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明广志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治疗方式为骨搬移技术,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综合疗法成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

    常规清创术、生物清创技术、骨搬移技术、体外循环加压灌注疗法的综合应用,不但可以让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生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网,改善血运情况,还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解除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威胁。这一综合治疗体系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兼矫形外科主任王江宁教授提倡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景双;胡思斌;孙宏辉;郑继会;赵均福;刘道阔;林亮;邓海峰;张永波

    目的: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 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郭志民;上官天丞;张萌;田胜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cm,术后及时调整力线及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7~36个月,平均24.0个月.19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18例分别经手风琴技术(10例)、植骨辅助内固定(8例)相应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因神志不清、肺炎、膝关节脱位、糖尿病、脑瘫后遗症等难以护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截肢,故予以截肢处理.骨搬移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1个月.搬移长度为5~11.6 em,平均8.0 em.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18例,中6例,差3例.除1例截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等.结论:骨搬移法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许多并发症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搬移距离过长时长骨力线的偏移(骨外露)、钉道感染、钢针松动、软组织下陷、膝踝关节功能丧失、牵张骨痂不长、对合端接触后骨不愈合等.

  • 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

    作者:项毅;续力民;孙振军;吕继宏;郭英萍

    目的 探讨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胫骨感染外露部软组织清创、死骨摘除、胫骨干骺端截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22例.结果 20例获随访8~27个月,其骨感染及骨外露全部一期治愈,无复发,胫骨骨折及缺损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8个月.结论 骨搬移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外露的理想方法.

  • 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术在小腿医源性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祥吉;薛丁山;杨富强;高学健;葛健健;范启申

    目的 总结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术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导致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自2009-06-2013-02诊治13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而发生骨髓炎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骨缺损修复二期进行,均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作为牵张和外固定支具.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14个月.10例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部分坏死,再次行交腿皮瓣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成功,2例因感染迁延不愈而截肢.11例骨再生良好,6例骨端一期愈合,5例完成牵张过程后二次手术植骨愈合.结论 Ilizalov技术能很好地促进骨缺损后骨的再生,结合皮瓣移植术治疗医源性感染后发生的骨髓炎效果良好.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作者:韩立仁;赵北;贺新兵;闫军;韩士章;杨晓飞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结果 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长度完全恢复,患者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 cm,无一例出现畸形,皮肤软组织得到修复.结论 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固定是治疗合并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骨缺损6 cm以内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得以重建.Ilizarov骨搬移技术也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缺损长度大于6 cm的患者.

  •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8例分析

    作者:李成权;于晓东;刘宏志

    目的:观察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长管骨骨缺损采取清创,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干及干骺端截骨,保留骨膜,骨搬移方法治疗胫骨骨缺损。结果:每天延长骨缺损1mm,搬移处骨成骨钙化,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6例效果理想,2例仍有约1.0~1.6cm肢体短缩。截骨延长平均5.3 cm,所有8例患者截骨骨延长区骨愈合良好,骨缺损区延长后均得到修复。结论:骨搬移术是治疗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作者:刘小侃

    目的:探析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运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随访10~30个月,本组的43例患者中,40例手术感染得到Ⅰ期控制,其余3例行1~3次清创术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骨折愈合和延长停止后,37例患肢长度较对侧缩短<2.5cm,占86.05%,5例为2.5~3.0cm,占11.63%,1例为3.0~4.5cm,占2.33%,并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对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还能改善患肢功能,值得推广.

  • 骨内骨搬移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作者:曲龙;李克功;杜朝辉;罗京生;魏志宇;刘勇;郭洪斌;郭伟;左维

    与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骨内骨搬移法(Harbin hip)[1]是利用患者自身组织重建髋关节功能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主要适应证为Ficat Ⅱ、Ⅲ期病变,针对股骨头内的坏死空洞和关节面塌陷,利用患者自身的正常松质骨骨柱,采用机械的外固定方法,推进器以1 mm/d速度推进骨柱,在修复坏死空洞和增强股骨头的支撑负重能力后,逐渐增加的应力还可使塌陷的股骨头关节面隆起.

