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强;王卓;李楠;黄晨;朱家庭;吴友华;马林;徐宝华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监测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入选48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另选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HRV)和心率震荡( HRT)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冠心病组比较,SAS组HRV指标。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冠心病组,应积极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通气功能。

  • 超前镇痛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观察

    作者:毛仲霞

    目的:观察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瑞芬太尼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2组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Ⅱ组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注射液40mg.麻醉维持2组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躁动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拔管后,躁动评分Ⅰ组>Ⅱ组(P<0.01),躁动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全麻苏醒期躁动安全有效.

  •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郎燕芳;俞志红;陆晓玲;吴亮;张海燕;陈继花

    目的 探讨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状态,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呼吸内科和ICU病房的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65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肺部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对肺部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54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63例,感染率为24.92%;163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32株占66.6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 9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肺感染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微生物污染、心力衰竭、意识状态是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肺感染的危险因素.

  • 牵引成骨技术在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傅潇慧;陈军;徐旭辉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 采用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患者19例,分别于术前、后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及螺旋CT扫描,评价疗效并比较患者上气道三维结构的改变。结果 根据OSAHS疗效判定标准,19例中17例治愈,2例显效;手术后上气道各段的矢状径、矢状面积、横径和横截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气道容积从治疗前的(15 572.03±3 370.11) mm3变为治疗后的(21 182.69±4 533.15) mm3,变化主要发生在腭咽及舌咽,喉咽变化不明显。腭咽及舌咽区段气道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可明显扩张上气道腭咽段和舌咽段气道容积,从而有效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CT作为一种影像学手段,在该研究中有独到和重要的作用。

  •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滕利;孙晓梅;吴国平;Andrew A.Heggie;Anthony D.Holmes

    目的探讨和评价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先天性小下颌发育不全畸形伴重度OSAS,年龄4个月至9岁.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射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检查.用牵引成骨技术牵引双侧下颌骨,带动舌和口底肌肉组织前移,使口咽腔通畅,达到治疗小下颌畸形患者OSAS的目的.结果6例12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大牵引延长距离为25 mm,小15mm,平均19.2 mm.后气道间隙由平均4.5 mm增至10.1 mm.牵引时间短10 d,长 20 d,平均14.5 d.所有病例在截骨、牵引器固定过程中均未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牵引过程顺利,牵引区成骨良好.随访2至11个月.1例需要进行继续治疗,5例均恢复正常呼吸,去除鼻咽导气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治疗OSAS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矫正口咽腔气道狭窄,改善呼吸,可在年幼儿童应用.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多会更详尽阐明其所发挥的作用.

  • 孕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尧雅丽;贺晓菊;陈文玲;陈思雨;王鹏;吴豫;徐劲松

    目的 了解孕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认知情况及打鼾者接受多导睡眠图监测的依从性. 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或住院且自愿接受调查的孕妇589例纳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孕妇对OSAS的认知情况(0分表示完全缺乏OSAS相关知识;1~4分表示对OSAS有部分认知;5分表示可以正确认知OSAS)及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分析孕周、文化程度、打鼾情况及是否高危孕妇等对OSAS的认知情况的影响;分析打鼾孕妇对多导睡眠图监测的依从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89例孕妇对OSAS疾病认知率普遍偏低,正确认知OSAS者(得5分)仅11例,占1.9%(11/589).低学历孕妇完全缺乏OSAS相关知识者(得0分)的比例较高学历孕妇高[61.9% (78/126)与52.0%(241/463),x2=3.873,P=0.049].不知是否打鼾孕妇缺乏OSAS相关知识者(得0分)的比例较知晓有、无打鼾孕妇高[67.0%(209/312)与35.6% (21/59)和40.8%(89/218),x2值分别为20.755和35.687,P值均<0.017].不同妊娠期孕妇、是否高危孕妇对OSAS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共59例孕妇打鼾,其中接受多导睡眠图监测者仅15例,占25.4%;8例孕妇确诊为妊娠合并OSAS,占1.4%(8/589).结论 孕妇对OSAS疾病认知率低,尤其是低学历者以及不知晓自己是否打鼾的孕妇.认知不足导致打鼾孕妇接受多导睡眠图监测依从性差,故妊娠合并OSAS患者诊断率低.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俞晨艺;蔡晓红;温正旺;梁冬施;胡青青;倪丽艳;林剑

