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种植定位导向模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作者:刘丽娜;杨敏;哈斯·巴根;肖玲;樊洪

    背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种植模板是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完成,由于无法明确植入区颌骨的三维结构,因此不能准确地指导种植体植入,容易导致植体植入并发症.目的:利用CT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设计制作口腔种植模板,以准确定位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方向.方法:CT扫描带有定位标记的上颌游离缺失石膏模型.在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和种植模拟.根据受植区颌骨的解剖结构兼顾修复学和美学的要求设计种植方案,并将虚拟种植体放置在理想的位置上.设计模板形态同时将虚拟种植体位置角度信息转移到模板上,导入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树脂模板.在模型上完成种植然后评价模板的精度.结果与结论:种植体植入后顶端偏差为(?0.87±0.21)mm,底端偏差为(0.82±0.16)mm.种植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较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略大.采用此方法可以将种植前设计准确地转移到种植模板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种植,有助于提高种植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成功率.

  • 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骨牙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于开涛;刘宝林;韩泽民;高瞻;刘瑞峰

    目的:研究非血管化自体移植骨离体时间差异对非血管化骨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术中植骨块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的影响.方法:2004-03/09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采用西安地区成年杂种狗12条,随机分为2组,分别拔除其一侧四颗前磨牙,6周后在下颌骨拔牙区制作长约3 cm中断性缺损,分别在非血管化骨离体后40 min以内和80 min以上行非血管化骨+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术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4,12,24周分别处死每组两条狗,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24周时,所有非血管化骨与种植体之间均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但4,12周时,非血管化骨离体时间在40 min以内组新骨形成比离体时间在80 min以上组多,非血管化骨与种植体形成骨结合情况优于离体时间在80 min以上组.结论:无论非血管化骨离体时间<40 min还是>80 min,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终均能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只是离体时间越长可能新骨形成和骨结合形成越晚.

  • 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Ⅰ型胶原mRNA表达对骨整合发生的意义

    作者:谢春;温玉明;李龙江;刘流;秦霞南;武斌;高倩;杨云;王芳

    目的:了解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种植体骨整合情况及种植体周围膜形成的情况.方法:采用恒河猴为实验动物,进行自体髂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切取标本后进行Ⅰ型胶原mRNA的原位杂交.结果:Ⅰ型胶原mRNA在术后8,16周均有表达.结论:Ⅰ型胶原mRNA在种植体发生整合的过程中均有表达,其功能可能与骨基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及种植体周围膜的形成有关.

  • 两种直径种植体对上颌窦黏膜形变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晓芳;胡玲玲;宋光保;侯雅蓉;柳大烈;章锦才

    背景:上颌窦黏膜形变温和均匀是减少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中黏膜穿孔的重要因素.目的:比较两种直径种植体对上颌窦黏膜形变的影响.方法: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特定单元中分别建立直径4.1 mm和4.8 mm的ITI种植体与厚0.3 mm的上颌窦黏膜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理论计算不同提升高度黏膜表面Von mises应力值.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大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中心,小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边缘.两种直径种植体对黏膜中心作用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对黏膜边缘作用力,直径4.8 mm种植体较4.1 mm种植体具有更加均匀温和的作用力.因此,在骨宽度允许的情况下,直径4.8 mm的种植体更适合用于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

  • 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宣永华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牙种植体材料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哪种材料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呢? 目的:综述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研究进展,评价其种植后与宿主的相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1-03关于口腔种植材料应用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口腔种植体;牙种植体;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或"dental implant;polymer alloy composite material;ceramic/aluminum allo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与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特点及安全性相关文章.初检得到12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合金、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在口腔种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想口腔植入材料的选择,需要对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生物学形态、与周围组织的结合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对细胞、组织等应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畸致突变性,同时与骨组织之间应形成骨性结合,具有良好的骨引导或骨诱导作用.

  • 种植材料生物学特性对牙种植体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于海忠;付强

    牙种植体材料主要分为:钛及其合金、生物活性陶瓷、碳和高分子材料.文章从这几种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入手,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种植体表血形态、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证实了种植体表面的涂层、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对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 BLB种植系统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伟;张忠提;战德松;王涛

    纳入2003-05/2006-05沈阳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临床种植患者84例,男47例,女37例.总计172例种植体,用BLB种植系统为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BLB柱状种植体为北京莱顿公司(中国荷兰合资,国内生产)提供,该种植体为等径柱状,纯钛制成,表面为羟基磷灰石涂层(荷兰).术后3~6个月进行上部牙冠固定修复,临床随诊观察1~3年.评价BLB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84例患者,172例种植体植入及临床观察种植体成功率96.5%,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水平吸收≤0.2 mm/年.种植体基台松动旋转4例,烤瓷冠中央固位螺丝松动17例,烤瓷冠崩瓷5例,种植牙龈炎15例.

