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钗石斛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及氧化的影响

    作者:陶凤;金徽;杨贵忠;张艳磊;唐彦萍

    目的 观察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 Lindl,DNL)水提物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DNL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金钗石斛低(DNLL)、中(DNLM)、高(DNLH)剂量组和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照组(AG组),给药12周.分别检测血糖、血尿素、肌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尿肌酐、24 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血糖、血尿素、24 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P<0.05);肌酐清除率、肾组织总SOD活性显著低于N组(P<0.05);DM组大鼠系膜扩张明显异常,基底膜明显增厚.DNL明显降低DM大鼠血糖、血尿素、24 h尿白蛋白、血清及肾组织AGEs、肾组织MDA含量(P<0.05),明显增加肌酐清除率(P<0.05)、增强肾组织总SOD活性(P<0.05)、减轻肾系膜的扩张和基底膜的增厚.结论 DNL能降低血糖、抑制AGEs的形成、抑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从而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素-1的影响

    作者:赵保明;李凤良;宋喜明

    目的 了解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以及α-硫辛酸(α-LPA)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收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原代培养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GEs组、正常+AGEs组和AGEs+α-LPA组;放免法测定培养24、48、72 h时培养基中的PGI2和ET-1含量.结果 ①AGEs组较正常对照组PGI2显著下降(P<0.05),ET-1显著升高(P<0.05);②AGEs+α-LPA组较AGEs组PGI2显著升高(P<0.05),ET-1显著下降(P<0.01).结论 AGEs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α-LPA可减轻这种损伤,提示抗氧化剂可用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AGEs水平及其损伤机制和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

    作者:侯亮;刘雪平;袁树华;王美霞;徐松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AGEs水平及其损伤机制和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6~8周龄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0)、胰岛素抵抗组(IR组,n=13)和吡格列酮组(PIO组,n=13).后两组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成功后PIO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d)]干预,12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管壁AGEs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RAGE、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AGE、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PIO组AGEs的表达减弱,而两组明显高于NC组;IR组和PIO组RAGE、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1),而PIO组上述指标表达较IR组减弱(P<0.05);PIO组RAGE、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较IR组减弱(P<0.05),但两组均明显强于NC组(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AGEs及RAGE表达增多,继而促进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吡格列酮能通过减少AGEs、RAGE生成而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血管损伤.

  • 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BMP-7的影响

    作者:吴守彩;高海青;李小利;李保应;李宪花;尹梅

    目的 研究通心络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骨形态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通心络治疗组(TXL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C组),于2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FPG)、血清糖基化血红蛋白I(HbA1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尿素氮(BUN)、肌酐(Cr)、肾质量/体质量(KW/BW),光镜PAS染色,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CTGF、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呆与C组比较,DM组大鼠24周后KW/BW、尿微量蛋白、血清AGEs、BUN、Cr、HbA1c均显著性升高(P<0.05);TXL组较DM组KW/BW、尿微量蛋白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学观察显示,DM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现象明显,经通心络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另外,DM组大鼠肾组织BMP-7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而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与DM组比较TXL组能够抑制CTGF表达,使BMP-7表达升高.结论 通心络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尿微量蛋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对DN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上调BMP-7表达有关.

  •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MDA等生化指标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康爱英;王国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肾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关系.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其血糖、肾功能和肾组织中AGEs、MDA、SOD等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AGEs、MDA明显增高,而体重、肌酐清除率、肾组织SOD活力显著下降.结论 糖尿病大鼠的持续高血糖,引起肾脏的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反应增强,与DN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淼;武星;王国兴

    目的:观察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持续性房颤患者70例,入院时检测血清AGEs,以所有患者血清AGEs水平的平均值为分界点分为低AGEs(<98.25 ng/mL)组38例和高AGEs(≥98.25 ng/mL)组32例,检测左心房直径;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房颤发生次数及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例数。结果低AGEs组及高AGEs组入院时左心房直径分别为(30.01±4.17)、(34.93±4.93)mm,两组比较P<0.01;血清AGEs水平与左心房直径呈正相关(r=0.36,P<0.01)。全部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无死亡病例;低AGEs组及高AGEs组房颤发生次数分别为(4.44±1.33)、(5.43±1.76)次,两组比较P<0.05;分别有4例(10.5%)、9例(28.1%)进展为永久性房颤,两组比较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AGEs水平升高,血清AGEs水平>98.25 ng/mL可作为持续性房颤疾病进展的标志。

