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灌注成像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效果研究

    作者:刘卫明;伍晓六;蓝伟武;曾亮;钟华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的30例烟病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多层螺旋CT对其行脑灌注成像扫描,观察患者的术前术后CTP图像表现,分析其脑缺血区域术前术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LY)变化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有9例存在脑出血症状,21例存在脑缺血症状,经影像检查发现单发或多发软化灶20例,出血灶10例,共有颈内动脉末段不同程度狭窄53支,其中大脑前动脉狭窄18例,大脑中动脉21例,大脑后动脉14例,且均有异常侧支循环形成;而其中有行双侧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7例,行单侧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23例;30例患者经CTP检查发现异常灌注区41处,而术前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比较,rCBV、rCBF明显减低,TTP、MTT及DLY则明显延长,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rCBV、rCBF与术前比较则明显升高,TTP、MTT及DLY则明显缩短,但rCBV、rCBF、TTP、M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DLY与术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比较,rCBV、rCBF仍明显减低,TTP、MTT及DLY则仍明显延长(P<0.05).结论 CTP可有效为术前烟雾病检查提供脑血流灌注信息,显示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及异常情况,同时还可明显显示血管重建术治疗期间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情况,对评估血管重建术后烟雾病患者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 CTA在成人烟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汤韬;王晓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在成人烟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疑似成人烟雾病患者为对象,纳入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颈部CTA检查,以脑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成人烟雾病患者CTA影像学表现,并评估CTA对成人烟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经CAT检查,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狭窄10例、有出血性症状15例、缺血性症状20例,两侧颈内动脉末端都明显累及共20例、累及左侧18例、累及右侧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代偿性扩张、无明显变化各5、21、19例;以DSA为金标准,CTA对成人烟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0.00%(27/30)、特异度为86.67%(13/15)、准确率为88.89%(40/45),kappa一致性为0.754;CTA对成人烟雾病各血管狭窄评分与D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诊断效能高,可较准确评估患者脑部各血管狭窄程度.

  • 烟雾病及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付在红

    目的 分析烟雾病(MMD)及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D)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MMD及ICAD患者各5 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行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MRI)检查,对比两组HR-MRI检查中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段血管壁外径与外缘面积、狭窄类型(偏心/向心)、管壁信号强度(是否均匀)及狭窄段周围侧支血管形成率,并分析狭窄段血管壁外径与外缘面积诊断MMD与ICAD的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狭窄段血管壁外径(3.04±0.28)mm及外缘面积(7.18±1.45)mm2较对照组(1.76 ±0.42)mm、(2.72±1.61)mm2大(P均<0.05);观察组管腔偏心性狭窄44例(8 8.00%),向心性狭窄6例(12.00%),对照组管腔偏心性狭窄2 7例(54.00%),向心性狭窄23例(46.00%),观察组管壁信号不均匀率84.00%高于对照组48.00%,而对照组狭窄段周围侧支血管形成率86.00%高于观察组5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狭窄段管壁外径及外缘面积诊断ICAD的灵敏度90.48%、准确度86.00%明显高于MMD 72.50%、68.00% (P<0.05).结论 MMD及ICAD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各具特点,其中狭窄段血管壁外径与外缘面积、狭窄类型、管腔信号强度及狭窄段周围侧支血管形成可作为鉴别诊断点.

  • 256层容积CT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丽

    目的:探讨256层容积CT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CT室采用256层螺旋CT检查的27例烟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DSA诊断资料,图像后处理采用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MRP)等方法,观察对血管异常狭窄及闭塞的诊断效果;同时观察灌注成像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达峰时间(time to peek, TTP)对烟雾病患者颅内血供的评价效果。结果27例患者CTA图像均能显示异常血管狭窄、闭塞影像,与DSA比较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为100%,同时灌注成像发现,在血供丰富和血供减少的血管网区与对侧参考区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颅内的异常血管网及血管狭窄、闭塞等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脑组织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内血流灌注状态,有效评价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本方法在针对烟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256层CT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春荣;黄文起;陈思争;郑吟诗;李玉舟;李依明

    目的:探讨256层CT容积扫描在头颈部CTA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行25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为烟雾病,分析其CTA原始图像、后处理重建图像特征。结果21例烟雾病为单或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颅底均有异常血管网,均发生在颅底Willis环附近,17例丰富,4例较稀少;合并动脉瘤发生率为14%(3/21),其中1例为多发动脉瘤。结论256层CT容积扫描可清楚显示颅底血管闭塞、狭窄、异常细血管网、动脉瘤及侧支血管形成,可为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资料。

