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冠——做还是不做?

    作者:刘峰;徐明明

    生活实例一58岁的林女士的右下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达牙冠面积的1/2,咬食物时隐隐疼痛.林女士来到医院,经过牙体牙髓科医生的系统根管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观察一个月后进行了树脂充填.由于牙体缺损面积较大,牙体牙髓科医生建议林女士到修复科就诊,进行牙冠修复.

  • 根管治疗术28例疼痛原因分析

    作者:李浩

    笔者对近5年经治的28例患者出现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5-2010年就诊我科且发生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疼痛的患者28例28颗患牙,其中男性10颗,女性18颗,年龄25~65岁.28颗患牙为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磨牙,18颗术中疼痈,10颗术后疼痛.

  • 根管治疗术28例疼痛原因分析

    作者:李浩

    笔者对近5年经治的28例患者出现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5-2010年就诊我科且发生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疼痛的患者28例28颗患牙,其中男性10颗,女性18颗,年龄25~65岁.28颗患牙为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磨牙,18颗术中疼痈,10颗术后疼痛.

  • 利用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凯丽

    目的:观察利用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第二磨牙的操作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牙科收治的需行第二磨牙修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第二磨牙修复中应用单冠修复方法,实验组患者第二磨牙修复中应用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磨牙的修复处理中,应用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方法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微种植钉支抗技术用于直立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评估

    作者:张锦花

    目的 探索微种植钉支抗技术用于直立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二磨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缺损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微种植钉支抗技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直立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牙缺损患者15例中,平均治疗时间(23.87±1.87)天,平均直立时间(2.34±1.87)月,经1年随访,X片检查结果显示,直立后的磨牙均未出现松动,也未出现牙髓坏死和牙根坏死现象.结论 微种植钉支抗技术用于直立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二磨牙患者中效果显著.

  • 变异腭杆与下颌支抗钉结合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应用

    作者:孙洁;张在德;廖颖晖;邓立兰;李兰燕

    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操作方法 及疗效,证实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的确切疗效.方法 以我院口腔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纠正的6例单侧或双侧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上颌使用变异腭杆,下颌种植支抗钉结合纠正第二磨牙正锁颌.结果 6例患者均在1.5~2个月内完成矫治,上下磨牙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结论 变异腭杆结合下颌支抗钉在纠正上下第二磨牙正锁颌畸形中显著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不同矫治方法及效果

    作者:陈斯军;高红燕

    目的 探讨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不同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临床工作中14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根据正锁牙 合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和颊舌向错位的不同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即正锁牙 合牙临床表现为近远中方向问题时选择拔牙法、交互牵引法、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表现为垂直向问题时常采用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或双曲舌簧活动矫治法;颊舌向错位明显时,采用交互牵引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正锁牙合均得到有效解除,并建立良好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据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可有效解除第二磨牙正锁牙合.

  • 正畸治疗导致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熊培颖;梁海;蔡旭贞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发生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正畸治疗患者173例,详细总结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有无拔牙治疗史、治疗前后牙弓后段拥挤度、第一磨牙前移量、第三磨牙有无异常及下颌平面角度等8项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范围,分析导致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范围,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3例正畸治疗患者中,共发生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37例,患病率达21.4%。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第三磨牙牙胚缺失及第一磨牙前移量为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为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168,P ﹤0.05)。结论正畸治疗中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患病率较高,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第三磨牙牙胚缺失及第一磨牙前移量密切相关,尤以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为重,当重点注意。

  • 上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1例

    作者:苏开明;姜凤娥

    患者男,14岁.左侧面部渐进性无痛性膨隆10年余,于1999年5月入院.患者在4岁时一次不慎跌倒、面部着地后致面部肿胀,未予特殊处理后肿胀自然消退.1年后发现左侧面颊部隆起,缓慢性加重,近半年因隆起明显而来我院就诊.病史中无头痛、面部麻木、鼻塞及鼻腔出血等症状.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左侧面部隆起明显.触之质硬,无压痛,鼻腔检查无异常,上腭无下塌,上颌双尖牙至第二磨牙处齿槽沟饱满隆起,各牙齿无松动移位及缺失.

