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砷剂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及与维生素C联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蕾;徐建民

    砷剂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它诱导恶性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包括砷剂可以使肿瘤细胞的PML-RARa蛋白降解,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改变线粒体的膜通透性.新的研究资料表明砷剂可以影响细胞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细胞内的ROS水平,而诱导细胞凋亡.维生素C是一种传统的还原剂,有时对细胞又起着氧化剂的作用.本文就此做一些总结,并对砷剂和维生素C的联合应用的机制进行一些探讨.

  • 三氧化二砷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系作用效果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黄巾帼;张海南;陈子卿;杨丽娜;郭书娟;陶生策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揭示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ATO处理12、24和36 h的肝细胞癌HepG2细胞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对其代谢物谱进行全局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07种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糖基化和单碳代谢是主要受影响的细胞功能.其他细胞功能或途径如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等也受到影响.结论·ATO通过影响HepG2细胞主要的代谢途径,抑制细胞生长和迁移,并加剧氧化应激来诱导癌细胞凋亡.

  • 三氧化二砷诱导骨髓瘤细胞JAK/STAT3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鸣明;邹丽芳;窦红菊;朱琦;任志宏;胡钧培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人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细胞内 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与细胞增殖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AS_2O_3对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_2O_3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S_2O_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_2O_3作用前后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AS_2O_3作用72 h后,骨髓瘤细胞U266、RPMI8226细胞内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伴随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至消失,细胞增殖发生G_0/G_1期阻滞,上述三者变化均与AS_2O_3浓度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 AS_2O_3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增殖受抑,与AS_2O_3诱导细胞内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存在一定关系,且与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相关.

  • 大黄素提高砷剂抑瘤效果的体内研究

    作者:李慧;杨洁;康迅雷;李玲娜;易静

    目的研究大黄素增强砷剂的抑瘤作用,探讨肿瘤细胞敏感性、抗凋亡信号NF-κB激活与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方法在HeLa细胞移植瘤的动物模型上,应用不同剂量大黄素和砷剂腹腔注射,2周后检测瘤重、体重;留取新鲜组织,检测其抗氧化能力;瘤组织分离培养后,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和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NF-κB与DNA结合能力和促进转录能力.结果大黄素增强了砷剂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肿瘤大小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r=0.826);大黄素能增强砷剂抑制NF-κB结合DNA、促进转录的能力.结论大黄素通过干预肿瘤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抑制NF-κB结合DNA、促进转录的能力,终提高砷剂体内抑瘤效果.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及砷剂治疗期间止、凝血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维莅;王学锋;璩斌;于汀;王鸿利;沈志祥;陈竺;王振义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发病时、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期间的止、凝血改变.方法运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23例APL患者血浆一系列止、凝血指标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和D-二聚体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蛋白C(PC)抗原、纤溶酶原、α2-抗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低于正常;PC活性(PC:A)和蛋白S抗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TM和GMP-140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有关.ATRA及As2O3治疗缓解后除PC:A部分增高外余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ATRA组TM、PC:A和t-PA有所升高,在As2O3组未发现上述现象.结论 APL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以及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激活,ATRA和As2O3治疗早期即能明显改善APL的止、凝血异常.

  • 三氧化二砷对肾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伟铭;石蓉;姚建;陈楠

    对于肾脏疾病进展、肾间质纤维化病程,临床治疗手段还很有限。调控肾组织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可能是延缓病变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血液病领域研究已证实三氧化二砷是通过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达到治疗白血病的作用[1]。本研究选择三氧化二砷作为实验药物,旨在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解三氧化二砷对来源于肾脏的多种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砷剂是否有可能影响肾组织纤维化进程而介入临床肾脏病领域。

  • 新砷化合物对小鼠C26移植性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伟军;汪美芳;吴运军;李祥子;冯志君;卢林明;张印贵

    目的探讨新砷化合物(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和AsI3-3Tu组,于接种C26移植性肿瘤细胞后第6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隔天1次,共给药8次,观察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AsI3-3Tu对肿瘤组织COX-2及MVD的影响.结果 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55.0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sI3-3Tu对肿瘤组织的COX-2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MVD明显降低.结论 AsI3-3Tu对C26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 砷剂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栾莉;张振颖;刘晓明

