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作者:江玲波;郭汉明;王新光;康明

    目的:对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30位患者,并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在手术以前、手术以后的第2周以及手术以后的第6个月采取X线片的检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手术以后的第2周以及第6个月,与手术以前进行对比,在Cobbs角方面,降低的比较明显;与手术之前进行对比,在受伤椎体前缘的高度方面,升高的比较明显,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期间没有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有效,能使临床治疗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中护理要点分析

    作者:冯英军

    目的:总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要点.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均较满意;患者手术后的伤口均为甲级愈合,且患者的康复情况较良好,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现象,内固定未发生断裂等现象.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术中管理,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侃;吴闻文;郭继东;任东风;李利;王华东;唐家广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椎旁肌功能的重视,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的患者46例。术前脊髓损伤(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均为E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评分均大于4分。根据随机原则分组,23例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A组),另外23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B组)。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2.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方法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但随访时均有丢失(P<0.05)。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矫正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丢失及椎体前缘高度矫正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置钉容易,同时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创伤与出血,减轻了腰背疼痛。

  •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唐勇;叶记超;胡旭民;沈慧勇

    背景:使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骨缺损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而椎间植骨中rhBMP-2使用量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评价rhBMP-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因腰腿痛接受腰椎融合术的60例≤65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自体骨组、rhBMP-2(1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rhBMP-2(2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常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融合节段为1~2个椎间隙;其中单纯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rhBMP-2(1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7个椎间隙;rhBMP-2(2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临床疗效评价包含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评价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片;CT矢状位重建,观察上下终板间连续性骨小梁,横断面观察有无椎管游离骨粒、异位骨化.术后随访2年.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3组疾病组成、融合节段、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深部感染;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单纯自体骨组和2 mg rhBMP-2联合自体骨组各1例).无内固定失败.未见椎管内游离骨粒脱出及异位骨化.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末次随访融合率比较,仅2 mg rhBMP-2组与单纯自体骨组及1 mg 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椎间融合使用自体骨联合2 mg rhBMP-2,可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许翔;胡业丰;贺瑞;李旭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其中4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8~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 显微内镜辅助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戎利民;刘斌;谢沛根;冯丰;杨补;刘小明;陈瑞强;何磊;李宁;杨阳

    背景:传统开放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问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由于剥离肌肉广泛及长时间牵拉,可导致部分患者持续性腰背痛.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采用微创手段实施TLIF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小切口经扩张通道系统的微创TLIF仍不可避免存在肌肉剥离,需探索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辅助经皮微刨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了单节段TLIF手术,腰椎失稳症36例,腰椎管狭窄症25例,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采用VIPER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盘镜下TLIF手术32例(微创组),传统开放TLIF手术40例(开放组),对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术中射线暴露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应用镇痛药剂量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微创组术中射线暴露时间及剂量高于开放组(P<0.01);微创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ODI功能指数较开放组明显降低(P<0.01).微创组出现术中减压错误1例,置钉位置错误1例,导针穿透椎体前壁1例,硬膜撕裂1例;开放组出现术中硬膜撕裂3例,术后伤口浅表感染1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显微内镜辅助经皮微创TLIF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是治疗腰椎失稳症值得推荐的微创手术方式.

  •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姜星杰;张绍东;吴小涛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患,占脊柱外伤的10%~20%[1].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short-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SSPI)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存在较高的内固定失败率[2].利用SSPI复位固定后实施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新进展.一些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显示出良好的近期疗效.现就椎体成形术与SSPI相结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AF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失误原因分析及防治

    作者:金建华;谢国华;吴纪奎

    我院自1995年9月开展AF系统脊柱内固定手术,共计42例,其中38例获得随访.现将临床资料做一回顾,分析其中出现内固定失误的原因及探讨防治方法.

