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内镜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角膜混浊的严重眼外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慧;江睿;徐格致;常青;吕嘉华;陈钦元;王文吉

    目的 探讨眼内镜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接受眼内镜下玻璃体切除手术的6例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6~67岁,平均38岁.记录患者外伤方式及时间、术前及后一次随访的视力、培养结果及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视力均为无光感,平均眼压为3 mmHg(1 mmHg=0.133 kPa).3例有角膜穿孔伤导致的混浊,2例患者角膜血染,1例因为合并严重的眼内炎导致角膜混浊明显;术前B超提示所有患者均有视网膜脱离.3例玻璃体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其中细菌培养蜡样芽孢杆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嗜水气单孢菌1例.患者随访18~ 36个月,5例患者恢复光感以上视力,BCVA为光感至0.04.视网膜复位4只眼(4/6).结论 眼内镜下玻璃体切除术可以较为安全有效地治疗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使视力得到一定提高.

  •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随诊观察

    作者:李学伟;卢宁;张兰;王文伟;王莹;严伟;熊颖

    目的 探讨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自然病程和视力预后.方法 系列病例报告.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28例(28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定期随诊.观察项目包括视力、眼底彩色照相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情况.其中随诊时间不足3个月的患者排除.结果 28例(28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均符合入选条件,随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平均随诊时间14个月.28例(28只眼)中,有16例(16只眼,57.1%)同时伴有黄斑裂孔周围脉络膜视网膜损伤.在随诊中,9例(9只眼)黄斑裂孔变大;1例(1只眼)黄斑裂孔变小;3例(3只眼)黄斑裂孔自行闭合,闭合时间分别在随诊4.5、3.5及1.0个月后,闭合率10.7%(3/28),患者视力均提高,终视力为0.5~0.7;2例(2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4.2%(2/48),经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大部分患者在随诊期间视力稳定甚至有所提高.在发病后的4~5个月内,部分患者的黄斑裂孔可自行闭合,并恢复较好的视力,而发生视网膜脱离者较少.

  • 眼外伤无光感眼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方田;戴荣平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效果.方法对11例(11只眼)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在11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7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4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行眼球摘除.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脱离、破损及脉络膜水肿.结论部分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 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董晓光;原公强;王伟

    目的初步评价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17只眼)因眼球破裂伤致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患者行Ⅱ期手术治疗,玻璃体腔内灌注BSS,由睫状体平坦部行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然后经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中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 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后随访3~27个月,15例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在位,眼球保存率88.2%,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2例患者视网膜再脱离,眼球萎缩. 结论经Ⅱ期手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及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大部分严重的眼外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患者可保留眼球,甚至恢复一定的视力.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眼钝挫伤患者角膜基底下神经丛组织形态学变化

    作者:郑斌;毕延峰;陈岩;沈丽君

    目的 探讨眼钝挫伤患者共聚焦显微镜下角膜基底下神经丛形态学变化的特征.方法 前瞻性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同一医师门诊就诊的2区或3区的单跟钝挫伤患者23例.以伤眼作为外伤组(23只眼),对侧眼为对照组(23只眼).两组同时完成伤后1周时的数据采集,外伤组再完成伤后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分别观察镜下角膜基底下神经丛形态变化特征并定量记录神经纤维密度、神经干数量、神经分支数、神经总数和神经弯曲度.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钝挫伤不同分区对角膜基底下神经丛变化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外伤组各指标随时间均发生明显变化(F值分别为16.272、24.138、63.393、68.122、91.463,P值均<0.01),其中神经密度、神经干数、神经分支数和神经总数在伤后1周时[分别为(624.0±109.9) μm/图,1.66根/图,6.70根/图,8.45根/图)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77.9±87.1)μm/图,4.80根/图,8.98根/图,13.80根/图)]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8.998,9.301,9.119,12.969,P值均<0.01),并呈继续下降的明显趋势,除神经干数在伤后1周(1.66根/图)和1个月时(2.31根/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8; P=0.143),神经弯曲度在1周时(1.66)较对照组(1.00)明显增大(t=-6.879;P<0.01),并呈逐渐增大趋势,在伤后1个月(3.20)较1周时表现更为明显(t=-9.216;P <0.01),此时可以观察到神经再生.在伤后3个月时,各指标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其中外伤组3个月时神经干(4.00根/图)、神经分支(8.69根/图)、神经总数(13.26根/图)和神经弯曲度(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1.703,3.325,-1.837;P=0.079,0.792,0.392,0.392),而神经密度[(1064.3±93.3) μm/图]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5.736;P<0.01).外伤组不同分区对各指标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119,0.032,0.296,0.053,0.143;p值为0.733,0.859,0.592,0.821,0.709).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清晰地显示眼钝挫伤患者角膜基底下神经丛纤维的组织学特征的改变;眼钝挫伤后3个月内角膜基底下神经丛形态学异常,并在伤后依次经历了逐渐萎缩后再生修复的形态学变化过程.

