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作者:靳爱香

    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是腹泻治疗中的重点,笔者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种简便快捷、实用易懂的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补液方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的观察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采用两种补液方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7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传统补液法,观察组: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各时段的病死率,临床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高于观察组(P<0.05),严重并发症率(37.14%)高于观察组(22.86%);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相对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上,两组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采用亚休克疗法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输液量,提升患者生存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 骨髓腔输液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绍祥

    骨髓腔输液是危急重症患者在需要紧急输液而又无法及时建立常规静脉通道时抢救生命的绿色输液通道,在完善的条件下,该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可靠,逐渐受到临床重视.

  •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不同补液方案的效应

    作者:贾慧群;王勇;宋子贤;蔡巧颖;张翼

    目的 通过观察血液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评价3种补液方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液体治疗的效应.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限制性补液组(A组,n=20),常规补液组(B组,n=20),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组(C组,n=20).A组输入液体总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B组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丢失量.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以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 130/0.4)15 ml/kg在30 min内静脉输注实施AHH.术中监测入室(T1)、切皮时(T2)、开膈肌时(T3)、吻合时(T4)、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及BIS.于T1、T3、T4、T5时点抽取静脉血以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以酶免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3组MAP诱导后均降低,C组MAP、CO、SV术中高于A组与B组.血液动力学不良事件A组高于B组与C组.C组术中Cor、ADH、ALD、AngⅡ、NE浓度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的补液方案其治疗效应也不同,AHH的治疗效应优于限制性补液与常规补液.

  • 血透中血压降低不同的补液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作者:孟秀云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保持内瘘通畅、血流量充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前提[1].它能保障透析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997年NKF-DOQI血管通路工作组建议尽量用自身动静脉内瘘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4].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内瘘闭塞,给血液透析带来了困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内瘘的闭塞与透析中血压下降时补液的方法及压迫止血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对42例血透患者进行了观察,并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内瘘的闭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创可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程九兰;胡国兰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液体、药液直接进入静脉的方法,也是临床上应用广的给药补液方法,在临床疾病的抡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事临床护理20多年,发现传统的交叉固定覆盖无菌纱布有不尽人意之处.

  • 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补液方法的护理研究

    作者:廖婧;张晓萍;张佩芳

    肾脏移植是绝大多数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健康的佳选择.自1954年Murray等人成功实施人类首次肾移植至今,全球肾移植已超过62万例[1],其中我国各医疗单位共完成肾移植6万余例.肾移植的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逐年提高,对术后护理的侧重也日益突出.术后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多尿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管理[2,3],如何合理地补液、促进患者康复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现报道如下.

  • 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敖大乔;刘坤;王婷

    目的 评价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56例分为两组,早期液体复苏组(治疗组)29例,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积极的液体复苏达到早期复苏目标,常规组27例,给予传统的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h及24h时的CVP、MAP、ScvO2、SaO2,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CVP、MAP、ScvO2 、SaO2、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指标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可改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休克 补液方法
  • 血液透析中不同的补液方法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

    作者:徐子惠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保持内瘘通畅、血流量充足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前提[1],它能保证透析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内瘘闭塞,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困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内瘘闭塞与透析中不同补液的方法及压迫止血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对血透患者采取不同补液的方法及压迫止血的时间,并观察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 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

    作者:陈陆奇

    目的:不同补液方法治疗院前急救创伤性休克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急救科在院前急救时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5例,按照补液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对照组实施传统足量快速补液法,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41例,死亡11例,死亡率26.82%,观察组44例,死亡7例,死亡率15.91%,两组比较,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时效果良好,显著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 传统烧伤补液的不足及改进

    作者:李保国;颜春丽;王海霞

    烧伤补液是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重要的方法之一,但因烧伤后对病人的病情无法精确判断,同时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因此,各地区、各大医院烧伤补液的方法各不相同.我院1995年以前一直按教科书所讲的补液方法进行补液,发现其存在许多不足,1995年以来,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

  • 研究不同补液方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何强

    目的 研究分析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中实施不同补液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选取时间段为,病例数为60例.根据补液方式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的足量快速补液模式,观察组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内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过程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补液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 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峰;康晓锦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时两种补液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依据院前急救时补液方法分组,A组58例,采取传统补液法,B组58例,采用亚休克疗法,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B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2h内死亡率、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低于A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时,与传统补液方法相比,亚休克疗法可进一步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