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鄂西大蓟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毛瑞华;钟志宏;吴文明;刘叶;阮汉利

    目的 研究鄂西大蓟Cirsium henryi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鄂西大蓟茎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鄂西大蓟茎叶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二羟丙基软脂酸酯(2)、软脂酸(3)、蒲公英甾醇(4)、伪蒲公英甾醇(5)、蒲公英甾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8)、原儿茶酸(9)、蒙花苷(11)、芹菜素(12)、槲皮苷(13)、金合欢素(14);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0)、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1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6).结论 化合物3、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3、16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石菖蒲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广志;陈峰;沈连钢;沈寿茂;张晶;斯建勇

    目的 研究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不同的色谱分离纯化方法,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石菖蒲根茎9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丁烯二酸(1)、烟酸(2)、对羟基苯甲酸(3)、尿嘧啶(4)、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香豆酰胺(5)、胸腺嘧啶(6)、两型曲霉醌A(7)、丁二酸(8)、石菖蒲醇(9)、石菖蒲醇-12-β-D-葡萄糖苷(10)、β-谷甾醇(11)、2,5-二甲氧基对苯醌(12)、5-羟甲基糠醛(13).结论 化合物1~7均为从菖蒲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益母草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何成军;彭成;戴鸥;仰莲;刘娟;郭力;熊亮;刘昭华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益母草注射液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个:N-异丁基缬氨酸(1)、缬氨酸(2)、丙氨酸(3)、L-焦谷氨酸甲酯(4);生物碱类9个:水苏碱(5)、胆碱(6)、葫芦巴碱(7)、尿嘧啶(8)、5-甲基尿嘧啶(9)、2',3'-O-异亚丙基尿苷(10)、3-羟基吡啶(11)、5-羟基-2-羟甲基吡啶(12)、2-甲基-3-羟基吡啶(13);呋喃羧酸2个:2-呋喃甲酸(14)、5-羟甲基-2-呋喃甲酸(15).结论 化合物2~4、6~7、9~15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了其NMR数据.

  • 大蓟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蒋秀蕾;范春林;叶文才

    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1],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大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和热毒痈肿等症[2].大蓟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大蓟中含有三萜、甾体、挥发油、长链炔醇、黄酮和黄酮苷及大蓟菊糖、丁香苷、绿原酸、尿苷等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对大蓟根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S、IR等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柳穿鱼苷(Ⅰ)、蒙花苷(Ⅱ)、金合欢素(Ⅲ)、槲皮素(Ⅳ)、香叶木素(Ⅴ)、田蓟苷(Ⅵ)、尿嘧啶(Ⅶ)、胸腺嘧啶(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及胡萝卜苷(Ⅹ).除化合物Ⅰ、Ⅱ、Ⅹ外,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大蓟中分离获得.

  • 塔里木盆地17个引进红枣品种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测定的研究

    作者:刘丹;隋月红;陈朋;沈立荣;白红进

    目的 建立塔里木盆地17个引进红枣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为红枣品质的科学评价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TOSOH TSKgel ODS-100V C18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二氢钾缓冲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0 nm.对采自塔里木大学种质资源圃中17个引进品种的红枣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红枣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2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良好,并对尿嘧啶、次黄嘌呤、腺嘌呤、胞苷、尿苷、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进行测定.结论 HPLC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用于红枣的鉴别.

  • U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梅花鹿鹿茸中的核苷类成分

    作者:孙印石;王燕华;王玉方;陈宝;陈丽雪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梅花鹿鹿茸(花鹿茸)中胞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腺苷、2'-脱氧鸟苷、B-胸苷13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花鹿茸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差异.方法 水超声辅助提取花鹿茸样品中的核苷类成分,色谱柱AcquityUPLC(R) HSS T3(100 mm×2.1 mm,1.8 μm),乙腈(A)-0.006%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3 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3种成分基本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排血茸和带血茸的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核苷类成分的总量分别是4.47、3.95、2.68 g/kg和4.14、3.44、2.51 g/kg,煮炸茸和冻干茸3个部位核苷类成分的量分别为4.60、2.95、2.74 g/kg和5.06、4.24、2.31 g/kg.结论 就核苷类成分总量而言,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高于带血茸,冻干茸蜡片、粉片部位高于煮炸茸,纱片部位低于煮炸茸.

