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热休克蛋白70抑制剂PFTμ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袁小媚;雷寒;柳青;夏勇;马康华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抑制剂PFTμ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以及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株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分为PFTμ组(PFTμ 20 μmol/L预处理15 min后加入LPS 2 g/L)和对照组(等量DMSO预处理15 min后加入等量LPS).Griess试剂法测定 NO释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iNOS mRNA表达改变.建立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PFTμ组(40 mg/kg,溶于DMSO腹腔注射)和对照组(等量DMSO腹腔注射),测定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 PFTμ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PFTμ组NO的释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FTμ可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NOS mRNA和蛋白表达(PFTμ组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PFTμ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小鼠心脏梗死面积(PFTμ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Tμ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的生成有关.

  • 多胺代谢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丽萍;徐长庆;姜春明;李鸿珠;赵雅君;龚永生;杜友爱;郭益民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大鼠心肌多胺代谢变化规律,探讨多胺代谢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正常、缺血再灌注2 h、6 h、12 h和24 h时心肌鸟氨酸脱羧酶(ODC)和精胺/精脒乙酰转移酶(SSAT)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多胺含量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ODC和SSAT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至再灌注24 h时,与假手术组比,ODC mRNA和SSAT mRNA转录分别增加了3.1倍和3.8倍(P<0.01),ODC和SSAT的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3.1倍和2.9倍(P<0.01).精胺、精脒和多胺总代谢池含量减少,至再灌注24 h时,分别比假手术组少了33.6%、35.3%和32.9%,而腐胺多了58.9%(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多胺代谢失衡,二者密切相关.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因素分析

    作者:罗义;吕磊;李广镰;皮耀球;曾冲;潘宜智;雷晓明;刘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AMI患者228例.MIRI判断标准为AMI直接PCI开通IRA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或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IRA前向血流≤TIMI 2级且除外因造影可见的血栓、栓塞、夹层或痉挛等所致急性闭塞.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对18个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病时间≤6 h(P=0.014)、下壁梗死(P=0.006)和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 1级(P=0.028)是MI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多支血管病变(P=0.063)和肾功能不全(P=0.067)也是危险因子;而梗死前心绞痛是独立保护因子(P=0.005).结论 AMI发病时间短、下壁梗死、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 1级、多支血管病变和肾功能不全增加直接PCI术MIRI发生的危险性,而梗死前心绞痛则可减少MIRI的发生.

  • 早期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作者:李世强;傅向华;代玉涵;刘晨;汪雁博;李伟;吴伟力;谷新顺;郝国桢

    目的 前瞻性探讨早期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心室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 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发病时间<12h的急性前壁STEMI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注射rhBNP组48例(PCI术前至少5min开始应用,首剂给予冲击量1.5μg/kg弹丸式静脉注射,随后以0.0075~0.03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5d)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NIT)组45例(至少PCI术前5min开始应用,10~100μg/min维持静脉注射5d),PCI术中均采用缺血后适应(PC)技术.比较两组患者IRA开通时TIMI血流、校正TIMI血流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住院期间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随访6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左心室形态、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点、IRA开通时间及PCI术中选择的支架长度、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rhBNP组IRA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TIMI心肌灌注3级获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5.8%(46/48)比86.7%(39/45),P=0.162;72.9%(35/48)比62.2%(28/45),P=0.500],而rhBNP组校正TIMI血流帧数明显低于NIT组(21.0±8.7比28.2±14.8,P=0.005);计算机辅助测定PCI术后72h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曲线下面积,rhBNP组较NIT组减少27%[(3249±1101)U/L比(4474±1661)U/L,P=0.010],血清肌钙蛋白Ⅰ(TnI)曲线下面积亦较NIT组减少18%[(3670±942)μg/L比(4541±1098)μg/L,P=0.021];术后1周,rhBNP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NIT组有升高趋势,rhBNP组患者E/e'指数较NIT组有显著改善(11.95±3.31比14.60±4.09,P=0.030),比较两组患者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rhBNP组优于NIT组(1.74±0.17比2.40±0.55,P<0.001);入院即刻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7±84.3)ng/L比(160.2±78.8)ng/L,P=0.723],rhBNP组PCI术后7d的BNP水平低于NIT组[(68.3±37.8)ng/L比(129.4±64.4)ng/L,P<0.001];随访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rhBNP组患者的LVEF(51.7%±12.7%比46.9±9.6%,P=0.024)和WMSI(1.69±0.35比1.92±0.47,P=0.020)均优于NIT组.结论 对于在急诊PCI术中已采用PC技术治疗的前壁STEMI患者,早期应用rhBNP可在PC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改善心肌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室功能,阻抑左心室早期和后期重构.

