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细胞介素-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雪峰;邢福祺;陈士岭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表面的表达及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方法IVF-ET患者36例,采用长周期超促排卵方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4~36 h后,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时留取卵泡液,离心后分离纯化颗粒细胞,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颗粒细胞表面IL-1β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1β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激素浓度.结果行IVF-ET激素刺激周期的妇女,卵泡液中可检测到IL-1β,血清中IL-1β浓度类似黄体生成素的变化规律.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颗粒细胞表面IL-1β表达有显著差异[(0.75±0.12)%与(40.20±3.86)%,P<0.001].注射hCG日血清IL-1β的浓度与血清雌二醇浓度呈正相关(r=0.92,P<0.001),与孕酮浓度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卵泡液中IL-1β不仅来源于血浆超滤液,而且由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再作用于黄素化颗粒细胞,抑制颗粒细胞分泌孕酮,影响黄体功能.提示IL-1β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参与生殖内分泌活动.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效果分析

    作者:刘风华;张岭梅;黄青;许海燕;张伟良;龙晓林;刘见桥;杜红姿;石宇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176例(206周期)进行IVF-ET的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病人83例102个周期,其中Ⅰ、Ⅱ期患者46例(57周期)作为A组,Ⅲ、Ⅳ期患者37例(45周期)作为B组,对照组为输卵管因素不孕病人93例104周期.比较3组病人FSH用量、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中A、B组FSH用量[(2 576.62±679.5 )IU,(2 687.22±695.76) IU]均大于对照组(2 352.03±673.51) IU,其获卵数[(10.92±4.94)个,(9.80±4.65)个]、受精率[(75.34±22.54)%,(73.90±23.25)%]均小于对照组[(获卵数(14.24±6.65)个,受精率(78.53±21.34)%](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相对较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可能影响卵子质量、卵子发育及受精过程,而对IVF-ET妊娠率影响不明显.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配合辅助生育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种植率的影响

    作者:黄舒娥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将69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辅助生育技术,试验组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2~3个疗程后采用辅助生育技术.中药人工周期方案根据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的周期性变化相应采取"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促卵泡激素的用药时间和剂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试验组的胚胎种植率为2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P<0.01);试验组的妊娠率和获卵数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他指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采取辅助生育技术前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有助于患者整体机能的改善和协调,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

  • ZP2抑或ZP3——精卵识别机制的争辩

    作者:曹佐武

    本文综述受精研究的新进展,精子与卵透明带的识别是受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实验室对受精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建立了精卵识别的经典理论,认为卵透明带ZP3是精子的初级受体与顶体反应的诱导剂.然而,近年来的深入研究结果与原来的理论发生明显冲突,使得原来清晰的阐述变得迷糊,原来顺理成章的结论重新变成疑点.

  • 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邓彬;李予;王文军;陈向红;阙文清;陈玉珍;杨冬梓;张清学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30例接受IVF-ET治疗且于受精后第5天行胚胎移植的患者,于胚胎移植当日收集使用过的胚胎培养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分析其与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组、未妊娠组囊胚培养液谷氨酰胺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0.8和84.7 μmol/L,丙氨酸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1.9和92.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9和0.023).(2)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受精后第3天(D3)细胞数、D3胚胎分级和受精后第5天(D5)胚胎分级的影响后,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仍然与妊娠呈负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0.99和0.98,P分别为0.024和0.019).[结论]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与IVF-ET后能否妊娠有关,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可能与胚胎活力有关.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取消周期的原因分析

    作者:钟依平;齐诠;周灿权;沈晓婷;李宇彬;高军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在回收卵母细胞前取消周期的原因,寻找IVF-ET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IVF-ET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的资料.[结果]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其中因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9人(52.7%),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0 人(47.3%)(其中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20人,IVF-ET中妊娠8人,生殖道炎症8人,内科感染4人,个人及家庭问题10人,不明原因30人).因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与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VF-ET中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患者因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占比率较高,而这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预测COS中卵巢的反应性.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侧输卵管妊娠的诊治

    作者:钟依平;齐诠;李洁;周灿权;王琼;何茜冬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术后双侧输卵管妊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双输卵管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双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开腹盆腔探查手术前诊断均为单侧输卵管妊娠,在术中探查才确诊.[结论]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双输卵管妊娠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术中应探查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情况.

