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质量的研究

    作者:缪京莉;陈蕾;侯晓平;刘波;魏璇;石津生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质量.方法 选择降压治疗期间诊室血压正常的23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4例,70~79岁组84例,≥80岁组72例;选择体检健康者32例做为对照组,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高血压各组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晨峰现象.结果 降压治疗期间,高血压各组24 h动态血压波动在正常水平(<130/80 mmHg);随年龄增长脉压增大(P<0.01),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晨峰现象增多(P<0.05),舒张压过低(P<0.01,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 特别是≥80岁患者,在降压水平达标的同时应提高降压质量.

  • 晨峰现象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HMW-ADP及cf-PWV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超;郑桃林;杜万红;刘礼军;杨柳;易美玲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现象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DP)及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20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分为晨峰组(MBPS,80例)和非晨峰组(NMBPS,120例),两组均进行cf-PWV、踝肱比(ABI)及HMW-ADP的测定.结果 晨峰组cf-PWV高于非晨峰组(P<0.01),HMW-ADP水平低于非晨峰组(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BPS为cf-PWV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清HMW-ADP、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呈负相关,与胱抑素C(Cys-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MBPS可能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增加有关.

  • 晨峰高血压与J型曲线

    作者:陈琦玲

    人类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昼夜交替,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白天,为适应工作学习的需要,保证各个脏器能量供应,黎明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物质分泌增加,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排血量增加,这就是血压的"晨峰现象".

  • 应重视高血压时间治疗学

    作者:马庆春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1996年和1997年Straka RJ、Benson SR等学者就分别提出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和冠心病的时间治疗学,主张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节律性变化,结合药物作用进行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晨峰现象、结合降压药物不同的药动学、药效学,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给药时间,使降压药物作用效应与高血压发生的节律相一致,增加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通过这样的治疗措施尽量恢复正常血压节律,减少血压波动,抑制晨峰现象,提高降压质量,大限度地保护靶器官,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所以对于高血压时间治疗学而言,降压治疗至少应达到以下3个目的.

  • 积极控制高血压晨峰现象

    作者:王及华

    高血压晨峰现象概述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把这个特性称作昼夜节律性.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是有一定波动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清晨醒来后,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9:00~11:00达到高峰;随后,血压逐渐下降,15:00~18:00时再次升高;夜晚血压再次降低,呈双峰一谷.入睡后血压呈持续下降趋势,2:00~3:00时低,觉醒前血压又缓慢上升.所以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会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呈现出波动性,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早晨觉醒时会有相当显著的血压升高,这种夜间熟睡过程中血压较低,而在清晨的几个小时中血压会明显升高,被称为"晨峰现象",也称为"晨起高血压".

  • 高血压晨峰现象中医机理探讨

    作者:刘志军;金华;曹强;窦荣海;温鑫洋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调控的临床心血管综合征,现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EH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未经治疗的患者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 Hg (1 mm Hg=0.133 kPa)。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MBPS)[1]。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MBPS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脏性猝死等发生密切相关[2]。兹就高血压MBPS中医机理探讨如下。

  •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及干预治疗

    作者:李占东

    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Hg(-4~35 mmHg),甚至可上升80 mmHg,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1].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纹痛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与该时段血压增高密切相关,独立于24 h平均血压[2].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桃林;刘超;何伟;王桂斌;马明;周璟;易美玲;万华平

    目的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符合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晨峰血压(MBPS)组和非MBPS组.收集受试者的病史,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ys-C),并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C水平、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C水平与MoCA评分结果呈负相关(OR=2.326,P=0.017),由此推测血清Cys-C水平可能是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ys-C水平联合MBPS可更好地评估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作者:姚水华

    老年高血压有血压波动性大,血压晨峰现象显著等特点.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和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平稳性和血压晨峰现象相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有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抑制血压晨峰.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 高血压病的时间药物治疗学的商榷

    作者:潘华林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18.8%,约有1.6亿病人.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较低.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控制高血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艰巨任务.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对颈动脉硬化及心、肾的影响

