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泄泻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海蛟;许景秋;鲁艳梅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泄泻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小儿泄泻患者430例,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达97%。结论:中医外治法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有效率。

  •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泄泻160例

    作者:成淑凤;张鹏敏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门诊患儿160例,男90例,女70例;其中2个月~1岁101例,1~3岁37例,3~7岁22例,年龄2个月~7岁.观察证型有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湿热泻.其中伤食泻34例,风寒泻36例,脾虚泻18例,脾肾阳虚泻10例,湿热泻62例.

  • 基层医院采用经皮给药结合辨证施护佐治小儿泄泻60例

    作者:杜绪华

    目的 探讨中医经皮给药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对60例在我科住院的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泻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常规治疗包括有脱水者静脉补液,发热呕吐者对症处理,病毒感染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加用中药贴经皮给药治疗并实施辨证施护措施.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辨证施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无痛苦,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 小儿泄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杨莉颖

    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便次增多的疾病.中医学治疗泄泻方法多样,内有中药辨证论治,外有针灸、推拿、穴位贴等,且中医药疗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的近况归纳如下.

  • 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泄泻经验撷萃

    作者:张丽;潘璐;柏燕军

    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泄泻强调把握治疗法则,以法统方,方随法出,处方用药注重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用药平和,治泄分利而不伤阴,清热兼顾脾胃,健脾但不壅滞,适时佐以固涩.安老师对中医理、法、方、药的把握精确,同时中西医互参,验之临床,常获佳效.本文从泄泻治法、临证思辨、临床验案等方面对安老师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体会安老师的诊病思路.

  • 治泻九法临证应用举隅

    作者:蔡云飞;蔡骏逸

    通过对小儿伤食泻、湿热泻、脾肾阳虚泻的治疗案例,探讨李中梓所创立的治泻九法在小儿泄泻病中的应用方法.认为灵活应用该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小儿泄泻病的治疗,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 治小儿泄泻勿忘消食化滞

    作者:张辉阳;黄雪萍

    小儿泄泻在临床上较成人多见,其症状表现亦较成人复杂,预后也比成人严重.引起小儿泄泻的主要原因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四方面,而且这四者常常互为因果,难以截然分开.然而临床上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情况经常发生,故食积气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参苓白术散对小儿脾虚泄泻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春华;景玉霞;张学青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儿5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及补液盐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1剂/日,200 mL煎煮早晚分服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免疫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0.05),治疗后分值2组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更优;3)观察组淋巴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CD4+、CD4+/CD8+比值、IgG、IgM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IgA的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有效改善脾虚型泄泻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莘;贾春生;石晶;王建岭;李晓峰;张选平;孙彦辉;覃亮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有效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年限为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排除重复、无关及非随机对照试验后,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量表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专用软件RevMan 5.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2 1 5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6篇研究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4.68,95%CI(3.41,6.42),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9.5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穴位贴敷组优于对照组,可认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效,相比其它疗法疗效更高.漏斗图显示研究对象分布较为对称,可认为该研究的偏倚较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普遍质量不高,尚有待补充一些大样本、高质量、方法学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完善.

  • 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2例临床观察

    作者:年永鑫;侯泽;王国华;元新娥

    胃苓汤是<丹溪心法>一书中的古方,赵心波老先生用于治疗小儿泄泻,主治因风寒湿浸,寒湿相聚之泻,我们于1997年9月~1998年2月共收治婴儿秋季腹泻154例,其中82例用胃苓汤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汪受传辨治小儿泄泻药毒伤脾证经验

    作者:李涛;张奕星;毛玉燕;潘玮;严平

    泄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汪受传教授结合小儿泄泻特点,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药毒伤脾是小儿泄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并根据临床表现归纳为伤阴、伤阳、伤气3个方面,治疗上相应提出了滋阴健脾、温阳健脾及益气健脾三法,同时认为“善于调理脾胃者,非惟脾病治脾,胃病治胃,而必调和五脏则病自愈”,临证时充分考虑小儿生理特点,合理选方用药,寒温并用,随症加减,并注重从整体出发,临床疗效明显,充分表现了汪老师临证随变思变的思想.