    砷剂在银屑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黑素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砷剂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皮肤肿瘤消退,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砷剂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可积蓄中毒,累及身体各组织器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其可诱变致癌.砷有两面性,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选择佳的治疗浓度,以减少毒副作用.同时如能根据影响砷毒副作用的基因多态性,采用个体化给药,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成为某些皮肤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 砷化物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张翠;魏志平;刘彦群

    银屑病主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及凋亡异常,其中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是由于细胞凋亡功能障碍或失调所致,凋亡缺陷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巾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砷化物可以通过对Fas/Fas配体、端粒和端粒酶的影响以及联合阻断JNK等多种途径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过度增殖。因此,砷化物有望成为一种局部治疗银屑病的新型药物。

  • 应用砷剂所致多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毕新岭;顾军;阎明

    患者男,50岁.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年,右手足溃疡10个月,左足跟溃疡2个月,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5月因腹部肿块、乏力、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做骨髓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接受亚砷酸治疗,每日10mg静脉滴注,治疗约40 d后骨髓像好转出院.出院后4年中,除1998年未应用砷剂外,每年应用亚砷酸治疗20~30 d.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砷剂
  • 三氧化二砷对A375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

    作者:肖和;张信江;李大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A375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65 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As2O3浓度<0.01μmol/L时,随As2O3浓度的增加,促进黑素瘤细胞的增殖、黑素的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As2O3浓度等于0.01μmol/L时作用强.0.1~1μmol/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1μmol/L则出现细胞毒性作用.结论经As2O3处理后A375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的生成与As2O3浓度呈双相性变化.

  •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恶性黑素瘤细胞Cloudman S91的作用

    作者:侯麦花;朱文元;卢新政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小鼠黑素瘤Cloudman S91(S91)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s2O3诱导体外培养小鼠S91黑素瘤细胞24、48、72、96、120 h,用四氮唑(MTT)还原法检测细胞增殖;观察细胞病理组织学变化;计数其集落形成;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0.031~0.25μmol/L As2O3促进小鼠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诱导14 d后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胞核变小,核浆比例增大,核仁减少.0.5~8μmol/L As2O3显著抑制小鼠S91细胞增殖,2~8 μmol/L As2O3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结论As2O3明显影响小鼠S91细胞增殖、分化及生长周期及凋亡,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低浓度时促进其增殖,并有一定诱导细胞分化作用,高浓度时显著抑制其增殖,并促进部分细胞凋亡.

  • 多发性基底细胞上皮瘤一例

    作者:周桂芝;卢宪梅;裴振环

    患者男,31岁,因躯干部斑疹20年,轻微痒而来本所就诊.患者11岁时,前胸左乳下方起一黄豆大红斑,并缓慢向外扩展,微痒,持续多年,未曾治疗.近3-4年在前胸、后背、上下肢伸侧陆续出现大小不等同样皮疹,从未消退.患者家族巾无类似皮肤病史,无服用砷剂药史.体检:营养中等,心、肺、肝、脾、肾B超均显示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 砷剂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信号调节激酶及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

    作者:毕新岭;顾军;米庆胜

    砷是常见的致癌物,由于饮水、药物、职业等因素长期接触砷,可引起皮肤、肺和膀胱等组织器官的肿瘤发生.尤其在皮肤蓄积,出现色素沉着、皮肤角化等相关皮肤病[1].近年来,国外对砷剂的致癌机制做了较多工作,特别是与细胞增殖、转化有关的信号传导途径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 Depulpin与砷剂用于牙髓失活的效果观察

    作者:童信生

    目的 比较Depulpin与砷剂用于牙髓失活的效果.方法 将188颗需进行牙髓失活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非砷类牙髓失活剂Depulpin和国产金属砷慢性牙髓失活剂进行失活,观察并比较两者的效果.结果 两种牙髓失活剂的临床效果相似,但用Depulpin的患者疼痛等不良反应少.结论 Depulpin用于牙髓失活优于含砷类慢性牙髓失活剂.