    目的 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儿童OSAHS有效、科学、费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温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的OSAHS儿童.分组:轻度OSAHS分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治疗(MM)组32例、手术治疗(MAT)组28例,中、重度OSAHS也分为LTRAs治疗(SM)组22例、手术治疗(SAT)组36例.MM组、SM组行口服LTRAs治疗6个月,MAT组、SAT组行手术治疗.对各组儿童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结果、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经济学比较、疗效评定,并对手术并发症、术后未缓解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PSG监测:MM组治疗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56±1.26)明显低于治疗后(3.48±1.52,t =3.50,P<0.05);MM组和MAT组氧减指数(ODI,MM组2.18±2.19,MAT组1.80±2.34)、低血氧饱和度(LSaO2,MM组91.66±2.34,MAT组92.79±2.18)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DI,=0.65,LSaO2汪-1.93,P>0.05);(2)OSA-18评分:MM组睡眠障碍(治疗前14.81 ±6.28,治疗后10.56±3.57)、对监护人影响(治疗前13.56±3.54,治疗后8.97±2.96)、OSA-18总分(治疗前52.66±1.11,治疗后42.56±6.4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障碍Z=-3.14,对监护人影响Z=-4.50,OSA-1 8总分Z=-4.01,P<0.05);(3)经济学分析:手术治疗除药品费用外,其他经济负担明显高于LTRAs治疗组;(4)疗效评定:各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分别为:MM组28例(88%)、MAT组28例(100%)、SM组2例(9%)、SAT组35例(97%).手术治疗组中MAT组有效3例(11%),SAT组有效7例(19%),无效1例(3%),其中9例合并鼻部疾病.结论 中、重度OSAHS儿童首选手术治疗,合并鼻部疾病联合药物治疗.轻度OSAHS儿童可行LTRAs治疗,症状未改善者择期手术治疗.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

    作者:陈玉萍;魏东宁

    本文综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防治.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生和死亡的风险,被认为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SAS产生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引起的血压改变、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脑自动调节功能减退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主要机制.目前在脑卒中的防治中已越来越关注对SA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多道睡眠描记术(Polysomnography,PSG)是诊断SAS的"金标准".针对SAS的治疗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为首选治疗措施.

  • 卵圆孔未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青年缺血性卒中一例

    作者:谢子珍;李常红;孟晓梅;于逢春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7岁,因“头晕伴左侧偏身麻木11 h”于2014年9月28日入院。入院前11 h,患者安静状态下突然出现头晕、左侧偏身麻木,无眩晕、恶心、呕吐,无偏侧肢体无力。发病30 min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急诊神经内科,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拒绝溶栓治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改善循环后,以“缺血性卒中”收入院。

  • 卒中与睡眠障碍

    作者:于逢春;周正宏

    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其中致死率位居我国第一[1]。卒中后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过度睡眠、异态睡眠、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卒中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神经功能康复,甚至增加卒中复发与死亡率。反之,各种睡眠障碍也会增加卒中的发病率。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关注度仍较低,对睡眠障碍的治疗也不够积极。梳理卒中与睡眠障碍方面的研究以深刻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防治卒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记忆改变的研究

    作者:岳伟华;郝伟;刘破资;张纪水;蔡太生

    目的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记忆改变的特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分析仪对45例SAS患者(病例组)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SAS患者记忆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病例组的睡眠结构紊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快速眼动相睡眠1~2期比例高、3~4期比例低,REM睡眠少,觉醒多,睡眠潜伏期短等,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和<0.01);(2)病例组的WMS总记忆商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6.45±12.53和101.89±6.78),即刻记忆和短时记忆因子分也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和<0.05);(3)教育水平、睡眠潜伏期、慢波睡眠比例、快速眼动相睡眠比例、夜间觉醒次数和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可能与SAS患者记忆改变有关.结论 SAS患者的记忆功能显著受损,可能与睡眠、呼吸紊乱有关.

