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介入检查与治疗在抢救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作用

    作者:邓登豪;朱海杭;左红梅;陆伟;张旭东;吴岩;王立富;王书祥

    消化道动脉性大出血(massive arterial 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MAHDT)消化内科是常见急诊,近年来我院收治16例MAHDT,行选择性动脉造影(DSA)确定出血部位后,行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和部分动脉栓塞(partel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PTAE)联合栓塞,再经导管加压素微泵滴注(transcatheter vasopressin infusion TVI)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急性动脉大出血,即出血量大于800ml/24 h伴休克.②经积极的保守治疗12~24 h后仍不能止血或反复出血.③一般情况差或合并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急诊手术.(4)诊断不明经外科会诊认为手术风险大而家属拒绝手术者:男9例,女7例,年龄28~73岁,24 h出血量少2 800 ml,多5 000 ml.所有病例经DSA、手术或胃、肠镜证实(2例DSA,4例经胃镜,5例手术,4例经肠镜和1例经直肠镜证实).2.方法:患者在输血、输液抗休克等支持疗法,分别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对可疑部位则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一旦发现造影阳性征象(包括造影剂外溢和原发病变),如造影剂外溢量大,则用超选择性插管入靶动脉行TAE治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条,碘化油,必要时重复造影,见靶动脉闭塞,则拔除导管.如仍有小量造影剂外溢渗漏,则保留导管行加压素微泵0.2U/min滴注12~24 h,如不再出血则拔管,结合术后保留导管加压素滴注.

  • 创伤性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孙增涛;刘作勤;周存升;唐军;顾可峰;王振亭

    目的讨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的方法和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治疗的27例患者的出血部位、损伤血管,典型造影表现、栓塞材料、栓塞部位及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 27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无组织器官坏死等并发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经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简便易行,疗效肯定.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盆腔大出血

    作者:路延平;鲁北;张孟增;郭强

    目的探讨经导管栓塞髂内动脉治疗各类急性盆腔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盆腔大出血患者,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用明胶海绵或微弹簧圈栓塞.结果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血压逐步回升为正常,休克症状消失,随防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盆腔大出血.

  • 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出血的应用

    作者:赵友萍;周琦

    产前因素引起出血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血管、胎盘植入等因素.国内文献报道前置胎盘的发生率0.24%~1.57%,国外资料为0.3%~0.9%;胎盘早剥国内发生率为0.46%~2.1%,国外为0.51%~2.33%;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为0.1%~13.6%[1].我院统计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099%[2].1979年Brown等[3]首次将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1992年李选等[4]应用放射介入方法成功治疗产科出血.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为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放射血管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优于外科手术而值得推荐的方法[5].放射血管介入方法为难治性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患者避免行子宫切除术,保留再生育能力,减少子宫切除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文就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引起大出血的应用,保留生育期女性的生殖器官,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行性方面予以概述.

  •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俞瑾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后,采取多种干预性方法,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将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病例随机分为3个小组,30例/组。第1组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第2组实施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第3组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结果90例患者经过治疗全部康复,当中30例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治愈率100%,30例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中有2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73.3%,30例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的患者中有1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40%。首期治疗未成功的患者,20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6例采取盆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都得到有效治愈。结论动脉栓塞治疗法能有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改善患者出血状况,安全、有效。

  • 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探讨

    作者:王艳华

    目的 研究肝血管瘤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防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血管瘤患者在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加强预防与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芬太尼贴剂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作者:李向东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是指将导管插入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并注入栓塞剂,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介入技术.其主要适用于各种实体性、富血性肿瘤的术前和姑息性治疗及内科性内脏切除.因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动脉栓塞后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疼痛、发热及消化道反应,其中重要的是疼痛[1].虽然此类反应通过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但患者易由此对栓塞治疗产生恐惧感.动脉栓塞术后有的患者甚至疼痛难忍,影响休息,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不能完成后续治疗.栓塞术后疼痛的治疗是术后必需面对的问题.我们将芬太尼贴剂用于栓塞后疼痛的治疗,探讨芬太尼贴剂的应用价值.

  •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动脉出血1例

    作者:刘丙木;刘艳茹;周炜;赵勤俭;孙海川;王颖

    患者,男,50岁,主因多发骨髓瘤1年半,腹痛、血尿3小时,于2012年6月22日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因胸痛、颜面水肿就诊,经CT、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为多发骨髓瘤,化疗后病情缓解.此次患者突发腹痛,为阵发性,难以忍受,同时伴肉眼血尿.血常规:白细胞4.86×109/L,红细胞2.22×1012/L,血红蛋白72.2 g/L,血小板127×109/L,尿素氮21.2mmol/L(1.7~8.3 mmol/L),肌酐348.5 μmol/L(53~97μmol/L);腹部超声提示:膀胱内有血块.2012年6月24日行膀胱镜检查,膀胱内积血清除术,术中抽出大量血块.