  • 神阙隔盐灸配合捏脊治疗小儿泄泻

    作者:金平林

    笔者于1998-2008年,运用神阙穴隔盐灸配合捏脊治疗小儿泄泻300例,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300例中,男159例,女141例;年龄在40天~3岁之间,其中,半岁~1岁患儿占80%;病程短2天,长半月,平均3天;伴发热者36例,呕吐者14例,腹胀者210例;轻度脱水192例,中度脱水101例,重度脱水7例.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规律

    作者:杜君威;葛湄菲;周姝君;孙潇君;戴伲伲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2007-2017)文献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采用该平台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10年小儿泄泻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泄泻推拿处方551个,涉及78个穴位,其中常用穴位(应用频次≥20)27个,频次4127次,占穴位总频次的94.87%.得到常用穴位组合共137个,其中2个穴位组合38组,3个穴位组合51组,4个穴位组合35组,5个穴位组合13组.结论:推拿治疗小儿泄泻核心穴位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柱、脐、足三里8穴,可以作为小儿泄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 大安汤治疗小儿泄泻100例

    作者:陈志虹

    小儿泄泻,主要足脾胃功能失调,饮食所伤,水湿为患所致,自拟大安汤治疗泄泻100例,效果良好,抓住了"脾胃湿食"这个中心环节,体现了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治疗法则.

  • 推拿配合三香散外敷治疗小儿泄泻89例

    作者:桂玉萍;徐玲

    小儿泄泻为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甚则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为主症.临床上常规药物治疗往往见效慢.近三年来,笔者运用中医外治手法辨证施治配合三香散炒热外敷脐部治疗小儿泄泻8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化湿止泻汤治疗小儿泄泻

    作者:何振芝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化湿止泻汤治疗脾虚湿滞型小儿泄泻7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五苓散新用

    作者:张明德;皮业军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症.笔者临证将其用于流泪症、恶阻、小儿泄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特征

    作者:孙海峰;高彦云;安翠红;李玉兰;段丽君;禹玉洪;任武贤

    贴敷治疗是传统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较为独特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者从中医机制和临床实践中阐释了该治疗途径的合理性,但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并不明确.该研究即在中医临床医师参与下,以不同泄泻证患儿粪便样本为研究材料,在对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辅以丁桂儿脐贴敷脐治疗,采用自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spacer analysis,ARISA),研究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敷脐辅助治疗显著影响着肠道菌群的迁移行为,具体表现在与正常对照间菌群相似性差异程度减少和核心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及与正常对照共享OTUs数量的增加.此外,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还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缓慢增加菌群OTUs数量等特点.提示丁桂儿脐贴具有促进失衡肠道微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肠道菌群可能是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主要靶点之一,而单纯对证口服中药的主要作用靶点可能不完全是肠道菌群.

  • 藿朴止泻贴外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运生;熊翠凤;邓顺省;连玉玲;彭旦明

    1997年1月~1999年6月,我们应用藿朴止泻贴敷脐外治小儿泄泻,通过临床治疗前后对泄泻次数,粪便性状及发热、呕吐、腹胀、饮食、精神等症状的观察,外敷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50例患儿按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第一辑.1993∶227)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4∶79)中标准,确定为非感染性轻型泄泻.临床均表现:大便稀溏,颜色淡黄,便多泡沫,臭气较轻,肠鸣腹痛,或伴畏寒发热,鼻塞流涕,稍有咳嗽,口不干渴,舌苔薄白,脉浮有力,指纹见浮而滞.随机分两组.100例用藿朴止泻贴敷脐为治疗组,其中门诊88例,住院12例;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97±1.55)岁;病程1~7天,平均(3.47±1.24)天;50例用神奇贴泻停敷脐为对照组,其中门诊41例,住院9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30±1.63)岁;病程1~7天,平均(3.32±1.17)天.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健脾宣肺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53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华刚

    目的:观察健脾宣肺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服用健脾宣肺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宣肺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39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