  • 化学药物致颌骨中心性骨髓炎1例报告

    作者:牛金城;刘佃江

    我院收治1例因封砷剂致颌骨中心性骨髓炎,并大面积死骨形成病例,报告如下.

  • 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5例疗效观察

    作者:秦燕;陆德炎;蔡奕峰;宋国齐;尤学芬;滕鎔;徐瑞容;刘红

    目的 观察维甲酸(ATRA)加三氧化二砷(As2O2)联合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时间、缓解后不同治疗方案融合基因转阴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方法 ATRA加(治疗组,55例)或不加(对照组,20例)As2O3治疗初治APL直至CR,根据白细胞计数同时加用蒽环类药物化疗.CR后治疗组采用包含中剂量阿糖胞苷的3个疗程的化疗巩固.维持治疗采用ATRA、As2O3,及巯基嘌呤+甲氨蝶呤(MM)的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DA方案2个疗程巩固,ATRA、MM加DA/HA的序贯维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55例中,50例获得CR,CR率为90.9%,与对照组(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CR时间为(25.7±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6±1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期间随访的40例患者融合基因均转阴,无一例复发,与对照组无复生存率(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As2O3及化疗联合治疗初治APL CR率高,获得CR时间缩短,包含中剂量阿糖胞苷的巩固治疗、ATRA、As2O3,及MM序贯维持方案能获得长期无复发生存.

  • 耐As2O3白血病细胞系SHI-1/AS2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勇;薛永权;陈苏宁;吴亚芳;潘金兰;张俊;沈娟

    目的 建立三氧化二砷(As2O3)的耐药细胞株,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高度短时间接触培养方法建立耐As2O3,的白血病细胞系(sHI-1/AS2).细胞倍增时间和耐药倍数测定采用MTF法;细胞周期和细胞免疫表型测定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常见的10个耐药基因检测和比较采用实时定量PCR(RQ-PCR).结果 耐As2O3的白血病细胞系SHI-1/AS2的细胞倍增时间与SHI-1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I-1/AS2细胞G0/G1期细胞少于SHI-1细胞,而G2/M、S期细胞则多于SHI-1细胞,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SHI-1/AS2细胞对As2O3的耐药倍数是SHI-1的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HI-1/AS2细胞的集落形成率高于SHI-1细胞.SHI-1/AS2细胞的耐药相关基因Bcl-2有明显上调,Bax、Fas及MGMT下调,而其他耐药相关基因无明显变化.结论 建立一株对As2O3产生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SHI-1/AS2,耐药倍数是SHI-1的2.7倍,其耐药机制与Bcl-2、Bax和Fas基因介导的细胞凋亡调控有关.

    关键词: 抗药性 砷剂 白血病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和HHV-6混合性感染一例

    作者:吴小津;吴德沛;孙爱宁;马骁;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何广胜;朱子玲

    患者男性,27岁,2001年12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伴左颈部淋巴结髓外急变,予HA方案2个疗程和砷剂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染色体检查100%的细胞有t(9;22)(q34;q11)异常,融合基因bcr/abl(+).

  • 饮用水除砷设备装置效果观察

    作者:朱琦平;杨仲义;蔡镇海;张百言

    砷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长期饮用超标准砷的水会引起多种疾病.预防医学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诸暨市卫生防疫站、诸暨市天成矿泉饮料厂合作开展了现场应用研究,探索了饮水除砷装置,处理能力为1m3/h,自1999年4月起连续运行至今.现就饮水除砷设备装置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1 强化除砷剂以骨碳为骨架材料,铁盐为除砷基团的供体材料制备的强化除砷剂100kg,孔隙60%.堆密度r1=0.68g/cm3,颗粒粒径0.3~2.0mm,将除砷剂分装于3个同样尺寸选用不锈钢或ABS塑料制造的除砷滤罐内,待用.2 氧化催化剂采用高纯度(99.99%)铜锌合金细粒(KDF55)作为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的催化剂100kg,孔隙率47%,堆密度r2=2.9g/cm3,将其分装于同样的除砷滤罐内,待用.

315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