  • 急诊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科;王征宇;王永利;彭志清;刘强;陈亮;沈婷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动脉栓塞( TAE )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介入科24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巨块型肝癌18例,结节型5例,小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2例患者分别在栓塞术后第1、7天内成功被施行肝肿瘤切除术;15例患者经栓塞术后,根据病情多次行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 )12例,CT引导下射频消融(CT-RFA)3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7例未再进行介入及外科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 p.7个月。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TAE止血后择期对肿瘤行TACE联合CT-RFA等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顽固性鼻腔大出血的可行性

    作者:许学明;黄鹏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顽固性鼻腔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对17例顽固性鼻腔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送入4~5 F VER导管,行全脑血管及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出血血管进行分析、诊断,采用聚乙烯醇(PVA)及明胶海绵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血管,栓塞后立即拔出鼻腔填塞物观察出血是否停止.结果 17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栓塞后住院观察6-14d后痊愈出院.随访1~3个月均无再次出血,亦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顽同性鼻腔大出血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尤其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介入治疗用于重度产后出血的护理24例

    作者:高少波;池旭英;万欣

    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当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传统上以切除子宫为终止血手段.子宫不仅仅是一个生育器官,而且具有内分泌功能,子宫切除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却以器官的丧失为代价,并且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79年,Heaston首次将血管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开创了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崭新技术.本科1998年开始,对24例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止血效果好,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8例脾动脉瘤

    作者:王志伟;李晓光;金征宇;杨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 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0个月因腹腔大出血死亡,其余7例随访3~3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血管再通.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术后定期影像随访非常重要.

  • 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

    作者:孙昊;李晓光;金征宇;杨宁;刘巍;潘杰;张晓波;石海峰;周慷;王志伟

    目的 评价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80例患者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接受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59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3例.出血部位包括子宫58例,阴道14例,盆腔2例,膀胱2例,肝脏3例和直肠1例.根据临床诊断及血管造影表现栓塞出血动脉,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聚乙烯醇颗粒.术后随访3至120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均获成功,60例(75.0%)造影见出血阳性征象.73例患者(91.3%)出血成功控制,1例患者(1.3%)术后第3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6例患者(7.5%)再次出血,经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躯体疼痛30例(37.5%)和发热45例(56.3%).结论 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出血有效、安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CT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中芝;黄渊全;冯耀良;施海彬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 d,术后6~8d、32~40 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得到血清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TACE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SD)组.术前两组血清VEGF及ALP、PVP、H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 d两组血清VEGF及PVP较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HPl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2~40 d,CR组血清VEG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R+SD组则较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VEGF能间接反映TACE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及侧支循环生成情况;CTPI能直观和定量反映肿瘤组织TACE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故联合应用血清VEGF及CTPI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对进一步治疗时间、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经导管动脉栓塞对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晓光;金征宇;刘巍;潘杰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在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对12例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过程、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其中6例原发瘤栓塞后成功进行手术切除,另6例术后复发或转移者栓塞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安全可行,有利于手术完整切除和临床症状控制,近期效果良好.

  • 血管内介入治疗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二例

    作者:王国安;吴宏成;姜静波;徐曙光;吴仕波

    支气管动脉瘤(bronchial artery aneurysm,BAA)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偶然发现,其具有潜在致命危险,如动脉瘤破裂,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须积极治疗[1].2012年7-12月我们收治2例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患者,实施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为主介入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

  • 经血管栓塞治疗脊柱肿瘤

    作者:杨学东;李兴;苏瑞;洪伟;曹勇伟

    脊柱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1995年11月~1999年5月,我院利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技术治疗脊柱肿瘤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8岁。Th11椎体转移性腺癌1例,肺腺癌L2椎体转移1例;Th11恶性神经鞘瘤1例,骶骨脊索瘤1例,Th3,4海绵状血管瘤1例。5例均有局部疼痛,3例临床上表现不完全截瘫。

  • 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作者:朱丽萍;周程;王芳;张忱忱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肝血管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均采取外科手术与TAE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进行重点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出血、胸腔积液与隔下积液、感染等)发生率,以及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及随访2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重点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 呼吸机支持下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5例

    作者:吴先荣

    自1979年Heason首次将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治疗后,国内外医院逐渐开展并获得良好效果.陈春林[1]等报告,合并有其它脏器出血的DIC患者.我院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手术止血失败伴DIC、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支持下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导管动脉栓塞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术中监护与护理配合

    作者:樊红苓;王蓉;李玉梅;陈方

    恶性嗜铬细胞瘤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机会极少[1],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我院尝试将导管动脉栓塞(TAE)技术用于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使肿瘤组织坏死缩小,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甚至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但介入栓塞手术风险大,术中病情变化快,为此,在围手术期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完善的术中监护和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