  • 番茄红素通过抑制细胞钙蛋白酶活化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作者:岳荣川;胡厚祥;罗涛;李科;张双;徐磊

    目的 探讨番茄红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C57BL/6乳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组)和缺氧复氧加番茄红素组(L+ H/R组).观察各组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情况以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检测各组乳鼠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钙蛋白酶(calpain)活性.结果 对照组、H/R组和L+H/R组乳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9.84±5.15)%、(63.59±5.11)%和(79.25±1.48)%,可见L+H/R组细胞存活率高于H/R组(P<0.05).对照组、H/R组和L+H/R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37±1.25)%、(32.03±4.79)%和(22.57±3.22)%,可见L+H/R组细胞凋亡率低于H/R组(P<0.05).对照组、H/R组和L+H/R组caspase-3活性水平分别为(2.61±0.19)、(5.82±0.92)和(3.74 ±0.64) pNA pmol/μg蛋白,可见L+H/R组显著低于H/R组(P<0.05).对照组、H/R组和L+H/R组乳鼠心肌细胞内ROS相对水平分别为100%、(239.79±27.27)%和(188.19±17.63)%,可见L+H/R组明显低于H/R组(P<0.05).对照组、H/R组和L+H/R组乳鼠心肌细胞内calpain活性分别为(272.33±300.46)%、(1156.00 ±212.02)%和(607.33±166.23)%,可见L+H/R组明显低于H/R组(P<0.05).结论 番茄红素可能是通过抑制ROS介导的calpain活化,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终减轻了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

  • 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联合药物后适应通过线粒体途径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国明;王禹;李晓燕;许琳;孙媛媛;李玉珍;刘丽凤

    目的 探讨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能否模拟机械后适应发挥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后适应组(IP组)、乳酸组(乳酸60μl,Lac组)、低剂量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3μg/kg,Eda组)和乳酸+低剂量依达拉奉组(乳酸60μl+依达拉奉3μg/kg,Lac+ Eda组)6组,每组18只.首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然后于再灌注即刻根据分组分别进行干预,在梗死边缘分别注射不同药物或生理盐水.测定再灌注10 min后右心房血浆pH值,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TUNEL法测定心肌凋亡指数,伊文斯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和心肌梗死面积,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吸光度、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凋亡途径信号分子Bcl-2、Bax和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水平.结果 IP组大鼠右心房血浆pH值显著低于I/R组(P<0.05),缺血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5).Lac组和Lac+ Eda组右心房血浆pH值与IP组相似(7.32±0.07,7.32±0.04比7.33±0.03,P均>0.05).Eda组和Lac+ Eda组心肌组织MDA、SOD含量均与IP组相似[分别为(1.15±0.18),(1.17±0.12)比(1.12 ±0.37) nmol/mg蛋白,P均>0.05,和(53±13),(53±16)比(58 ±13) U/mg蛋白,P均>0.05].Lac+ Eda组线粒体吸光度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I/R组(P均<0.05),心肌组织Bcl-2含量显著高于I/R组(1.02±0.19比0.02 ±0.01,P<0.05),Bax含量和胞浆中Cyt-c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0.38±0.07比2.40-±-0.45,P<0.05,和0.78±0.05比6.54±1.86,P<0.05),CK和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849±228)比(1249 ±211) U/L,P<0.05,和(470±266)比(966±263) U/L,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心肌梗死面积亦均显著低于I/R组[分别为(10.51±1.52)%比(15.00±1.90)%,P<0.05,和(27.12±5.55)%比(45.66±10.81)%,P<0.05].结论 乳酸和低剂量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可较好模拟后适应上游触发因子,可通过线粒体途径有效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 类法尼醇X受体拮抗剂可减轻高脂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童欢;单培仁;赵怡超;袁安彩;何清;幺天保;应小盈;卜军;何奔