  • 黄体生成素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作用

    作者:钟依平;周灿权;庄广伦;方丛;梁晓燕;李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程序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对控制性超排卵及其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481个周期的资料.按注射HCG日血清LH水平由低到高分3组,A组:LH<1 IU/L,B组:LH≥1~<5 IU/L和C组:LH≥5 IU/L.[结果]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其注射卵泡刺激素(FSH)剂量增加(P<0.001)、用药天数延长(P<0.001)、而获卵数较多(P<0.05),但受精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的注射HCG日的E2水平、卵裂率、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排卵治疗中应维持适量的血清LH水平,如LH水平过低,应适当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或加用LH.

  • 输卵管积水造口术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作者:钟依平;周灿权;庄广伦;梁晓燕;李洁;方丛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之前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对IVF-ET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908个周期的资料.按输卵管积水患者在IVF-ET前是否治疗分3组,A组:输卵管积水未手术治疗行IVF-ET 23个周期,B组:在IVF-ET之前行输卵管积水造口术(腹腔镜下或开腹)22个周期,C组: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未发现输卵管积水)863个周期.[结果] A组、B组、C组的IVF-ET的种植率分别为9.7%、17.9%、16.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7%、40.9%、39.2%.A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其它组低,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积水未治疗行IVF-ET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较低,但在IVF-ET之前行输卵管造口术可改善IVF-ET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 血清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钟依平;周灿权;庄广伦;梁晓燕;李洁

    [目的] 探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01年1月947个IVF-ET周期的资料.[结果] 在控制性超排卵中,按注射HCG日血清孕酮浓度不同分3组,依次为≤2.86 nmol/L(0.9 ng/mL)组、>2.86 nmol/L~≤9.54 nmol/L(3 ng/mL)组、>9.54 nmol/L组,IVF-ET的种植率分别为22.20%、19.75%、11.83%,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91%、42.40%、26.53%.孕酮>9.54 nmol/L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其它组低,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G注射日血清孕酮明显升高时,IVF-ET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

  • 30年早产发病趋势及产科因素抽样分析

    作者:陈敏玲;黄顺英;王子莲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率及随年代变化的趋势。【方法】 对我院从1969~1998年的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逐年8月份的早产病例共253例做 为样本,分为3个年代进行产科因素的比较。【结果】 ①30年早产发生率为4.72%(95%置信 区间4.16,5.32);②早产发生率不随年代发展出现明显变化,且无明显季节倾向性;③1 989~1998年度剖宫产率较1969~1978年及1979~1988年两个年度明显升高(P<0.05)。 ④随着年代发展,早产病例中胎膜早破的比例明显增高;无明显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不明原因 早产病例有显著下降;1989~1998年度胎儿宫内窘迫及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妊娠(IVF- ET)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⑤早产儿分娩孕周有明显后移倾向,出生体重增加 显著,明显表现在1989~1998年与前两个年度的比较(P<0.05)。但围产儿死亡率无明 显 下降。【结论】 早产发生率无明显下降,仍是产科一大难题。剖宫产率的上升没有降低早 产儿死亡率。胎膜早破逐渐成为早产重要因素,IVF是早产新的高危因素。

  •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玉玲;龙晓林;刘见桥;范勇;杜红姿

    目的 通过比较助孕患者中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 716例助孕患者,妊娠者2 023例,未妊娠者2 693例,比较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用药剂量等指标,筛选出提高妊娠率的有利因素.结果 妊娠组的年龄(31.7±3.9)岁较未妊娠组(33±4.5)岁年轻(P<0.01),妊娠组中年龄在25~35岁占了80.4%,高于未妊娠组的71.6%(P<0.01);妊娠组平均获卵数、受精率、2PN率及优质胚胎率均高于未妊娠组;妊娠组移植2枚胚胎例数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1).结论 患者年龄相对年轻、不孕年限短同时卵巢反应性好,HCG日的黄体生成素及孕酮控制得当、可供选择的优质胚胎多是预测成功妊娠的有利因素;不管年龄大于>35岁或者非第1次移植周期的患者,移植2个胚胎的助孕结局佳.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现状

    作者:李胜平;汪溦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任何部位,习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腹腔妊娠(abdominal pregnancy)、阔韧带妊娠(broad ligment pregnancy)、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及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杰;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章汉旺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 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 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或内膜厚度> 5 mm 的患者共237 例,其中220 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17 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Gn 使用天数、Gn 总量、HCG 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2.27%、36.56%和4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3%、13.51%和23.5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 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

