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U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梅花鹿鹿茸中的核苷类成分

    作者:孙印石;王燕华;王玉方;陈宝;陈丽雪

    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梅花鹿鹿茸(花鹿茸)中胞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腺苷、2'-脱氧鸟苷、B-胸苷13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花鹿茸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差异.方法 水超声辅助提取花鹿茸样品中的核苷类成分,色谱柱AcquityUPLC(R) HSS T3(100 mm×2.1 mm,1.8 μm),乙腈(A)-0.006%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3 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3种成分基本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排血茸和带血茸的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核苷类成分的总量分别是4.47、3.95、2.68 g/kg和4.14、3.44、2.51 g/kg,煮炸茸和冻干茸3个部位核苷类成分的量分别为4.60、2.95、2.74 g/kg和5.06、4.24、2.31 g/kg.结论 就核苷类成分总量而言,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高于带血茸,冻干茸蜡片、粉片部位高于煮炸茸,纱片部位低于煮炸茸.

  • 培养去原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理想条件的探讨

    作者:刘瑞风;张开明;李新华

    目的 探讨培养去原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 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 mmol/L 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对照,分别于0 d,3 d,5 d,7 d,9 d,10 d,14 d,21 d,28 d取培养的胸腺小叶经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 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 d后,小叶中胸腺细胞大部分被清除,而对照组在培养的前14 d小叶中胸腺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减少.在培养21d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胸腺小叶中胸腺细胞都明显减少,但胸腺间质也出现不同程度坏死,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坏死程度亦加重.结论 使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 d,是制备去原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的理想条件.

  • 乙酰短杆菌酶法合成2'-脱氧鸟苷

    作者:李喻;窦洁;曹静;邱蔚然;周长林

    胸苷和鸟苷酸在乙酰短杆菌的核苷磷酸化酶和磷酸单酯酶作用下转化成鸟嘌呤、胸腺嘧啶、鸟苷和产物2'-脱氧鸟苷.通过考察菌体量、反应温度、反应pH值、底物浓度和磷酸盐浓度等参数,得到反应适条件为20 mmol/L的胸苷和鸟苷酸,3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5%游离乙酰短杆菌在60℃下进行反应,经6 h胸苷转化率就可达到高为56.4%.反应液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进行分离,可以得到纯度90.2%的2'-脱氧鸟苷.

  • 不同培养条件对胸腺小叶中原基胸腺细胞的去除效应

    作者:刘瑞风;李新华;张开明

    目的: 探讨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 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并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 mmol/L 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于0 d、3 d、4 d、5 d、6 d、7 d取培养的胸腺小叶经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 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后胸腺小叶中原胸腺细胞逐渐减少,培养5 d或6 d后,胸腺细胞基本被消除,而对照组在培养的全过程小叶中胸腺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结论: 使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 d或6 d,是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的有效方法.

  • HPLC法测定沪地龙中7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周恒;曹依敏;苗水;王少敏;陈铭;兰岚;季申

    目的:建立中药材沪地龙中7个核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0.1%氨水超声提取沪地龙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并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采用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5mmol·L-1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和2'-脱氧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102.09 μg· mL-1(r=1.000 0),0.52~103.78μg·mL-1(r=1.000 0),0.50~101.03μg·mL-1(r=1.000 0),0.52~104.79 μg·mL-1(r=1.000 0),0.50~99.99μg·mL-1(r=1.0000),0.55~110.54μg·mL-1(r=1.0000),0.50~99.28μ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6%(RSD=2.6%)、104.6%(RSD=1.8%)、105.3%(RSD=1.4%)、96.2%(RSD=2.6%)、91.0%(RSD=0.42%)、88.1%(RSD=2.1%)和106.5%(RSD=2.1%).12批样品中上述7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046~0.864、0.263~0.770、0.034~0.631、0.379~0.994、1.655~3.595、0.544~1.465和0.074~0.208 mg· 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沪地龙药材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UFLC-QTRAP-MS/MS法测定绞股蓝中10个核苷类成分

    作者:马赟;蔡静;张园娇;纪乐军;陈建伟;李祥

    目的:建立UFLC-QTRAP-MS/MS的方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绞股蓝及其商品药材中10个化合物(胸苷、尿苷、腺苷、肌苷、2'-脱氧鸟苷、鸟苷、腺嘌呤、次黄嘌呤、尿嘧啶、鸟嘌呤)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3.5 μm),以0.2%甲酸水溶液(A)-0.2%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0.6 mL· min-1流速梯度洗脱,正离子(ESI+)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结果:尿嘧啶、胸苷、尿苷、次黄嘌呤、肌苷、2'-脱氧鸟苷、腺苷、鸟苷、腺嘌呤、鸟嘌呤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7~3 936.00、2.00~200.00、30.48~3 048.00、19.84~1 984.00、10.16~1 016.00、4.95~990.00、19.72~1 972.00、14.70~2 940.00、1.96~196.00、14.76~1 476.00 ng· mL-1(r> 0.997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101.3%,含量分别为181.54~1 604.95、0.00~216.45、63.65~1 093.17、3.48~555.12、0.07~215.66、0.00~171.65、0.00~338.63、24.67~966.08、0.37~140.07、14.89~830.79 μg·g-1,绞股蓝中以尿嘧啶、尿苷、鸟苷、鸟嘌呤含量较高;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10个成分含量有所差异.结论:该方法为绞股蓝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不同“发汗”条件加工玄参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王胜男;华愉教;邹立思;罗益远;刘训红;刘娟秀;严颖;徐力

    目的:建立QTRAP-UPLC-MS/MS同时测定玄参中10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不同“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 L-1醋酸铵(含0.1%冰醋酸),流速0.4 mL· min-1梯度洗脱,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样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核苷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玄参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 3);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7%~101.0%,RSD为0.96%~2.44%.玄参核苷类成分中以鸟苷、尿苷、腺苷、尿嘧啶含量较高;不同“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核苷类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以玄参完整主根、烘箱干燥(35℃)、发汗3d的“发汗”加工样品中核苷相对关联度质量较优.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为揭示“发汗”加工条件对玄参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建立规范、标准的玄参“发汗”初加工方法提供基础资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