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17例儿童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与对策

    作者:曾继红;何为民;陈红

    目的 探讨儿童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996年10月-2005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7例患化脓性眼内炎儿童的致病原因、年龄分段、临床体征、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致病因素以眼外伤为主,占95.73%;发生年龄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主要发生在5~12岁,占89.74%;以农村儿童为好发人群,占87.18%.结论 眼外伤是儿童化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重在预防;随着玻璃体切割手术和球内注射抗生素的应用,儿童化脓性眼内炎的预后有所改善;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存患眼、挽救视力的关键.

  • 糖尿病引起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研究

    作者:董立杰

    目的:探究糖尿病引起的化脓性眼内炎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引起化脓性眼内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8人,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方式进行治疗与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方式,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眼部感染控制情况,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经过院医生和护理人员全面救治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的眼部感染和糖尿病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无论在感染控制与糖尿病病情稳定上,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照组为(75.84±5.9)分,护理组为(95.32±6.8)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化脓性眼内炎患者,应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这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置入术23例

    作者:黄敏;张委;唐莉秋;吴丽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23只眼),均为我院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24~56岁;其中眼外伤11例,化脓性眼内炎2例,绝对期青光眼2例,眼球萎缩3例,眼球缺失5例.义眼台选用美国进口天然珊瑚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球体直径18、20、22 mm,孔径500 μm.术中所用异体巩膜为95 %乙醇保存6个月以上,使用前在妥布霉素盐水中复水20 min.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林志辉;王志亮;王伟;张永霞;冯芳芳;刘云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6月-2016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化脓性眼内炎患者78例(80眼)临床资料,78例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基础上采用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术前取标本送细菌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手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送检标本中,共检出135株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20.74%、表皮葡萄球菌19株占14.07%、镰刀菌18株占13% 为常见;与术前相比,70例占89.74% 患者视力改善,8例占10.25% 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眼内炎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9例,发生率为11.54%;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6-12月的随访记录,患者总有效67例,总有效率为85.9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尚可,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

  • 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析与对蛋白激酶B的影响研究

    作者:高丰;潘颖喆;刘刚;殷晖;吴小军;蔺涛

    目的 分析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对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对医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1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研究,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感染后患者血清中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患者血清中氧化/抗氧化酶的变化,以医院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80例未感染眼内炎患者为未感染组.结果 患者中分离病原菌110株,革兰阳性菌66株占60.0%,革兰阴性菌44株占40.0%;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中AKT、PI3K及Fas但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眼内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能上调血清中AKT、PI3K及Fas和MDA、下调SOD及CAT水平.

  • 医院感染化脓性眼内炎临床分析

    作者:林晓峰;胡淑英;左冰;谭素芬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给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5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化脓性眼内炎占手术例数的0.024%,91.00%发生在术后3 d内,送检标本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与后囊膜未破裂的眼内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与<60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 P>0.05).结论 医院感染化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要菌属,危险期为术后3 d内,晶体后囊膜破裂是其危险因素,老年人医院感染相对高发的现象不明显.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临床观察

    作者:史慧敏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35眼)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及联合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眼内异物摘出、眼内充填术,并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术后随访12~24月.结果 35例中的32例(91.43%)感染得到控制.28例(80.00%)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4例术后视力无变化,3例(8.57%)眼内炎未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术.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应用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外伤化脓性眼内炎的两次玻璃体切除术

    作者:李玉涛;白领娣;陈芳;刘淑伟

    目的探讨外伤化脓性眼内炎的佳治疗措施及时机.方法 回顾对比了24例外伤化脓性眼内炎在角膜水肿、玻璃体透见性差的条件下,14例急行玻璃体切除加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组),10例应用药物治疗后再行玻璃体切除术(对照组).结果 14例两次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在视力、跟球萎缩率、眼底病变改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伤化脓性眼内炎一经确诊应立即行玻璃体切除术,在角膜水肿改善后再行二次完全性玻璃体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 白内障术后化脓性眼内炎治疗体会

    作者:于建春;王文尧;周丹英

    白内障术后化脓性眼内炎是严重而少见的手术并发症.处理不当常导致失明甚至丧失眼球.作者1985年以来遇到6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

    作者:张力威;李铌;张秀英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24眼)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及联合晶状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眼内充填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术后随访6~18月.结果24例眼内炎感染全部得到控制.18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4例术后视力无变化,2例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应用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眼球穿孔伤蜡样芽孢杆菌致化脓性眼内炎报告