    目的 探讨类法尼醇X受体(FXR)拮抗剂对高脂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雄性ApoE-/-小鼠,分为3组:(1)标准ApoE-/-组(n=18):予标准鼠料喂养12周后建立心肌I/R模型;(2)高脂ApoE-/-组(n=22):予高脂鼠料(含1.25%胆固醇)喂养12周后建立心肌I/R模型;(3)高脂ApoE-/-+FXR拮抗剂组(n=17):予高脂鼠料喂养12周后建立心肌I/R模型,心肌I/R前30 min给予FXR拮抗剂Z-guggulsterone(100 mg/kg).荧光实时定量PCR (RT-qPCR)检测FXR基因变化,伊文斯兰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荧光底物法检测caspase-9、12、8和3的活性,RT-qPCR检测BAX、BCL-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自杀相关因子(Fas)和自杀相关因子配体(FasL)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ApoE-/-组小鼠心肌组织FX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标准ApoE-/-组(P<0.01).高脂ApoE-/-组小鼠心肌l/R诱导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高于标准ApoE-/-组[(62.1±7.0)%比(33.8±5.8)%,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高于标准ApoE-/-组[(36.8±5.7)%比(17.2±3.8)%,P<0.01].高脂ApoE-/-+FXR拮抗剂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则显著小于高脂ApoE-/-组[(24.4±4.7)%比(62.1±7.0)%,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高脂ApoE-/-组[(13.8±2.7)%比(36.8±5.7)%,P<0.01],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激活的标志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9以及BAX/BCL-2表达比例)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标志物(caspase-12活性以及CHOP表达)均较高脂ApoE-/-组低(P均<0.01),而膜受体死亡通路的标志物(caspase-8活性以及Fas、FasL表达)与高脂Apo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XR拮抗剂可减轻高脂ApoE-/-小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有关.

  • 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血管过氧化酶途径促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

    作者:罗秀菊;吉绍葵;刘斌;张洪峰;杨中保;马琦琳

    目的 研究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血管过氧化酶(NOX/VPO)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心肌缺血1h,再灌注3h),夹竹桃麻素(apocynin)处理组(I/R+ apocynin组,再灌注开始前30 min腹腔注射NOX特异性抑制剂apocynin)和溶媒对照组(I/R+ vehicle组,再灌注开始前30 min腹腔注射等体积apocynin溶媒).每组动物数为7~8只.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含量及活性、NOX活性、NOX2和VP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组VPO1、N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NOX2酶活性水平、CK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两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01 ±0.20比1.01 ±0.10,0.02 ±0.39比1.12 ±0.08,1.15±0.14比0.52 ±0.08,0.82±0.08比0.53 ±0.07,(14.1 ±1.2)比(9.1±1.2) μmol· L-1· min-1· g-1,(2838.5 ±315.2)比(715.1±121.2) U/L,(52.1±2.1)%比(0.9±0.1)%和(23.5±3.5)%比(1.8±0.5)%,P均<0.01].I/R+ apocynin组VPO1、N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NOX2酶活性水平、CK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1 ±0.20,0.76 ±0.06,(12.1 ± 1.0)μmol·L-1·min-1·g-1,(1795.2 ±206.3)U/L,(21.5±2.2)%和(8.9±2.3)%]均显著低于I/R组(P均<0.01).I/R+vehicle组上述指标与I/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OX2/VPO1途径在I/R氧化损伤中起重要作用,VPO1与NOX2可能以H2O2为中介,共同促进了I/R造成的氧化损伤.

  •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

    作者:宋兆峰;杜波;季晓平

    目的 探讨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 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 DPQ(PARP抑制剂)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F-κB的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R+ DPQ组低于I/R组(P均<0.05).(2)I/R+ DPQ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面积为(31.45±5.54)%,显著小于I/R组的(45.97±4.22)%(P<0.05).I/R+ DPQ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3.0±3.8)%,显著低于I/R组的(34.0±6.2)%(P<0.05).(3)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ICAM-1、COX-2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R+ DP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上述因子的活性及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P均<0.05).结论 在大鼠心肌I/R过程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通过增强NF-κB的活性和增加ICAM-1、COX-2及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造成心肌损伤.