  • 64排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诊断价值

    作者:周坤;郭洪峰;刘君凤;宋微;高连辉;金重;徐双武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雾病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和64排CTA检查.在vitrea64工作站上作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多层螺旋CT头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迂曲、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网.结论 综合运用多种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狭窄血管,还可以评价狭窄远端血管和侧支血管等情况.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空间结构关系,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320排动态减影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邢士军;陈文华;王祁;何忠明;邢伟

    目的 评价32 0排动态减影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烟雾病患者进行320排动态减影CT扫描后进行减影,成像方法为容积再现技术和大密度投影,重点评价脑内血管狭窄、闭塞的显示、脑底部异常增生血管和侧支血管等.结果 28例患者的320排动态减影CT血管成像图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和闭塞,其中21例患者为双侧有病变,另外7例患者为单侧有病变;23例患者脑底部出现异常血管网;20例患者可见增粗的侧支动脉.4例患者同时合并有脑动脉瘤.结论 320排动态减影CT血管成像对于烟雾病的特征显示良好,可以作为烟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出血型烟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

    作者:周智;周菲菲;陈文华;王祁;何忠明

    目的 通过与DSA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出血型烟雾病(MMD)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523例临床怀疑有出血型MMD的患者全部行MSCT检查,其评价结果与DSA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根据DSA检查结果,在523例患者中的37例是MMD患者,MSCTA明确诊断了所有的MMD患者.MSCTA均清晰显示了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双侧病变者31例(84%),单侧病变者6例(16%).结论 MSCTA对于MMD检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出血型MMD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靳仓正;朱明欣;张应和;梁文钊;李春芳;陈秋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常规平扫后,采用螺旋CT容积扫描模式行增强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分别采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血管生长"技术容积再现进行血管重建.其中5例完成MSCTA后行DSA检查. 结果19例患者CT平扫均显示不同部位脑出血,部分伴有脑萎缩或脑梗塞.MSCTA均清晰显示不同程度颈内动脉虹吸段、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起始段狭窄、闭塞,双侧病变者13例(68.4%),单侧病变者6例(31.6%);脑底部见纤细迂曲的"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大多可显示1支以上侧支动脉;1例显示右侧豆纹动脉囊状动脉瘤.5例同时行MSCTA与DSA者,均很好显示了上述血管病变. 结论MSCTA可清晰显示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异常血管,是诊断烟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 烟雾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及保守干预前后脑血流变化研究

    作者:宋晓慧;程明

    目的:研究烟雾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及保守干预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32例烟雾病患者进行研究,均于保守干预前后分别进行CT检查。观察患者CT影像学表现,包括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多平面重建(MPR)。比较保守干预前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包括脑血流量(CBF)、对侧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CBV)、对侧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对侧达峰时间(rTTP)。结果治疗前后rCBF、CBV、rCBV、rTTP的差异P>0.05,CBF治疗后高于治疗前、TTP为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中的应用利于影像学表现明显,利于确诊,且为无创、快捷检查手段,可通过对患者脑血流变化的观察明确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经济适用,值得应用。

  • CT灌注与MR灌注加权成像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

    作者:崔若棣;易明岗

    目的:研究CT灌注(CTP)与MR灌注(PWI)加权成像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7例经DSA证实的单侧血管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前术后接受CTP、PWI检查,获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比较手术前、手术后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和同侧小脑对照区灌注参数(rCBF、rCBV、rMTT、rTTP),比较术前、术后CTP与PWI灌注参数相对值差异。结果术后CT灌注图可见右侧MCA分布区CBF、CBV、MTT、TTP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变,术后PWI灌注图CBF、CBV、MTT、TTP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变;术后术侧MCA分布区与对照区rCBF、rCBV值与术前比较显著较高(P<0.05), rMTT、rTTP与术前比较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灌注与MR灌注加权成像均为行血管重建术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变化的有效观察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成人烟雾病2例

    作者:舒荣宝;何永胜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发展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

  • 烟雾病CTA诊断1例

    作者:景传博;韩庆森;亓进友

    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底动脉闭塞症等,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至大脑前中动脉近段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伴有脑底异常血管网的一种独立脑血管疾病.本病较少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报告如下.

  • 尿激酶治疗烟雾病疗效观察

    作者:马战英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15例儿童烟雾病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患儿应用尿激酶治疗,2~8岁3 000U/次,大于8岁5 000U/坎,静点,开始2次/日,3天后改为每日1次,应用4天停.治疗后应用神经功能改良Rankin Scale评分,评1分者9例,占60%,评3分者4例,评4分者2例.随访15例中有1例继发癫痫,余均无其它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尿激酶治疗烟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预后.