  • 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伟;温黎明;张欣;黄晓峰

    目的 探讨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正锁(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错(牙合)畸形患者10例,制作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上颌每28~30天更换新的橡皮链持续加力,下颌患者每24h自行更换橡皮圈加力,当上下颌第二磨牙均回到正常牙列内并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后固定矫治器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上、下颌第二磨牙间宽度,以及上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舌尖的连线与腭中缝、下颌中线之间角度的变化,对比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MP-FH、MP-SN角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使用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后,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均在3.5~4.5个月内完成,后牙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模型测量分析发现,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在矫治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上下颌第二磨牙间宽度在矫治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上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舌尖的连线与腭中缝、下颌中线之间角度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MP-FH、MP-SN角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及下颌活动矫治器是一种简便有效矫治上颌第二磨牙严重正锁(牙合)的口内装置.

  • 下颌第二磨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范星星;赵桂芝;柯杰;郑栋;王蕊;刘璐;刘杨

    目的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利用组牙支抗和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下颌第二磨牙时牙齿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螺旋CT扫描,结合Mimics、Ansys软件建立3组有限元模型,组牙支抗组和微种植体支抗组为实验组,前牙无整体连续结扎无微种植体组为对照组,并对各组模型进行相应力值加载和计算.结果 组牙支抗组支抗牙初始位移值及应力值较对照组减小,但相差不大.微种植体支抗组中切牙至第二前磨牙初始位移值及应力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初始位移增大,但牙根初始位移明显减小,下颌第二磨牙初始位移大于对照组.3组模型中下颌第二磨牙远中倾斜伴舌侧扭转运动.结论 在推下颌第二磨牙远移过程中,将前牙整体结扎并未能明显增强支抗,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抗控制.

  • 第二磨牙纳入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指标的影响

    作者:贺淑贞;厉松;王丁

    目的:对比第二磨牙是否粘接托槽纳入矫治,对治疗结束后咬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未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的患者与16例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均为单纯拥挤的安氏I类错患者,常规直丝弓固定矫治结束时,运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的咬合接触时间、前伸、左侧、右侧分离时间、咬合力不对称指数、COF近中距离、前牙力百分比等七项指标。结果第二磨牙未纳入矫治组的前伸分离时间、左侧分离时间、右侧分离时间均明显大于纳入组(P<0.05),前牙力百分比较大(P<0.05),咬合接触时间与力中心点( COF)近中位置、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磨牙未纳入组的干扰发生率为86.7%,纳入组的干扰发生率为25%。前牙力百分比与咬合接触时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第二磨牙未纳入矫治,在治疗结束时,更易出现不良咬合、力分布不均匀等不利的因素,存在造成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隐患。

  • 左下颌第二、三磨牙融合1例报告

    作者:吴小玉

    患者,女,39岁,因左下智齿反复疼痛就诊.检查:左下第一、三磨牙正常萌出,智齿舌侧可见牙冠宽大.拍X线牙片及曲面断层片显示,智齿根尖区有椭圆形高密度影(图1),经病人同意后予以拔除.离体后发现左下第二、三磨牙融和,第二磨牙牙冠宽大,位于第三磨牙的舌侧,有畸形中央尖.第二、三磨牙均发育良好,根部完全融合(图24).

  • 第二磨牙龈下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宋红艳;律银华;何荣荣;白军令;邵元霞

    随着现代根管治疗和桩核冠修复技术的发展及牙科材料的改进,大量牙体缺损的残根残冠得以保存….相对前牙,磨牙牙体缺损更为多见.本文选择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在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因磨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患者125例,共174颗牙齿.其中男性61例,女性64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0岁.第二磨牙龈下残根一壁位于龈下2mm内,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的长度不少于牙根长度2/3,髓室底正常,牙周健康,无松动,经完善根管治疗观察2周后,无临床症状,X线片示无异常.第一磨牙为牙冠中度缺损(2壁缺损),剩余牙体组织有一定的抗力形,牙周健康,无松动,行完善根管治疗,玻璃离子修补缺损后,无临床症状.X线片检查无异常.

  • 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近远中径的预测

    作者:彭惠;王昕

    目的为口腔正畸诊断中全牙列间隙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40名18岁至25岁全牙列牙冠完全萌出(包括第三磨牙)的汉族青年,其中男60人,女80人.在牙模型上测量所有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后牙颊舌径.利用SAS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汉族人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第二磨牙或第三磨牙未萌时,应采用本研究所得方程预测其近远中径.