  • 钝挫伤性白内障大鼠模型中晶状体可溶性蛋白和不可溶性蛋白分析及意义探讨

    作者:饶惠英;姚克

    目的 研究大鼠慢性眼拍打伤后晶状体可溶性蛋白与不溶性蛋白的改变,并研究大鼠热休克或喂饲HSP70阻滞剂Quercetin后对钝挫伤性晶状体蛋白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SpragueDawley (SD) 大鼠24只(24只眼),完全随机设计分成以下4组:A组(对照组):6只眼;B组(拍打组):6只眼,每次以20 g钢球20 cm高度拍打大鼠右眼100回,每周1次,连续5周;C组(热休克组):6只眼,温水浴(45℃)使大鼠体温提高至40.5~41.5℃ 8 min,常温下恢复2~3 h后拍打眼球同上.每周重复1次,连续5周;D组(Quercetin组):6只眼,喂饲大鼠Quercetin 100 mg/kg体重,2~3 h后拍打眼球同上.每周重复1次,连续5周.蛋白定量用Bradford法.对晶状体蛋白测定结果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并用q检验方法 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对透明晶状体和混浊晶状体蛋白测定结果 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拍打眼球5周后,热休克组的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含量为22.71±1.99,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2,P<0.01);拍打组的不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60±0.48,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P<0.05).可溶性晶状体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发现混浊晶状体眼在66 000处出现明显的高分子量蛋白带,随白内障程度增加更显著.结论 慢性拍打眼球可造成晶状体损伤,不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热休克可增加品状体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慢性拍打眼球引起晶状体蛋白质的变化向高分子蛋白移动.

  • 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重度角膜盲及并发症处理

    作者:袁进;陈家祺;周世有;王智崇;黄挺;顾建军;邵应峰

    目的 探讨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重度角膜盲的临床价值,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系统病例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完成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9例(单侧眼9只),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损伤,受伤时间为1.5~5.0年.其中碱烧伤6只眼,爆炸伤3只眼,术前视力均为光感,其中2例光定位不准;均为多次角膜移植以及眼表重建手术失败的难治性重度角膜盲患者.手术分两阶段:一期手术显微镜下行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联合自体耳软骨移植加固,二期行人工角膜前膜剪开,建立镜柱光学通路.术后评价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 患者随诊时间1~3年.术后7只眼裸眼视力≥0.1,其中2只眼经镜片矫正后达到0.6.术前光定位不准的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0.02和0.0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复发性人工角膜前膜5例,进行前膜切除,其中1例联合施行自体唇黏膜移植;角膜局限性融解1例,进行脱细胞真皮加固;人工角膜后膜1例,显微镜下施行后膜钩除术.以上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得到控制.随访期内所有人工角膜均保持原位,未发生人工角膜排出、房水渗漏.结论 人工角膜移植是使严重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联合自体耳软骨加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工角膜植入的生物相容性.(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04-109)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征

    作者:王雨生;徐建锋;郭长梅

    目的 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6年11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探查证实的、资料完整的28例(28只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探查证实存在巩膜破裂伤后均行Ⅰ期修复手术,其中14例(14只眼)在随访中接受了Ⅱ期玻璃体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别采用R×C表的X2检验和Spearman 秩相关分析.Ⅰ期与Ⅱ期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患者中常见临床体征依次为球结膜水肿或球结膜下大量出血(100%)、玻璃体积血(89.3%)、前房积血(78.6%)、低眼压(75.0%)、眼球运动障碍(75.0%)、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67.90%)、晶状体损伤或脱位(39.3%)、瞳孔变形或扩大(35.7%)、脉络膜出血或脱离(35.7%)以及视网膜脱离(32.1%)等.接受A或B超榆查的23例患者中,10例显示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并伴有眼轴缩短(与对侧眼比较),5例显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4例仅显示眼轴缩短.术前CT检查10例,提示5例为眼环中断或不清、同时伴眼内密度不均,3例仅表现眼环中断或眼环不清,2例仅显示眼内密度不均匀.末次随访时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X2=13.29,P<0.05),其中视力增进者18例,无变化者9例,下降者1例.视力预后与治疗前视力明显相关(r=0.62.P<0.05).1期修复手术后视力增进者占21.4%(6/28),联合Ⅱ期玻璃体手术后视力增进者达85.7%(12/14).结论 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球结膜水肿或结膜下大量出血、低眼压、前房积血及眼球运动障碍为诊断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主要依据.晶状体损伤或脱位、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眼内结构损害,可作为其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与A、B超及CT等检查相结合,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率.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巩膜 破裂 眼损伤
  • 家兔晶状体机械性损伤后虹膜和房水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活性的改变