  • 青年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0例分析

    作者:王雯;窦荣花

    青年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青年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例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机体的损害主要为患者由于睡眠时反复发作短暂窒息,不但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长期缺氧还可造成红细胞增多、血液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系统由于其特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更易受到夜间睡眠反复发作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的影响,从而导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例青年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病例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工作记忆损害的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地形图研究

    作者:张熙;李舜伟;王玉平;黄席珍

    目的用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电地形图技术,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睡眠间断性低血氧对工作记忆损害机制.方法采用探针提取方法并加以改良.轻、重症患者各12例;同期设20名正常对照者.结果 ERP结果显示,对照组辨异效应主要分布于右额[F4,(2.2 ± 2.7 )μV]及枕部[O1,(0.8 ± 3.5) μV;O2,(0.7 ± 3.5) μV],辨同效应则以顶部为著[P3,(7.0±3.0)μV ;P4,(6.9 ± 3.1)μV ].轻症患者前额部辩异效应损害明显[F4,(5.0 ± 4.5)μV; F3,(6.0 ± 4.5) μV;P<0.01],而重症组辨异及辨同效应均受损[F3,(5.3 ± 2.4) μV;F4,(4.9±3.1) μV;P3,(3.6 ± 3.5) μV;P4,(4.6 ± 2.7 )μV;P<0.05].脑电地形图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OSAS患者前额ERP辨异效应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执行系统功能对缺氧性损害十分敏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作者:陈新华;彭化生;刘心臣;朱明;董卫平;周桂明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相关事件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健康体检者和专科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筛查出OSAS患者262例,选择同期2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等指标,并对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进行了6个月至3年的随访.结果 (1) OSAS组PSG监测,呼吸紊乱次数358.0±37.0、呼吸紊乱指数59.0±11.0、平均呼吸暂停时间(35.0±13.0) s、长呼吸暂停时间(68.0±27.0) s及24 h平均动脉压(128.7±12.8) 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低血氧饱和度(56%±1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OSAS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浆ET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 OSAS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3年时,OSAS组心血管病患病率67.78%;脑血管病患病率45.61%.(4) OSAS组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呼吸紊乱指数、血压、血糖、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结论 OSAS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是长期以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危险因素之一,进一步探讨OSAS的病因并加以防治,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心肺耦合技术与多导睡眠图对睡眠呼吸事件判读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冯晶;吴惠涓;王宗文;陈坤;黄蓓;赵忠新

    目的 探讨心肺耦合技术中呼吸紊乱指数(RDI)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心肺耦合-RDI与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两种技术对睡眠呼吸事件判读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于2016年1-12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监测的患者292例,根据PSG中AHI是否大于5次/h将病例分为两组:AHI>5次/h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共173例;AHI<5次/h为非OSAHS组,共119例.比较两组之间PSG睡眠参数和心肺耦合-RDI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呼吸紊乱指数心肺耦合-RDI和PSG各参数的相关关系,用Bland-Altman图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肺耦合-RDI对OSAHS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OSAHS组相比,OSAHS组在总睡眠时间[(445.94±82.64)min]、呼吸暂停次数[(108.16±35.70)次/h]、低通气次数[(55.62±17.44)次/h]、AHI[(22.78±20.73)次/h]、埃普沃思思睡量表(ESS)得分[(11.21±5.30)分]、心肺耦合-RDI值[(32.98±22.19)次/h]等方面较对照组[(417.21±96.10) min,t=2.730;(7.89±5.41)次/h,t=30.384;(11.05±2.23)次/h, t=27.709;(5.51±3.11)次/h,t=9.014;(7.61±2.29)分,t=6.973;(11.16±8.63)次/h,t=10.205]均有增加(均P<0.01),而在N1期潜伏期[(14.79±9.29) min]、N3期百分比[(6.53±4.95)%]、低血氧饱和度[SaO2;77.91±12.21)%]等方面较对照组[(18.18±8.98) min,t=-3.106;(8.83±7.29)%,t=-3.212;(92.72±5.17)%, t=-12.479]均有减少(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肺耦合-RDI与总睡眠时间、N2期睡眠时间、N3期睡眠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AHI、微觉醒次数及指数、腿动次数及指数、呼吸相关腿动次数、微觉醒相关腿动次数、周期性腿动次数及指数、ESS得分等参数之间呈正相关,其中,心肺耦合-RDI与PSG-AHI之间相关关系强(r=0.801, P<0.01),而与低SaO2呈负相关(r=-0.765, P<0.01);Bland-Altman图示位于一致性范围内的点占到所有点的95%以上.心肺耦合-RDI>18.95次/h,则患有OSAHS的可能性增加,其敏感度为62.9%,特异度为88.7%.此外,心肺耦合分析技术中增强的低频耦合参数可以清晰地显示中枢性呼吸紊乱.结论 心肺耦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评估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技术,与传统PSG评估一致性好,与呼吸事件相关性强,对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有优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颏舌肌肌电活性分析

