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度实验

    作者:田怀平;卜书红;李方;杨镜明

    目的测定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细胞对13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探讨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药敏特点.方法取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37份,分离白血病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将13种常见化疗药物以MTT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各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结果依托泊苷(VP-16)和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细胞的平均抑制率可达到体外敏感.柔红霉素(DNR)、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顺铂(DDP)和丝裂霉素(MMC)对以上两种类型的白血病细胞的平均抑制率均达不到体外敏感.替尼泊苷(VM-26)和VP-16对ALL细胞的抑制率高于ANLL细胞;米托蒽醌(MIT)对ANLL细胞的抑制率高于ALL细胞.结论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普遍可考虑含VP-16和Ara-C的化疗方案;ALL选用含VM-26和VP-16的化疗方案较佳,ANLL可选用含MIT的化疗方案.

  •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陶娜;王红祥

    目的:建立人类多药耐药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DOX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通过长期、单一、逐步提升药物浓度的方法建立多药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Jurkat/DOX.运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检测该细胞的生长规律及其耐药谱;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析多柔比星( DOX)在细胞内的蓄积量;RT-PCR方法检测mdrl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6个月单一、小剂量、间歇给药的方法诱导的Jurkat/DOX细胞与其亲本细胞系Jurkat比较,Jurkat/DOX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延迟;Jurkat/DOX细胞除对原诱导药物DOX具有耐药性外,对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等也具有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Jurkat/DOX细胞内DOX的含量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drl基因及P-gp蛋白在Jurkat/DOX细胞中高表达.结论:成功诱导了Jurkat/DOX细胞,并且该细胞具有对多种抗肿瘤药物耐药的特性,其耐药性可能与P-gp的高表达有关.

  • Bmi-1和Mel-18基因在MG-132诱导的人HL-60细胞系凋亡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崔睿;王萍;黄士昂

    目的 研究Bmi-1和Mel-18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将HL-60细胞用Proteasome抑制剂MG-132进行处理后,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Bmi-1和Mel-18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同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NF-κB活性.结果 MG-132处理前HL-60细胞Mel-18表达水平很低,而Bmi-1表达水平较高;处理后Mel-18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Bmi-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同时观察到HL-60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抑制.结论 MG-132抑制NF-κB活性的过程中很可能通过下调Bmi-1的表达,诱导了HL-60细胞凋亡.

  • 抗肿瘤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克俭

    现代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主要归功于大剂量联合化疗的临床应用.实验证明,化疗剂量每增加1倍,其杀伤力可增加10倍.一次足量的化疗约可杀灭体内2~5个对数级的白血病细胞.经验证明,急性白血病越是早期获得完全缓解,随后接受充分的继续强化治疗者持续完全缓解期就越长,治愈的机会就越多.但是,随着化疗剂量的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进一步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机制及毒副作用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 钙离子与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的关系

    作者:董俊;韩丽

    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机制之一就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与分化,大量研究表明,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分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的变化,可见细胞内Ca2+浓度对白血病细胞有着一定的影响.

  • 让心中开起一片阳光

    作者:谢启玲

    刚到血液内科的时候,我就被眼前的一切镇住了,白色的床单、白色墙壁、白色的衣服,还有一张张白色的脸,是那种毫无血色、毫无生气的苍白.虽然我知道白血病的病人因为白血病细胞的广泛浸润,会导致贫血症状,但从未想到会是如此的严重,我的心不禁沉重起来.

  • 去铁胺诱导K562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贾国存;汤有才;李丰益;廖清奎

    目的 探讨铁鳌合剂去铁胺(DFO)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DFO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μM)、DFO+FeCl3(各10μmol/L)组及空白对照组.用钙黄绿素检测K562细胞可变铁池.锥虫蓝活细胞拒染实验进行活细胞计数及细胞存活率测定;光镜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1)DFO作用于K562细胞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及DFO浓度的增加,动态铁池降低,细胞生存率逐渐下降,凋亡率增加,显示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而DFO+FeCl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μmo/L、100μmol/L DFO作用于K562细胞24h时,caspase-3酶活性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562细胞铁池的荧光改变与caspase-3活性变化呈负相关(r=-0.894,P<0.05).结论 DFO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鳌合细胞内铁,降低细胞可变铁池,激活caspase-3有关.