    作者:倪盈;姚克;戴南平;吴仁毅

    目的探讨家兔晶状体机械性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在虹膜组织和房水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单眼晶状体机械性损伤的家兔模型,应用反向酶谱法检测并定量分析损伤后1、3、7和15 d眼内虹膜组织和房水中两种主要的TIMPs (TIMP-1、2) 的活性,并应用蛋白酶谱法检测TIMPs的作用底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的活性.结果健康家兔眼和实验家兔未损伤眼的虹膜组织和房水中,均未检测到TIMP-1、2的相应蛋白活性条带.伤后1 d家兔损伤眼的虹膜组织中的TIMP-1、2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MMP-2的活性受抑制;伤后1 d损伤眼的房水中,TIMP-1、2的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此后逐渐减少,至伤后7 d与健康家兔比较无差异(P值分别为0.097和 0.777);酶谱分析结果显示MMP-2活性的改变与此对应,即在损伤后1 d受到抑制,此后逐渐恢复.结论 TIMPs参与家兔晶状体机械性损伤后的眼内急性反应,对抑制炎性反应、促进创伤修复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62-265)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促进兔角膜碱烧伤上皮愈合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琳;李永平;黄树其;林健贤;张文忻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对实验性兔角膜中央碱烧伤后角膜上皮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的24只角膜碱烧伤眼按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每组6只眼,其中A、B、C组为治疗组,分别以3种不同浓度:1μg/ml、50μg/ml、100μg/mlKGF-2滴眼液治疗;D组为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液治疗;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做形态学检查及P63、角质蛋白单克隆抗体(AE5)、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EGFR)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100μg/mlKGF-2能够促进兔角膜上皮愈合.角膜碱烧伤24h后100μg/mlKGF-2组和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率分别为40%和74%(P<0.05);第4天时4组均出现一定反复;第10天时各治疗组近完全愈合.碱烧伤后第7天即可观察到P63阳性细胞不仅存在于角膜缘区的部分基底细胞中,同时也向角膜内迁移.如角膜碱烧伤后第7天角膜缘区P63阳性细胞数:100μg/mlKGF-2组为(53.8±2.6)个,对照组为(29.5±2.2)个,正常角膜为(17.0±2.1)个(P=0.000);同时非角膜缘区P6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0μg/mlKGF-2组为(69.5±2.8)个,对照组为(19.5±2.8)个,正常角膜为0个(P=0.000).结论KGF-2可激活角膜上皮干细胞,使其不断增殖分化,从而促进角膜上皮损伤的愈合.(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64-368)

  • 236例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谢立信;马林;董晓光;史伟云

    目的 探讨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236例(257只眼)年龄小于14岁(3个月至14岁)、因各种原因角膜异常行PKP或PKP联合其他手术的患儿,共行266次PKP,随访时间6个月至9年5个月,平均为(21±13)个月.回顾性分析儿童PKP的病因特点、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及影响儿童PKP预后的因素.结果 儿童PKP的手术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发育性及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疾病(99只眼,38.5%)、与角膜外伤有关的角膜疾病(82只眼,31.9%)、与角膜炎性反应有关的角膜疾病(76只眼,29.6%).至后一次随访,146只眼佳矫正视力>0.05,脱盲率为56.8%,其中与角膜炎性反应有关的角膜疾病占37.7%(55/146),9~14岁患儿占55.5%(81/146).角膜植片总透明率为71.4%(190/266),单纯PKP角膜植片透明率为71.5%(138/193),行PKP联合其他手术的角膜植片透明率为71.2%(52/7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5);双眼手术的角膜植片透明率为50%(24/48),单眼手术的角膜透明率76.1%(166/21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8,P=0.000).有9例(12只眼)患儿接受21次重复PKP,角膜植片透明率为38.1%(8/21),与一次PKP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74.3%,182/245)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13,P=0.000).结论 先天性、发育性及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疾病是儿童行PKP的主要病因;手术预后受手术病因、发病年龄、是否联合玻璃体手术及是否双眼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外伤性虹膜缺如眼植入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后的远期并发症