  • 即刻种植中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的骨组织再生

    作者:葛菲;姬晓炜;徐国强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软组织支架使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其中增殖,并终成为宿主组织的一部分.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修复行即刻种植患者15例,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骨组织引导再生,种植体植入后,测量术中、植入后6,12个月唇侧骨壁厚度,同时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个月后均完成终修复,无感染及明显并发症.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有效关闭了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创口,6个月内逐渐与种植体周软组织发生整合.植入后6,12个月种植位点唇侧骨壁厚度与唇侧骨量高于术中测量值(P < 0.05),植入后6,12个月组间骨壁厚度及骨量变化不明显(P > 0.05).说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能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降低即刻种植术中关闭创口的难度,短期临床结果满意.

  • 仿真"骨小梁"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张玲;李凯;潘庆;陈俊驰;李汪洋;吕林虎;张云水;郭玲

    背景:有研究报道,骨小梁金属可为新生骨组织提供足够的生理支持,使得骨长入、骨整合形成生物性骨结合,有利于提高种植体的初期和二期稳定性.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多孔钽骨小梁牙种植体和常规钛种植体在下颌双尖牙区不同骨质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利用Mimics16.0、CATIA等软件建立多孔钽骨小梁牙种植体(实验组)和常规钛牙种植体(对照组),分别在下颌双尖牙区Ⅱ、Ⅲ、Ⅳ类骨质条件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基台中心颊舌向45°行100 N静力加载,采用MSC Patran和MSC Nastran计算并随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冯?米斯应力(Von Mises Stress),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Von Mises Stress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两组种植体周围Von Mises Stress均集中于骨皮质-种植体-基台连接区域,对应骨松质区应力较小;②相同骨质条件下,实验组周围Von Mises Stress平均值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着骨密度(Ⅱ-Ⅳ)的降低,两种植体周围Von Mises Stress平均值均增大;③结果表明多孔钽骨小梁与钛种植体应力大小及分布无显著差异,但随骨密度的降低,多孔钽骨小梁种植体周围应力增大率在Ⅲ-Ⅳ类骨质时小于钛种植体,提示多孔钽骨小梁种植体可能更有利于Ⅲ-Ⅳ骨质疏松患者种植修复后的二期稳定性.

  • 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骨再生的效果

    作者:靳夏莹;那日苏;郑辉;寇霓;仲维剑;马国武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一种富含生长因子、纤维蛋白的自体血液浓缩物,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功效.通常与自体或异体骨粉混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促进骨再生,但其单独作为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还有争议.目的:通过建立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模型,单独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骨移植材料,观察评价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效果.方法:12-18个月龄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自体骨组、自体血液组,每组4只.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12周后行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3组犬的上颌窦内分别植入同等体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自体骨屑、自体血液.植入后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分析评价骨再生效果.结果与结论:①所有种植体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成,新生骨与窦底骨质相连接,种植体尖端无骨形成;②新骨高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3.135±0.288)mm,自体骨组为(3.218±0.345)mm,自体血液组为(1.898±0.157)mm,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新骨密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65.06±5.88)g/cm3,自体骨组为(75.34±8.18)g/cm3,自体血液组为(56.92±4.95)g/cm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骨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中,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形成,但新骨的形成量有限.

  • 可任意调节角度牙种植体的双参数优化分析与设计

    作者:程思嫄;温海林;斯静秋;梁瑞;聂晶;王杭;龙洁;汤炜;魏泳涛;田卫东

    背景:种植体及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过大是影响种植体长期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种植体外形的科学设计与选择是延长种植体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的:对课题组前期开发的可任意调节角度牙种植体中的连接体螺钉和中央螺钉直径进行优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使用Pro/E 5.0、Mimics 10.0、ANSYS Workbench 14.5软件建立含有可调节角度牙种植体的无牙牙合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分析种植体-骨组织系统的大等效应力。
      结果与结论:从灵敏度曲线可以看出,种植体-骨组织系统的大等效应力受连接体螺钉直径变化的影响颇大,而受中央螺钉直径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施加垂直向力时,连接体螺钉直径为1.29 mm、中央螺钉直径为0.95 mm时,种植体-骨组织系统大等效应力小;当施加水平舌向力时,连接体螺钉直径为1.45 mm、中央螺钉直径为1.09 mm时,种植体-骨组织系统大等效应力小。结果表明连接体螺钉直径对下颌骨和种植体-基台复合体等效应力峰值的影响远大于中央螺钉直径,提示在种植体选择和设计中相对于中央螺钉而言应更重视连接体螺钉的选择和设计。

