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联合硬膜外-腰麻下子宫全切术中恶心呕吐的防治

    作者:吕志瑞;姜丽华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联合硬膜外-腰麻下子宫全切术中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子宫全切术,ASA Ⅰ~Ⅱ级的病人45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Ⅰ组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Ⅱ组万汶;Ⅲ组乳酸格林氏液.三组患者分别于腰麻前20 min内静脉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万汶、乳酸格林氏液250 ml,均采用丁卡因(1%丁卡因1 ml+10%GS1 ml+3%麻黄素1 ml)重比重液2.5 ml行腰麻.腰麻后低血压持续超过3 min者,静注麻黄素10 mg,比较三组腰麻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及麻黄素应用率.结果 Ⅰ、Ⅱ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麻黄素应用率均明显低于Ⅲ组(P<0.05),经快速补液后低血压的自动复升率Ⅰ,Ⅱ组明显高于Ⅲ组(P<0.01),Ⅰ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麻黄素应用率略低于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万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有效防治联合硬膜外-腰麻下子宫全切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且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的效果略优于万汶.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病人血气和电解质的影响

    作者:李前辉;艾艳秋

    目的 比较乳酸钠林格液、万汶和佳乐施用于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病人血气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Ⅰ组)、万汶组(Ⅱ组)和佳乐施组(Ⅲ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前,分别用相应液体以20ml/(h.kg)的速度AHHD30min,诱导时及以后继续用相应液体20ml/(h.kg)的速度HHD30min后手术.并于AH-HD前(T1)、AHHD毕(T2)、AHHD后60min(T3)、AHHD后120min(T4)采集动脉血待测血气指标及电解质.结果 三组AHHD后,HCT在T2、T3、T4点均较T1点降低P<0.01,AHHD毕与AHHD前比较乳酸钠林格液组HCT降低8.9%,万汶组降低24.8%,佳乐施组降低17.1%.三组病人AHHD后与AHHD前比较,PH、K+无明显变化P>0.05,HCO3-PaCO2均降低P<0.01.AHHD毕与AHHD前比较,Na+、CL-均升高P<0.01,Ca2+的变化万汶组和佳乐施组均降低P<0.01.结论 术前AHHD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用万汶和佳乐施扩容效果优于乳酸钠林格液,且万汶优于佳乐施;AHHD对血气指标无明显影响;三组AHHD后CL-均增加,而万汶组和佳乐施组AHHD后Ca2+降低,应予以注意,必要时及时补充钙离子.

  • 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李静;李延坤;董铁立

    目的 探讨在不同麻醉方法下,6%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在术前30 min内快速输注万汶15 ml/kg.A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B组在全麻下施行.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记录稀释前、稀释后、术毕和第1天的变化.结果 A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变化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用于切除面部复杂性巨大血管瘤1例

    作者:赵新京;景桂霞;童华

    面部巨大血管瘤切除常导致大量出血,而输人大量库存血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我科采用快速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减少血管瘤出血量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张某,男,56岁,左面颊部巨大蔓状血管瘤病史22年,近3个月生长加快.人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部查体无异常.专科情况;肿瘤位于左侧面颊部,上界达睑裂平面,下界为颌下,后界位于左耳屏前,前界达鼻翼旁及上唇正中.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

    作者:王漠;陈绍洋;朱蔚琳

    目的:观察706代血浆联合复方氯化钠行高容血液稀释(AHH)对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初产妇52例,随机分入Ⅰ组(n=20),Ⅱ组(n=32).两组患者分别于腰麻前20min内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200mL,复方氯化钠及706代血浆各500mL.均采用10mg5g/L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实施腰麻,腰麻后低血压持续超过2min者,静注麻黄素10mg.比较两组腰麻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及麻黄素应用率.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Ⅱ组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较低(P<0.01),恶心、呕吐并发症少(P<0.01),麻黄素使用率低(P<0.01),同Ⅰ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仿,均较好.结论:以复方氯化钠联合706代血浆行AHH可有效防治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

  • 围术期维持活体部分移植小肠血供的措施

    作者:罗兰;王为忠;陈绍洋;吴国胜;宋维亮

    目的探讨围术期维持移植小肠血液灌注的方法. 方法男,18岁,短肠综合征患者,全麻下接受其父亲供给末段回肠150 cm,行活体部分小肠移植. 围术期维持出入量平衡,中度等容血液稀释,选用扩血管药,防止血管痉挛,以及抗凝治疗. 结果术后31 d脱离肠外营养,至今已术后34 mo,未发生移植小肠明显缺血性改变. 结论采取上述方法均是维持围术期移植小肠血供的重要措施.