    作者:陈丽艳;叶京英;崔吉亨

    目的建立一种无创的颏舌肌(genioglossus,GG)肌电活性的检查方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hypopnea apneasyndrome,OSAHS)患者各睡眠阶段的GG肌电活性变化进行分析,探讨GG在OSAHS发病中的地位及其发病机理.方法①采用GG肌电活性测量与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同步进行的方法,对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1 5例男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清醒期、慢动眼睡眠期(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快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REM)GG肌电活性的差异;②分析呼吸暂停期间GG肌电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清醒期大于NREM期GG肌电指数,NREM期大于REM期GG肌电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睡眠呼吸暂停期间GG肌电活性呈周期性改变.结论①氯化银球形表面电极可以准确测定GG肌电活性;②OSAHS患者NREM期、REM期GG肌电活性明显下降,是OSAHS发病因素之一;③睡眠呼吸呼吸暂停发作期间GG肌电活性呈规律性变化,是其与上气道负压相互作用的结果.

  • 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CT测量

    作者:周炼;倪道凤;王兴;梁成;伊彪;李自力

    目的通过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与正常人上气道CT测量结果进行对照,揭示其上气道形态学特点,并进一步改进利用CT进行上气道测量的方法.方法小颌畸形伴OSAHS患者共12例,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8.30岁;对照组为正常志愿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0.37岁.分别以16排螺旋CT进行头颈部扫描,并在硬腭与杓状软骨上缘之间重建出20层轴位图像,测量上气道矢状径、横径及横截面积;再分别计算腭咽、舌咽及喉咽三个区段上气道矢状径、横径及横截面积的大值、小值及平均值.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所有20层图像中测量得到的上气道矢状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横径的差异只在矢状径小的几层中具有显著性,多数层面(12/20)的横截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在舌咽区段的各项测量值(除横径大值外)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小颌畸形伴OSAHS患者上气道的狭窄主要由矢状径狭窄所致,舌咽区段的狭窄为明显.

  • 轻及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式选择

    作者:王琳;朱优力;马崧;谢为民

    目的探讨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患者不同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goplasty,UPPP)术式选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Muller动作纤维喉镜行上气道检查,确诊轻、中度OSAHS患者66例,阻塞平面在口咽部(Ⅱ型),行不同术式UPPP治疗一年后进行随访,比较术前及术后一年的数据,对其资料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采用软腭部分切除的36例与不行软腭部分切除的30例,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有明显不同,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术后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前者远比后者少,P<0.05.结论轻、中度OSAHS患者行UPPP治疗时,应选择行软腭部分切除术式,其术后各项指标可达正常.

  • 等离子射频舌根部分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李正贤;LUND VJ

    目的探讨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舌根部分切除术治疗72例OSAHS,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和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确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舌根体积明显缩小,自觉症状明显改善,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和AHI明显降低.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舌根部分切除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手段.在上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中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朱静;于逢春;高玉红;王小轶;张晓君

    目的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4例SAS患者和22例健康人进行二音偏倚刺激序列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三音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stimate,MMSE)检测,比较两组间的P300电位潜伏期和MMSE结果以及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异常率.结果 研究组2t-P300为(341±14.5) 毫秒,(342±13.8) 毫秒;对照组2t-P300为(317±14.7) 毫秒,(318±12.8) 毫秒;研究组r-dT1为(327±13.0) 毫秒,(326±14.9) 毫秒;对照组r-dT1为(309±11.1) 毫秒,(309±12.0) 毫秒;研究组r-dT2为(325±14.9) 毫秒,(326±11.1) 毫秒;对照组r-dT2为(306±9.7) 毫秒,(305±11.7) 毫秒.研究组所有序列诱发的P300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三音与二音P300异常率无明显差别.所有受试者MMSE得分均在正常范围(27分以上),但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SAS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人下降.事件相关电位比MMSE较早地发现认知功能损害.本组患者中三音听觉P300与传统二音听觉P300敏感度无明显差异.

1329 条记录 10/67 页 « 12...78910111213...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