  • 不同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

    作者:祝岩;万澎波;赵伟;王晓玲;刘瑾;魏抗抗;刘军祥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与修复效果密切相关。
      目的:对比3种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
      方法:纳入116例接受牙体种植修复患者,其中46例置入3I种植体系统,40例置入ITI种植体系统,30例置入BLB种植体系统,置入后1,3,6,9,12个月,检测3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龈沟出血指数与牙周探诊深度。
      结果与结论:①骨吸收量:3组置入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吸收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不同种植体的增长幅度不同;BLB组置入3,12个月的骨吸收量显著高于ITI组、3I组(P<0.05);②龈沟出血指数: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相比均有升高,BLB组置入6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组置入9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③牙周探诊深度:置入后6个月,3组牙周探诊深度呈不断增长趋势,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探诊深度均高于天然牙,但仅在6,9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3种牙体种植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不同,但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釉基质蛋白对双重酸蚀后纯钛表面磷灰石生成的影响

    作者:朱习华;吴倩雯;黄慧

    背景:为提高钛种植体植入后的生物活性,常采用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对双重热酸蚀纯钛表面仿生矿化沉积磷灰石层的影响。方法:提取猪未萌恒牙胚表面的釉基质蛋白并进行验证,纯钛片经抛光清洗后进行双重热酸蚀处理,然后放入含不同浓度釉基质蛋白的饱和矿化液中矿化7 d,对照组为不含釉基质蛋白的钙磷过饱和液。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涂层的元素成分及晶相结构。结果与结论:经双重酸蚀处理后的钛片表面形成规则凹坑状的粗糙表面,经过7d的矿化实验后,不添加釉基质蛋白的对照组试件上未见明显矿化涂层的形成。加入釉基质蛋白的实验组试件表面可形成矿化涂层,且随釉基质蛋白浓度的增加,矿化涂层的量及形态发生改变。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矿化涂层中的主要元素为钙、磷、碳和氧,钙磷摩尔比在1.32-1.41之间。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纯钛试件表面的沉积物为碳羟基磷灰石。提示釉基质蛋白可以促进双重酸蚀处理后的纯钛表面更快地生成磷灰石涂层。釉基质蛋白对纯钛表面磷灰石涂层的影响呈浓度相关性。

  • 以有限元法仿真分析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的黏膜形变

    作者:刘晓芳;胡玲玲;宋光保;邵龙泉;柳大烈;章锦才

    背景:如何避免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医源性上颌窦黏膜穿孔等并发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以有限元法比较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不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黏膜穿孔的影响。
      方法: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SHELL63单元中分别建立0.3,0.5,0.8 mm厚度上颌窦黏膜与4.2 mm直径种植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非线性理论计算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中心Von Mises大应力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提升1-5 mm的形变与应力分析,发现上颌窦黏膜高变形区发生在黏膜顶端中心,在黏膜提升1-4 mm时,大应变值曲线变化温和,在大于4 mm高度后曲线斜率明显增加;在上颌窦黏膜提升5 mm之内,0.3,0.5,0.8 mm 3种厚度黏膜中心大Von Mises应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上颌窦黏膜提升高度大于4 mm之后,黏膜弹性拉伸大幅增加,增大了穿孔的概率;对于上颌窦黏膜厚度为0.3-0.8 mm 需要进行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治疗的患者,其所面对的黏膜穿孔风险是无差别的;而上颌窦黏膜厚度小于0.3 mm的患者,要更加慎重地选择上颌窦提升方案以防止黏膜穿孔的发生。

  • 引导骨再生修复种植体周围环沟状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新木;刘宝林;董研;马威