  • 人参四逆汤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徐雅娟;赵宏峰;司云珊;解生旭;韩冬;徐东铭

    目的研究人参四逆汤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技术,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和尿嘧啶.结论首次从人参四逆汤水溶液中分得这些化合物.

  • 《金匮要略》中的附子配伍与现代药理研究

    作者:高晓琴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其性味辛、 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尿嘧啶、去甲乌药碱、附子亭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附子临床配伍应用可谓精简有效, 为后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将其配伍应用和药理研究进行分析如下.

  • HPLC法测定复方地龙胶囊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和肌苷的含量

    作者:曹文杰

    目的:建立复方地龙胶囊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和肌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m,5μm),甲醇与含0.10%磷酸的0.050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1,柱温15℃。结果:尿嘧啶1.34~40.5ng范围内(r=1.0000)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次黄嘌呤在2.75~82.5ng范围内(r=1.0000)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肌苷在5.10~153.0ng范围内(r=1.0000)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6%、98.31%和97.96%;RSD分别为1.23%、0.78%和0.8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为全面控制复方地龙胶囊的质量提供了可行性。

  • 九香虫药材中4种核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作者:逯春玲;王殿波

    目的:建立九香虫药材中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等4种核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柱AgiLent zorbax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 L-1磷酸氢二铵、pH7.8 ~ 8.0;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13批次九香虫药材样品中,除10#药材未检出次黄嘌呤成分外,其余均检出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4种成分;但4种成分的含量均较低,可能与样品均经过炮制有关;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分析要求.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九香虫药材中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等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九香虫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 HPLC法测定商品乌梢蛇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张阳;吴宏丽;李峰;张东广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乌梢蛇药材中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 DoamonsmilC18(5μm,200mmg× 4.6mm)柱,以0.05mol/L磷酸水溶液(pH=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mL/min.结果: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分别在0.06~0.14μg、0.17~ 0.50μg、0.27~0.6 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8、0.9996);平均加样回收半分别为102.0%、98.4%、100.3%:RSD分别为2.10%、2.67%、2.89%.结论:该法可用于测定乌梢蛇药材中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从而控制鸟梢蛇药材的质量.

  • 穹窿海马伞损伤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童健尔;刘学政;阮奕文;姚志彬

    目的:观察横断大鼠穹窿海马伞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1999-01/2000-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3个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4只,损伤组和损伤对照组分别按术后存活时间分为1,3,5,7,10,15,20和30 d组,每组各4只.开颅制作动物模型,损伤组横向切断右半侧穹窿海马伞;损伤对照组横向切断穹窿海马伞上方的皮质和胼胝体.正常组腹腔注射5-嗅-2-脱氧尿嘧啶50 mg/kg 3次,每次间隔4 h,于末次注射后12 h处死动物;损伤组和损伤对照组于手术后第1,3,5,7,10,15,20和30天腹腔注射5-嗅-2-脱氧尿嘧啶(50 mg/kg)3次,每次间隔4 h,于末次注射后12 h处死动物.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液经左心室灌注固定.冰冻切片机进行连续冠状切片,片厚40μm.4套相邻切片分别用于5-嗅-2-脱氧尿嘧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5-嗅-2-脱氧尿嘧啶和Nestin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结果:①正常组前脑室管膜下区含有少量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较浅.②损伤组损伤侧前脑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损伤后第1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变化不明显.第3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开始增加.第5天,内侧壁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细胞排列密集,层数增加,细胞核染色加深.第10天,背外侧角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细胞核大小不均、深染.从损伤后第13天起,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到第30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的情况与正常组相同.损伤对侧的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只有少量的增加.③从损伤后第10天起,在前脑损伤侧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外上方的胼胝体中可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显示为5-嗅-2-脱氧尿嘧啶和Nestin染色阳性,5-嗅-2-脱氧尿嘧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阴性.损伤后第15天,在前脑和损伤平面之间的冠状切面上,背外侧角外上方的胼胝体中仍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损伤后第20天,在损伤切面上,在室管膜下区上方靠近损伤区的胼胝体中可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细胞核呈梭形,长轴与横行的胼胝体纤维一致,并已有部分细胞进入损伤区.④损伤对照组损伤后各时间点损伤区、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及外侧壁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的变化与损伤组基本相同,但室管膜下区内侧壁未见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增加的改变.结论:穹窿海马伞损伤诱导室管膜下区神经前体细胞大量增殖,增殖细胞沿胼胝体向损伤区迁移,可能参与脑损伤的修复.