  • 黄连素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鑫鹏;曾存良;孙晓磊;何虎强;胥雄飞;曾宏;施森;刘勇

    目的 探讨黄连素影响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建立HASMCs钙化模型,予以不同浓度(10、25、50μmol/L)的黄连素干预.用冯库萨、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程度,采用细胞内钙含量试剂盒测定钙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骨保护素(OPG)、骨桥蛋白(OPN)及骨形成蛋白2(BMP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Es组钙化程度、细胞内钙含量升高(P均<0.05),不同浓度黄连素干预HASMCs钙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P均<0.05);AGEs组OPG、BMP2、OPN、ERK、p38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不同浓度黄连素呈浓度依赖性地减少HASMCs的OPG、BMP2、OPN、ERK、p38蛋白表达量(P均<0.05).结论 黄连素可抑制AGEs诱导的HASMCs钙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导致OPG、OPN、BMP2表达减少有关.

  • 糖尿病听力损害大鼠耳蜗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海涛;曲雁;张勋;穆俊晌;张璞;王欣;赵秀棉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听力损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且在20周内保持空腹血糖>16.7 mmol/L.20周结束时检测两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相关指标及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取大鼠耳蜗组织,HE染色观察耳蜗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RAGE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AGE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波Ⅰ潜伏期、波Ⅲ潜伏期、波Ⅴ潜伏期、波Ⅰ~Ⅲ间期、波Ⅲ~Ⅴ间期、波Ⅰ~Ⅴ间期及ABR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耳蜗组织中血管纹正常,模型组耳蜗中毛细血管管径变小、管腔变细.模型组及对照组耳蜗组织RAGE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57%、7.14%(P<0.05),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2 ±0.13、1.00 ±0.08(P<0.01).结论 糖尿病听力损害大鼠耳蜗组织中RAGE表达上调,RAGE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鼠听力损害的发生.

  • 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血糖阈值

    作者:姜亦农;王云霞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70年代以前,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及消除其临床症状.80年代后,随着对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与其血管病变关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CE)的进一步认识,其治疗目的还应包括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在什么水平可阻滞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即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血糖阈值是多少,一直是临床力求探明的问题之一.

  • 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晚期糖基化产物与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克巨;李莉;崔天祥

    目的 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中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放射免疫法(RIA)测定50例健康者(对照组),85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AGEs及血浆AngⅡ含量.根据LVMI把高血压患者分为52例EH患者(EHNLVH组)和33例EH合并LVH患者(EHLVH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AngⅡ、AGEs含量均增高,EHNLVH组P<0.05,EH-LVH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EH患者AGEs与AngⅡ呈正相关;LVMI值与AGEs、AngⅡ呈正相关. 结论 AGEs和AngⅡ与EH及EH-LVH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二者存在相互作用.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同斌;李莉;崔天祥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是指在无酶催化条件下,葡萄糖分子游离醛基或酮基与蛋白质氨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糖基化蛋白的过程.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AGEs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组织和细胞的功能 , 而且可以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来改变细胞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机体的病理改变.本文就 AGEs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敏;王强;王康

    目的 通过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AGE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小梁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0 μg·mL-1、50μg·mL-1、100 μg·mL-1、200 μg·mL-1)的AGE-BSA培养96 h.终浓度(200 μg·mL-1)的AGE-BSA培养液处理细胞不同时间(48 h、72 h、96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梁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50 μg· mL-1、100 μg·mL-1、200 μg·mL-1 AGE-BSA作用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0±0.25)%、(9.57±0.08)%、(17.68±0.21)%,与对照组(0μg· mL-1 AGE-BSA)细胞凋亡率(4.45±0.12)%相比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00μg·mL-1 AGE-BSA作用细胞48 h、72 h、96 h后凋亡率分别为(10.51 ±0.28)%、(13.47±0.42)%、(17.68±0.21)%,与对照组相比也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AGE-BSA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AGE可能通过刺激牛眼小梁细胞产生大量ROS介导小梁细胞凋亡.

