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锡友;高雁冰;李洋;江浩;刘长信

    目的 评价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KOA严重指数(IS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50步定时法对2组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ISOA、VAS、WOMAC、50步定时法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改善程度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为治疗KOA的有效疗法,但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评价

    作者:胡静菊;黄凤丽

    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支气管扩张合症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每次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日3次.2组患者同时予排痰、促进痰液排出、退热等治疗,连续10天.观察2组治疗第3、7天感染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第10天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3天,治疗组患者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第7天,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血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能够加快感染控制,促进患者恢复.

  • 基于脱疽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

    作者:张凡帆;余威;金潇;庞鹤

    目的 以德尔菲法为主筛选基于脱疽病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为形成量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经过文献整理、住院病案采集、患者访谈的筛选得到30个脱疽病疗效评价条目并制作专家咨询问卷,向专家发放问卷,通过对回收问卷中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各条目的重要性,结合专家意见对量表条目内容进行调整.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达100%,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整体较高,对部分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不高的条目,结合专家意见进行删除或完善表达方式.结论 患者报告结局的评价方法是疗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尔菲法是适用于筛选量表条目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筛选结果可形成量表初稿,但需经患者调查验证并完善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价方法

    作者:王鹏;孙敬青;罗辉

    目的 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41例,其中试验组21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通过北京移动提供的集团客户网信平台,发送和回收相关问卷信息,问卷包括鼻症状总分表(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版的TNSS及TNNSS患者日记本.比较2组TNSS及TNNSS评分.结果 2组受试者在试验进行14天及28天后,TNSS及TNN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患者自评量表数据进行收集的方法,与传统纸质方式相比二者效果相当,在适宜患者群体中可以取代纸质的方式.

  •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侯炜;关天宇

    分析当前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建立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体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借鉴现代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的方法,以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为支撑,结合专家经验,有选择地将中医证候、肿瘤大小、生存质量、治疗到进展的时间(TTP)、中位生存期、带瘤生存期、总生存期、临床受益率、卫生经济学、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纳入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中,并确定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认为目前急需建立符合中医药治疗肿病特点,客观、科学并能广泛被国内外认可和接受的疗效评价体系.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评价指标分布的文献研究

    作者:余威;张凡帆;庞鹤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疗效评价指标的分布规律,明确目前用于ASO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体征条目.方法总结近10年涉及下肢ASO临床观察的文献资料,对用于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体征条目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用于临床疗效观察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患肢疼痛、患肢麻木、患肢静息痛等,体征主要涉及患肢皮温、溃疡、患肢皮色的变化描述,临床疗效评价的症状、体征条目分布较为集中.结论用于ASO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与用于临床辨证诊断的条目仍有较大区别.应结合临床实际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本病的、用于评价不同证型疗效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 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王晓静;沈云;杨莉;刘龙;李斌;张黎颖;周桂琴;杨玉英;孙凤霞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第1周末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在第4周末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8%和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可以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促进胆红素消退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建华;李秀惠

    目的 观察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分别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4周,随访8周,观察有效率、症状及主要化验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对照组积分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积分均值下降(1.71±4.08)分,而对照组积分均值下降(-0.09±4.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TBIL下降值(中位数165.50)高于对照组(中位数7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升高,且1周后PTA(43.6%)与治疗前(3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对照组PT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1周后治疗组PTA(43.6%)明显高于对照组(3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8.89%)高于对照组(54.35%),两组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治疗组病死率(11.11%)低于对照组(26.09%),两组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在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改善肝功能(退黄、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验证了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性.

  •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与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思考

    作者:张大铮;蹇文渊;路雪婧;刘敏;段俊国

    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N-of-1)的应用现状、在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模式.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110例

    作者:朱永辉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0-06至2012-06诊治胃脘痛患者215例,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5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72%,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治疗胃脘痛中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辨证治疗,可以达到健脾益胃,清热化湿,调气畅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功效,促进疾病康复.

  • 分层腹针刺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冯玲媚;何茂松

    目的 探讨分层腹针剌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针剌疗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确定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一组(引气归元+腹四关穴组30例,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和治疗二组(引气归元+风湿点穴组30例,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上风湿点、下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下点),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天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改良Ashworth评分(P<0.05);治疗一组疗效优于治疗二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总有效率比较(P>0.05),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总有效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分层腹针剌法对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症状有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

    作者:吴宏凯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25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肝硬化腹水在常规西医保肝、利尿、补充人血白蛋白、放腹水等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利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中药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疗效评价研究

    作者:马顾全;汪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国内外目前仍缺乏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统一标准,中医药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有着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小,综合调整免疫功能等优势,今后应发挥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将生活质量评估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 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晋生;李囿松;杨晋田;王怀安;刘丽坤;王晞星

    目的:评价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对照组给予海扶治疗。于海扶术前1天、术后1天、1个月、3个月行MRI检查,分析肌瘤的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体积缩小率、并发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海扶治疗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海扶术后1个月、3个月的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散结胶囊联合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明显促进肌瘤坏死组织的吸收,减少相关并发症。

  •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54例

    作者:龙海燕;白灵;王苹;阚卫军;刘金凤

    目的 评价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门诊及住院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54例,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胰激肽原酶片,疗程为2个月,对比分析患者初诊及后复诊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排泄率变化.评定地黄叶总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功效.结果 给药足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3%,对照组70.3%,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患者肌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且优于胰激肽原酶片单药对照组.

  • 透刺疗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30例

    作者:范达;周伟光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透刺疗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耳尖放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疗法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

  • 健脾化湿祛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0例

    作者:蒋烽炼;衡雪丽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化湿祛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自拟健脾化湿祛瘀汤剂,对照组30例应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一疗程即12周,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12周.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各组以及B超表现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健脾化湿祛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良性原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陆泉;姜利斌

    目的:在健脾疏肝理论的指导下,观察针刺治疗良性原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primary blepharospasm,BP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BP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法针刺取穴治疗,对照组在眼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有效率、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评分、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121.88±30.16)分,对照组为(121.00±28.72)分,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70.00±22.88)分,对照组为(95.25±28.39)分,P<0.01];两组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15.90±7.99)分,对照组为(15.75±6.26)分,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10.40±4.95),对照组为(13.38±6.32)分,P<0.01]。结论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BPB疗效优于注射A型肉毒素,同时具有保护视功能和防治抑郁的作用。

  • 基于肿瘤标志物为辨证基础的个案分析

    作者:刘瑞;李杰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作为肿瘤微环境的成员组分,随肿瘤微环境及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中药可通过整体调节改善肿瘤微环境影响TM,动态检测TM在一定程度上可较早反映中药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以TM为基础,阐明肿瘤辨病与辨证、证型与组织学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将从微观上为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疗效评价中病种选择思路探讨

    作者:何巍;童元元;高宏杰;赵英凯

    本文从疗效评价的角度,以Medline数据库为基础,对国内外30年来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类文献进行调研,对涉及的各系统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并对RCT(随机对照试验)/非RCT试验涉及的病种进行统计,为循证医学的疗效评价及再评价提供病种选择方面的思路.

2678 条记录 4/134 页 « 12345678...1331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