  • 医药中间体尿嘧啶的合成研究

    作者:王利敏;王思瑶;张诗缇;颜冬雪;贾云宏

    目的:改进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尿嘧啶的合成方法并初步探讨了用尿素替代硫脲合成尿嘧啶的可能性。方法以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尿嘧啶,产物结构经1 H NMR表征。结果工艺创新优化后,收率达71%,产品纯度>99%( HPLC归一化法)。结论改进后的工艺降低了成本,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 金边土鳖中3种核苷类成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毕晓黎;刘梦云;陈伟韬;李养学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金边土鳖中3种核苷类成分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为金边土鳖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边土鳖中尿嘧啶和次黄嘌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金边土鳖中尿嘧啶、尿囊素和次黄嘌呤3种核苷类成分,以Waters Spherisorb@STAR NH2(5 μm,4.6 mm×250 m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95∶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柱温为30℃、波长为205 nm条件下,以0).8 mL·min-1的流速进行测定.结果:14批金边土鳖TLC色谱中尿嘧啶和次黄嘌呤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用于金边土鳖的定性鉴别;尿嘧啶、尿囊素和次黄嘌呤分别在0.1014~0.5410 μg(r=0.9995)、0.0365~0.2920μg(r=0.9997)、0.0429~0.2385μg(r=0.9996)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0%(RSD=1.60%)、101.47%(RSD=2.10%)、101.92%(RSD=3.40%)(n=9).结论:所建立的3种核苷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 万寿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杨念云;段金廒;钱士辉;田丽娟

    目的对万寿菊花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万寿菊花经溶剂提取与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论尿嘧啶和甘露醇为首次从万寿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 99.反义

    作者:王舰;金春莲

    基因DNA可转录成与之互补的硷基序列的RNA,并剪接形成mRNA,mRNA通过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其中DNA为有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胸腺嘧啶(T)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的,而RNA分子则是由A、C、G、尿嘧啶(U)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的.因此,DNA和RNA具有与各自的硷基和互补的硷基序列的DNA乃至RNA相结合的性质[A与T(RNA时为U)、C与G].

  • 奈达铂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董晓红;李冰

    自2004年10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奈达铂(NDP,商品名,捷佰舒,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联合亚叶酸钙(CF)和氟口尿嘧啶(5-Fu)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结果,现报告如下:

  • 新鲜羊膜移植加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作者:田蕴影;马涛;马勤昌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手术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虽然手术方法较多,但都有复发的可能,近年来开展的羊膜移植和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及呋尿嘧啶棉片贴敷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可能.我们近三年来开展的新鲜羊膜移植同时加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地龙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作者:姜文红;张清波

    目的:建立地龙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地龙药材0.9%生理盐水提取液的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地龙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色谱峰为其共有峰.结论:利用地龙药材指纹图谱可以对地龙药材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作者:吕娜;王钧篪;陈丽华;沈连刚;李广志;斯建勇

    目的 建立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6种成分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TOSOH TSK-GE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7%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0批样品(Ⅰ~Ⅹ)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0.932 ~0.993(除样品Ⅰ).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肌苷、原儿茶酸、环(甘氨酰-酪氨酸)分别在3.460~ 173.0、3.960~198.0、3.596 ~179.8、1.338 ~66.9、3.672 ~183.6、3.552 ~17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8% (2.65%)、98.0% (2.55%)、99.7% (1.59%)、100.7% (2.80%)、102.0%(2.09%)、99.6%(1.88%).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简单,可用于康复新液的质量控制.

101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