  • 高糖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缺氧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宋明霞;谢学军;万李;方杨;张梅

    目的 探讨高糖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介导缺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5-7 d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纯化培养至第2代后,以2×106 mL-1密度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根据培养液中葡萄糖及AGEs含量不同,分为正常组、模拟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0 mmol·L-1)、低AGEs及高AGEs组(培养液AGEs终浓度分别为50 mg·L-1、100 mg·L-1),每组设6个复孔,干预48 h后,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以及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PHD)1、2、3的活性;以RT-PCR测定Müller细胞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内参的表达量.结果 高AGEs组HIF-1α蛋白表达量为(3.248±0.404) μg·L-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577±0.158) μg·L-1及高糖组的(2.600 ±0.131) 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AGEs组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为3.205±0.865,明显高于高糖组的2.438±0.444及高AGEs组的1.935±0.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VEGF蛋白含量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2.249±19.922) μg·L-1和1.348±0.314,均低于高糖组的(566.661±24.979) μg·L-1和2.265±0.677、低AGEs组的(590.565±29.725) μg·L-1和2.001±0.574及高AGEs组的(593.646±16.339) μg·L-1和2.063±0.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PHD1活性为(99.969±11.066)μg·L-1,高于高糖组的(80.987±5.910) μg·L-1、低AGEs组的(88.809±6.303) μg·L-1及高AGEs组的(75.519±4.914) μg·L-1,而低AGEs组PHD1活性高于高AG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HD2活性正常组为(131.266±2.614) μg·L-1,低于低AGEs组的(142.896±8.323) μg·L-1及高AGEs组的(149.998±15.013) 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PHD3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AGEs比高糖更能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的高表达,且HIF-1α的表达强度与AGEs浓度有关.

  • 膜联蛋白A2在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重构及迁移中的作用

    作者:毕超;杨侠;董晓光

    目的 观察膜联蛋白A2( annexin A2,ANXA2)对糖基化终末产物牛血清白蛋白(advanced glycation bovine serum albumin,AGE-BSA)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骨架重塑、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ANXA2在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中的作用,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寻找有效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含AGE-BSA(0.2 g·L-1)的高糖型DMEM培养液培养HUVEC,并用ANXA2siRNA干扰AGE-BSA培养的HUVEC中ANXA2的表达;免疫沉淀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ANXA2蛋白的表达;FITC-鬼笔环肽染色观察ANXA2对HUVEC骨架重塑的影响;划痕法观察ANXA2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空白对照组、阴性干扰组、阳性干扰组ANXA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17±0.03、1.18±0.04、0.68±0.05,阳性干扰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2.76,P=0.000);空白对照组、BSA组、AGE-BSA组、阴性干扰组、阳性干扰组处理24h后骨架染色显示:AGE-BSA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骨架应力纤维排布改变,而阳性干扰组同空白对照组骨架排布相仿;空白对照组、BSA组、AGE-BSA组、阴性干扰组、阳性干扰组处理24h 后迁移入划痕的细胞数分别为153±12、143±16、192±8、176±6、142±14,AGE-BSA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阳性干扰组与AGE -BSA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空白对照组、BSA组、AGE-BSA组处理24 h后磷酸化ANXA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94±0.57、0.94±0.32、1.12±0.95,AGE-BSA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99,P<0.05).结论 ANXA2参与AGE-BSA诱导的HUVEC细胞骨架重塑及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并且极可能通过其酪氨酸磷酸化形式来发挥中介作用,针对ANXA2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诺帝抑制糖基化白蛋白诱导的体外血管生成