  • 新城疫病毒抗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亚君;宋纯;李晓辉;张剑白

    目的 研究显示新城疫病毒(NDV)在对转移的黑色素瘤、高分化肾细胞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初步探讨NDV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观察NDV感染组和对照组,即NDV感染或未感染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形态和密度变化,MTT法测定NDV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NDV,计算抑瘤率,并评估NDV在体内的毒性作用.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密集;NDV感染组细胞形态不规则,聚集、融合现象明显,分布稀疏.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NDV对SHI-1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并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关系.NDV对SHI-1裸鼠异种移植瘤的抑制率为8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过程中裸鼠无毒性反应.结论 NDV在体内及体外均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白血病细胞去除及血浆置换在小儿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碧娟;刘伏元;沈亚枚

    白血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1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约占该时期恶性肿瘤的35%[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白血病的常见类型,其中T细胞系ALL(T-ALL)常表现为高白细胞血症,多数T-ALL患儿白细胞计数>100×109/L,并易侵犯器官、内脏,20%~25%的T-ALL患儿遭遇治疗失败[2].我们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对1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白血病细胞去除,并同时进行血浆置换,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全反式维甲酸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袁晓军;廖清奎;罗春华;赵玉红;李丰益;周密;Xian-Jun YANG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肿瘤细胞具有广泛的抑制增殖、促进分化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检测ATRA对K562细胞是否具有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联苯胺染色、瑞氏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4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 1 μmol/L 及 2.5 μmol/L ATRA诱导 1 d,4 d,5 d后,K562细胞出现诱导分化特征.结果 1 μmol/L 及 2.5 μmol/L ATRA均可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分化.培养 4 d,1 μmol/L ATRA组 61.5%的K562细胞、2.5 μmol/L 组39%的K562细胞显示出向粒系成熟方向分化;培养 5 d,处理组的分化细胞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种浓度ATRA的诱导分化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向红系或单核细胞方向分化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ATRA诱导前后CD13及CD71的表达,1 μmol/L ATRA诱导K562细胞 1 d,CD1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 8.0%,2.5 μmol/L 组则为 6.7%,均高于对照组(2.1%).培养 5 d,1 μmol/L和 2.5 μmol/L ATRA组的CD13分别升高到 28.1%,37.8%,而CD71则分别下降至 1.2% 和 0.9%.与对照组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ATRA可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成熟方向分化.

  • 菊苣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瑞奇;罗桂芳;张宗利;陈文丽;曾光尧;信红亚

    目的 观察菊苣酸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HL-60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10~100 μmol·L-1的菊苣酸48 h,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Caspase-3活性以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终浓度为10~100 μmol·L-1的菊苣酸能呈浓度依赖性降低HL-60细胞增殖活性和增加凋亡,增强Caspase-3活性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 菊苣酸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活性和诱导其凋亡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及增强Caspase-3活性有关.

  • 白血病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

    作者:刘静茹;田淼;彭小宁;谭三勤

    目的:从白血病细胞系HL-60、THP-1中分离外泌体,并对HL-60所得外泌体进行鉴定.方法:使用Total Exosome Isolation(invitrogen)试剂盒法从白血病细胞系HL-60、THP-1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泌体,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ZETASIZER Nano series-Nano-ZS仪分析外泌体粒径大小,流式细胞术进行外泌体特异性抗原分子CD63及CD81鉴定.结果:2种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均分离出大量泡状物,透射电镜下观察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杯状囊泡,胞膜完整,内含低电子密度物质;粒径分析其直径为30~150nm,且此种囊泡状物表达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63、CD81.结论:从2种白血病细胞上清中分离的囊泡状物质为外泌体,Total Exosome Isolation(invitrogen)法不需要超速离心,能够简便快速地从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到外泌体,为外泌体在白血病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rhG-CSF增强Ara-C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波;齐振华;张国平