  • 骨搬移法治疗骨感染、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

    作者:曲龙;施京辉;刘黎亮;金浩;郭洪斌;黄殿栋;苏恩亮;汤福刚

    骨折后,因大块骨缺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引起的骨不连,一直是骨科临床上棘手的难题.我们自1998年起对9例此类患者采用骨搬移法(bone transport,BT)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带蒂组织瓣结合骨搬移技术治疗小腿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及大段骨缺损

    作者:沈立锋;郭峭峰;黄凯;张展;张晓文;张春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结合骨搬移技术治疗小腿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及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腿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0±10)岁,骨缺损长度平均(6.5±1.7) cm,皮肤缺损面积2 cm×2 cm~22 cm×14 cm.均应用带蒂组织瓣结合骨搬移技术一期治疗,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创面用邻近带蒂组织瓣覆盖,术后1周行骨搬移治疗,每天1 mm,分4次进行.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7.8±2.4)个月,平均外固定拆除时间(9.2±2.7)个月.所有组织瓣全部成活,并发症包括下肢疼痛、搬移骨段与远端骨段之间骨不连、钉道感染等,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带蒂组织瓣结合骨搬移技术是治疗小腿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及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一期修复创面同时修复骨缺损.

  • 骨搬移技术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中应用

    作者:廖松;毕文志;王威;韩纲;贾金鹏;许猛

    目的 约90%骨肉瘤患者能获得保肢治疗,保肢治疗的焦点主要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重建.本研究探讨骨搬移技术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7-12-01-2014-11-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2例下肢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骨搬移术保肢治疗.男7例,女5例;年龄11~51岁,中位年龄14岁;发病部位股骨7例,胫骨中段4例,胫骨远端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10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截骨长度即骨搬移长度11~21 cm,平均(13.8±2.6) cm.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6~52个月,平均(32.4±11.2)个月,外固定指数平均71.5 d/cm.2例因复发行截肢术,10例搬移成功后,经积极康复锻炼,外固定拆除术后6个月MSTS评分平均24.6分.结论 骨搬移术是骨恶性肿瘤保肢治疗方式之一,需把握适应证,通过骨搬移术实现生物重建而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

  • 骨搬移法配合中药治疗骨髓炎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建旭;马宪平;王岭;路子峰;吕君

    目的:观察骨搬移法配合中药治疗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大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骨缺损位置选择在正常骨干部截骨,保留正常骨膜,使用双杆外固定搬移器使骨块逐渐对向移动,同时创口敞开中药换药.结果:本组56例患者骨缺损被每天1.00~1.25 mm速度的搬移骨块修复,搬移牵拉开的骨缝逐渐成骨,钙化达到坚固.结论:骨搬移法配合中药治疗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骨缺损,疗效满意.

  • 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作者:董帅;蔡喜雨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2±1.4)岁。Ⅰ期清创后17例患者胫骨缺损长度均>5 cm,Ⅱ期行骨搬移。结果17例患者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5±0.7)个月。17例患者截骨延长长度为5~13 cm。5例断端Ⅰ期愈合,12例行断端清理植骨术后顺利愈合。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胫骨近端创伤性骨髓炎6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蒋璟峰

    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创伤性骨髓炎,治疗困难,经久不愈。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6例胫骨近端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搬移,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比较分析

    作者:邓明浩;王涛;张鹤令;何琦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效果,为下肢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院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4例下肢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病灶清除+置管对流冲洗,42例)、B组(病灶清除+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80例)、C组(病灶清除+骨搬移,6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ESR和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CRP水平、ESR在各随访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软组织炎症、抗生素释放不完全、屈趾畸形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B、C三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置管对流冲洗和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比较,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较好,病灶清除是否彻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骨搬移法治疗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综述

    作者:侯福山;尹芸生

    骨搬移技术是一种治疗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骨搬移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经历了一些艰辛的历程,但是由于骨搬移技术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骨搬移技术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因此大家不断的探索研究骨搬移法,不断总结操作的技巧和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 骨搬移术结合负压冲洗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护理

    作者:李华

    总结18例Ilizarov骨搬移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冲洗治疗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加强对外固定支架以及VSD的护理,包括骨搬移距离的调整、钉道清洁、软组织减压、VSD管路维持通畅等,以及营养支持及康复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骨搬移治疗高能量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方;宇文培之

    目的 探讨骨搬移对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在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Ⅰ期控制感染+胫骨干骺端截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不连8例.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其骨性愈合时间、带外固定架时间、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8例胫骨感染均得到一期控制,1例出现钉道感染;病例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截骨端骨延长3-12cm,平均延长7.5cm,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症状出现;术后外固定支架固定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延长区新骨组织形成良好,功能恢复程度为87%.结论 骨搬移术是治疗高能量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有效、安全的方法.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