    作者:戴超;蒋雪峰;卞修武;廖琼;史景泉

    目的 观察诺帝对糖基化白蛋白诱导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dvanced glycation bovine serum albumin,AGE-BS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管生成模型,实验组设20 μmol·L-1、50 μmol·L-1、100 μmol·L-1和200 μmol·L-1诺帝浓度,对照组为含50 mg·L-1 AGE-BSA的M199完全培养基,各组设24 h、48 h、72 h 3个时相点.通过增生细胞计数和小管样结构(tubule like structure,TLS)形成实验观察诺帝对AGE-BSA诱导的HUVECs增生和TLS形成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诺帝浓度分别为20 μmol·L-1、50 μmol·L-1、100 μmol·L-1和200 μmol·L-1的各实验组HUVECs计数在24 h分别为(49.0±4.0)×103、(42.7±2.2)×103、(41.3±2.3)×103、(37.6±3.1)×103、(25.3±3.4)×103;在48 h分别为:(64.3±5.2)×103、(46.4±2.5)×103、(40.7±3.4)×103、(29.3±3.6)×103、(19.9±4.5)×103;在72 h分别为:(91.3±4.2)×103、(52.3±3.2)×103、(37.6±4.1)×103、(21.3±4.4)×103、(11.0±4.2)×103.TLS平均长度在24 h分别为:(11.92±0.98)mm·mm-2、(10.69±0.61)mm·mm-2、(6.29±0.34)mm·mm-2、(3.24±0.21)mm·mm-2、0;在48 h分别为(14.46±1.54)mm·mm-2、(10.93±0.74)mm·mm-2、(6.28±0.32)mm·mm-2、(1.34±0.41)mm·mm-2、0;在72 h分别为:(20.24±3.42)mm·mm-2、(11.59±0.45)mm·mm-2、(6 35±0.51)mm·mm-2、(0.28±0 26)mm·mm-2、0.各实验组HUVECs计数以及在胶原中形成TLS的长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诺帝能抑制AGE-BSA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提示诺帝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 STZ-CFA加饲高脂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眼病特点

    作者:韩冰;李璇;梁国强;朱荃

    目的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眼病特点.方法完全弗氏佐剂(CFA)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加饲高脂饲料,诱发糖尿病眼病.结果模型大鼠血糖、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80%出现白内障,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值和视网膜血管密度增加,晶状体电镜示典型白内障改变,视网膜及晶状体中终末糖基化产物含量较正常升高明显.结论 CFA与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联用高脂饮食可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并具有典型糖尿病眼病特点,是研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其眼部病变的发生与终末糖基化产物有一定关系.

  •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敏;李友谊;吕红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在DR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在DR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MMP-9的影响

    作者:钱诚;周占宇;王荣荣;许广昌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ms/L的AGE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6、12、24、36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MMP-9 mRNA水平.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表明,对照组仅少量细胞有MMP-9弱阳性表达,而实验组各时间段均可见细胞浆黄色或棕黄色着染,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段两两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MMP-9mRNA量与MMP-9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AGEs能促使人RPE细胞MMP-9表达上调,在一定范围内与作用时间有关.

  • 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病理改变的体内外研究

    作者:凌志红;徐格致;龚红华;刘坤;周国民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病理改变.方法用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3个月后观察视网膜Müller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VEGF表达的改变;纯化培养出生5~7d(SD)乳鼠的Müller细胞,在其中加入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2500μg/mL,培养24h后,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3个月后电镜观察发现糖尿病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突起有损伤表现,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未见病理改变;正常鼠视网膜VEGF染色阴性,视网膜内界膜下、神经节细胞层有GFAP染色;糖尿病鼠除视网膜内界膜下、神经节细胞层有GFAP染色外,其余各层也可见丝条状贯穿于内外界膜之间的GFAP染色,在上述部位有VEGF及GFAP的共表达.培养24h后,2500μg/mL质量浓度的AGEs对Müller细胞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反应性胶质化增生可能是糖尿病早期Müller细胞的主要病理改变,它所引起的Müller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GEs可能是DR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反应性胶质化增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 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储兆东;姚勇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类重要的代谢型白内障,其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糖基化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值的明显增加可加速糖基化反应速率,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也明显加快.鉴此,近来关于AGEs及糖基化抑制剂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就AGEs的概念、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中的作用及AGEs抑制剂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70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