  • 颗粒骨植骨在椎弓根钉翻修术中的应用

    作者:庄全魁;孟晓林;时合同;艾继超;芮清伟;吴刚强;陈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因其能贯穿脊柱三柱,固定坚强,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但有时由于技术失误、椎弓根螺钉握持力不够或术后承载负荷过大,致使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或断裂,从而导致内固定失败[1],需进行翻修手术.如何提高椎弓根钉内固定翻修术的疗效,已引起脊柱外科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3年8月~2005年3月采用颗粒骨植骨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失败翻修术7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项良碧;祖启明;曹艳;周大鹏;韩天宇;陈语

    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作者:王德成;于振山;关骅

    1989~2000年我科收治应用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121例,现对其中资料完整的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椎弓根系统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

    作者:陈清汉;苑壮;张明生;马希峰;高嵩涛

    目的观察、评估椎弓根钉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恶性肿瘤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3年2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脊柱恶性肿瘤19例的结果、生存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与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9例中17例(89.5%)疼痛缓解或明显减轻;14例截瘫患者中10例(71.4%)术后神经症状好转,4例术后截瘫加重,但之后逐渐恢复.结论脊柱内固定、姑息性切除肿瘤及神经减压可起到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的作用,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方法.

  • TEN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跳跃性骨折

    作者:罗汉文;关宏刚;刘汝落;梁亮科

    目的探讨TEN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跳跃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切开环形减压TENOR椎弓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36例.随访1年~6年,平均16个月.分别分析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临床表现、X线片和CT检查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比、水平位移比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0.407、0.164、27.9,术后0.967、0.0、2.7,随访0.958、0.0、3.9,可见均无明显丢失.结论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疗效满意.

  •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贺国庆

    目的 分析腰椎滑脱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12例.结果 本组112例中,随访104例,8例失访按优计.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优60例(53.6%),良46例(41.0%),可4例(3.6%),差2例(1.8%).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人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

  • PEEK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锦军;李东;杨雍;杨金江;王炳强

    目的 评价应用PEEK(polyetheretherketone)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内同定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了44例随访1~5年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33-72岁,平均49.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腰椎滑脱8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17例,行单节段融合35例,双节段融合9例.对其术前和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进行比较.并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对比,对椎问高度变化、融合率和相邻节段的退变进行了评估.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5.4±7.2)分,术后随访1、3、5年时分别为(23.3±3.8)、(23.5±3.7)和(24.0±4.6)分,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融合节段椎间隙平均高度为(7.6±2.8)mm,术后为(10.3±2.6)mm,术后随访1、3、5年时分别为(10.3±2.6)mm、(10.1±2.2)mm和(8.9±2.2)mm,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有轻度高度丢失,但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融合率为95.5%,发现融合邻近节段病变3例,均为椎间隙变窄.无手术合并症发生.结论 应用PEEK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作者:谢宗乾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诊治的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进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观察椎体复位,植骨融合.以及是否发生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并比较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和Cobbs角.结果 随访1a,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与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51.4%)相比,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都明显升高,分别达到98.1%和96.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Cobbs角(26.1.)相比,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Cobbs角明显降低,分别为4.6°和5.3,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血管和神经损伤,术后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口感染、深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国周;向少华;李雁;姜兆伟;赵兴海;王雄磊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患者不同期间的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1、6个月与手术前相比,患者Cobbs角分别为4.7°、5.0°,明显降低,且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受伤椎体前缘的高度分别为96.3%、95.5%,明显增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孟宁波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36例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 月~2010年12 月本院收治的36例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经过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研究发现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可使伤椎椎体高度得以恢复,尤其是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得到改善,Cobbs 角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效果满意.

  •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

    作者:杨锴;朱智

    目的 总结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2006年7月~2008年5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5例,平均随访2年,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手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手术时间为250~390 min,平均310 min.术后平均随访2年,平均矫正率为68.92%.结论切除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凸畸形的半椎体,再矫正融合,术后疗效满意.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谢永渊;唐洪鸿;钟永茂;袁跃华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同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9.26±8.46)、(60.72±7.30)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8.25±1.60)d,短于对照组的(13.28±2.7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117,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上升,后凸Cobb角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术后均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同开放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满意的效果,其中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

172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