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存质量疗效评价在中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罗守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肿瘤定义为全身性、系统性的慢性疾病,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重点也开始从控制肿瘤大小逐渐转向个体化治疗,并强调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治疗观念的转变与中医治疗肿瘤理念不谋而合,鉴于中医肿瘤研究在疗效评价方面的不足,我院将生存质量疗效评价纳入中医疗效评价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 ICU眼睑闭合不全昏迷患者眼部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评价

    作者:尤振香

    目的::针对ICU眼睑闭合不全昏迷患者眼部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ICU眼睑闭合不全昏迷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有患者3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应用凡士林纱布及常规护理干预举措,对研究组患者应用红霉素眼膏涂眼后以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并在护理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即针对眼部进行评估、针对结膜水肿进行预防、对眼部进行清洁及防止眼部干燥等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眼部干预效果,研究组患者眼部感染患者为1例(3.33%),参照组患者的眼部感染例数为10例(33.33%),通过比较,研究组显著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眼睑闭合不全昏迷患者眼部的护理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举措,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眼部质量,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将此种护理方式在临床实践广泛的推广应用。

  • 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作者:雷铁军;鲁礼佳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7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高场磁共振和B超联合钼靶检查对其进行辅助检查.结果:175例疑似患者中97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患者检出率比较发现,高场磁共振共为64.95%,B超联合钼靶X线为50.52%,高场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联合钼靶X线(P<0.05);经过化疗后,97例患者共72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74.23%;化疗有效组ADC、大强化率、大排泄率均明显高于化疗无效组,病灶大径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高场磁共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化疗效果的评价有明显作用.

  • CDI清肺排毒免疫五联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作者:楚国庆

    目的:探讨CDI清肺排毒免疫五联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清肺排毒免疫五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清肺排毒免疫五联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活血消栓通络五联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飞林

    目的:探究活血消栓通络五联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活血消栓通络五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有效率与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活血消栓通络五联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作者:杜梓毓

    目的:对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胞磷胆碱作为辅助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1.5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每天1次)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2周的治疗.结果: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大剂量甲钴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党静;陈继华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14d运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定,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丁苯酞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许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志昱

    目的: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钙拮抗剂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收治钙拮抗剂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12例,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30 d、90 d、180 d牙龈增生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为期180 d的观察.180 d的观察期内,患者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有持续减轻,且牙龈增生指数也得到了持续改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张朝凯

    目的: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引流量3个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手术指标更优;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压缩率与后凸Cobb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手术效果更佳(P<0.05).结论: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都具有较高的疗效,但跨伤椎固定治疗效果更佳,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但从长期效果来看,经伤椎固定治疗效果更佳.

  • 心理护理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金明实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护理运用的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收治的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指标的评定,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与护理目标的实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对心理护理的疗效造成影响的因素是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结论:将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具有一个动态性的和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受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 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综合评价

    作者:张林山;杨燕春;胡军;杨长华;万景军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进行治疗的1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71例患者中,显效38例(53.5%),有效25例(35.2%),无效8例(11.2%);对照组71例患者中,显效23例(32.3%),有效31例(43.6%),无效17例(23.9%),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能够显著控制出血症状,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兴泉

    目的:对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进行评价,探究治疗该类疾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收治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比较两组PaCO2、PaO2和pH等反映呼吸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均有所改善;两组间相比较,试验组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加用雾化吸入氨溴索,可以更好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评估

    作者:蔡春琼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脑活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减少ICU患者微量泵泵入去甲 肾上腺素时血压波动率的疗效评价

    作者:翟志敏;张兴华;李喜元;王冬霞;刘美;李萌;徐宗超

    目的 探索影响该院ICU科泵入去甲肾上腺素休克患者血压波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四项集束化护理措施,评价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对血压波动率的效果.方法 纳入该院ICU 2017年1—10月份收治的休克患者,入选需要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80例,按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1—5月)和干预组40例(6—10月).制定4项集束化护理措施:双泵法更换泵管、带泵液速度20 mL/h、满足目标血压时泵入速率(2~10)mL/h、先抽出泵管液再封管.比较两组血压波动幅度、持续时间及血压波动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压波动大幅度显著减小[(32.22±9.52)mmHg vs(26.39±6.17)mmHg,t=6.25,P<0.01],血压波动持续时间显著缩短((39.55±12.84)min vs(21.31±10.55)min,t=12.22;P<0.01),干预组血压波动率显著降低(22.93%vs 13.32%,χ2=24.25,P<0.01).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ICU重症休克患者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时的血压波动率.

  •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雷培政

    目的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予以中医针灸综合治疗,以此评价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颈肩腰腿痛患者200例,诊治时间均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分不同的组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活动能力评分(83.33±2.35)分、生活质量评分(84.56±2.22)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8.00%、(71.11±2.31)分、(72.21±2.21)分],且研究组的VAS评分(2.22±0.11)分低于对照组(4.5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4、t=37.08、39.43、91.78,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实施安全性较高.

  • 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跃林

    目的 评价和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93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的患者,将接受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纳入对比组(n=45),将接受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48),所有患者均接受降糖治疗、降压治疗以及降脂治疗等常规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2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 2 0,P=0.020 3),用药后47例研究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1例患者治疗无效,37例对比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观察项目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患者BA血流速度高于对比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23 9,P=0.027 3),RVA血流速度高于对比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3 4,P=0.018 3),LVA血流速度高于对比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26 7,P=0.012 9).结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可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作者:许庆文;洪伟涛;陈伟南;刘瑞真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mg/日,1周后调整剂量,艾司西酞普兰15mg/日;研究组在第1天同时服用奥氮平2.5mg/日,1周后增加奥氮平至5 ~10mg/日,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起效更快(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 治疗青少年Graves甲亢5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秉文;张亚华;高秀生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青少年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对采用131Ⅰ治疗的520例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进行1~20年随访.结果:131Ⅰ治疗后6个月.治愈384例,好转110例,亚临床甲减18例,临床甲减4例.131Ⅰ治疗2次者70例.对131Ⅰ治疗后未达到治疗目的及亚临床和临床甲减采用中西药治疗,均恢复正常.经长期随访未发现生长发育及智力异常、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等.结论:青少年Craves甲亢患者治疗效果与成人相同,对长期服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采取以131Ⅰ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发生甲减是暂时性的,经中西药物治疗一个时期基本恢复正常.至随访结束,晚发甲减发生率为0.76%.

  •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84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郝莉莉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5~7天.结果: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均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结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现状,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抑制耐药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年的疗效评价

    作者:路宝川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恩替卡韦0.5mg,1次/日口服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的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24周、52周、104周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8.3%、80.5%、91.7%、97.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24周、52周、104周时肝功能复常率分别59.4%、81.3%、91.7%、97.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HBeAg阳性患者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15.8%,血清学转换率1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效果较好.

2678 条记录 2/134 页 « 12345678...1331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