  • 高压氧辅助治疗烟雾病1例体会

    作者:祁艳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于2010年4月15日14时左右工作时突然出现神志不清.随后摔倒在地,呼之不应,无肢体抽搐、偏瘫.入院查体:神志朦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侧瞳孔光反射迟钝.右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深反射均消失.右侧肢体偏瘫.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提示左侧外囊脑出血,出血量约25m1.入院后应家属要求保守治疗.

    关键词: 高压氧 烟雾病 辅助
  • 儿童烟雾病1例

    作者:王文光

    1 临床资料女,6岁。因晨起头痛2个月,惊厥1次2小时入院。近2个月来经常于晨起诉头痛,以前额部为主,历时3~10分钟自然缓解。曾在儿内科、耳鼻喉科诊治,诊断为“副鼻窦炎”等,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未缓解。入院前2小明突然发生惊厥,历时约10分钟后缓解。疑“癫痫”收住院。

    关键词: 烟雾病 儿童
  • 直接搭桥与间接搭桥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疗效及并发症的Meta分析

    作者:闫学强;刘鹏飞;李晓龙;吴杰;朱丹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有症状的成人烟雾病病人在直接搭桥与间接搭桥术后卒中、围手术期并发症、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 (CNKI) 、万方等数据库, 搜集直接搭桥 (包括直接和混合搭桥) 与间接搭桥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研究, 按照特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比较两组的卒中、围手术期并发症、血运重建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总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 其中直接搭桥组414侧大脑半球, 间接搭桥组542侧大脑半球.与间接搭桥手术比较, 直接搭桥手术 (含混合搭桥) 术后卒中的发生率低, 血运重建不良的发生率低 (P<0.05) .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 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成人烟雾病病人中, 直接和混合搭桥手术在预防卒中和血运重建方面优于间接搭桥手术.

  • 改良型多处小骨窗开颅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21例

    作者:崔庆轲;张树葆;朱建新;商晓鹰;孙明;王运华;赵青菊;王志刚

    目的 探讨改良型间接血管重建术——多处小骨窗开颅并骨瓣回置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MMD)的临床疗效. 方法 21例烟雾病患者接受改良型多处颅骨小骨窗开颐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术后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及脑血管造影复查随访6 ~70个月,平均26.6个月. 结果 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评估标准:优秀8例,良好12例,一般1例,无患者症状加重,有效率为95.2%.②血运改善情况:8例患者行DSA复查,术区均有新生血管向颅内生长,新生血管来自脑膜中动脉和颞浅动脉,缺血区血运改善.③并发症:少量硬脑膜下血肿2例,自行吸收;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6例;发热1例;少量硬脑膜下积液1例,出院前恢复.术后无癫痫发作,无术后脑脊液漏. 结论 改良型多处小骨窗开颅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可治疗烟雾病,且存在自己的优点.

  • 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

    作者:廖煜君;徐斌;安庆祝;高超

    目的 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策略与技巧.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半球54侧(来自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6~63岁,平均38.9岁).所有手术半球术前均有脑膜中动脉的自发代偿,其中初始症状为缺血者23侧(TIA 12侧,脑梗死11侧),颅内出血者31侧,18侧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平均为5.6分(3.0~9.0).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为基本术式进行脑血管重建,在此基础上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策略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个体化的调整对脑膜中动脉进行保护.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同时随访临床神经功能和脑实质扫描等.结果 所有半球的手术中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平均随访10.1个月(6~15个月),TIA控制率为91.7%(11/12),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NIHSS平均下降2.8(2.0~6.0),随访期间再出血率为3.2%(1/31).术后6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证实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与术前比较,动脉起始部的管径平均增加41.2%(P<0.01).结论 在烟雾病的脑血管重建手术中,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脑膜中动脉,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 15例烟雾病患者临床、影像学与经颅多普勒分析

    作者:钱海蓉;戚晓昆;熊斌;赵敏;王巍;李友莲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和TCD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磁共振(MR)发现脑梗塞、脑出血、局限脑萎缩,颅底大血管流空信号变细或消失、基底节区散在点状和弧线状流空信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颅底异常血管网无显著差异(P>0.05).TCD表现为Wills环广泛分布的双侧血流速度异常,多支血管频谱紊乱,闻及乐音性杂音.结论头痛、癫癎、反复(交替性)肢体麻木无力、失语等脑缺血和脑出血症状是烟雾病突出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脑萎缩.DSA是诊断金标准.TCD作为筛选手段,结合头颅MR、MRA有助于烟雾病早期诊断和随访.

870 条记录 37/44 页 « 12...34353637383940...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