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癌患者脉象多维信息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李凤珠;魏红;刘明林

    目的 通过对肝癌病人脉象多维信息的临床观察研究,揭示肝癌的特异性脉象信息特征,及相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方法 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应用TL-MZ-XM-Ⅱ型三探头脉象分析仪进行脉象采集,并运用中医特色的脉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寻找肝癌脉波的独特表现.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的脉象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P<0.05),其脉象主要表现为弦脉、涩脉,并有数脉相兼表现.结论 运用TL-MZ-XM-Ⅱ型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到肝癌患者的特异性脉象信息特征,此研究对中医脉诊客观化及肝癌的中医客观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滑脉可主蓄血证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艳艳;李柳旬;李卫青;马全庆;廖文生

    《濒湖脉学》为明朝中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晚年所著,该书将临床复杂的脉象总纳为27种,并将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濒湖脉学》中滑脉的主病为“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1]”。论及滑脉可主蓄血证,与通常认为蓄血证主瘀、脉象常见涩脉等相悖,与目前的痰瘀相关等学说[2]也有差异。鉴于此,本文结合文献典籍与临床经验,对其理论依据进行探析。

  • 文献中涩脉的主病调查

    作者:徐慧;温先荣;田野;奚怀平

    目的 探讨文献中涩脉主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20年临床文献中涩脉所涉及的疾病、脏腑、证候、症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①涩脉常见于头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高血压、高黏血症等;②涩脉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关系密切;③涩脉多见于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痰湿等证;④涩脉多与心悸、胸闷、乏力、头晕、腹胀等相兼出现.结论 涩脉主病纷杂,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不能拘泥于血瘀一证.

    关键词: 涩脉 文献分析
  • 中医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调查

    作者: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刘国萍;许朝霞;丁杰;钱鹏;程亚伟;张叶青;马天才;江娟;杨琼

    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脉象 常见 紧脉 涩脉
  • 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刍议

    作者:徐刚;魏红

    现代社会由痰湿体质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脉诊作为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同病异治”的辨证依据.笔者通过3种与痰湿体质关系密切的脉象——滑脉、弦脉、涩脉,来探讨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滑脉多见于痰湿证的初期,是痰湿患者的常见脉象;弦脉则见于痰湿日久、阳气始衰、生发不利的病证;涩脉见于老痰、顽痰、久病精亏血少、气血郁滞、变证百出的阶段.

  • 浅释涩脉和滑脉同时存在现象

    作者:宋鲁成;吴虹波

    涩脉和滑脉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脉象,对于这两种不同脉象是否可以在同一个病人、同一时间和同一脉搏中出现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对此,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和金氏脉学理论得出结论:即同一个病人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脉搏中可以出现涩和滑两种相反脉象.

    关键词: 涩脉 滑脉
  • 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

    作者:李冬梅;金栋;杜宝良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出现心律、心率和心音改变,脉象亦随之而变,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当代中医学者对房颤脉的描述莫衷一是.多年来通过对房颤脉的体会认为,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min,当为散涩脉与怪脉之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当为涩短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min,当为涩结脉或涩结代脉.予以规范探讨.

  • 个体内部脉搏波传导速度之间差异的初步认识

    作者:覃光辉

    本文提出一种对个体内部脉搏波传导速度之间差异的认识,并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客观存在性、与涩脉的相关性来介绍这种认识。

  • 90例肿瘤患者中医脉诊信息特征研究

    作者:徐刚;魏红;李凤珠;依秋霞

    目的: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人群进行双手六部脉象的客观动态采集,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恶性肿瘤组脉象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其中以涩脉及其变异脉和双峰 M波为典型,整体脉波异常检出率为80.0%,与非恶性肿瘤组、正常人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可以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揭示相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脉象与病机之间的相关性。

  • 试论涩脉

    作者:栾金红;赵龙刚

    涩脉是一种复杂难辨的常见脉象,本文从脉象、比类、脉律、对举、主病多方面去体会中医的涩脉.

    关键词: 涩脉 脉象 比类
  •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九)——切诊(之四)

    作者:哈孝贤

    (十)涩脉 "涩"是不流利的意思,与"滑"相对应.涩脉的特点是脉体细小而短,往来迟滞不匀,犹如轻刀刮竹一般,极不流利.故有"细迟短涩"、"三五不调"、"轻刀刮竹短而难"等等描述.

