姜敏莉;屠伶伶;李世岩

    作者自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对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心脏黏液瘤23例患者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超声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 白细胞介素6在心脏黏液瘤中的水平及影响因素

    作者:惠增骞;张华;丁守良;杨星昌;马兰香;梁瑞;武艳;仇小强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与心脏黏液瘤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清IL-6水平,并与4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IL-6均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增快、肿瘤大小与血清IL-6水平有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心脏黏液瘤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经手术治疗后可恢复正常.IL-6在心脏黏液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一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高静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房、室腔,常发生于左心房,约占75%[1].由于瘤体易脱落,且突入心腔的瘤体妨碍正常血流,常导致左房室口梗阻,产生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上需及时处理.目前,多主张行体外循环下左房黏液瘤切除,以恢复正常血流.我科于2004年12月成功地治疗了一例左心房黏液瘤.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20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