    作者:徐春军;郁丽娟;王淑彦

    化脓性眼内炎是眼球穿孔伤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0%[1]由蜡样芽孢杆菌导致的眼内炎,临床较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 16例化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敏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化脓性眼内炎18例(18只眼),其中16只眼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2只眼单纯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眼局部及全身的用药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 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16只眼中,13只眼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81.25%),1只眼(6.25%)视力没改变,2只眼(12.5%)视力降低;其中视力>0.5者2只眼,视力在0.1~0.5者5只眼,视力<0.1者6只眼,眼前数指2只眼,无光感1只眼.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2只眼因炎症反应较重,导致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结论对于化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挽救眼球和视功能的关键.

  •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眼内炎一例

    作者:于滨;董晓光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由其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较罕见,且预后极差[1].2005年6月,我们收治了1例该菌所致的化脓性眼内炎,患者预后良好.

  •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误诊三例

    作者:纪惠谦;董晓光;王伟;张元宏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发病率较低,易被临床医师忽视.我院共收治3例患者,均在外院诊断为葡萄膜炎,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致使病情加重.虽经积极治疗,但终2例行眼内容物摘除术;现报告如下. 例1男,27岁.因支气管哮喘、肺水肿、昏迷,在外院抢救,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剂量不详),5 d后患者意识恢复.自感右眼视物不清,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经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剂量不详),治疗无效,于1997年9月30日以“化脓性眼内炎”入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1.0.眼压:右眼17 mm Hg(1mm Hg=0.133 kPa),左眼17.3 mm Hg.房水闪光(+++),瞳孔直径5 mm,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呈黄白色反光,眼底窥不进.

  • 白内障手术眼内感染的围手术期防治策略

    作者:俞一波;姚克

    白内障手术眼内感染是一种十分严重和对视力具有破坏性的术后并发症.20世纪初,其发生率高达10%.目前随着消毒、手术方法和抗生素应用方面的改进,绝大多数统计表明其发生率降至0.015%~0.360%[1-2],在我国,刘玉华和刘奕志[3]报道799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发生化脓性眼内炎17例(0.21%),也有报道发生率为O.02%[4].

  •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眼外伤患者化脓性眼内炎的检验分析

    作者:刘素媛;张秋文;刘立春

    2002年以来我室对眼外伤致化脓性眼内炎的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其中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者占总数的13%.报告如下.

  • 白内障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1眼临床分析

    作者:袁定琼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成功率极高的复明手术,但不论是手术的过程本身,还是术前用物准备、术后护理,都存在许多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如不加强这些感染因素的防范措施,极易造成病人术后感染,本文就白内障术后11眼同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致化脓性眼内炎,终导致6眼被迫施行眼球摘除术的教训进行分析,找出白内障手术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供临床借鉴和参考.

  • 玻璃体切割治疗化脓性眼内炎17例临床分析

    作者:覃振华;黎作为;冯小志;黎容

    目的 对采用玻璃体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05年-2011年期间我院收治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化脓性眼内炎病例资料17例,对这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17例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法联合眼内注药或硅油填充进行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发生炎症复发的现象,在这17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17天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的现象,再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采用玻璃体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硅油填充术在化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作者:罗益文;汪振芳;林晓峰;何丽文

    目的:观察硅油填充术在化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应用后视功能及感染变化的情况.方法:应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晶体切除术、气液交换术及硅油填充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术治疗6例眼球穿通伤并化脓性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后通过静脉、结膜下及眼药水途径给予抗感治疗,真菌感染者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抗炎,细菌感染者用皮质类固醇.术后追踪观察1至9个月.结果:6例患者视网膜得到解剖复位,化脓性感染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02~0.4,5例眼压正常,1例低眼压,3例硅油入前房.结论:化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应用硅油填充术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得到复位.通过静脉、结膜下及眼药水联合途径给予抗感染治疗,可控制眼内感染.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急性化脓性眼内炎

    作者:李毓敏;何晓健;沈丽萍;楼定华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无视网膜脱离的严重急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严重急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的视功能、感染控制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随访3~18月,15眼感染全部控制,1眼在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余14眼视网膜保持在位无需再次手术.与术前相比,13眼视力提高,1眼视力不变,1眼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能有效稳定视网膜功能,控制炎症,减少再次手术创伤.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