    作者:胡量子;朱元州;袁石靓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MBPS)对颈动脉硬化及心、肾的影响.方法 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MBPS组153例和非MBPS组145例,检查患者的心脏和双侧颈动脉彩超情况,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斑块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晨峰值,M BPS组患者均较非MBPS组患者高;LVMI、左室肥厚(LVH)比例及颈动脉IMT,MBPS组均明显高于非MBPS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MBPS组明显高于非MBPS组.结论 有MBPS现象的患者对靶器官有明显的损害.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干预效果探讨与实践

    作者:颜文飞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我院就诊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高血压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疗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药物调整、血糖血脂的管理等多层面的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他们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经过3年的管理,其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晨峰变异幅度及心血管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作者:田红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24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为晨峰组(MBPS组)、非晨峰组(非MBPS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大流速(EV)、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大流速(AV)及EV/AV.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MBPS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1),MBPS组LVMI高于非MBPS组,EV减慢,AV加大,EV/AV降低.MBPS组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BPS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作者:何忠开;姚峰;郑重洲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AB)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HT)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38例HT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B组(46例)和C组(46例).A组口服AB 5 mg/d,B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而C组晨起口服AB 5 mg/d,睡前口服厄贝沙坦150mg/d.评价比较3组的降压疗效和对晨峰现象的影响,检测比较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 HGL)、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FI).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治疗后,3组的晨起舒张压和晨起收缩压均出现明显下降,但A组和B组的晨起舒张压和晨起收缩压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后,3组的FBG、P2HGL和FI浓度均出现明显下降,但A组和B组的FBG、P2HGL和FI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B联合厄贝沙坦治疗HT合并T2DM可以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并且明显改善晨峰现象,同时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有帮助.

  • 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血压晨峰现象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邢芸芸;李欣

    目的 研究不同钙离子拮抗剂与ARBs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 1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剂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缬沙坦组,每组40例.服药8周后,分别比较不同降压药物对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 治疗8周后,各组观察指标(24hSBP、24hDBP、清晨自测SBP、清晨自测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对血压晨峰的控制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对血压晨峰的影响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对晨峰现象的影响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及缬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其中以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清晨血压控制的有效率为理想.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微量白蛋白/肌酐、胱抑素C的关系

    作者:韦艳红;雷蕾;李艳;康晓新;赵宇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胱抑素 C( CysC)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4例,根据血压睡-谷晨峰值分为晨峰组69例,非晨峰组85例。收集两组受试者24 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计算晨峰血压(MBPS)值。比较两组受试者血糖、血脂、血清 CysC 及尿 ACR 水平,并将 MBPS 与各生化指标进行 Pearson 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晨峰组24 h、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MBPS 变异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晨峰组 ACR、CysC 值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1)。 MBPS 与 ACR、CysC 呈正相关( r =0.342,0.194,P<0.05)。结论高血压晨峰患者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胱抑素 C 水平能够早期发现肾脏损伤,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联用呋塞米和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异常的效果观察

    作者:鲁勇

    目的:探讨联用呋塞米和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压晨峰异常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联合使用呋塞米和替米沙坦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本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和血压晨峰异常的控制率.比较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和进行治疗后的24h血压平均值、清晨醒后2h血压平均值、夜间收缩压低值和晨峰血压值.统计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本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9.47%,血压晨峰异常的控制率为92.11%.患者的24h血压平均值、清晨醒后2h血压平均值、夜间收缩压低值、晨峰血压值均明显低于进行治疗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用呋塞米和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异常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血压晨峰现象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英智;马丽娜;冯明;李耘;钱玉英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现象(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10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分为MBPS组(40例)和无MBPS(NMBPS)组(67例),检查所有患者空腹血脂、血糖和肌酐,并进行问卷调查及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测定. 结果 MBPS组的收缩压高于NMBPS组(P<0.05).MBPS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NMBPS组(P<0.01).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MBPS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