  • 上颌第二磨牙萌出对"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疗效的影响

    作者:侯建华;陈远萍;胡敏;韩光红;孟秀萍

    目的 研究上颌第二磨牙不同萌出阶段对"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磨牙远中关系的病例25例.根据上颌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组(15例)和萌出组(10例).采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测定手段.结果 ①两组的磨牙远中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②未萌组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要大于萌出组,但未萌组的上颌第二磨牙远中倾斜要小于萌出组.③萌出组的上颌第一磨牙相对伸长较多.④上颌中切牙唇向倾斜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在萌出组较大.结论 ①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对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无明显影响.②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与否对磨牙远中倾斜有较大影响.③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造成较多支抗丧失.④上颌第二磨牙萌出者在治疗后其上颌第一磨牙伸长较多.

  • 第二磨牙带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加志;辜岷;欧昌莉;李明英;廖惠珍

    目的了解第二磨牙进入固定矫治系统中的优缺点及其适应征.方法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阶段研究,了解第二磨牙未进入、有异常情况后进入和有适应征时早进入矫治系统的优缺点.结果在第二磨牙未进入矫治系统时,有较多并发症,而第二磨牙上带环后基本可防治该类缺点,而早进入则可节约治疗时间.结论在方丝弓矫治系统中,第二磨牙在较多情况下都应尽早进入矫治系统中.

    关键词: 第二磨牙 正畸
  • 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李伟;刘琳;吴平

    目的 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袷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稳定性.方法 选择在我科进行矫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中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的病例10例,患者年龄13-21岁,平均年龄16.5岁,做矫治结果的临床分析,并作保持后追踪.结果 对于某些安氏Ⅱ类错袷,患者面型平直、上前牙牙轴直立,或双尖牙已有缺失,而上前牙又需要明显内收的病例,若双侧上颌第三磨牙牙胚形态、大小、位置正常,可采取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同时配合口外后牵引的方法获得Ⅰ类骀关系及理想面型,2年以上的追踪观察显示疗效稳定.结论 对于非上颌/上齿槽前突型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移第一磨牙及上牙列可矫正远中关系,并保持前牙正常轴倾度和微笑的丰满度,实现面部美观和牙颌功能的统一.

  • 远中楔形瓣切除术应用于短龈距第二磨牙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朱韵莹;梁坚强;武东辉

    目的:探讨第二磨牙远中龈距不足的病例应用远中楔形瓣术后冠修复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0例第二磨牙远中龈距不足的病例,均排除手术禁忌证,采用远中楔形瓣切除过多牙龈组织,必要时去除少量牙槽骨。术后常规医嘱,术后临时冠修复,1周拆线。术后4~6周永久修复体修复。完成永久修复时、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进行随访,并记录3个时期患牙远中的牙冠高度,以及患牙和对照牙的远中龈沟出血指数(SBI),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远中龈距均满足了牙体预备所需要的空间,永久修复体功能形态恢复良好。30例修复体固位效果良好,龈缘位置无明显变化,不同时期远中临床牙冠高度变化不显著(F=1.279,P=0.284);牙龈无明显红肿,远中SBI与对侧同名牙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时期的比较分别为t0=2.283, P0=0.534;t6=-0.767,P6=0.722;t12=2.129,P12=0.263)。结论游离端磨牙远中楔形瓣是改善远中临床牙冠短的磨牙冠修复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 左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多生牙1例

    作者:申晋斌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左上后牙区不适1周.患者2007年11月7日在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左上颌磨牙区有一多生牙,因当时牙冠暴露较小且无任何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近2 d患者左上后牙区有不适感,前来我院就诊.口腔检查:左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间颊侧可见一多生牙,与正常牙列并行排列,该牙呈双尖牙型,(牙合)面高点距左上颌第二磨牙(牙合)面约5.2 mm,临床牙冠长约2.2 mm,近远中径约5.1 mm,颊舌径约5.2 mm,无松动,牙色为乳白色.左上颌第三磨牙萌出正常.上颌牙列较整齐,无明显拥挤.患者全口牙情况见图1,家族史无类似多生牙.X线牙片显示该牙为圆椎形融合根,根管形态为双根管形.诊断为左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多生牙.

    关键词: 多生牙 第二磨牙
132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