    目的:探讨国产几丁糖膜、聚四氟乙烯膜及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在引导种植体周围环沟状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12条,于双侧股骨干骺端内侧面各植入4枚种植体,分别于种植体周围预备宽1 mm和2 mm的环沟状骨缺损,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糖膜、聚四氟乙烯膜、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1枚种植体不盖膜做对照组.术后2,4,8,12周取材,观察骨缺损区的骨再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开始盖膜的种植体周围即有骨再生,环沟状骨缺损区为类骨样组织充填;对照组则为结缔组织长入骨缺损区.至术后12周,盖膜的种植体完全发生骨结合,而对照组种植体周仍有骨缺损.新骨高度及新骨所占比例盖膜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相差显著.不同宽度的骨缺损之间及几丁糖膜、聚四氟乙烯膜与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三者之间骨量相差不显著.结论:种植体周围环沟状骨缺损,可以通过膜技术引导骨再生修复;国产的聚四氟乙烯膜及几丁糖膜可起到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 包含直径和长度连续变化种植体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臧晓霞;孔亮;刘宝林;宋俐;杨水成;魏锋涛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参数双向传递功能,建立包含直径和长度连续变化的种植体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完成.①CAD《Computer Al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 Widefire 2.0,Pararn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USA).Ansys Workbench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SASIP,Inc,USA).②应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包含修复体上部结构和种植体的下颌后牙区骨块.以第一前磨牙的横断切面作为基底面,将其进行近远中的拉伸形成三维的下颌骨骨块.牙槽嵴顶的皮质骨厚度变化为1.9~3.1 mm,松质骨的近远中未被皮质骨包绕.模拟一圆柱形种植体,同时模拟高5 mm的基台,基台和种植体简化为一个整体,在基台上模拟2 mm厚的瓷修复体.设定种植体直径(D)和种植体长度(L)为变量,D变化范围为2.5~5.0 mm,L变化范围为6.0~16.0 mm.建成后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利用Ansys Workbench 10.0软件中的Mesh命令,直接对模型进行智能网格划分,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直径为3.5 mm、长度为13.0 mm时的颌骨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上,Von Mises峰值位于种植体颈部密质骨区.结论: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与CAD软件的参数双向传递的功能,使得种植修复中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均连续变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得以实现.

  • 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黏附影响研究

    作者:赵宝红;封伟;王丹宁;邓春富;尚德浩;张翀;刘阳

    目的 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和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HGE)初期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活化法将含RGD的短肽共价连接到纯钛表面,免疫荧光法检测钛表面RGD肽.评价RGD接枝与未接枝纯钛表面对HGF和HGE初期黏附的影响.结果 RGD肽可以通过CDI活化方法接枝到纯钛表面,HGF和HGE在RGD接枝钛表面黏附和增殖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未接枝钛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物活性肽RGD接枝纯钛表面可有效促进HGF和HGE在其表面的黏附.

  • 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18和MMP-13表达研究

    作者:李德超;周彦鹏;王泽

    目的 探讨龈沟液中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评价其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诊断客观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行ITI种植体种植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种植体40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28颗)和炎症种植体组(12颗);将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健康天然牙组,40颗).分别检测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SBI)、龈沟液(GCF)量及GCF中的IL-18、MMP-13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炎症种植体组的PD、SBI值显著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健康天然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种植体组的GCF量以及GCF中IL-18和MMP-13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健康天然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健康天然牙组比较,两组的PD、SBI、GCF量以及GCF中IL-18和MMP-13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和MMP-13与种植体周围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测指标.

  • 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对上颌后牙区种植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薛燕青;毓天昊;郑添予;韩童童;阎旭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对上颌后牙区种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软件建立标准种植体及上颌后牙区三维有限元模型(M1~M6),皮质骨厚度均为1 mm,依据牙槽骨高度不同(10 ~ 14 mm),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关系如下.M1:种植体根尖部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窦底皮质骨的上表面与种植体根尖部位于同一平面);M2:种植体根尖部进入窦底皮质骨厚度的一半;M3:种植体根尖部恰好接触窦底皮质骨的下表面;M4 ~ M6:种植体根尖部分别距离窦底皮质骨的下表面1、2、3 mm.采用129 N斜向加载,分别置于即刻负载与常规负载条件下,计算其应力分布、大von Mises应力、种植体的大位移和共振频率.结果 除M1即刻负载外,大yon Mises应力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周围的牙槽嵴顶皮质骨表面.无论即刻负载或常规负载下,种植体根尖部进入或穿通窦底皮质骨时,牙槽嵴顶皮质骨的大yon Mises应力降低,窦底皮质骨的大yon Mises应力增加,种植体的轴向共振频率显著增加,颊舌向共振频率显著降低.即刻负载条件下,当种植体进入或穿通窦底皮质骨时,其大位移尤其是根尖部的大位移小于其他情况下的大位移.常规负载条件下,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的大位移几乎不受种植体根尖部位置的影响.结论 种植体根尖部与上颌窦底皮质骨的相对位置关系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应力分布、种植体的大位移以及共振频率均有一定影响.种植体根尖部进入或穿通上颌窦底皮质骨有利于改善应力分布,减少种植体根尖部的位移,增加种植体的稳定性,尤其在即刻负载下作用显著.

  • 牙种植体骨结合的再认识与特殊病例分析

    作者:宋应亮;李德华;刘宝林

    种植义齿美学和功能体现的基础来自种植体与骨形成骨结合,它是种植义齿修复的关键所在.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疾病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和使用寿命起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伤口的愈合、种植后骨改建的能力及长期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保持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本文重点讲述了与种植体骨结合相关的知识、一临床种植体骨结合特殊病例处置与分析及骨质疏松症与种植的关系.

604 条记录 10/31 页 « 12...78910111213...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