  • 超极化停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曾志勇;杨胜生;程先进;庄聪文;黄盛东;徐志云

    目的 观察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3组.应用猫ECC模型.并行循环组:ECC建立后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并行循环150 min;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ACC)60 min,再灌注60min,心脏停搏液使用去极化高钾St.Thomas液;超极化停搏组: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低钾St.Thomas液,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Annexin-V/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比较超极化停搏处理组及去极化停搏组ECC过程中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数量.结果 去极化停搏组于ACC 60min及再灌注60 min时坏死心肌细胞率分别为(2.727±0.436)%及(5.622±1.389)%;而超极化停搏组分别为(1.514±0.333)%和(3.052±0.403)%.两组ACC 60 min时,均未检出凋亡心肌细胞,但在再灌注60 min时,去极化停搏组和超极化停搏组凋亡细胞率分别达(2.253±0.581)%和(0.875±0.232)%.超极化停搏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期间坏死及凋亡的心肌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超极化停搏不仅能减少ECC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细胞坏死,而且能够抑制再灌注期间发生的细胞凋亡.

  • 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组织酶的活性影响实验研究

    作者:曾志勇;王志农;徐志云;王军;何斌;张宝仁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体外循环(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酯酶A2(PLA2)和ATPase活性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猫CPB模型的基础上,比较IP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PB中心肌组织PLA2及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 IPC处理组可明显减轻CPB中缺血再灌注导致的PLA2活性升高和ATPase活性下降.结论 IPC可能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期间的Ca2+超载及抑制细胞膜磷脂水解而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 乌司他丁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骁骅;陈忠;覃凤均;韩行义;孙永华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释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将贵州三系雄性小型猪12只随机分为A组(烧伤对照组,n=6)和B组(UTI治疗组,n=6).所有动物均造成35%TBSA Ⅲ度烧伤,其中A、B两组动物于烧伤前各随机选取4只抽取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B组动物于伤后1 h给予UTI 5000 U/kg,A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次/d.分别于动物烧伤前及伤后6、24、48、72 h抽血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结果 严重烧伤后动物血清TNF-α、IL-6、MDA、CK、CKMB、LDH含量明显升高,SOD显著减少.以A组尤为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CK、CKMB、LDH含量于各时间点均较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严重烧伤可造成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从而导致心肌损害,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炎性介质及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烧伤后心肌损害程度.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早期检测HFABP的意义

    作者:姜友定;徐建军;王一明;余娇;晏浩;李志勇;熊佩文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围术期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变化规律和对术后心肌损伤早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8例择期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术前1 d(T1)、CPB前即刻(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3 h(T4)、12 h(T5)、24h(T6)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血清浓度,分析比较3种指标各时点血清浓度变化规律,及HFABP峰值浓度与CK-MB、cTnI峰值浓度的相关性和与主动脉阻断时间(ACCT)、术后多巴胺用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T1时点比较,HFABP血清浓度T4时所有病人达到峰值浓度,T6时从峰值浓度明显下降,接近正常;CK-MB血清浓度T5时所有病人达到峰值,T6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cTnI血清浓度T6时全部达到峰值.三者峰值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ABP比CK-MB、cTnI更早达到峰值;HFABP峰值与CK-MB、cTnI峰值浓度、与ACCT呈正相关,与术后多巴胺用量无相关性.结论 HFABP作为较新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生化指标,能作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心肌损伤早期检测的合适指标之一,且优于CK-MB、cTnI,并对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的判断、预后及评价心肌保护效果有重要价值.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辉;何巍;彭青云;覃家锦;温仁祝;郑宝石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总结1?106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者,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鼻咽温维持在(33±1)℃,均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用量很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0.45%,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1.90%~3.41%。血液生化、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均显示较传统方法好。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1.90%(21/1?106例)。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 L-精氨酸——一氧化氮代谢通路对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峰;王晓樑;马文良;田珏;王瑾;李晓宇;郝一勇;刘慧荣

    目的 用在体方法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的不同时相给予L-精氨酸,以观察一氧化氮(NO)的"双刃性"作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伪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I再灌注(MI/R)+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MI/R+L-精氨酸早期处理组(Early组)和MI/R+L-精氨酸晚期处理组(Late组).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注5 h;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和晚期给予L-精氨酸,动态监测大鼠左心室功能.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总NO(NOx)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测定iNOS含量.结果 与Vehicle组相比,早期给予L-精氨酸使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Caspase3活性大幅度下降;而晚期给予L-精氨酸使大鼠心功能明显恶化,Caspase3活性进一步增加,心肌NOx含量升高,iNOS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在再灌注早期给予L-精氨酸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再灌注损伤,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而晚期给予L-精氨酸,可促进细胞凋亡,进而使心功能恶化.