  • 羟乙基淀粉130/0.4血液稀释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牛纪元;姚立农;孙绪德;张晓峰;杨永慧;刘晓峰;柴伟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对40例ASA 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万汶组(n=20)和对照组即平衡盐组(n=20),手术前扩容至Hct 30%. 麻醉方法均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术中液体维持用平衡盐. 血管吻合开放血流后比较两组血运微循环情况,手术开始时和结束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万汶组AHHD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吻合后微循环指标万汶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术前AHHD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改善局部氧供,提高术中断指再植的成活.

  • 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欣;吴丽

    目的:探讨外科大手术患者行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120例择期外科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40):A组采用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单纯自体血回输技术,C组不采取以上血液保护措施.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红蛋白水平(Hb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术中出血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聚功能明显降低(P<0.05),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率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外科大手术中联合应用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输血,安全性高.

  • 等溶量血液稀释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

    作者:周金荣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实施等溶量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梗死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根殷;王旭光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用于肝叶切除术中对减少输异体血量及术后Hb和Hct的影响.方法:择期肝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稀释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两组皆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Ⅰ组术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手术结束前回输自体血,Ⅱ组按常规处理.于术前、术中(ANHD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分别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尿量和补液输异体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接近,Ⅰ组有13例完全避免输异体血,余7例各输异体血200ml;Ⅱ组每例患者均输异体血,输血量480±180ml,显著多于Ⅰ组(P<0.01).两组输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Ⅰ组血液稀释后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术毕Ⅰ组和Ⅱ组的Hb、Hct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并且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Hb、Hct仍显著低于术前,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使肝叶切除术患者少输或不输异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的方法.

  •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用于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亚琴;韩新生;吕建瑞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术以羟乙基淀粉(6%贺斯200/0.5,HES)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时血流动力学及内稳态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级,在硬外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35例,麻醉前30~40min内输入HES(15ml/kg),使血容量增加20%.术中出血用等量的HES补充,同时以8~10ml/kg@h速度补充乳酸林格氏液,使血容量基本呈术前的超容状态.当Hb低于90g/L时输入同型异体血,术毕适当利尿.术中所有患者持续性吸入纯氧3~4L/min,连续监测HR、BP,于HD前(H0)、HD后15min(H1)、输入同型异体血前(H2)以及术毕(H3)各时点采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及血常规检测.结果:HR、SP、DP、MAP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Hb、Hct在HD后各时点均降低(P<0.05或P<0.01).9例患者因Hb<90g/L而输入同型异体血.术毕Hb、Hct与AHHD后15min无明显差异(P>0.05);HD后各时点动脉血K+、Na+、Ca2+、Ph、BE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HES行AHHD对全髋置换术患者在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时行血液保护是安全有效的,避免异体血不必要的输注.

  • 镇痛和血液稀释对家兔凝血及血儿茶酚胺的影响

    作者:丁明;王丙琼;程庆钦

    断肢再植前后疼痛及各种应激因素致使机体儿茶酚胺升高并且导致高凝状态,使再植肢体成活率降低.适当降低伤者的儿茶酚胺水平和血液粘稠程度,改变机体的高凝状态,对再植的肢体大有裨益.

  • 探讨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外科全麻病人围术期的影响

    作者:刘红;李艳玲;陈欣;姚传玉

    目的:探讨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外科全麻病人围术期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外科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组130/0.4组(W1实验组)、乳酸林格氏液组(R1对照组)各30例.在围术期分别输注乳酸林格注射液加万汶组、乳酸林格注射液组.2组患者麻醉后至术手6小时内,每隔5min测量血压,持续监测心率.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至术手36h内,每隔5min测量血压,持续监测心率、麻醉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及种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0.05).术中及术后发生低血压R组12例(40%),W组0例,3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外科全麻病人术后低血压有很好的容量治疗作用.

  •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压及自体血回收在腰椎板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坤;李文辉;邹继杰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aemodilution,ANH)联合控制性低压(control ed hypotension,CH)和自体血回收(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IBS)技术在腰椎板减压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腰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n=25):ANH联合CH及IBS组(I组)和单纯行自体血液回收组(Ⅱ组)。 I组根据术前Hct计算出将Hct稀释至30%时的采血量[采血量(ml)=体重(kg)×7%×2×(实际Hct-目的Hct)/(实际Hct+目的Hct)],进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术中用七氟醚和雷米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以MAP为基础值的70豫指标作参考,维持MAP(65±5)mmHg。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回输术野出血。Ⅱ组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回输术野出血。术中连续监测HR、MAP、CVP;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并分别于ANH前、ANH后、输血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器(RBC)、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及疾病种类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稳定,HR、MAP、CVP无明显差异(跃0.05)。I组患者经过ANH共储备了全血(465±116)ml。I组术中失血量(605±136)ml和回输洗涤红细胞量(315±67)ml均显著低于Ⅱ组(986±165)ml和(525±73)ml(<0.01);I组RBC、Hct、Hb、Plt在ANH后较术前降低(<0.05),两组患者由于术中出血,输血前RBC、Hct、Hb、Plt低水平(<0.01)。输血后均回升,I组更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患者PT、APTT、TT时间输血前和输血后均比术前延长(<0.01),而FIB低于术前(<0.01),但均在正常范围,I组更接近术前水平。 I组未输入异体血。Ⅱ组3例输入红细胞2 U,5例输血浆200ml。结论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可减少甚至避免异体输血。