    本实验观察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阿糖胞苷(Ara-C )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蝎毒组分Ⅲ对4种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宋向凤;牛杰;解博红;刘玉峰

    目的 探讨蝎毒组分Ⅲ(SVC-Ⅲ)对4种白血病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常规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接种子细胞培养板上,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SVC- Ⅲ刺激组,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浓度>1 mg/L SVC-Ⅲ刺激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依赖关系,同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SVC-Ⅲ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调控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 螺旋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少斌;燕安;刘慧;刘国琴;商树田

    目的研究螺旋藻不同成份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从直线型钝顶螺旋藻(SP-Dz)中提取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将不同浓度的螺旋藻粗提取液、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分别添加到细胞培养液中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每天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数.结果100mg/L的藻粗提取液抑制率接近90%,螺旋藻多糖浓度为25mg/L或者藻胆蛋白浓度为200mg/L时,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左右,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结论螺旋藻粗提取液、藻多糖和藻胆蛋白对Jurkart细胞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发挥抑制作用的浓度低.

  •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K562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莉萍;蒋纪恺;Joe Tam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E,Cdk2,Cdk5在K562细胞增殖和分化时的不同表达.方法:本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ECL方法分析了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前、后24,48,72h,CyclinD1,CycliE,Cdk2,Cdk5的不同表达.结果:在增殖的K562细胞中,伴随着DNA合成增加,CyclinE和Cdk2保持高表达;而在分化的细胞中,随着DNA合成减少,CyclinD1,Cdk5表达增强.结论:在细胞从增殖向分化途径逆转时,伴随着一些特殊的Cyclin/Cdk表达的改变.

  •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治疗

    作者:闵捷;李颖

    1引言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策略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完全缓解后治疗.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75%以上的病人仍会复发,如不进行缓解后的继续治疗,平均完全缓解期仅4个月,因此完全缓解后治疗对于延长完全缓解期及无病存活期意义更大.完全缓解后治疗可分为巩固、维持及强化治疗3个部分.巩固治疗指完全缓解后采用的与诱导化学治疗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治疗;维持治疗指用比诱导化学治疗强度弱,骨髓抑制作用轻的药物进行化学治疗;强化治疗则是指应用较诱导方案更强烈的药物进行化学治疗.

  • 白血病细胞源外泌体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娟娟;李瑞玮;贺继刚;欧阳红梅;撒亚莲

    Exosomes are bilayer-lipid membrane nanovesicle from almost all living cell types which are in-volved in intercellular substance transporting and signaling communication .Exosomes are 30 ~120 nm in diameter , can transfer bioactive molecules including DNA , RNA, microRNA, protein as well as lipids derived from parents ' cells to re-cipient cells by body fluids , and specifically influence their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Leukemia is due to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It was reported that leukemia cells derived exosomes play a key role in disease progression , drug resistance , and predict prognosis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the role of exosomes de-rived from leukemia cells an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help explore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 biomarker as well as therapeutic target of leukemia .

  • 骨髓微环境的病理观察(附血液肿瘤性疾病36例分析)