  • 阿片受体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中民;洪暄;FAN Hui-min;卢蓉

    目的 通过建立猪体外循环(CPB)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对δ阿片受体激动剂脑腓肽(DADLE)介导的CPB MI/R损伤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心肌保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将24只成年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组,每组8只常规建立CPB模型,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改良St.Thomas停搏液.每组于CPB前、主动脉开放时、CPB结束时、停机后1、2 h检测冠状静脉窦血肌钙蛋白(TnT)含量,相应时间点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ap/dt<,max>),于停机后2h取左心室心肌,进行心肌组织Gia蛋白的表达、PKC的表达和ATP含量的测定.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和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组相比,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明显下降.(2)对照组的TnT较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组明显升高,ATP含量明显降低.(3)和对照组相比,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组Gin蛋白和PKC的表达更为明显.(4)透射电镜下早期时相和后时相组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均较对照组明显轻微.结论 (1)和CPB前1 h应用一次DADLE而产生的早期时相心肌保护作用相比,CPB前48 h和24 h两次应用DADLE引发的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更为显著.(2)Gi蛋白-PKC途径可能是δ阿片受体介导的猪CPB NI/R损伤心肌保护中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 钙通道阻滞剂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彤;左景珍;于昂;张志尧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使用改良的非再循环式Langendorff 离体心灌注装置,比较未使用盐酸尼卡地平和分别在缺血前、低温缺血停跳时、复灌初期3个不同时间给与盐酸尼卡地平者的心功能和心肌酶变化,测定缺血后心肌ATP、总钙含量、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和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及对心肌及血管内皮结构保护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对未成熟心肌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 老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受体途径的作用

    作者:刘中民;忻元峰;范慧敏;卢蓉

    目的通过模拟手术过程对老年心肌与青年心肌M受体途径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老年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成年犬10只(3~4岁,A组)、老年犬10只(7~8岁,B组).常规建立犬体外循环模型.应用MPA-200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记录LVEDP、±dp/dt.分别于复跳即刻、复跳后0.5、1h取左室心肌,测定心肌M受体密度、G蛋白含量、cGMP、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结果 (1)在各个时段B组的LVEDP均大于A组,而A组的±dp/dt max均大于B组.在体外循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手术前后的LVEDP无明显变化,但±dp/dt max均有下降.与A组相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2)在复跳0.5、1h,B组的M受体密度较A组明显升高.(3)A组的Gs复跳前后均变化不大,而Gi在复跳后则下降明显;B组中复跳后Gs较前有较大下降,而Gi则下降较少.Gi/Gs B组仍较A组明显升高.(4)在再灌注后的各个时相,B组cGMP的含量以及鸟苷酸环化酶活性明显上升.结论心脏手术后在老年心肌中由于M受体途径信号强度增强,并且与心脏功能呈负相关,从而加重了老年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TNF-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秦川;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前后TNF-α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NF-κB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EPO组[缺氧复氧前24h,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 U/ml的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10 U/ml的RHuEPO和5μg/ml的PDTC)和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5 μg/ml的PDTC).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变化,同时以EMS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前,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较弱.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较损伤前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EPO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1).缺氧复氧损伤前EPO组NF-κB活性高于其他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NF-κB活性显著高于损伤前对照组(P<0.01),EPO组NF-κB活性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EPO预处理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缺氧复氧后NF-κB活性升高被抑制有关.EPO预处理可能通过NF-κB活化的负反馈机制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 普萘洛尔预处理对大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郑理玲;廖崇先;陈道中;陈良万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预处理对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心肌组、肥厚心肌对照组及普萘洛尔组.腹主动脉缩窄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围手术期应用普萘洛尔预处理,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流模型,观察心功能指标,并取心肌组织行形态学定量测定线粒体损伤程度.结果 围手术期应用普萘洛尔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且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定量测定显示,普萘洛尔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普萘洛尔预处理对大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保护再灌注期间线粒体良好呼吸功能有关.

1047 条记录 7/53 页 « 12...45678910...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