    作者:董晓光;程钧;谢立信

    目的 分析外伤性虹膜缺如患者植入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后的远期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因外伤性虮膜缺如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行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5例患者的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3~43岁,随访时间42-108个月.2例于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后行Ⅱ期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悬吊术,2例Ⅰ期行白内障摘除联合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例行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结果 所有患者短期随访主观感觉良好,眩光、畏光症状消失,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较好的视力.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均出现了严重的继发性青光眼和大泡性角膜病变,视力下降至指数或手动,并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和人工晶状体取出术治疗.结论 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 干细胞移植修复眼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庆军;谢立信

    角膜缘干细胞、口腔黏膜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等多种来源干细胞在修复眼表损伤的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功能特征及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对胚胎干细胞和多种成体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对眼表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各自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华眼科杂志,2009,45:658-662)

  • 警惕眼部美容及化妆所致的眼表损伤

    作者:龚岚

    人类对外貌改善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生活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各种美容产品和美容手段所带来的不良作用也如影随形.现有的美容产品及技术引起的眼表问题主要分为对角结膜的损伤和对眼表泪膜的破坏.角结膜损伤包括不规范操作造成的物理性损伤、美容产品自身的不良反应、美容性角膜接触镜引起的感染等.眼表泪膜的破坏主要包括眼睑解剖学结构破坏、泪腺分泌功能下降、睑板腺腺体及功能受损等.通过从眼科的角度揭示美容所致眼表疾病的现状、原因及预防措施,警示临床应关注并积极预防眼部美容和化妆造成的眼表损伤.

  • 我国眼外伤救治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作者:颜华

    我国目前已广泛开展眼外伤的救治工作,并且于近5年相关诊疗水平和科研工作水平均得到快速提高,成绩令人鼓舞.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在眼外伤流行病学研究、救治规范探讨、精细化治疗和技术创新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深层次工作要做.只要我们认清方向,踏实工作,就可以稳步提高我国眼外伤的防治水平,同时提升我国眼外伤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 关于开放性眼外伤救治的几个重要问题

    作者:马志中;胡运韬

    开放性眼外伤是常见的致盲原因.一些外伤性无光感眼经玻璃体手术可能重获光感或更好的视力.外伤性无光感眼的摘除应根据玻璃体手术探查的结果而定,而不应在手术探查前摘除.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但多数医师倾向于伤后2周内行玻璃体手术,研究显示伤后玻璃体手术迟不应晚于伤后4周.在玻璃体手术过程中,眼球伤道内口周围的视网膜廓清切除和脱离视网膜的复位是防止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 眼内容物摘除术是否优于眼球摘除术

    作者:叶娟;宁晴瑶

    临床上常有因眼外伤、眼恶性肿瘤、绝对期青光眼等各种疾病导致视力丧失的患者需要行眼球摘除手术.眼球摘除手术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性手术,主要包括眼球摘除术和眼内容物摘除术,手术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中在术式的选择上仍存在不少争议.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也有相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因、技术条件、患者需求结合手术特点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而不应盲目跟风或以偏概全.

  • 应重视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牛膺筠;刘夫玲

    视网膜退行性变性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其重要病理特征为进行性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可见光可促使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恶化,因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和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96-198)

  • 冲击波所致兔视神经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

    作者:陈穗桦;姜涛;黄振平;王理理;郑晓刚;孙桂勤

    冲击波眼损伤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眼外伤,其伤后视力损害尤为明显.迄今为止,冲击波眼损伤的机制仍不清楚,许多实验研究集中于伤后脉络膜改变[1-5],然而脉络膜的变化似乎并不足以解释伤后严重的视功能障碍,对此我们进行此实验研究,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选择和致伤前准备:20只成年灰兔,6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5 kg.右眼为实验眼,1%丁卡因表麻下开睑器牵开右眼睑,剪去副眼睑,兔架固定.2.冲击波及致伤:冲击波由激波管产生,电子传感器记录冲击波波值和作用时间,正压峰值(300±28)kPa,持续时间(8.0±0.6)ms.距实验眼角膜1 cm,正向制伤.

  • 我国机械性眼外伤防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马志中

    据文献报道,我国县级医院眼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机械性眼外伤占有重要比例,出院时确定眼外伤盲位居首位.眼外伤的防治依然是我国眼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几年,国际眼外伤的分类和分区已被逐步认可和采用.眼外伤一期处理水平普遍提高,二期手术的手术时机广泛受到重视.一期眼球摘除的指征得到严格控制.对拟行眼球摘除患眼的挽救效果取得重要进展.另外,建立全国眼外伤登记网络和实施多中心研究是有效预防眼外伤发生和提高救治水平的重要步骤.

422 条记录 6/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