    作者:魏艾红;肖景文;黄世林

    本文通过骨髓活检取材方法,以Gomori网状纤维染色后状态分组,讨论骨髓微环境中纤 维组织、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对部分血液系疾病治疗用药的指导,及病程、预后的影响。 Gomori染色阴性组:具有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各种独立特点。切片基质中未见纤维组织增生。 Gomori染色弱阳性组:可见少量粗纤维条索。HGF染色下纤维组织主要分布在骨小梁旁区。G omori染色强阳性组:弥漫性的粗纤维网格。HGF染色下在骨小梁间区分布短棒状粗大、团状 、粗条索状、细条索状纤维。高倍镜视野6例呈短棒状,可见纤维细胞核、纤维细胞浆膜粗 大坚硬或呈团状。4例呈细棒状,可见纤维细胞核、而脑浆膜条索状较柔和。3组患者均可 见到基质水肿现象。微血管扩张率Gomori染色阴性组轻度扩张为主。Gomori染色弱阳性组有 5例为中重度扩张,而Gomori染色强阳性组微血管扩张更明显。 Gomori染色强阳性组;多数病程较长,同时伴有肝脾肿大等血瘀证特点,在临床上我们应用 中西医药结合,配用大量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收到良效。Gomori染色弱阳性组是在患急、慢性 白血病的基础上,发生了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病程较短,白血病细胞及纤维细胞成分增殖并 存,造成微环境的严重障碍,药物难于到达病所,需用药治疗很长一段时间方能获完全缓解 ,故治疗时不易操之过急。Gomori染色阴性组多为单一的血液恶性肿瘤增殖,发病急,病势 凶。治疗中以大量抗肿瘤药物杀伤之,往往即见成效。基质水肿在切片上的特征是细胞之间 呈现水滴样改变,3组患者属血液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或骨髓瘤细胞增殖,均可刺激基质 ,引起组织水肿。在Gomori染色强阳性组基质水肿现象发生率更明显。在治疗过程中,这种 基质水肿可以改善。骨髓内微血管变化是判定造血微环境状态的指标之一,观察3组病例, 患者均可见微血管扩张,其骨髓纤维化好转后微血管扩张更明显,我们认为患病机体通过微 血管扩张,将大量的血液导入骨髓血窦,以提供营养及氧分,改善骨髓屏障的封闭状态,代 偿因纤维组织增生所导致的微环境障碍。骨膜损伤在切片上的特征是骨小梁连续性破坏,可 见白血病细胞嵌入骨膜。内皮细胞肿胀现象可见沿微血管壁排列着扁平或柱状细胞。Gomori 染色弱阳性组发生率较高,其血液恶性肿瘤同时伴有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病例,容易发生骨 膜损伤及内皮细胞肿胀。说明伴有骨髓纤维化时基质的柔韧性不良,组织供氧不足,使血管 内皮细胞产生代谢障碍。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是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而严重地影响造血 功能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恶性肿瘤疾病所引起的骨髓微环境损伤,主要涉及到纤维组 织的病理变化,微血管内皮系统、神经纤维、脂肪细胞的状态也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过程,因 此在临床上应密切地关注骨髓微环境,注意选择改善微环境的药物,以达到治愈血液恶性肿 瘤的目的。

  • 低剂量照射增强化疗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褚建新;刘卫霞;赵钧铭;丁顺利;胡小莉

    目的:目前,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强化疗的毒副作用,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有时危及患者生命.为了寻求一种低毒高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低剂量全身照射和低剂量化疗药物相结合的新方案,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上获得了满意效果,并对疗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治疗方案:通过不同照射剂量和不同给药方案的探索,证明正常615小鼠s.c.接种106 L615白血病细胞,第4 d全身照射300 cGy,照射后1、2或3 d i.p给予Ara-C(30 mg/kg)连续3 d.结果:单纯照射和单纯Ara-C组动物生存时间约延长2 d,放化疗联合组动物,不论是照射后1、2或3 d连续3 d给予Ara-C,平均存活时间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Ara-C组(P<0.05),而且有58%~72%的动物长生存.治疗过程中血相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检测表明,白细胞数低时降至正常的60%,骨髓有核细胞数低降至照射前的45%,且迅速恢复,表明此方案血液学毒副作用轻.为了研究低剂量放射增强白血病化疗疗效的机制,我们通过病理切片动态观察,发现300 cGy照射后早期骨髓细胞减少,血窦扩张充血,可能有利Ara-C的摄取.照射前和照射后小鼠的骨髓基质体外细胞培养,用APAAP法检测基质细胞表面GM-CSF的表达,用微孔滤膜免疫金银染色法(m-IGSSA)检测培养液上清(BMCM)中GM-CSF的含量,发现照射后细胞表面和上清中GM-CSF的表达都增高.照射和未照射小鼠的BMCM与L615细胞共孵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照射后小鼠BMCM有促使白血病S期细胞比例增多和凋亡率增加的趋势.结论:低剂量照射与Ara-C合用对白血病有协同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新策略.其机制与低剂量照射诱导动物体内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如GM-CSF)促进G0期白血病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从而增加细胞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Ara-C)的敏感性有关.

498 条记录 20/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