  • 冠脉临界病变病人涩脉与常规检测指标的回归分析

    作者:王淑丽;冯玲;刘贵建;王阶;庞博

    目的:分析冠脉临界病变病人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与涩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冠脉临界病变病人病史及实验室数据。依据是否存在涩脉脉象将病人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涩脉组病人较无涩脉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三酰甘油(TG)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发现:PT进入方程(OR=0.399,95%CI 0.181~0.878,P=0.022)。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 D 二聚体(D D)等其他凝血指标因素的校正下,PT认为是涩脉独立危险因素(OR=0.338,95%CI 0.129~0.887,P=0.028)。结论 PT与冠脉临界病变病人涩脉脉象密切相关。

  • 脉式规范

    作者:黄亚丽;宋尚晋;岳小强

    脉诊是中医临证不可或缺的重要诊疗方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临证体会,就临床诊脉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梳理,期望为了解、学习和运用中医脉诊提供一定借鉴.

  • 试论涩脉的脉象

    作者:张红丽

    涩脉是往来艰难、如轻刀刮竹的一种脉象,主精亏、血虚、瘀滞和顽痰.涩脉与结脉、代脉为一类脉象,都是以迟缓为共同脉率,其性质均为阴.涩脉的脉象特点为脉率迟缓、脉形细小、脉律不齐、参伍不调,有如雨沾沙之脉感[1].笔者通过对100例涩脉患者脉象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关键词: 涩脉 脉象研究 脉象
  • 头痛常见脉象分析

    作者:韩雪;滕晶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作为疾病的主症出现,亦可作为兼症出现.脉浮头痛者多为感受风邪所致;脉弦而痛者多因肝失条达或见痰浊而致;脉紧而痛者多为受寒凉所致;脉数而痛者多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所致;脉濡而痛者多为外感风湿,邪气侵袭肌表经络,导致太阳经脉的经气不通畅,以致头痛身重;脉细而痛者可由血虚导致;脉短而痛者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脉洪而痛者属热;脉涩而痛者属血瘀;脉滑而痛者多有痰.通过对脉象的诊断,可以掌握患者邪正盛衰的情况,进而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痊愈恶化倾向,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涩脉脉图和血流动力学观察

    作者:陈冬志;牛欣;董晓英;杨光福

    目的:观察脉涩无力和脉涩有力两组脉图参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问的关系.方法:采用适取法提取左关部脉图有关参数:HB、SAB、SBE、sEG、HE/HB、TAB/TAG、TB/TAG;同时检测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SV、CI、PEP、LVET、AC、,TP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涩脉组 HB、SAB、SBE、SEG 均减小(P<0.01);HE/HB、TAB/TAG、TB/TAG,均增大(P<0.01);SV、CI、LVET、AC均减小(P<0.01),PEP、TPR增大(P<0.01).与脉涩有力组比较,脉涩无力组HB、sAB减小(P<0.01);SV、CI减小(P<0.05).结论:脉涩无力组心收缩功能较脉涩有力组降低更明显.

  • 从“往来”二字把握涩脉

    作者:覃光辉

    相对于其他脉而言,涩脉是一种难以把握的脉.《说文》对涩的解释是:不滑.《说文》对滑的解释是:利.涩脉即指不滑的脉,不流利的脉.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笔者以为,王冰对涩脉的把握很到位,关键是他抓住了“往来”二字来体会脉的流利与否.如果去掉“往来”二字,王冰的注解也是对的.但作为医家的王冰,他不仅要对文字进行注解,还要从临床实践去注解,因此,他根据前人或者自己的经验,加上了“往来”二字来进一步定义涩脉,让涩脉的解释更到位,更加有利于临床实践.王冰认为,要体会流利与否,可以从“往来”上去把握,或者他认为只有从“往来”上才能把握.从文字的对比研究来说,王冰像是在刻意提示读书人,涩脉要在“往来”中求.

  • 姚梅龄临证涩脉的再认知

    作者:王飞;章莹;刘志彬

    本文从涩脉的源流及姚梅龄教授对涩脉的再认识两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涩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姚教授认为临床通常有“往来难”与“去速”的两类涩脉,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原因为湿滞气机、饮郁气机、瘀血凝滞、阴血枯竭、气结于内.

  • 浅谈人之“八纲脉”

    作者:顾瞻;岳小强;刘龙

    人之脉象大体可从脉位、脉率、脉力、脉畅四个角度,分为浮和沉、迟和数、实和虚、滑和涩八种典型病脉,统称“八纲脉”。八纲脉为辨脉之提纲,可辨别病之表里、寒热、实虚、在气在血,为识脉辨证之捷径。证之临床,该方法提纲挈领,不仅有助于初学者去芜存菁,掌握脉学之要,而且直指临证,指导辨证论治。

  • 趺阳涩脉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关系探讨

    作者:叶映月

    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 NX -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与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与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与平均血流速度(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 <0.05),主波高(y)与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 <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