  • 提早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可改善低反应患者的助孕效果

    作者:罗克莉;郭慧;龚斐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中低反应患者提早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卵泡达14 mm(198个周期,A组)和12 mm(269个周期,B组)开始用GnRH拮抗剂的两组患者,比较其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和剂量、GnRH拮抗剂所用天数、HCG日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获卵数、着床率(IR)、临床妊娠率(PR)等.结果:B组Gn使用天数短,但Gn总量增加,早发LH峰有降低的趋势,B组IR、PR和远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提早至卵泡达12 mm即加用GnRH拮抗剂可改善IVF-ET助孕效果.

  • 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管荷琴;吕杰强;陈华;习海涛;葛红山

    目的:比较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的临床结局,从而评估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短时受精周期217例(Ⅰ组),常规受精周期413例(Ⅱ组),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IVF-ET治疗.结果:Ⅰ组获卵3 007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79%、62.82%、14.97%、97.27%、64.39%、32.35%、48.39%、79.26%,Ⅱ组获卵5 586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68%、63.73%、13.95%、97.27%、59.69%、33.63%、48.18%、72.88%.两者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的优质胚胎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优质胚胎,而不影响周期的正常受精率.

  • 常规体外授精短时授精后6 h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受精失败34例

    作者:马学工

    目的:探讨短时授精后6 h后早期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受精失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例常规体外授精(IVF)短时受精后6 h未出现第二极体的卵子实施早期补救ICSI.结果:34例患者共获353枚MⅡ卵子,受精后6 h观察,均未出现第二极体立即实施ICSI,296枚正常受精,受精率为83.9%,4枚卵子出现3个原核,优质胚胎率56.4%,妊娠率41.2%.结论:通过常规IVF短时授精后6 h早期观察第二极体是否排出确定受精情况并对未排出第二极体的卵子及时实施补救ICSI,可成为治疗受精失败的有效方法.

  • 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胡静;杨菁;徐望明;熊素芳

    目的:探讨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个长方案IVF-ET周期,根据其移植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幅度和雌激素剂量分为4组.A组,E2下降<30%,27个周期,单用孕激素进行黄体期支持.B组,E2下降30%~49%,4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mg/d雌激素.C组,E2下降≥50%,29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 mg/d雌激素.D组,E2下降≥50%,1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4mg/d雌激素.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移植日内膜厚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D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在IVF-ET中,当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黄体期补充雌激素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黄体期补充雌激素的剂量应根据E2的下降幅度而定,下降幅度≥50%的患者需要增加雌激素的补充剂量.

  • 体外受精移植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的研究

    作者:巨瑛;罗亚宁;王晓红;尹国武;闵保华;姚元庆

    目的:检测体外受精移植(IVF-ET)胚胎,培养液中胚胎分泌的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水平,探讨sHLA-G与IVF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3-6月,唐都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进行试管婴儿的患者,体外单个培养胚胎的培养液,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sHLA-G的浓度.结果:在41例患者的84份胚胎培养液中,移植至少一个sHLA-G阳性胚胎的妊娠率69%,明显高于全部移植sHLA-G阴性的妊娠率18%(P<0.05).结论:检测胚胎sHLA-G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辅助形态学评估选择胚胎移植,预测IVF妊娠率.

  • 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樊伟;李蕾;李小红;胡寒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中,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ICS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2例160个周期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所获1 549个MⅡ卵随机1:1分配.分别采用在舍7%和3.5%PVP(对有A、B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或者在3.5%和不含PVP(对仅有C、D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操作液中制动的精子行ICSI,比较ICSI效果.结果:PVP浓度为3.5%时,ICSI卵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0.12%和96.78%.与PVP浓度为7%时的受精率(79.84%)和卵裂率(96.8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获得的优质胚胎率达77.76%,高于7%PVP制动时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舍PVP操作液中制动精子后行ICSI,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与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活动力良好的精子,降低精子制动液的PVP浓度至3.5%,可提高ICSI的优质胚胎率.精子活动力差时,进一步降低PVP浓度对ICSI效果无明显影响.

883 条记录 38/45 页 « 12...35363738394041...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