  • 控制性输液在急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作者:陈景标

    休克这词由英文Shock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急生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经典代表,是在创伤及其他意外事件中较短时间内大量血液丢失,导致心脏前负荷急剧下降,并且超出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液体复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环节,液体治疗时机与量的选择对于出血性休克传统的观点是尽早、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恢复血压到正常水平。目的是尽早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纠正其代谢障碍,从而减少细胞的损伤,恢复器官功能。但在出血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大量的输液把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会严重扰乱机体的内环境,血液稀释,使已经形成的凝血块脱落,导致出血增多,酸中毒加重,众多资料显示早期大量的液体治疗会导致死亡率的增高[1]。近年来报道较多,因此现对制性输液在外科急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 体外循环术中不同静脉麻醉药对脑静脉血氧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傅建学;金新会;祁恒宁;马勇;王锦鹤

    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血液稀释、温度的变化,脑氧供需可能存在失衡;静脉麻醉类药物通过对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而影响脑氧供需平衡.本研究通过对咪达唑仑、异丙酚在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初步探讨影响脑氧供需平衡的因素.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姜则;梁华;丁志刚;刘晓华;周建明;马红霞;曾天俊;钟振华;杨娟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胸椎或腰椎老年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H组)、控制性降压组(C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CO组)和对照组(R组),每组20例.不同时间点采集桡动脉及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3及7d行MMSE评分.结果:4组血流动力学均平稳,各时点LAC、PO2、BE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1 d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7d明显高于术后1 d(P <0.05),但仍低于术前(P>0.05).CO组术中失血量及平均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结论:AHH联合CH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利于患者康复.

  • 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桂花;耿智隆;梁吉文;郑敏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Ⅰ组)、单纯AHH组(Ⅱ组)和AHH联合CH组(Ⅲ组),均采用全身麻醉,Ⅱ、Ⅲ组麻醉诱导后按照15ml/kg,20-30ml/min,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行AHH,Ⅲ组同时静脉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5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Ⅰ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术中连续监测MAP、CVP、HR、ECG、SPO2、PERCO2和尿量.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0)、血液稀释结束(T1)、手术后1h(T2)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记录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失血量及异丙酚的总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失血量减少,Ⅱ组、Ⅲ组的尿量增多(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失血量减少(P<0.05).与To比较,Ⅱ组、Ⅲ组AHH后CVP升高(P<0.05);Ⅲ组与Ⅰ组、Ⅱ组在T1时MAP、CV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Ⅱ组、Ⅲ组比较Ⅰ组在T1、T2时TNF、IL6明显增高(P<0.05),与T0比较Ⅰ组TNF、IL6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能够维持老年髋关节手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并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可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

  • 老年患者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胃肠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贾桂花;梁吉文;李轶;郑敏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HES) 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胃肠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组)和AHH+ CH组(C组)两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R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C组麻醉诱导后按照15mL/kg,20~30 mL/min速率,输入HES 130/0.4,联合硝酸甘油CH,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70 mmHg.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血液稀释结束(T1)、手术结束后1h(T2)测定动脉血pH、血乳酸、碱剩余、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黏膜pH.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与R组比较,T1、T2时C组TNF-α、IL-6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AHH后C组中心静脉压升高(P<0.05);C组与R组在T1时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液pH、血乳酸、碱剩余、胃黏膜pH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 HES 130/0.4 AHH联合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胃肠道影响较小,同时可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

  • 益气滋阴活血汤联合血液稀释疗法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玉梅;张红武;杨如意;郭占芳;李英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汤联合血液稀释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长期定居青海高原地区,确诊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滋阴活血汤联合血液稀释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血液稀释疗法.治疗14天后对比血常规(RBC、Hb、HC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使用益气滋阴活血汤联合血液稀释疗法能显著改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并显著缓解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汤联合血液稀释疗法对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681 条记录 33/35 页 « 12...27282930313233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